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

和王寧安在一起久了,歐陽修的想法也改變了不少,尤其是經過這一次的事件,可謂是天翻地覆,徹頭徹尾……

不光是儒家,包括我們的歷史,從來都是記錄帝王將相,名臣大儒的事蹟,在記錄這些人的時候,不可避免就帶入了道德對錯的評價和取捨。

例如認爲只要是明君賢臣,勵精圖治,天下就能變好,反之國家大亂,一定是皇帝昏庸,臣子無能……爲了佐證這個觀點,又會選擇相應的事例,加深這種觀念。

只是在如今的歐陽修眼裡,顯然這一套說辭是經不起推敲的。

譬如最初的河北救災,解決難民生計的是海里的鯨魚,是拼命地勞作,換來的糧食……假如不是王寧安主持賑災,換一個道德無雙的老夫子坐鎮,絕對想不出辦法,還要餓死一半的人。

難道趴在冰上,就能冒出無數鯉魚,跪在地上,就能天降稻米?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靠的是找到產業,給他們創造合適的工作環境,做這些事情,當然需要一顆爲民之心,可光是有心,顯然不夠,還要有辦法,有策略,有精算——這恰恰是儒家缺少的東西!

再有去審視歷史,也會發現,光是君王仁愛,百官清廉,遠遠不夠強國。

例如,在泛道德化的眼光之下,儒家士人眼裡的賢君,不是秦皇漢武,也不是唐宗宋祖。而是漢文帝!

三代以下,文帝最賢!

文景之治,堪稱歷代的表率!

可文景之治真的那麼好嗎?

朝廷積累了財富,百姓的日子安穩,固然不假,可整個北方邊境時時受到匈奴威脅,還要拿女人去和親,才能換得安寧。

直到漢武帝全力暴兵,選用猛將精兵,反擊匈奴,這個帝國纔有了尊嚴!

但在大多數文人的眼裡,漢武帝一味好戰,爲了維持戰爭,到處搜刮民財,任用酷吏,打得國庫空虛,戶口大減,甚至將大漢盛極而衰的罪名加到了武帝的頭上。

幸好漢朝沒有很快滅亡,不然武帝就成了和秦始皇一樣的人,要揹負罵名。

其實對比漢文帝和漢武帝,就該明白,以純粹的道德評價,並不能帶來國家強盛。再看唐朝,不也是如此。

無論如何,不能否認,李二殺了哥哥和兄弟,囚禁了父親,奪下了不屬於他的皇位。

從道德的觀點來看,這些事情是李世民永遠無法擺脫的魔咒。

可問題是,作爲一個帝王,李二的功績不消說,在歷代的皇帝之中,至少能排進前三。相比他巍峨如山的政績,殺兄弟,囚父親,又算不了什麼了……

明君靠道德,道德能成功……

這是儒家的邏輯,影響了國人幾千年。

哪怕到了後世,也有一大堆人把清廉看得比能力更重要,可是真正實際做事的人都應該清楚,寧可要一個智計百出,能解決問題的混蛋,也不要一個無所作爲,庸庸碌碌的謙謙君子……德才兼備固然好,可大多數時候,二者沒法匹配,必須唯纔是舉,纔在德先!

那有人擔心,如果這傢伙是個壞蛋怎麼辦?

很簡單,就用法度卻約束他,規範他,當然,沒有任何東西是完美的,但至少比沉溺在道德決定論當中,不停夢靨要好得多。

王寧安不斷和歐陽修談論着,兩個人互相啓發,互相砥礪。

最後王寧安撫掌大笑。

“醉翁,你是大徹大悟了,了不起!”

歐陽修很矜持,微微搖頭,“嘴上說說而已,要想突破千年桎梏,豈是那麼簡單的!孔夫子說‘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這一句話,就奠定了以孝治國的根本,歷代都奉爲圭臬,只是這話,也禁不起推敲,孝子就不犯上嗎?老夫便覽史冊,發現不少起義作亂的人,都稱得起孝子,比如陳勝,比如黃巢——孔夫子錯就錯在把君和父放在了一起,試問,天下有幾人能真正把君王當成父親?”

王寧安越發驚訝,心說醉翁的步子邁得夠大啊,連君父都質疑了,那下一步是不是要反對三綱五常了?

要是這麼下去,那可就不只是挖儒家的根基,而是動搖皇權的根本。

到時候不用滿朝的相公下手,趙禎就下手把他們幹掉了!

見王寧安臉色微變,歐陽修也猜出了他的擔憂。

“別怕啊,老夫就是這麼一說!”

“那也夠嚇人的!”王寧安問道:“醉翁,您老既然參悟了這麼多東西,那下一步準備如何呢?”

問到了這裡,歐陽修微微一笑,“二郎,你說老夫適合在朝爲官嗎?”

“這個……醉翁是我大宋的良心,您老在朝,自然可以匡扶正義,威懾宵小之徒!”

歐陽修一聽,放聲大笑,“不用給老夫擦胭脂抹粉了,就是這麼一個污衊的事情,老夫都說不清。如果不是二郎運籌帷幄,釐清事實,老夫就要身敗名裂了。”

歐陽修恢復了許多精神,他站了起來,緩緩踱步。

“老夫看得明白,我本就不是宰相之才,能坐到如今的位置,已經十分僥倖了……老夫要退下來,潛心研究學問,重塑儒家正道!魚和熊掌,不可兼而有之。老夫不在廟堂之上,那些人也不好對老夫太過分,二郎,你覺得老夫的想法可對?”

王寧安當然不想這位良師益友從官場退出,他還想着歐陽修能頂一陣子,至少等他的學生們通過科舉,在官場站穩腳跟,那時候醉翁再退下去,也無關緊要了。

可經此一役,王寧安也不得不承認。

一個人不能太貪婪。

哪怕是歐陽修也不行!

既想要官場的位置,有想要思想的領袖,豈能兩全其美!

假如歐陽修真的改良儒學成功,他就是活着的聖人,那時候再坐鎮朝堂,誰敢跟老夫子爭鋒,只怕連皇帝都要退避三舍。

王寧安忍不住想起了另一個人,那就是王陽明。

陽明公創立心學,門人弟子遍及天下,距離聖賢只有一步之遙,可後半生卻仕途蹉跎,一直沒有進入內閣,只怕道理就在這裡!

這次爲何滿朝的相公,就連昔日和歐陽修關係不錯的人,也沒有真正爲老夫子考慮,或許是他們覺得歐陽修太強了,已經超出了官僚系統容忍的限度,所以必須做掉他!

當然,王寧安比歐陽修更強,可問題是王寧安沒有在官僚系統,他是皇帝用來平衡文官的,故此還可以安然無恙。

但歐陽修不行,他繼續留下來,許多人都要寢食不安。

……

“所以老夫說,未必是賈子明的主使,只是他坐在首相的位置上,必須對老夫下手,他若不動手,自然會有人取代他!”

王寧安笑道:“聽醉翁的意思,你是打算放過賈子明瞭?”

“屁!”歐陽修怒罵道:“老夫生平兩次遭到暗算,都是他賈昌朝乾的,要是放過了他,我歐陽修就不是七尺的漢子!二郎,這事你不用管了,老夫自然有辦法收拾賈昌朝,我要讓他難受一輩子!”

歐陽修咬牙切齒,殺氣騰騰,讓人看得心裡頭毛毛的,賈相公,你自求多福吧!

此刻的賈昌朝呢?

wωw★тtkan★¢O

他已經面見了趙禎,從皇宮回來,賈昌朝顯得很疲憊,可是也很灑脫。

長安宦遊,自己也年過花甲,該退下來了,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多好的事情啊!什麼朝局,什麼黨爭,都交給別人,老夫只守着自己的田園,讓他們煩去吧!

賈昌朝在路上還是這麼想的,可是邁步走近輝煌的相府,他又突然唉聲嘆氣,盯着每一根柱子,露出戀戀不捨之情。

離開了這裡,就離開了權位,再也沒有人圍着自己,再也沒有人卑躬屈膝……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這沒了權力,也就不是大丈夫了。

老賈很無奈,又有什麼辦法,事情鬧到了如今,總要有人去承擔。韓琦那個混球,當初要不是他一直攛掇,自己也不會上當。

還有文彥博,這也是個不要臉的,明明你都默認了,居然反戈一擊,給王寧安當打手!

你會遭到報應的!

賈昌朝只能在心裡大罵,畢竟他已經選擇退位,以後家人的安全,還要靠着人家保護。萬一王寧安和歐陽修不甘心,一定要追查到底,自己這條老命,還不知道能不能保住呢?

正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突然有人跑進來,說是歐陽修求見。

賈昌朝一愣,還是讓人把歐陽修請了進來。

見面之後,其實挺尷尬的,賈昌朝努力擠出一個笑容,“醉翁,你聽我說……”

“我不聽!”

歐陽修哼了一聲,“賈子明,事到如今,說什麼都沒用,兩條路,第一呢,我請王二郎幫忙,安排幾十個殺手,在路上把你的腦袋砍下來,扔到野地喂狗;這第二嘛,就是把這個署名簽了,咱們一天雲彩散,我不追究了。”

賈昌朝更加不解,歐陽修把一卷書稿送到了他的前面。

《竹書紀年考》,《三代之治考》。

“你,你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就是讓你和我一同署名,還原三代之治的真相!”

賈昌朝一聽,瞬間跳了起來,跟見了鬼似的,尖聲狂叫,“不可能!”

“那你就等着掉腦袋吧!我還不信,那些人能死保你!”說完,歐陽修就往外面走。

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290章 瘋狂搶購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774章 暴富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16章 賊配軍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574章 終結江卿時代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74章 一怒拔劍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588章 斬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1134章 軍銜制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212章 絕對第95章 賑災妙法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40章 弓箭社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1156章 遺物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12章 廚藝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36章 崔氏之死第68章 折服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886章 被忽悠的趙曙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
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290章 瘋狂搶購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774章 暴富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16章 賊配軍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574章 終結江卿時代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74章 一怒拔劍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588章 斬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1134章 軍銜制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212章 絕對第95章 賑災妙法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40章 弓箭社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1156章 遺物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12章 廚藝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36章 崔氏之死第68章 折服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886章 被忽悠的趙曙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