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奇蹟之城

曹佾觀察了錢莊足足五天時間,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前來存款,有普通百姓,也有豪商巨賈,保守估計,這幾天的功夫,已經聚斂了3oo萬貫的財富,等到榷場正式運轉,會有多少錢,簡直難以估量。天』『 籟小 說

曹國舅還擔心,自家每年小千萬貫的財富,太過惹眼,可是見到了王寧安,他才知道什麼叫點石成金,富可敵國!

區區十幾間門臉,幾十個辦事的人員,牌子掛出去,就有無數人捧着錢送進來,相比之下,曹家弱爆了。

等再回到東京,要不要也支起一個攤子,京城的有錢人可比平縣這邊多太多了,要是大傢伙都捧着錢進來,那該是何等震撼!

曹國舅的眼睛裡都是一串串的銅錢,跟瘋了似的……王寧安毫不在意,曹大國舅你最好這麼幹,要不了多長時間,曹家的那點錢都填進去也不夠!

光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開錢莊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缺一樣都不行。

所謂天時,那就是榷場和市舶司,稍微懂點商業的人都會看得出來,平縣未來潛力無窮,有市舶銀,有榷稅,各地的商旅涌進來,又會推升地價,投資平縣,怎麼看都不賠錢。

至於地利,說起來還多虧了水災,平縣的百姓九成五都是災民,一場大水沖走了他們所有的家產,也沖走了所有的束縛和羈絆……沒有什麼士農工商,貴賤之分,每一個平縣的百姓就想着賺錢養家,誰最能賺錢,誰就是有本事。

原來的宗族,鄉老,士紳,官吏,甚至連廟裡的神像都衝沒了,百姓們完全輕裝上陣,在廢墟上,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未來。顯然,在一張白紙上面創作,要比畫滿了顏色的紙張容易多了。

說起人和,就不得不提到咱們英明的王知縣,他沒有急着招募差役公人,也沒有接受包拯的饋贈,而是毫不猶豫啓用六藝學堂的門生。

看似一羣小娃娃,最大的也不過二十來歲,他們能幹什麼?

還真別說,這幫小傢伙就是管用!

當大傢伙商量出要靠着工商立縣之後,他們迅決定,要打造一座便於經商的城市。看似順理成章,可放在大宋簡直石破天驚啊!

士農工商,商人一直排在最後,哪怕大宋的社會開放,商人的地位也沒有多高。在別的地方,或者換了一羣成年人,讓他們去爲了商人服務,給經商大開方便之門,簡直不可理喻,沒有誰會答應。

可這幫涉世未深的小傢伙不在乎,朝廷倚重士人,就不惜血本養士,平縣需要商人,自然就要善待商人。

從進入縣境,就給商人提供便利。

他們還不惜重金,建造了四處邸店,所謂邸店,最初只是貨棧而已,後來展成爲兼具各種功能的交易場所,唐代的富王元寶就是靠着開邸店起家。

平縣的邸店,更加不一樣,除了有衣食住行,各種享受之外,還有各種商品信息,只要在大廳走一圈,什麼都一目瞭然。

除此之外,這裡還創造了一種全新的交易方式。

比如某位絲綢商人,要出售1oo匹綢緞,在邸店辦公的小吏書辦就會先檢查貨物,確保質量,然後書吏如實描述貨物情況,並且貼在公示欄。

這時候需要這匹貨物的商人,就可以把自己出的價錢投到公示欄下面的木盒子裡。

每半天結算一次,如果有多人出價,誰的價錢最高,貨物就歸誰,當然,也有一種情況,就是所有人出的錢都低於想要賣的價錢,這就算流標,商人可以贖回自己的貨物,或者帶走,或者重新定價。

按照邸店的規矩,只有交易完成,纔會收取一成五的抽頭,其中一成作爲交易稅,上繳縣庫,剩下的半成,作爲邸店的收入。

曹佾也跑到邸店看過,這種方法實在是太妙了。既照顧了買方,也照顧了賣方,實在是太方便了,閒庭信步,吃喝玩樂之間,就把生意給談成了。

生意人能不願意來嗎?

這不,平縣的邸店中,就聚集了好多南方口音的商人,以江南和兩淮的居多,其餘湖廣,四川,還有嶺南,也有許多商人正在趕往平縣的路上。

以往南方的商人多數走漕運,把貨物送到京城,汴京先消耗無數商品,剩餘的再轉運到河北、山西、陝西等地……自從平縣設立市舶司之後,就截了京城的胡。

江南的絲綢,茶葉,瓷器可以直接走海路,到平縣登6。

大宋的海運已經非常達,南下南洋,甚至前往印度都沒有問題,北上平縣,更是小菜一碟。

商品走海路,就能繞開運河上一道道的稅卡,即便是有點損失,也是完全可以接受。

到了平縣之後,可以選擇的就更多了,可以通過榷場,販賣給契丹人,也可以通過平縣,轉運河北各地。

再有最關鍵的是平縣的蠟燭、肥皂、烈酒、皮毛製品,木材,珠寶,藥物等等,都是江南需要的。

一來一往,船都不空,賺頭兒極大,有人甚至估算過,往來之間,平均能賺到五成的利潤,走兩次,本錢就賺出來了。

試問天下的商人,能不往平縣彙集嗎!

到了平縣之後,更是現衣食住行,每樣都方便,官吏和氣,效率非常高,各個作坊,爲了趕工,甚至晝夜不停,人人勤奮,僱傭勞力也方便,再加上錢莊的便利!

我的天啊,簡直就是經商者的天堂!

遍觀大宋,就沒有比平縣更有活力的地方了。

商人匯聚,有了物流,有了金流,有了人氣……平縣就像是吃了十全大補丸一樣,快展,幾乎一天一個模樣,幾個月的功夫,居然有了夜市!

沒有聽錯,就是夜市!

要知道這個時代,除了東京汴梁之外,其他的城市都是黑漆漆一片,根本談不上夜生活。

剛剛建縣不到一年,平縣就有了繁榮的夜市,在街道兩旁,高聳的木柱上面,倒掛着燈籠,這些燈籠採用鯨蠟照明,定時有人裝填蠟燭,確保街道時刻都明亮無比。

如此盛況,絕對堪稱奇蹟!

百姓們沿街擺下小吃攤,各種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引得客人們食指大動,流連忘返。許多幹不了重活的百姓,也靠着賣小吃,賺着生活費。

雖然老了,但是不能廢了。

平縣不養一個沒用之人,只要還能勞動,就要幹活兒,在過去兩年的災荒之中,有個響亮的口號:不勞動不得食!

哪怕子女心疼長輩,不願意讓他們拋頭露面,風吹日曬,老人們也會拿出這一招對付他們,不讓出去,就不吃飯,別管多厲害的子女,遇到了這一招,全都乖乖投降……

沒有經歷過災荒的人們,永遠無法體會到飢餓的可怕,平縣的百姓用瘋狂的勞動,驅散心頭的恐懼。

賺到了錢,他們最喜歡去的就是糧行,像是勤勞的松鼠,不斷往家裡搬糧食,最少要存夠一家人三個月的糧食,這才能安心。

……

“真是想不到,短短的光景,平縣竟然有了京城的味道,王二郎真是了不起啊!”晏殊坐在茶樓的雅間,眺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出由衷的讚歎。

他的對面,須皆白的范仲淹淡淡一笑。

“相比京城,老夫倒是覺得更勝一籌?”

“希文兄,此話何解?”

范仲淹放下茶杯,感慨萬千,“平縣上下,幾乎人人勞動,都是靠着雙手掙錢,昂揚,向上,有生氣,有生機!相比之下,京城就顯得暮氣沉沉,官吏,勳貴,皇親,太監,禁軍……一層層的壓榨,他們從來不靠着自己的努力,而是仰仗着各方的供養,就好比不肖子孫,不勞而獲,吃家裡一輩子,如何讓人欽佩?”

即便是隱居教書,范仲淹也不改犀利的脾氣,晏殊當然有同感,搖頭苦笑道:“京城可不是不孝子,而是大老爺,壓在大宋百姓身上的青天大老爺!”

范仲淹又嘆了口氣,無奈地走到窗戶前,外面路上,行人穿梭不斷,突然有個推獨輪車的貨郎不小心,車子翻了,麻袋裡的紅棗都撒了出來。

正巧路過一名六藝的學生,他急忙招呼大家,幫着貨郎把紅棗都撿回來,麻袋出了口子,又連忙找人借來麻繩,重新縫好,才笑呵呵把貨郎送走。

范仲淹看在眼裡,突然心中一動。

“這纔是朝廷官吏該有的模樣啊!”

范仲淹突然感慨萬千,“錯了,我們都錯了,士農工商,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爲士人高高在上,上佐天子,下安黎民,是上天的寵兒,天生的貴胄。其實不然,農人種田,工人制器,商人溝通南北,輸運貨物……士人幹了什麼?唯坐享其成而已!”

晏殊聽着有些不贊同,“希文兄言重了,若是沒有士人管理,天下豈不是大亂了?”

“此話不錯,可就算士人有功,也不能越居其他人之上,作威作福,享受無窮無盡的奉養吧?那可都是百姓的膏腴血汗,捫心自問,我們是不是受之有愧?”范仲淹痛心疾地問道。

晏殊略微遲疑,卻也只能點頭,讚道:“希文兄悟道了。”

“只可惜,太晚了,未來只能寄託在年輕人的身上了。”范仲淹由衷說道。

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440章 天下第一學堂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116章 妖孽雲集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13章 祖宗顯靈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61章 一網打盡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1047章 行省制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560章 倒閉潮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519章 天恩第933章 牢頭變知府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68章 折服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854章 囚禁宰相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459章 他們這是欺君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13章 祖宗顯靈第290章 瘋狂搶購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553章 入蜀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35章 滅殺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893章 覆滅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1017章 瘋了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
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440章 天下第一學堂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116章 妖孽雲集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13章 祖宗顯靈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61章 一網打盡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1047章 行省制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560章 倒閉潮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519章 天恩第933章 牢頭變知府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68章 折服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854章 囚禁宰相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459章 他們這是欺君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13章 祖宗顯靈第290章 瘋狂搶購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553章 入蜀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35章 滅殺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893章 覆滅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1017章 瘋了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