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

王寧安花了一天時間,在平縣轉了一圈,回來之後,他做夢都是笑着的。天籟 小說

平縣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好很多,先這一次宋遼議和和以往不同,沒有足夠的經濟糾纏,雙方就像是賭氣的孩子,隨時會爆衝突,遼國的貴胄生性殘暴,大宋的文官又屬茅坑的石頭,輕易不低頭,衝突不斷,也就不足爲奇。

可這一次,有數千萬的貿易大單壓着,兩邊的人都有共同的特點,誰都和錢沒仇,看在經濟利益上,都會極爲剋制。

安全問題解決之後,滄州爲了宋遼之間,又是渤海灣的中點,有海6的便利,有點類似開阜通商的上海,或者一躍而起的深圳,條件都類似,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

而且平縣從一開始,就定位給商人服務,沒有繁文縟節,沒有高高在上的官老爺,沒有數不清的敲詐勒索,巧取豪奪。

平縣和其他城市不一樣,這的人非常重視規矩法令,不是說他們素質多高,而是沒有辦法。

想想也知道,兩三年前,他們還是一羣彼此不認識,強行捏合在一起的難民。原來保護他們的家庭、宗族、鄉親、鄰里……全都消失了,大家要想活下來,只能依靠嚴格的規矩,譬如說一鍋稀粥,你多喝一勺,就有人要餓肚子。

在變態的壓力之下,造就了平縣人幾大特點,絕對遵守紀律,尊重契約,崇尚數字,強烈的時間觀念,勤勞,學習……而這些正是展工業所需的勞動力基本素養。

還有一點不可或缺,那就是六藝學堂。

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爲理念的六藝學堂,把平縣視作了他們手上的一個教具,幾位致仕的相公把他們的理想不斷用在平縣,進行各種實驗,成功了就推廣,不成功趕快停止,在實踐論的指導之下,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六藝學堂還給平縣提供了高素質的勞動力和官員,就以算學爲例,平縣的會計人才,哪怕到了京城,都絲毫不落下風,而且專業規範,比起師徒傳承的賬房高明無數倍。

再有平縣的小吏也不是隨便招募的,而是通過嚴格的考覈,在六藝學堂選拔出來的,他們年輕,有衝勁兒,頭腦新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最關鍵的是這幫小兔崽子還沒學會官僚習氣,也幾乎沒人貪腐弄權……

總而言之一句話,平縣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就好像一臺組裝好的戰車,就等着加入燃料,好隆隆向前。

“等着吧,我就給你們找燃料去!”

王寧安的船隊從滄州出,捕鯨業繁榮起來之後,王家的船隊越來越多,目前已經過了2oo艘,光是船工水手就有兩萬出頭,還不算碼頭上的力巴。

這一次王寧安集中了3o艘船,光是攜帶的軍糧就有十萬石,還有5oo架牀子弩,一萬石火藥,最新趕製的皮甲兩萬件,刀劍武器三萬件,其餘各種物資,不計其數,還有更多的東西,要分批送到廣州。

范仲淹和晏殊等人親自看着裝船出,老相公目睹瞭如同螞蟻一樣的工人,不斷通過跳板,把東西送上大船,竟然激動地渾身顫抖。

范仲淹在西北和元昊打過仗,他太清楚了,戰爭就是比拼人力和財力,而且還是能用得上的!

比如說吧,大宋的歲入,從賬面上看,冠絕歷代,但是其中的貨幣不足三成,更多的是實物,比如糧食啊,絹紗綢緞綾羅布匹,甚至還有臘肉啊,公雞啊,珍珠啊等等,亂七八糟的。

這些玩意是沒法用來作戰的。

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是當時宋軍無奈的自嘲,范仲淹想起來,心如刀絞。多好的年輕人,成千上萬,被推到了絕地,死傷慘重。

後勤不濟,裝備低劣,是大宋在西北吃虧的很重要原因。

范仲淹在慶曆新政中,力推強兵,就是出於這個考慮。

只是當年他失敗了,可是在他退下來,成了普通老百姓之後,這個願望卻開始變成了現實。

上面所說的物資,平縣只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就集結完畢,裝船運走!

這是什麼概念?

在西北作戰的時候,陝西四路拿出這些東西,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集中。

換句話說,平縣的效率高到頭暈目眩!

最令人指的是拿出這些東西之後,平縣還像沒事人似的,各個作坊都如飢似渴,等着訂單。

尤其是軍工作坊,只要原料充足,一個月之內,再給你兩萬石火藥,一千架牀子弩,都不帶眨眼的。

“朝聞道,夕可死!老夫當了一輩子官,南北奔走,耗盡心血,垂暮之年,終於找到了富國強兵的法門,老天爺待範謀不薄,可也待範謀太殘忍了!有如此實力,王二郎所言,幾十年內,光復燕雲,絕非空談。只可惜那時候範謀已經是冢中枯骨,不能親眼得見了。”

范仲淹帶着複雜的心情,送走了船隊,老夫子一如當年,無所畏懼,人逾老,心逾堅!

只要有他在,就沒人能撼動平縣,撼動六藝學堂分毫!

也正是如此,王寧安纔敢放心大膽,上天入地,什麼都不用怕。

船隊沿着海岸線南下,很不湊巧,楊曦第一次出來,竟然有些暈船,王寧安沒法子,只能忙前忙後,悉心照料,端湯送藥,十足的暖男一枚。

楊曦臉皮很薄,卻也被王寧安感動了,這倆人的日常就是沒事到處秀恩愛,大把撒糖,把船隊的好多人吃得都高血糖了。

沒法子,只要遇到了停船補給,他們就趕快衝到岸上,專找最繁華的青樓,也不在乎錢多少,他們每到一處,是又愛又怕,愛的是他們兜裡的錢,怕的是他們兇狠殘暴,一刻不停地折騰,誰能受得了!

就這樣,船隊終於到了長江口,在這裡,他們稍作停留,從京城出來的隊伍正好也趕來了。

……

趙宗景看到了王寧安,驚掉了眼珠子,怪叫道:“二郎,你也被充軍了?”

對這個二貨王寧安實在是無語了。

“看到旗號沒有,欽命廣南東西路安撫勞軍使王!”

趙宗景猛吸口氣,“乖乖,你又升官了?安撫使可是一路長官啊?”

王寧安瞪了他一眼,“不長進,你忘了包大人當初怎麼解釋了?人家是經略安撫使,是大帥!我這個,前面加了管鉤,後面加了公事,中間還帶着勞軍……事情一大堆,品級沒上去,說白了就是個出力幹活的!”

王寧安一肚子抱怨,“我也不知道你們家老祖宗怎麼想的,非要把官制弄得這麼複雜,腦袋都大了!”

面對王寧安的吐槽,趙宗景只能抱以苦笑。

還能說等我當了皇帝,一定給改了,哪怕他心大,也沒大到這種地步。

“二郎,你不是常說嗎,不能反抗,就享受嗎!反正你都是欽差了,怎麼樣,撈兄弟一把!”

這傢伙把王寧安的話學了一大堆,尤其是連飆演技,耍無賴都學會了,一副抱大腿的討好模樣,跟哈士奇似的。

他這一路可受了不少苦,不同於往北走,天氣涼快,越往南走,越悶熱,還穿着鎧甲,騎着戰馬,兩條大腿都磨破了皮,走起路來跟蛤蟆一樣。

王寧安無奈,只好帶着趙宗景也上了大船,然後繼續南下。

差不多到了九月份,他們終於趕到了廣州。

幾個月之前,這裡還是鏖戰的戰場,儂智高的大軍一度差點拿下了廣州,至今還有戰爭的瘡痍,沒有消失。

就拿江水來說,還泛着血紅色。

趙宗景由衷感嘆:“打得真慘啊!”

王寧安又忍不住想揍他,“你不光心沒了,連眼睛也不好了,沒看到嗎,正在那邊殺人呢!”

趙宗景這才注意到,果然,在岸上有不少劊子手揮舞砍刀,在大肆殺戮。

砍下來的頭顱被掛在了旗杆上,無頭的屍體扔到了江水裡,吸引了許多的食肉魚類,圍着屍體,不停吞噬。

看到這一幕,大傢伙都張大了嘴巴。

王寧安的船隊進入了港口,卻沒有影響另一邊的殺人,劊子手一個個砍得胳膊酸脹,幾乎擡不起來,卻還有更多的人等着行刑。

等到安頓下來,晚飯王寧安都沒吃得下去,尤其是傳令,告訴所有人都不許吃海鮮。他到來的消息,傳出去很快,當天晚上,正好趕上蘇洵從梧州過來催要軍糧,聽說王寧安來了,急匆匆趕到了營地。

“王大人,好久不見啊!”

蘇老泉比起之前又黑又瘦,鬍子亂糟糟的,老了十歲一般,不過他的精神頭十足,能參與領兵打仗,蘇洵真有種如魚得水的感覺,十分舒服。

“老泉公,令愛不遠千里,跟着過來,要看看你呢!”

“八娘怎麼來了?”蘇洵又是想念,又是埋怨,“王大人,我這就去看看那個丫頭。”

人家父女團結,王寧安哪能阻止,只是他太好奇了。

“老泉公,你能先跟我說說,港口那邊殺的是什麼人啊?”

蘇老泉一聽,頓時眉頭皺起,“唉,都是孫沔乾的,他說儂智高叛亂,罪不容誅,把幾千俘虜都要殺了,而且……”

“而且什麼?”

“其中還有好幾百西軍將士,孫沔說他們違反軍紀,也要砍腦袋。”

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574章 終結江卿時代第61章 一網打盡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417章 一起發瘋的君臣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529章 皇帝的憂慮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611章 闖宮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1038章 立法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388章 中毒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579章 殺猴駭雞第212章 絕對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1141章 清君側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620章 大改革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519章 天恩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642章 凌遲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823章 崩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
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574章 終結江卿時代第61章 一網打盡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417章 一起發瘋的君臣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529章 皇帝的憂慮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611章 闖宮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1038章 立法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388章 中毒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579章 殺猴駭雞第212章 絕對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1141章 清君側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620章 大改革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519章 天恩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642章 凌遲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823章 崩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