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流言殺人

錢曖看到了這五個字,立刻喜出望外,好一個道貌岸然的歐陽修,居然和外甥女有染,簡直無恥透頂,丟盡了人臣的臉面。如此作爲,還怎麼立身士林,還怎麼繼續當宰執?

錢曖彷彿看到了報復歐陽修和王寧安的最好藉口,把這個消息散佈出去,鬧得天下皆知,沸沸揚揚,不愁歐陽修不完蛋!

讓老東西身敗名裂,新仇舊恨,一朝得雪!

錢曖十分興奮,他渾身都在戰慄,恨不得立刻發動攻勢。

只是他多了一個心眼,不得不承認,歐陽修門人弟子衆多,聲望極高,無論在文壇還是士林,都人人稱讚,冒然散佈這種消息,不但不會傷到歐陽修,還只會惹惱了老傢伙。

錢家沒有如願得到聖上的寵幸,和歐陽修對拼,絲毫勝算都沒有。

錢曖總算沒有傻透腔,他想了半天,直到黃昏時分,才讓人去把侄子錢明逸叫來。錢明逸是御史言官,他樂顛顛找到了叔叔。

“你給我送來的信是怎麼回事,是真的嗎?”

錢明逸連忙道:“叔叔,侄兒也是剛剛得到消息,這不一直在找真憑實據。”

“你可找到了?”

“找到了,叔叔請看!”

說着,他拿出了一張紙條,送給了錢曖。

錢曖展開,見是一首詞,不由自主唸了出來,“江南柳,葉小未成蔭,人微絲輕那忍折,鶯憐枝嫩不勝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閒抱琵琶尋,堂上簸錢堂下走,恁時相見已留心,何況到如今。”

這是一首《望江南》。

前半闕寫的是柳岸鶯啼的美景,下半闕寫的是人,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抱着琵琶。“簸錢”是一種打錢的遊戲,比賽誰的正面多,誰就獲勝,通常是六七歲的孩子玩的。

下半闕的意思很明白了,看到現在抱着琵琶,嬌媚的樣子,想起當年還小,就已經心動,更何況長大成人……

“叔叔,你看,這首詞還不明白!歐陽修真是不要臉,從小就惦記上了,他和外甥女有染,是板上釘釘!”

錢曖的文化水平到底比侄子高一些,他反覆看了看,還是搖頭。

“這詩詞一道,本就當不得真,很多東西都是虛寫的,如何作數?”

錢明逸想了想,建議道:“要不給加一個序,就說是給外甥女寫的?”

“呸!”

錢曖張口啐了侄子一眼,見過蠢的,沒見過這麼蠢的,明擺着此地無銀三百兩,能騙得了誰啊?

錢明逸被罵得不敢多嘴,錢曖卻揹着手,來回走動,思索半晌。

“你知道歐陽修的外甥女是誰嗎?人怎麼樣?”

提到這裡,錢明逸立刻露出猥瑣的笑容。

“叔叔,他的外甥女是張氏,她的丈夫歐陽晟——不行的,張家又是個頂尖兒的富戶,故此張氏很是招蜂惹蝶,和醉翁攪在一起,正合適!”

“呸!”

錢曖又啐了他一口,蠢貨,編故事也不是這麼編的……張家有錢,和丈夫又有矛盾,歐陽修趁虛而入,貪圖錢財……這纔是正兒八經的思路。

“你去找到張氏,告訴她,我們可以幫她脫離苦海,和丈夫離合,還能給她無盡的財富,只要讓她咬死了,說歐陽修貪圖她們家的財產,你再去安排,讓張家買一塊地,寫上歐陽修的名字,越快越好。”

錢明逸激動地一拍大腿,可不是,西京寸土寸金的地方,尋常官吏,哪怕位列宰執,也未必買得起房子,張家給歐陽修,買房子,本來就不合理,如果把流言散播出去,那就合適了……

人心向來齷齪,尤其是歐陽修年紀不算太老,早些年又是名教班頭,斯文領袖,出入青樓,留下了無數名篇,現在還被人們津津樂道。

他出點韻事,一點也不奇怪。

這對叔侄,又商量了許久,發現沒有漏洞,終於長出口氣,定下了毒計!

……

和錢曖在金殿上吵了一次,歐陽修並沒有當回事,他借閱了《竹書紀年》,又依照出土的竹簡,互相對照,還真讓歐陽修發現了許多東西。

原來所謂堯舜的禪讓並不存在,就連伊尹也有了問題。

按照儒家的說法,皇帝太甲不準法度,肆意胡爲,權臣伊尹放逐太甲,三年之後,太甲幡然悔悟,修文講武,勤勤懇懇,國勢大興。

整個一個完美的故事,伊尹更是賢臣的代表,活了100歲,被尊爲“商元聖”,總而言之,就像童話故事一樣美好,歷代都深信不疑。

可根據《竹書紀年》上卻說,伊尹放逐了太甲,自立爲皇帝,太甲從桐宮潛出,殺了伊尹,重奪王位。

根本就是一場血淋淋的仇殺,什麼君臣和睦,中興國家,什麼壽高百歲,根本都是騙人的……

可想而知,如此顛覆性的東西,該多衝擊既成的儒家理念。

歐陽修也相當震撼和激動。

好在他和王寧安已經確定了思路,要先撕開三代之治的口子,打破既有的一切,然後再重塑儒家的核心。

只是從《竹書紀年》得到的信息太顛覆了,歐陽修以爲要放棄一下子全拋出來的想法,應當改爲循序漸進,一點點讓人們接受,避免衝擊過大。

歐陽修顯然比以往更加智慧,他知道堯舜禪讓,伊尹和太甲君臣相得,這都是儒家創造出了的好故事。

是維繫君臣綱常的榜樣,如果弄得太過,讓皇帝感到了威脅,大臣也不愉快,沒準就把《竹書紀年》給毀了,那可就不妙了。

聽完歐陽修的擔憂,王寧安深表同意。

要知道在歷史上,《竹書紀年》傳到了南宋之後,就徹底消失了,後世能看到的,也只是零星記錄。

在南宋遺失,偏偏南宋又是理學一統天下,這裡面有什麼鬼,想必聰明的朋友已經猜到了。

無非就是理學徹底站穩了腳跟,可以根據他們的想法,肆意修改歷史,看不順眼的,就給消失了唄……

商量妥當之後,歐陽修便按照計劃,將《竹書紀年》,還有幽州發現的竹簡,向世人透露出風聲。

這一下子可不得了,哪怕老夫子小心翼翼,結果也是天下沸騰,大家原來都在等着六藝能拿出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憋了這麼長時間,居然憋出了一個超級大招!

三代之治都是假的,賢君名臣都是騙人的。

上古和現在也沒什麼區別,什麼禮樂崩壞,原來古人和今人一樣,都是爭權奪勢,都是殘忍殺戮,絲毫沒有情面可言!

如此顛覆,絕對是天塌地陷級別的。

很快在京的士子,還有各路鴻儒,全都動了起來,有人要求一起破譯《竹書紀年》,有人則是痛罵歐陽修,胡作非爲,誹謗聖賢。

還有人站出來,指出如果《竹書紀年》是真的,那麼歷代聖賢說的就是假的,我們都被騙了,讀了假的故事,上了當……儒家的學說,不能建立在撒謊之上——好吧,如此激烈的言論正是出自蘇軾的嘴,本來蘇軾就性格乖張,又十分天才。

別人跟着王寧安,或多或少,都變得更厲害了,唯獨他,越跑越偏,在離經叛道的路上,一騎絕塵,幾乎沒什麼不敢幹的。

反正惹了禍也不怕,有姐夫給他擦屁股。

面對蘇軾的無賴做派,王寧安腦仁都疼。

好在這種熱鬧是他想要的,只要不停討論,不停激盪,就會產生新的理論,這是個破壞重組的過程,只要控制好度,就沒有問題。

正在激烈討論的時候,離着科舉會試越來越近,誰是主考官,越發引來關注。

終於,趙禎召開了御前會議。

“朕近些年來,光復幽州,整飭吏治,裁撤廂軍,穩固西北……不敢說有所作爲,但天下大勢,在改變之中。千頭萬緒,首重得人!朕每念及此,又不免膽戰心驚,朝廷設立科舉,乃是爲了網羅英才,輔佐聖朝。奈何近年科舉益發流於形式,所選人才務虛者多,務實者少。這一科,就必須扭轉局面,真正給朝廷選拔幾個賢才。”

趙禎說着,看了看歐陽修,笑道:“歐陽愛卿辦學成績斐然,有目共睹,朕想要讓愛卿擔任主考,真正爲國選材,愛卿以爲如何?”

歐陽修早就和趙禎溝通過,他立刻站出來,當仁不讓道:“啓奏陛下,老臣願意一力承當!”

“好,那這樣,今科的主考就是……”

趙禎剛說到這裡,突然從御史堆裡站出一個人。

“啓奏陛下,歐陽相公不能擔任主考。”

趙禎一愣,心中不悅道:“爲什麼?”

這個御史挺起身軀,看了看歐陽修,又立刻躬身道:“歐陽相公人品不佳,不能爲人師表!”

歐陽修的老臉瞬間沉下來,他輕輕一笑。

“是嗎?老夫自問,沒有幹過見不得人的事,倒要聽聽,你是怎麼穿鑿附會,誣陷老夫!”

御史天生就是找宰執麻煩的,固然不怕歐陽修,朗聲道:“說就說,歐陽相公,最近坊間流傳,你和外甥女張氏暗中有染,悖逆人倫,行如禽獸,如此作爲,還有臉爲人師表嗎?”

歐陽修一聽,渾身一顫,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你說什麼?”

“歐陽相公,你氣急敗壞了吧?看起來我說的就是真的!”御史一轉身,立刻對趙禎說道:“請陛下明察,歐陽修道貌岸然,衣冠禽獸,根本不配列在朝堂之上,懇請陛下,立刻罷黜了歐陽修,免得髒了官場仕途。”

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519章 天恩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224章 罷相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22章 三國熱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420章 帝國碰撞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719章 遍地寶貝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68章 好奴才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32章 線索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71章 楊九妹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611章 闖宮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67章 醉翁醉了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1129章 王寧安的手段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395章 陪都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7章 一貫錢第534章 帝王心第422章 見祖宗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945章 3000萬貫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410章 皇帝的意志第236章 金殿鬥毆
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519章 天恩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224章 罷相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22章 三國熱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420章 帝國碰撞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719章 遍地寶貝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68章 好奴才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32章 線索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71章 楊九妹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611章 闖宮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67章 醉翁醉了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1129章 王寧安的手段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395章 陪都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7章 一貫錢第534章 帝王心第422章 見祖宗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945章 3000萬貫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410章 皇帝的意志第236章 金殿鬥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