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

從歐陽修進入大宋境內,王寧安就湊了過來,作爲楊家的女婿,理當護送老將軍一程。

“唉,二郎,老夫心中有愧啊,王老將軍的遺體沒有帶回來,我對不起你!”

王寧安嘆口氣,他輕輕搖頭,不以爲意。

“身爲王家子孫,我會親手拿回來!如果找不到他老人家的屍體,左右一定在遼國境內,我就把遼國拿回來!”

歐陽修愣了一下,朗聲大笑,“好氣魄!要的就是這股子心氣!”

歐陽修很高興,他和王寧安談了很多,尤其是歲幣的事情。去之前誰能想到,遼國居然會接受歲幣,那不是弱者無可奈何的時候,纔會雙手奉上金銀,祈求和平嗎?難道遼國已經自認不敵大宋了?

幾十年的功夫,遼國居然也墮落到這個程度?

歐陽修很不敢相信,而事實就是如此!

當他提出每年三十萬貫,可以用貨幣或商品結算的時候,遼國上下居然是欣然接受,彷彿是他們佔了便宜一般!

唾面自乾的本事,可真是讓人歎爲觀止。

一個強悍,驕傲,富有進取心的遼國已經消失了,如今盤踞在廣闊土地上的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徒有其表!

就算不亡於大宋,也會亡在其他人手裡。

這是歐陽修給遼國下的診斷。

王寧安是贊同的,歷史就是那麼寫的,沒什麼可質疑的,問題是如果不能抓緊強國,即便是遼國完蛋了,換上來一個更加強悍,更加野蠻的國度,大宋依舊要倒黴。

說到底,打鐵要靠自身硬。

藉着這股浪潮,擴軍,強軍,成了必須要走的一步!

下面就看趙禎能拿出多大的決心了。

……

護送楊無敵的人馬過了黃河之後,已經到了8000人,而且外圍還有更多的士子,百姓,商賈,他們遠遠跟隨着,想要見證最重要的時刻!

當人馬來到距離東京三十里的地方,前面出現了一座完全是白色的蓆棚,以賈昌朝爲首,兩府相公,一個不少,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北海郡王趙允弼,濟陰郡王趙宗景等人率領的宗室,在他們的後面,在京將門,所有檯面上的人物傾巢出動,一個不少,全都整齊排列,翹首以盼。

在之後,有京城的官吏,皇家書院的學生,三千太學生,在京的商賈,士紳,百姓,工匠,甚至好多外國的客商,黑壓壓望不到盡頭。

賈昌朝面色凝重,他走了上來,先向馬車拜了三次,然後再向歐陽修拜了三次。

漢家禮節,一拜再拜就是最隆重不過,平時見皇帝,也只需要一次而已,這次卻連着拜了三次,拜過了楊業,又拜歐陽修,足見朝廷對此事的重視。

賈昌朝拜過之後,對着歐陽修道:“永叔此行,大漲國威,迎回老將軍遺骨,功莫大焉!”

歐陽修立刻還禮,“遼國狼子野心,殘暴不仁,畏威而不懷德。能迎回遺體,非修之功,乃是將士奮死力戰的結果。”

賈昌朝深以爲然,“陛下在城門恭候楊老將軍,清把老將軍交給我們吧!”

說完,賈昌朝主動向前,有人準備好了木杆,將棺材放好,從賈昌朝開始,狄青,曾公亮,富弼,韓琦,唐介,王拱辰,包拯……幾位相公一起用力,將棺材穩穩擡了起來。

王寧安掃視了一下所有人,缺少了一位,就是那個王堯臣!

據說他不是瞧不起王家軍嗎,還在金殿上攻擊王寧安,說一些不三不四的話……王寧安本想着這次回來,好好羞辱一番,出口胸中的惡氣,可是這王堯臣跑哪去了?

王寧安不知道,就在兩天之前,王堯臣已經被貶出京城。

這位金殿議事除了尖酸刻薄,冷嘲熱諷,一點有用的東西拿不出來,趙禎已經忍受夠了。

直接一道命令,讓他去成都府當知府……雖然級別沒變,但是蜀道難行,王堯臣年紀也不小了,此去四川,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來了。

與此同時,趙禎把原來的益州知府張方平調進了京城。

這位張大人入仕也有20年,一步一個腳印,政績紮紮實實,官聲極好。趙禎把他調進京城,是有意執掌御史臺。

而原來的御史中丞,也就是咱們的醉翁,宣麻拜相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諸位相公一起擡着棺材,不遠不近,走出來10裡,像狄青這種身體好的,再走幾十裡也沒事,而其他人卻全都跟斷了腰似的,只能忍着。

下一個十里,是趙宋的宗室擡着,趙允弼,趙宗景爺倆走在最前面。

尤其是趙宗景,他抿着嘴脣,一句話都不說,眼淚在眼圈裡不停打轉。

他是宗室當中,唯一去過遼國的,當初他和王寧安一起到了遼國,未嘗不想去拜祭楊無敵,只是他們沒有臉面見楊老將軍,畢竟那一次是去和談的……沒想到,幾年的功夫,楊老將軍的遺骸能光明正大回歸大宋,趙宗景實在是很激動。

等着瞧吧,不光是楊無敵,還有燕雲十六州,也都要拿回來!

他們走了十里,最後十里卻要交給將門子弟,楊文廣已經從嶺南迴來,身上的傷也養好了,他作爲楊家的長男,從趙允弼手裡接過了沉甸甸的木槓。楊懷玉,還有其他幾個將門的子弟也都走了出來,接過棺材。

這時候,從人羣當中又走出一個人。

他默默來到了棺材的面前,雙膝一軟,撲通跪在了地上,用力給楊無敵磕頭。此人正是潘夙,眼下潘家的當家人,潘肅的叔父。

不管怎麼說,當年楊無敵之死,潘美要承擔罪責的,如今老將軍遺體迴歸,潘家人不能沒有表示!

磕過了頭,潘夙沒有起來,而是跪爬到一旁,恭恭敬敬趴在地上,以示謝罪。

“潘兄,槓子有點沉,你可願意幫忙?”

潘夙一愣,楊文廣正衝他微笑,潘夙遲愣一下,連忙爬起來,聲音顫抖,疑問道:“我,我……”

“過去的就過去吧!”

楊文廣笑道:“曾祖是北伐遼國時候戰死的,如今七十年過去了,他老人家的遺願還沒有完成,我們這些人真該慚愧,哪裡還能糾纏細枝末節了……”

潘夙用力點頭,“楊兄見識,小弟佩服!我在這裡對天盟誓,從此往後,潘家子孫人人要視楊家後人爲兄弟姐妹!要立志光復燕雲,報仇雪恨!”

“光復燕雲,報仇雪恨!”

“光復燕雲,報仇雪恨!”

……

無數人跟着吶喊,聲音驚天動地。

就連平日最矜持的人都忘情了,扯着嗓子大吼,要把淤積的怒氣都抒發出來。

楊文廣和潘肅肩並着肩,把楊無敵擡到了城門口。

而此時,一駕寬大的馬車正等在這裡,包括趙禎的御輦都給讓路了,因爲車中的老人,纔是今天當之無愧的主角!

折老太君穿着當年的鳳冠霞帔,自從楊業戰死之後,老太君的衣服只有藍、白、黑三色,如此豔麗的衣服,還是頭一次穿。

女兒和孫媳婦攙扶着老太君,從馬車上下來。

難得,今天折老太君非常聽話,甚至沒有嚷着去30裡外迎接丈夫,她只是默默等着,等到大家擡着丈夫的靈柩到了城門口。

老太君的眼中,珠淚滾滾,她再也不用忍耐了。

年過百歲的老人,她其實生怕自己耍脾氣,過度激動,一口氣過去,就看不到自己的丈夫了……折老太君踉蹌着到了棺材的前面,伸出枯瘦的手,撫摸着冰冷的陰沉木。

這一剎那,所有人的眼圈都溼潤了,更有人泣不成聲!

折老太君,堪稱人瑞,可是誰又能體會她的苦,近七十年,苦守着楊家門庭,眼看着一代代後人死去,一次次白髮人送黑髮人……她心裡苦啊,可是她捨不得離開這個世界,她要等着,等着她的丈夫回來,不然,就算是死了,也是孤零零的,她太害怕寂寞了……七十年的光陰,足以把任何人都逼瘋了。

折老太君伏在棺材上面,輕輕摩挲着,嘴裡不停唸叨着,訴說着這些年的種種事情,說一陣,笑一陣,笑一陣,哭一陣……哪怕是大宋的至尊,趙禎都不忍打擾這位老夫人,只能靜靜看着。

到了最後,楊九妹湊到了母親耳邊,低聲說了兩句。

老太君含笑點頭,“咱們的家事哪能比得上國家大事,別讓人家說楊家人不懂規矩,把他擡回去吧。”

楊文廣他們過來,想要把老將軍擡走,卻不想老太君手死死扒着棺材,不肯離開。

穆桂英含淚道:“奶奶想念爺爺,想念了七十年,還能分開他們嗎?把奶奶一起擡走吧!就讓他們老兩口永遠在一起!”

楊家人悲傷心碎,找來了軟墊,把老太君安放好,幸虧楊家的子孫不少,幾十個人一起動手,把老夫妻一同擡回了楊家。

從這一天開始,折老太君就陪在了丈夫身邊,一刻也不離開,吃飯準備兩個碗,兩雙筷子,睡覺準備兩個枕頭……清醒的時候,折老太君就和丈夫唸叨以往的經歷,糊塗的時候,老人就癡癡笑着。

整整二十天,折老太君沒有了眼淚,只剩下笑容,直到一天清晨,楊九妹和穆桂英前來問安,發現老太君已經離開了人世,她的嘴角,依舊掛着甜甜的微笑——在天上,他們的生活幸福而安詳……

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230章 還是有聰明人的第679章 抗旨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417章 一起發瘋的君臣第562章 新交子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1141章 清君側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20章 無商不奸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25章 長街毆鬥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886章 被忽悠的趙曙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510章 小人現形第12章 廚藝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519章 天恩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199章 給皇帝的當頭棒喝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666章 龍心大悅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258章 主動投靠
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230章 還是有聰明人的第679章 抗旨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417章 一起發瘋的君臣第562章 新交子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1141章 清君側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20章 無商不奸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25章 長街毆鬥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886章 被忽悠的趙曙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510章 小人現形第12章 廚藝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519章 天恩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199章 給皇帝的當頭棒喝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666章 龍心大悅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258章 主動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