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別放走了韓琦

“公子,王寧安說服了鹽商,眼下蜀中局勢驟變!”

韓忠彥驚得站起來,劈手奪過書信,仔細看了三遍,後背溼透了三次……孃的,又讓他贏了!

短暫憤怒之後,韓忠彥渾身冰涼。

他和他爹推想過,王寧安其實勝算比想象得大,至少趙禎堅定站在王寧安一邊,他就不會敗,大不了殺一個血流成河,暫時不發行交子也就算了,還能把王寧安如何!

韓忠彥之所以大老遠入蜀,就是想推着王寧安殺人……甚至是想利用蜀中江卿祭旗……畢竟王寧安是個臣子,不是皇帝,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殺戮無算,爲所欲爲。

所以當王寧安解決了蜀中江卿之後,名聲也會受損,焦頭爛額,就沒法把火燒到韓琦身上,這時候雙方就能息兵罷戰,韓琦可保自身安穩。

老傢伙幾十年的修爲的確不是吹的,所以當決戰來臨的時候,韓忠彥毫不遲疑就跑了。

問題是等他跑到了京兆府,消息才傳來,王寧安居然用井鹽綁定交子,不但讓交子起死回生,還不費吹灰之力,幹掉了所有江卿。

假如王寧安依仗天子給的權力,濫殺無辜,弄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他的名聲肯定受到影響,哪怕在天子心中,也會降低分量。

可是他憑着堂堂正正的手段,擊潰江卿,接着再把他們明正典刑,效果完全不一樣。王寧安的地位儼然再度高升……就算有人恨他,卻也不敢拿蜀中的事情攻擊王寧安,也就是說,王寧安有充足的精力,找他老爹算賬!

壞了!

韓忠彥幾乎沒有遲疑,立刻讓人備馬,連夜往京城跑。

等他趕到了西京,見到了韓琦,把事情一說,韓琦都嚇傻了!

老傢伙呆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你說王寧安穩住了交子?”

“沒錯,孩兒聽到消息,他把交子和大宗商品綁定,那幫鹽商也站在他的一邊。”

“完了!”

韓琦臉色慘白,他之所以甘冒奇險,派兒子入蜀,還有一個如意算盤,那就是不管成敗,先把交子攪黃了。

交子廢了,以往益州交子務的爛賬就沒人敢掀開了,至少王寧安沒有了藉口。你都把交子弄黃了,還敢說別人嗎?

只要輕飄飄一句話,韓相公就能安然脫身。

可眼下呢!

王寧安打了一個漂亮仗,回頭找他算賬,再順理成章不過了……

“京城不能留了!”

韓琦迅速下定決心,“爲父立刻上書,請求外調,去兩湖也好,去江南也好,總之一定要離開京城。”

韓琦絕對是行動派,對於宰執來說,降職外調,已經是處罰的極限了,除了王拱辰之外,還沒有第二個破例……韓琦起起落落的次數也不少,大不了蟄伏几年,回來又是一條好漢!

打定了主意,韓琦立刻讓自己的心腹黨羽上書彈劾,說他用人不當,而後韓琦請旨外調……如果順利的話,韓琦希望能調到杭州去當知府,湖光山色,西湖歌舞,人間天堂,世外福地……寄情山水,吟詩作賦,也是不錯的事情。

韓琦還告訴兒子,讓他也不要留在京城,趕快外調,走得乾乾淨淨,不留下一點把柄,就算王寧安有心找他算賬,都沒有辦法。

……

“這個老貨,鼻子夠靈的!”

身在劍閣的王寧安,接到了文彥博的密信,說的就是韓琦外調的事情。

蜀中一片亂局,張方平是希望王寧安能多留一段時間,把交子徹底穩定,一些後續的事情也處理好。

可是王寧安不願意多留,他手裡頭有着大把的證據,不讓王拱辰和韓琦付出代價,豈能罷休!

因此王寧安在清查了交子務的爛賬,掌握了鐵證之後,立刻動身回京,隨着他進京的還有益州知府王素!

這位王大人因爲站在江卿一邊,和他們一起逼宮,已經惹惱了趙禎,皇帝親自下旨,革去他一切職務,回京接受審問。

原來的益州知府,留給了蘇洵。

按理說蘇洵是蜀人,不能做這個知府。

但是蜀中剛剛經歷交子大亂,必須一個懂行的人坐鎮,蘇洵本身是幹吏,加上王寧安的因素,還有三蘇的名氣,讓他坐鎮一段時間,是最恰當不過的。

王寧安匆匆北上回京,他還帶着一個囚犯,不是別人,正是蘇軾的表兄程之才。

經過醫生調治,程之才躺了三個月,才能勉強下牀,昔日的小白臉,多了好幾道瘢痕,面目猙獰醜陋,身體佝僂,全然沒有了濁世公子的風采。

程之才滿腔都是怒火,他知道自家被查抄了,親人全部淪爲階下囚,有的還被送到了劍閣修路。

能想象嗎?

錦衣玉食的公子哥,揹着百十斤的石頭,行走在山野之間,忍受着烈日暴曬,一滴汗珠摔成八瓣,不停勞作……

“殺了我吧!士可殺不可辱!”

程之才瘋狂教訓,“蘇子瞻,你快讓王寧安殺了我,反正程家都完了,我也不想活着了!”

蘇軾從外面進來,看了看錶哥,呲牙一笑。

“你真不想活了?”

“當然!”程之才怒道:“蘇子瞻,看在姑母的面子上,給我一個痛快吧!”

“嗯,那好,你跟我來。”

蘇軾把他帶出來下榻的行轅,踏着崎嶇不平的山路,大約走了5裡遠,就是川陝直道的工地……

爲了規劃這條道路,皇家百工院派出了最強陣容,經過仔細勘察,確定了益州至鳳翔府之間的線路。

所謂直道,並不能修城筆直平坦的一條,大宋也根本沒有這個施工的能力,至於橋樑和隧道,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王寧安對直道的要求,只要能並排行4駕馬車就足夠了,個別路段兩駕也可以接受,馬車的載重最多一千斤,兩駕馬車,也就是兩千斤。

只要把路基鋪平,然後用水泥攪拌鵝卵石,平鋪在地面上,也就足夠了。

和後世的水泥路,瀝青路難度完全不一樣。想想古人在沒有水泥的情況下,尚且能修出棧道,如今多了水泥和火藥,還能做不到嗎?

只是實際施工,卻不是這麼簡單。

負責工程的是當初六藝的講師劉彝和蘇頌,另外又新加入一個人,名叫沈括。

沈括就認爲如果單純是把舊有的路面補強,就沒有大動干戈的必要。

路面要足夠寬,還要足夠平坦,才能讓馬車快速通行,效率大大提高。至少不需要半途不斷裝卸,靠着人工搬運,才能翻山越嶺。

他一口氣規劃了180座橋樑,設計了25處隧道,光是建成這些橋樑和隧道,就需要上千萬貫投入,還不算人工。

但是也有一個好處,一旦這條路修成,從京兆府到益州府,只需要5天時間!換句話說,從西京派遣一萬騎兵,10天之內,就能殺到益州府,以往最少需要一個半月的光景,效率提高了幾倍不止。

代價很巨大,但是收益也很明顯,終於,沈括說服了劉彝和蘇頌,也說服了朝廷,從青唐招募的數萬工人,還有這一次被抄家的江卿,以及數以十萬計的川陝百姓,都被投入到這項浩大的工程,從鳳翔府和益州府同時開工,計劃3年內修成……圍繞着工地,又建造了大批的水泥廠,鋼鐵廠,火藥廠,木工作坊……大批的工人,就像是螞蟻一般,不停往來。

在這裡,甚至能感到一絲後世的氣息。

開山取石,填平溝谷,平整路基,挖掘隧道,建築橋樑……在這裡,生命並不值錢,每天都有人摔斷腿,或者被土石埋葬,也有人掉落河水,活活淹死……

“表哥,你要是覺得不想活了,很簡單,從山嶺跳下去,保證能摔得七零八落,就算不死,也會有野獸把你吃了,乾乾淨淨,一點痕跡都沒有……只是到時候,你程大公子,或許連這幫修路的民夫都不如。在這段路上,會安排石碑,刻下每一個犧牲人員的姓名,只要這條路在,他們的名字就永遠存在。至於你,還有所謂的江卿,都是過眼煙雲,不值一提。”

程之纔想要反駁,卻找不到什麼話語,他呆呆望着下面的工人,不知所措。

“這裡是一份18萬貫的欠條,如果你選擇跳下去,就由程家的其他人負責繼續還賬,除非全都死絕、如果你不想死,身爲程家的長男,就扛起自己的職責,把欠款還了,不要讓子孫後代,都生活在屈辱之中!”

大蘇說完,轉身就離開了,只留下程之才一個人,傻愣愣迎着夕陽,淚流滿面。

……

“程之纔沒有自殺?”王寧安隨口道。

“沒有,據說他去看了我舅舅程浚,然後就說要去大理經商,想辦法把欠款還上。”

王寧安點頭,“畢竟是親戚一場,不看別人的面子,也要看岳母大人的面子,程之才如果能改過自新,幫幫他也無妨。”

蘇軾搖頭道:“我娘剛剛來信了,她特意叮囑,不要給程家人太多的優待,能保住命就不錯了,相比其他的江卿世家,他們的下場已經很不錯了。”

王寧安遲疑一下,點頭道:“岳母大人真是深明大義啊!”

王寧安索性不管程家的事情,他一路疾馳,一口氣趕回了西京,他前腳剛進京,就聽說韓琦被封爲魏國公,出知杭州府,今天正好要離京!

“好一個韓稚圭,跑得真快!”王寧安也不停留,從西門入城,直撲東門而去——別放走了韓琦!

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890章 只爭朝夕番外 二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932章 用酷吏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913章 惡鬥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892章 大家族的瓦解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55章 茶館發威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674章 一杆旗號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932章 用酷吏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22章 三國熱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464章 民變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60章 倒閉潮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111章 裝完就跑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224章 罷相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43章 野狼谷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
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890章 只爭朝夕番外 二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932章 用酷吏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913章 惡鬥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892章 大家族的瓦解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55章 茶館發威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674章 一杆旗號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932章 用酷吏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22章 三國熱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464章 民變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60章 倒閉潮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111章 裝完就跑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224章 罷相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43章 野狼谷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