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

大宋的確很強大,強大到柳涉這些老人都接受不了的程度,那麼大宋就沒有危機了嗎?

恰恰相反,不論漢唐,都出現過盛極而衰的情況,如今大宋的情況,其實比起漢唐都要危險……福禍從來都是連着的,這世上沒有一件事情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陛下,臣斗膽懇請,不妨就推演一番,看看我大宋的潛在風險究竟如何。”

趙禎沉吟了一下,“好,咱們君臣就給大宋號號脈。”

皇帝點頭了,大家湊在了一起,王寧安,太子趙曙,宋庠,加上柳涉,大家圍坐在一起,王寧安首先發言,“目前對我大宋影響最大的,應當首推西域的黃金進入,那不妨就以這些黃金能帶來的變化,進行推測。首先,西域擁有數量驚人的黃金,每年能提供20萬兩,還會增加。以這些黃金作爲儲備,我們能發行上千萬貫的貨幣,幾十年來的錢荒問題,有望徹底解決。”

王寧安說完,柳涉開口了,“老夫記得,早在聖人登基之初,就有了錢荒難題,此後一年比一年嚴重,如果真正能解決錢荒,充實國用,那可是造福天下的事情,又怎麼會有危害呢?”

王寧安微笑搖頭,沒有多說,宋庠把話接過來了,“柳老兄,西域的黃金會分成兩部分,進入大宋……其一是朝廷收的稅,大約佔了三成,這些黃金直接進入皇家銀行,被鑄成貨幣,充當發行金元的儲備金;另外一部分,則是那些淘金客的收穫,他們會用黃金採購糧食和工具,支持淘金事業,或者購買土地,和大宋進行貿易交換,總之,這部分黃金會通過商貿流回大宋。”

柳涉還是不太明白。

倒是趙曙,他跟着王寧安學了不少,又親自參加了一次抄底,眼光高明瞭許多,小傢伙顯得躍躍欲試,王寧安露出了鼓勵的笑容,趙曙膽子大了起來。

“這兩部分黃金,第一部分會變成朝廷的採購,或者有錢人的儲蓄,朝廷的大規模採購,肯定要落在大商人和作坊工廠手裡,畢竟朝廷不會挨家挨戶去購買幾石的存糧,那樣根本不划算。至於淘金客的收入,能和他們進行貿易的,也都是一些大商人。所以這些黃金首先要流到大商人,大金融家,工廠主,作坊主手裡。”

王寧安笑着點頭,“殿下睿智,如果不算軍餉的部分,的確如此。那殿下以爲,這些人拿到了黃金之後,會怎麼做呢?”

“投資!”

趙曙毫不猶豫道:“前些時候,債市和股市出現,還有那麼多的工廠作坊,誰也不願意把錢放在家裡,多數的資金要拿出來,投資獲利。”

柳涉雖然不同經濟,但是他年紀大了,見多識廣,聽到這裡,他也沒發現什麼危機。

相反,朝廷增加收入,淘金客發了財,商人有賺頭兒,貌似是大家發財,你好我好的事情,怎麼這幾位都面帶憂慮呢?

他一肚子疑惑,宋庠首先給他解答了。

“柳兄,所謂投資,無非是幾種而已,其一是購買土地,兼併田產,第二是囤積居奇,大發利市,第三是購買股票和債券,第四是擴大生產,增加工廠規模,多招募工人。”

柳涉聽到了這裡,終於開竅了。

錢是需要流動的,而錢的流動,往往就會指揮着人們的行動,這就叫利之所向……柳家是千年大族,沒有什麼不明白的。

手裡沒錢罷了,手裡有錢,一定會增加田產,多購買土地房舍……幾千年來,都是如此,哪怕到了後世,兜裡有了錢,也要首先買房子,有了小房子,還盼着有更大的房子,人都是如此,沒有什麼例外。

購買土地,兼併田產,就會出現無地流民,如果城市不能承擔這些人口,那就會造成流民到處逃竄,朝不保夕,隨時可能造反。

那第二種情況呢?

也很明白,就是仗着手裡的財富,炒作糧食,布匹一類的民生物資……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們沒有享受到開發西域的好處,卻首先遇到了物價上漲。

你說吧,會不會民怨沸騰?

第三種是進入金融市場,經過上一次的教訓,很多人都看透了,金融市場需要投資,但是不能過度,一旦失控,大起大落,誰也受不了!

相比之下,最好的去向就是第四種,擴大生產。

創造出更多的商品,吸引更過的工人,多製造財富,多納稅……柳涉跟大家討論了半天,就說道:“既然如此,那就鼓勵商人擴大作坊,還能吸收流民,不就沒事了?”

“不然!”

王寧安擺手,“其實我想說的就是第四種,這纔是問題的關鍵,看起來繼續擴大生產,副作用最小,但是其中也藏着極大地危機,而且弄不好,就會葬送了所有的努力。”

趙曙大驚失色,“師父,真的那麼嚴重?”

王寧安點頭,“殿下請想,工廠招募的都是什麼人?”

趙曙和別的皇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真正去過民間,小時候在王寧安的府邸住過,後來又跑了幾次西北,他還有自己的封地,青唐的大小事務都要上奏趙曙的。

有了實務經驗,趙曙漸漸明白了師父的意思。

“工廠招募老實肯幹,年輕壯實,又聰明機靈的工人。他們之中,多數都來自周圍的農村,普遍在15歲到30歲之間。”

王寧安頷首,“殿下說得對,隨着貨幣供應增加,工商發展,他們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累死累活,也賺不到多少錢,爲了活得更好,必須要進入工廠務工,賺錢養家。”

柳涉不解道:“西涼王,做工掙錢,天經地義,縱然有些不肖商人,只要朝廷法度嚴格,還不至於殘害工人,也不會出什麼大亂吧?”

王寧安道:“不肖商人當然要嚴懲,只是這問題不是不肖商人那麼簡單。”

“那是什麼?”

“柳老,你說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的青壯年,對一個家庭來說,意味着什麼?”

“頂樑柱唄!”柳涉笑着答道,可是王寧安的下一句話,他老人家就笑不出來了。

“柳老,如果一家的頂樑柱被抽走了,這個家會如何?”

啊!

柳涉老臉瞬間變了顏色,他想起了自己的家,當初他的兒子壯年戰死,只留下了一對兒女,柳月娥和柳羽兩個……他爲了拉扯兩個孩子,付出了多少辛勞。

長房沒了頂樑柱,其他各房說什麼的都有,柳涉承受了巨大壓力,直到後來,柳羽漸漸成長起來,尤其是跟着王寧安立了一些功,在軍中站穩了腳跟,柳家才重新安定下來。

以一家觀之,天下何嘗不是如此。

爲了工作,爲了掙錢,年輕力壯的優質勞力背井離鄉,到了幾十裡,甚至幾百裡之外務工,一年到頭,也回不去幾次。

試問,家裡還剩下些什麼人?

無非是老弱婦孺而已!

如果在農村生活過,就會很清楚,因爲朝廷的權力不下鄉,維繫農村安定的是兩種力量,一個是傳統的家族宗法,一個是家族實力。

假如一家有三五個壯漢子撐着,誰也不敢輕易欺負,家家都是如此,小偷小摸就沒有生存的空間,地方就安定,就太平!

但是,如果這些壯漢子去務工了,剩下老弱婦孺,沒有抵抗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犯罪成本降低了,那些居心不良的,偷竊搶掠的,甚至一些土豪劣紳,還有佔山爲王的賊人,以及什麼亂七八糟的摩尼教啊,彌勒教啊,私鹽販子………形形色色的人物,全都會涌出來。

一旦出現天災,就會有興風作浪,乘機搗亂。

“還不止如此,如果地方被這些雜碎毀掉了,那麼工商業一旦出現挫折,工人沒法回到家鄉生存,變得無處可去,他們的破壞力遠不是流民可比的。”王寧安神色凝重道:“我說的這些,絕不是虛言,實際上西北這幾年,因爲戰爭訂單,帶來了城市的繁榮,結果相對的,就出現了農村衰敗,許多刀客賊人,藉機獨霸一方,着實給朝廷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如果工商業再繼續發展下去,影響到了這個天下,到時候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帶來危機。”

真正站在了足夠的高度之後,王寧安才發現,大多數的事情,真不像想象中那麼簡單。

以爲發展了工商,弄出了資本主義,就能所向睥睨,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那根本是癡人說夢,想要執掌一個龐大的帝國,並且穩步前進,不出現大亂子,實在是太考驗智慧了,稍微有一點疏忽,就會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

分析了這麼多,柳涉終於露出了驚駭的神色,他現在真正開始佩服王寧安了,一個人爬到高位不難,難的是身處高位,還願意低頭彎腰,真正去研究民間疾苦。

“王爺,老朽想請教,既然工商業發展下去,會有危機,那該如何解決?是停下來嗎?”

王寧安搖了搖頭,“柳老,金礦就擺在那裡,我們能攔着別人的發財之路嗎?再說了,我們就不希望大宋更富強昌盛嗎?至於解決問題的辦法,還在外面,要想辦法,把危機轉嫁出去才行!”5689

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429章 告御狀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84章 真相大白第564章 碾壓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121章 吳世誠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76章 攜手合作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58章 一條漢子第289章 王家老大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207章 對策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175章 王寧安的求同存異第893章 覆滅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1141章 清君側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57章 樂極生悲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21章 二伯來訪第860章 天牢蹲出來的學問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48章 聲聞於天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361章 廉頗不老
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429章 告御狀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84章 真相大白第564章 碾壓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121章 吳世誠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76章 攜手合作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58章 一條漢子第289章 王家老大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207章 對策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175章 王寧安的求同存異第893章 覆滅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1141章 清君側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57章 樂極生悲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21章 二伯來訪第860章 天牢蹲出來的學問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48章 聲聞於天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361章 廉頗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