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

文彥博進京兩個月的時間,積極活動,從上到下,迅速拉攏起一大堆人,他們整天聚集在文府,高談闊論,暢所欲言。

所有的話題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擁立王寧安登基!

歷來篡位奪權都充滿了刀光劍影,血腥殺戮。熟讀經史的一羣人,竟然在商量着和平轉移皇位,恢復上古禪讓制。

莫非是他們腦子抽了?還是書生病犯了?

還真不是!

文相公經過深思熟慮,發現的確有希望兵不血刃,完成朝代更迭。

首先,還就是王寧安的勢力和威望,足夠龐大。

哪怕趙曙很努力對外作戰,開疆拓土,但是在普通人心中,尤其是三十歲以上的中堅力量,更加推崇秦王、

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都是受益於王寧安的興學令,從窮苦的農家子弟,一躍成爲體面富足的成功人士。

這些人存在於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很多人還是手握權力,能影響輿論。

從商人到官吏,從學者到士兵,從城市到鄉村,從大宋到海外……王寧安的支持者廣泛存在,勢力無與倫比。

文彥博要做的只是把這些支持秦王的力量串聯起來,並且引導他們支持秦王登基,實現和平篡位。

這條路也不是沒人走過,比如大名鼎鼎的王莽!

他先是以外戚的身份,執掌大權,輔佐幼帝登基,稱爲安漢公,接着給自己加宰衡的位置,列宰相之上,隨後又被推爲假皇帝,假的幹久了就接受禪讓,成了真皇帝!

王莽用了八年時間,從安漢公變爲新朝皇帝,他篡奪大漢江山,居然沒有引起多大的動盪,絕對堪稱奇蹟,而且當時王莽的名聲也極好,簡直是活着的聖人。

至於後世那麼多罵王莽的話,也是在王莽登基,推行改制失敗,身死國滅之後,纔出現的。

後世有人調侃,說王莽是穿越者,其實還有那麼一絲道理的。

而且越是研究,就越覺得有可能。

比如王莽輔佐皇帝的時候,自己擔任太傅,親信孔光爲太師、王舜爲太保、甄豐爲少傅,位居三公上。遇到軍國大事,皆是由安漢公、四輔平決。

怎麼樣,像不像王寧安在政事堂搞得那一套?

還有,王莽登基之後,針對當時朝廷昏庸,官吏貪墨無度,土地兼併嚴重,老百姓流離失所,民生凋敝的狀況。

王莽果斷推行新制,將天下田改名“王田”,而王田不得買賣,其後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把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收歸朝廷所有……這些措施,就是王莽的改革,看着有點眼熟沒?

沒錯,和王寧安乾的事情,幾乎一般不二!

兩個穿越者,不謀而合啊!

王莽推行王田,王寧安做的是均田,而且也不能隨意買賣。幾次調整幣制,從銅本位,到金本位,再到信用本位。

改革官職,設立殖民部,參謀部,審計司,皇家銀行,議政會議……同時也把礦山森林,收歸朝廷所有……

稍微梳理一下,就連老文都驚訝了。

讀了一輩子書,罵了一輩子王莽,結果到頭來才發現,最大的王莽就在身邊!

更要命的是這孫子居然把王莽沒幹成的事情給幹成了!

我的老天啊!

老文是沒法淡定了,或許是冥冥之中,真的有天命吧!

過去幾次被王寧安坑得太狠了,有怨氣,有不平,老文從心裡講,是不願意給王寧安搖旗吶喊的,更不願給他當臣子。

可面對這麼多的“巧合”,老文也按捺不住了。

人能和人鬥,但是不能和天鬥,老夫還是順天應人吧!

既然發現了王寧安和王莽是如此相似,那麼如何篡位奪權,也就顯而易見了。

王莽當過安漢公,接着出任宰衡,執掌朝政大權。

王寧安以軍功起家,封爵西涼王,接着擔任首相。

再度出山,晉位秦王,繼續擔任首相。

可以說,前兩步已經邁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如何成爲“假皇帝”。

老文思索了一下,還是按照王莽的策略來。

在掌握大權之後,讖緯禪讓之說盛行,各種符命祥瑞紛至沓來,不斷有人借各種名目對王莽勸進。符命、圖書,層出不窮,如”求賢讓位”、”漢歷中衰,當更受命”、”天告帝符,獻者封侯”等等。

對於獻符命的人,王莽都給予豐厚賞賜,有名哀章之人,更獻上金匱策書至漢高祖廟,大意言莽爲真命天子,經過一輪一輪的造勢,終於時機成熟,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成爲了新朝皇帝。

有榜樣在,照方抓藥就行了。

只不過王莽篡位,用的是讖緯迷信這一套,顯然在大宋是行不通的,畢竟多年的教化下來,大宋百姓的文化程度是歷代之冠,一些鬼把戲騙不了人,只能成爲笑料。

老文思索之後,決定還是主打有德者居之的旗號。

王寧安做了這麼多事情,有那麼多功績,全都是實打實,擺在那裡。他的根基可比王莽深多了,宣傳起來也容易。

動員報紙,發動學者,寫文章,大加讚美,把王寧安捧成活着的聖賢。

光是這樣還不夠,老文覺得應該充分發動民心,製造衆望所歸的態勢。

而最能發動民心的就是議政會議。

他和兒子文及甫商量之後,立刻動作起來。

先召集一些親近的議政卿,共同商量措施,大傢伙湊在一起,互相交流之後,還真別說,他們拿出了很靠譜兒的辦法。

議政卿來自各地各行業,那就索性回去,召集各省的有志之士,一同上萬言書,到街上宣揚,請求秦王順應民意,登基稱帝,要求趙宋皇室,順天應人,把龍椅交出來。

他們經過商討,決定將自己的團體命名爲“請願團”。

要在各行省組建分團,同時,商人,市民,學者,學生,報界,軍界,僧人……全都要出來,共同情願,擁戴秦王登基!

還真別說,老文的名望太大,世上的投機分子也太多了。

當請願團的旗號打出去,立刻得到了響應。

不到十天的時間,光是西京,就出現了100多個請願團,最大的有一萬多人,小的也有上百人,天天在街上,衙門口,各個酒坊茶肆,招搖吶喊,熱鬧非凡。

而且請願團就像瘟疫似的,快速蔓延。

開封的張方平見文彥博又搶了先手,頓時暴跳如雷。

老夫纔是替秦王搖旗吶喊的第一人,以後排凌煙閣的時候,你文寬夫可不能爬到我的上頭去!

不用說,張方平也立刻動作起來。

洛陽那邊,官場還算平靜,沒跟着起鬨,可開封不行,這裡聚集了太多落魄官僚,他們過去都恨王寧安入骨,但現在一見風向如此,他們也顧不上恨了,一個個跳出來,拿着家財,僱傭人手,實在找不到,就把家人也拉出來,滿世界亂竄,爭先恐後,生怕趕不上熱鬧。

最初老百姓對秦王還是有好感的,看到那麼多的請願團,也覺得沒什麼不妥,還有店家給他們提供茶水,讓他們免費休息。

但是天天這麼鬧,店家不幹了,我們還要做生意,你們那麼多人,把街道都給封了,這算什麼事?

還有,你們見人就拉,逼着加入請願團,逼着交份子錢,幹什麼?還沒當上從龍功臣,就這麼一副德行,要是讓你們得勢,那還得了?

漸漸的,大傢伙從歡迎,到厭惡,民心悄然變化,老文還沉浸在喜悅之中,並沒有察覺。

但是,身爲首相,王寧安每天要得到多少的密報。

自從老文搞出了請願團的把戲,王寧安的臉都綠了!

他甚至都懷疑,這個文彥博纔是真正的穿越者,你老不要臉的,怎麼把擁戴袁世凱的那一套用到了我的身上?

幸好有人暗中把文彥博每天看的書送到王寧安的面前!

《漢書王莽傳》

好你個文寬夫!

竟然拿老子和王莽比?你想讓老子落一個千刀萬剮的下場不成?

這回就算老子想饒你,也沒有理由了!

王寧安臉色陰沉,立刻下令,政事堂的幾個人,包括王韶在內,全都趕來了。

“請願團胡作非爲,擾亂朝局,謀朝篡位,居心叵測,你們要立刻分兵下手,將各地請願團的頭目全都抓起來,同時將請願團背後的人,也一併拿下,絕不留情!”

王寧安下令之後,幾個弟子立刻點頭,只是章惇略微遲疑了一下。

“子厚,莫非你和請願團還有勾結?”

章惇嚇得連忙擺手,“師父,絕對沒有,弟子只是剛剛得到了一封信。”

“信?”

“天竺來的,是師弟送來的。”章惇如實道:“師弟告訴我,他已經找到了一些人資助天竺叛軍的確切證據,鐵證如山,師弟準備動手了。”

章惇一邊說着,一邊察言觀色,“師父,弟子以爲,是不是讓師弟先發動?”

王寧安沉吟了一下,臉更黑了!

兔崽子,你們動作,居然告訴了章惇,沒有告訴我這個當爹的!

你們怎麼想的?

莫非以爲請願團,還有文寬夫,真是你爹的意思?

小兔崽子,等着嚐嚐家法吧!

王寧安怒火中燒,簡直要氣炸了……不過他依舊冷靜,壓住了怒火,勉強一笑,“好啊,那就看看,他們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

開封,中原書院。

張方平連續第五天,登壇講課,這一次來的人員多達5萬人,可以說盛況空前,這一次的主題是“逼退趙宋,擁立新君”。

張方平躊躇滿志,正在他要登壇的時候,突然從人羣的外面,響起了馬蹄聲音,上萬禁軍,突然神兵天降,就把所有人給包圍起來……

狗牙兒一臉凝重,騎在白馬上,從隊伍中衝出,“張方平,你勾結叛賊,罪大惡極,還不束手就擒!”

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723章 尷尬的宋相公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87章 兩個老兵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271章 一不小心受賄了第719章 遍地寶貝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1153章 絕命書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116章 妖孽雲集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816章 新相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34章 大遼武士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893章 覆滅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67章 醉翁醉了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51章 世代忠良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629章 恩科
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723章 尷尬的宋相公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87章 兩個老兵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271章 一不小心受賄了第719章 遍地寶貝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1153章 絕命書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116章 妖孽雲集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816章 新相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34章 大遼武士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893章 覆滅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67章 醉翁醉了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51章 世代忠良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629章 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