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

趙禎對河北的情況非常關心,安排的都是得力干將,除了范仲淹之外,又派遣範鎮出任轉運副使,協理救災事宜。

這個範鎮可不簡單,在十一年前,人家就考上了狀元,知諫院,以直言著稱,動輒能噴皇上一臉吐沫星子。

遇到這種二愣子猛將兄,趙禎也是無奈,只好讓他去知陳州,範鎮剛到,地方就生了饑荒,範鎮四處借錢,籌措了三萬石糧食,借給百姓,救活無數人,一時間名聲大噪,又調回了京城,回京之後,他幾次三番,建議趙禎早定儲君,這下惹毛了皇帝。

老子才四十出頭,春秋鼎盛,自己能生兒子,用得着臣下指手畫腳嗎?

趙禎煩透了範鎮,卻又奈何不了他,恰巧河北也出了更大的災荒,就把範鎮踢到了河北。這位範大人還算盡忠職守。

他到任之後,立刻四處奔走,向大戶借錢借糧,解決災民的難題。

在陳州屢試不爽的辦法,到了河北竟然沒用了,他忙活了半個來月,只弄到了五千貫錢,三百石糧,連大名府的災民都打不了,情何以堪!

河北的世家商人也有話說,他們早就山窮水盡了,連續兩年大水,田裡收成減半,爲了救濟災民,又拿出了不少糧食。

現在家裡只有口糧,要是範大人想要餓死我們,就把糧食拿走吧!

面對一羣滾刀肉,範鎮也沒有法子了。

他的救災行動沒成功,倒是人家范仲淹,只是厲行禁酒,然後糧食不斷,幾十萬的災民都活了下來。同樣都是姓範,差距咋就這麼大捏!

範鎮甚至有心去拜見“一家子”,好好請教一下。

正在他思量的時候,突然有人報告,說是青縣主簿李中師前來求見。

堂堂轉運副使,和縣主簿,中間差着多少級別,人家範鎮能見嗎?

還真別說,範鎮不但見了,還親自出迎,把李中師請到了客廳,顯得十分親密。

這個李中師正是當初陳執中保舉,和鄭驤一起督修六塔河的那位。鄭驤畏罪自殺,夏竦把一切都推給了偷工減料,身爲兩大監工之一,李中師也難辭其咎,只是夏竦死的太妙了,朝廷不忍心過分處置,免得傷損夏相公愛民之名,即便是如此,李中師也從中級官吏一下子調到了無品無極的主簿,從天堂到地獄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當初他和範鎮都是陳執中的門下,交情還算不錯,兩個老朋友重逢,自然有說不完的話。

範鎮很熱情,準備了四道小菜,酒沒有了,只能喝茶。

“請老兄莫怪,我先乾爲敬。”範鎮主動幹了一杯茶水,李中師連忙陪着,兩個人邊吃邊聊。

李中師就笑道:“景仁兄,你可真是節儉,平時也就四個菜?”

範鎮老臉一紅,“不瞞老兄,平時只有兩個菜,國勢艱難,百姓命懸一線,我實在是不忍心吃吃喝喝。”

“景仁兄果然愛民如子,只是可惜啊,大宋朝像景仁兄一般的好官,實在是太少了。”李中師故意誇張地搖頭嘆氣,充滿了敬佩之情。

倒是範鎮,自己就受不了了。

“我也只能少吃一點,少喝一點,卻沒有辦法救百姓,相比範相公,真是自愧弗如,慚愧得狠啊!”

見範鎮主動提到了范仲淹,李中師心中暗喜,卻不敢立刻說什麼,兩個人又繼續聊了一陣,李中師纔看似隨意道:“景仁兄不必自責,河北的災情已經是回天乏術,誰也不成了。”

範鎮將茶杯放下,不滿道:“你怎麼能這麼說,範相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不就籌措了這麼多糧食,幾十萬的百姓都把範相公當成了萬家生佛,你怎麼能說回天乏術呢?”

李中師沉吟許久,彷彿下了很大的決心。

“景仁兄,你怎麼還糊塗啊?我問你,糧食能憑空冒出來嗎?”

“當然不會。”

“那就是了!”李中師煞有介事道:“朝廷的漕糧,各地的義倉,從外地購買,無論怎麼來,糧食總有個來路。景仁兄身爲轉運副使,有多少糧進來,難道不知?”

範鎮臉色終於變了,他聲音低沉道:“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說就說,事情昭然若揭了,范仲淹的糧食是從遼國來的!”

“不可能!”

範鎮一拍桌子,豁然站起,憤怒地搖頭。

“不許你詆譭範相公,再說了,遼國的糧食都不夠吃,怎麼可能拿出來救濟大宋的百姓,簡直是笑談,我不信,我絕對不信。”

範鎮的脾氣出了名的臭,一見李中師胡說八道,就把頭扭過去,懶得看他。那意思分明是說你怎麼還不滾蛋。

李中師畢竟是做過大官的,冷冷一笑,“景仁兄,你還記得當年嗎?范仲淹這夥人就想着勾結遼國,另立新君。糧食不會憑空冒出來,假如范仲淹和遼國暗通款曲,遼國拿糧食,范仲淹收買人心,積蓄力量,然後行廢立之事,只怕也不困難。我李中師已經被貶爲小吏,朝堂紛擾,本來和我沒關係,我就是不忍心看到大宋江山出了危險,才冒死前來,把事情告知景仁兄,真是想不到,連景仁兄都被范仲淹給矇蔽了,如此大宋江山危矣!”

說完之後,李中師抱拳告辭,只留下範鎮一個。

暗說李中師這套範鎮是不信的,可奈何仔細推敲,卻有那麼幾分道理。

幾年前,的確有人盛傳富弼派遣石介勾結遼國,要另立新君,雖然很多人都說這是夏竦害慶曆的諸君子,是無中生有,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其實最令人疑惑的還是糧食,靜下心來想想,各種可能的渠道,都沒有足夠的糧食涌入,偏偏范仲淹就像變戲法一樣,每到關鍵時刻,就弄出了糧食,真是不能不懷疑。

範鎮當過諫官,職責所在,就是到處找麻煩,雞蛋裡挑骨頭,而且凡事都喜歡往壞處想。假如真是從遼國弄來了糧食,那可非比尋常啊!

遼國的糧食也不多,卻能拿出十幾萬石,給予范仲淹,肯定有所希圖,他們究竟想幹什麼?莫非真的要藉助遼國的力量,行廢立之舉?

範鎮越想越疑惑,一連三天,都睡不着覺。

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感,驅使着範大人展開了行動。

他撒出了人手,嚴查宋遼邊境,還真別說,讓他找出了一些端倪,作爲宋遼的界河,今年的白溝河容納了黃河之後,變得格外寬闊。

天寒地凍,白溝河結上了一層厚厚的冰,足以承受車馬的重量。

每到晚上,就有馬車從白溝河的北邊,載着糧食運到南邊。

最初滄州這邊,只是瑤池瓊漿,後來東西豐富了,鯨肉,蠟燭,肥皂,傢俱,飾品,只要能換糧食的,全都賣過去了。

許傑其實也咂摸出滋味了,李無羈根本是設下了圈套,爲了從自己這裡弄糧食,不過許傑還想不到這些糧食都落到了災民手裡。他只是覺得大宋缺糧,糧價飛漲,黑市上,糧食比人都貴,哪個聰明的商人不想着趁機財啊!

你財,我也財。

瑤池瓊漿只剩下滄州還有,肥皂,蠟燭,還有精緻的白糖,都深受遼國貴胄歡迎,每一次交易,許傑都能賺幾倍的暴利。

雙方就這樣歡快地交易着,可是他們都想不到,一個“猛士”正帶着人馬,氣勢洶洶殺來。

範鎮派遣的人終於查到了,宋遼雙方,的確通過河面進行交易。

“真是好大的膽子!”

範鎮咬牙切齒,范仲淹啊范仲淹,你妄稱名臣,這種時候,竟然私通遼國,無論是要行廢立之事,還是要賺取暴利,都是你不該做的!

罷了,就讓老夫爲了天下除一大惡,爲了河北的百姓,討一個公道。

範鎮生怕驚動范仲淹,他藉口巡視地方,勘察災民,從青州調出來一千五百人。這些人都不知道範鎮要走什麼,範大人帶着他們,到處亂竄,看似雜亂的路線,實則是離着界河越來越近。

這一天晚上,範鎮突然點齊人馬,在嚮導的帶領之下,直撲冰上的交易區。

範鎮立在馬上,是躊躇滿志,就讓老夫一手搗毀邪惡的走私交易,把范仲淹僞善的面目撕下來!

……

人馬距離交易區域越來越近,今天是李無羈負責押運,有五百多罈美酒,還有許多蠟燭和鯨油,都是遼國喜歡的東西。

他粗略估算一下,能換來一萬石糧食,年前還有半個多月,再忙活幾次,受災的百姓也就能吃上一頓餃子了。

有餃子纔是過年啊!

思索之間,突然有人急匆匆跑來。

“不好了,有人殺過來了!”

“啊?”李無羈大驚失色,“是哪的人馬,是不是遼國的兵,他們要黑吃黑?”情急之下,也顧不得用錯詞了。

送信的兄弟搖了搖頭,“好像不是,人馬是從咱們這邊來的。”

李無羈頓時大叫不好,王寧安再三說了,不會有宋兵來干擾,既然出現了,就絕不不是王寧安的人。

私自和遼國走私,可大可小,不上稱沒有三兩三,上了稱千斤萬斤都擋不住!周露出消息,一大羣人都跟着倒黴,

說話之間,李無羈已經聽到了馬蹄聲,他真的着急了,“還愣着幹什麼,點火!燒了,都燒了!”

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18章 麪條飄香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618章 下重手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727章 給宋相公的震撼彈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919章 司馬光發威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698章 師徒聯手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220章 皇室奇葩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1章 楊九妹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1038章 立法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90章 兵器寶庫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611章 闖宮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800章 情深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226章 一碗奶茶的生意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6章 罰與賞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459章 他們這是欺君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519章 天恩
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18章 麪條飄香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618章 下重手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727章 給宋相公的震撼彈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919章 司馬光發威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698章 師徒聯手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220章 皇室奇葩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1章 楊九妹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1038章 立法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90章 兵器寶庫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611章 闖宮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800章 情深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226章 一碗奶茶的生意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6章 罰與賞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459章 他們這是欺君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519章 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