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罷相

人馬過了白溝河,傳說中如狼似虎的遼國騎兵沒有湊上來,只是遠遠地保護着,給宋使的供應也沒有什麼變化,在大宋能吃到什麼,到了遼國,也差不多。

趙宗景懵了,不是說到了遼國,就進了地獄,怎麼小鬼會這麼客氣,他是不是來了假的遼國?

“遼國當然是真的,我那個小冊子更是真的。”王寧安笑呵呵道。

趙宗景突然瞪圓了眼睛,“王大人,你必須給我個解釋,不然我,我上表彈劾,你裡通外國!”

“行了吧,要是沒我,你現在不定受什麼罪呢!”

趙宗景搖晃着腦袋,頑固道:“國事爲重,國事爲重!”

沒想到,這還是個正義感爆表的好孩子,王寧安呵呵一笑,顯得神秘莫測。

“昨天晚上,耶律化葛找到了我。”

“他要幹什麼?”

“很簡單,他讓我提供一些高粱種子。”

“啊?”趙宗景驚問道:“他要種高粱?”

“沒錯。”王寧安笑道:“我把釀酒的方子給他,他能不想賺錢嗎?要釀酒,就要種高粱,耶律化葛想把手上的田產和牧場都改種高粱——對了,小王爺,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趙宗景眨了眨眼睛,“意味着他會有很多高粱,然後有很多酒,他財了!”

王寧安對他的智商都不抱希望了。

“農田都種了高粱,他吃什麼?”

“從別的地方買唄,反正有錢什麼買不到。”趙宗景還傻乎乎的。

“你就是過好日子過慣了,一年之前,河北上下還苦於水災,手捧着錢,都買不到糧食。”

趙宗景總算恍然大悟,有些磕巴道:“你,你是想讓遼國都種高粱,都釀酒,然後他們的糧食就不夠吃了,然後全都餓死?”

“他們還沒有那麼白癡!”王寧安輕笑道:“不過遼國的糧食產量肯定會下降的,我算過了,遼國在豐年糧食自給率大約在八成以上,荒年也有六成,缺口則是靠榷場貿易,還有四處搶奪填補,遼國不到一千萬人口,努努力,還沒有問題。如果能把糧食自給率拉下來兩成,也就是低於百分之五十……那麼遼國就沒什麼荒年豐年之分,年年都是災荒了,偌大的遼國,弄不好就因爲一點高粱,遍地烽火。”

陰險!

實在是陰險!

趙宗景不寒而慄,他實在是受不了王寧安,談笑之間,把事情說的那麼輕鬆,那可是無數生靈啊——好吧,反正死的都是遼國人,和大宋沒什麼關係。

不過趙宗景,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小心王寧安,哪怕他給你好處,你都要防着點,這傢伙簡直陰險透了!

耶律化葛很聰明,他看透了王寧安對付遼兵的辦法,可他卻想不到,王寧安用着同樣的手段在對付他,最可氣的是還奏效了。這位吞下了王寧安拋出來的好處,還利用他的才智,幫着王寧安去挖遼國的牆角,由此可見,這世上從來不存在智者,只要好處足夠多,誰都會犯糊塗。

這就叫利令智昏!

當然,犯糊塗的不只是耶律化葛一個,大宋這邊,同樣如此。

任命楊懷玉出任帶御器械,趙禎很是整治了一下身邊的人,把不可靠的統統清除,又選拔上一批年輕太監,除了不動如山的陳琳之外,其他人幾乎都調整了。

如此一來,外人想要窺探皇帝的秘密,難度就增加了無數倍。好多苦心經營多少年的線,一下子都斷了。

就像是地震一樣,從中心炸開,不斷向外擴展,當其衝的就是文彥博。

儘管沒有證據,可是趙禎已經把賬記在了他的頭上,還沒等趙禎下手,有人就率先起了攻擊。

這個人正是號稱真御史的唐介!

之前唐老大人被推薦去嶺南平叛,結果王寧安弄出了閱兵的事情,趁着空擋,包拯給唐介寫了一封長信。

他在信中直言不諱,狄青是忠臣,是可靠的將領,嶺南交給他,絕對沒有問題。包拯還推薦了餘靖,讓他擔任安撫使。

名義上餘靖協助狄青,負責後勤軍需,實則暗中監視,防止出亂子。

唐介的確不擅長軍務,他和包拯的關係又很深,見了這封信,就照做了。不過唐大老人可不光是看在包拯的面子上,他手裡還握着一項證據。

文彥博爲了能夠進京,走了張貴妃的路子,而張堯佐正是張貴妃的伯父,御史言官彈劾張堯佐的時候,文彥博明裡暗裡,都在幫着張堯佐說話。

前後事情串聯起來,毫無疑問,文彥博和外戚張堯佐走在了一起。

靠着走後宮路線,吹枕邊風,竟然能當上相,簡直是士林恥辱。唐介滿腔憤怒,化成匕一般的文字,向文彥博扔了過去。

唐介在清流的號召力絕對非比尋常,有他帶頭,後面的人快跟進,竟然形成了一股鋪天蓋地倒文的浪潮。

眼看着雪片一般的彈劾奏疏,文彥博長嘆了一聲,自己的相算是做到頭了。不過他沒有傷心,反而有一些慶幸。

唐介難,總比皇帝親自難好,至少能保證體面離京,只要沒撕破臉皮,就還有機會重新殺回來。

文彥博竟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他坐了一個多時辰,把前前後後都想清楚,然後起身,前往富弼的值房。

“彥國兄,以後的重任只怕要落到你的肩上了。”

富弼同樣唉聲嘆氣,“寬夫兄,你覺得我還能留在位置上嗎?”

“一定要留着!”文彥博壓低了聲音,顯得十分神秘,“彥國兄,你覺得陛下是不是有些不一樣了?”

富弼深吸口氣,他低頭思量一陣,也不由得點頭。

往常的趙禎都是無條件信任諸位相公,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商胡口決堤,趙禎就是聽了夏竦的話,修六塔河,結果鬧出了更大的問題。

自從那之後,似乎趙禎就變了,在救災的時候,倚重歐陽修,抗擊遼國,啓用范仲淹,雙方議和,又按照王寧安的方略辦……這就好比一直受寵的妃子,突然現榮寵被另一個妃子搶走了,當然要奮起反擊,甚至歇斯底里。

前面也提到了,向遼使下手,文彥博知道,可下那麼重的手,卻出了文彥博的預料。怎麼說呢,文官系統是有生命的,那麼多人,從上到下,誰都有想法,有算盤。就算你坐上了相的寶座,人家也不至於唯命是從,給你當孝子賢孫。

會聽幾分,能做幾分,這裡面的分寸十分微妙,恐怕只有當事人才能領會。

“寬夫兄,陛下有什麼不同,似乎不是咱們做臣子的該窺視的。”

文彥博搖了搖頭,心說你就裝蒜吧!

“彥國兄,咱們把話挑明瞭說,自從六藝學堂創立,醉翁這些人湊在一起,他們所宣揚的東西,已經出了聖賢之道。而且離經叛道,越來越遠,彥國兄就沒有察覺嗎?”

富弼張了張嘴,苦笑道:“醉翁他們也是爲了大宋江山,更何況漢唐以來,儒家式微,如今百花齊放,醉翁自然能成就一家之言。”

“不然!”文彥博凝重道:“彥國兄,醉翁他們講究知行合一,提倡實踐,主張四民平等,還倡導專業……凡此種種,都是在挖孔孟之道的根基,以彥國兄的睿智,不會看不出來吧!”

還真別說,文彥博是一針見血。

王寧安盜用了王陽明的觀點,不過他又給修正豐富了。

比如王陽明認爲的知行合一是致良知,也就是在行動中,實現自己的良知,從而達到聖賢的境界。

王寧安卻認爲光有良知作爲指導,還遠遠不夠,必須研究事物的客觀性,弄清楚來龍去脈,才能真正把事情辦好,光有好心是沒有用的,知行合一更重要的是看結果,要利國利民,纔是真正的致良知,對得起良心!

看似普通平常的觀念,對於大宋的讀書人來說,卻不亞於一場核爆。

王寧安把原來儒家一直批評的功利主義偷渡到了知行合一裡,徹底讓讀書人擺脫了空談良知心性的怪圈,也把儒家的聖賢論打得七零八落。

其實孔老夫子還算有自知之明,他認爲內聖外王,纔是聖人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孔夫子當然不是聖人,可他的徒子徒孫不甘心,愣是把孔夫子奉爲聖人,以爲研究透了孔子之學,就能全知全能,無所不會,靠着半部論語就能治天下!

毫無疑問,王寧安主張的知行合一,徹底打碎了儒家的立論基礎,他認爲世界至少有兩個,一個是內心的道德世界,一個是外在的客觀世界,連結這兩者的正是實踐。由於實踐的存在,就有了對錯之分。

原本的儒家,盲目認爲先人的都是好的,後人只需要效仿就行了,可王寧安卻說先王未必對,一切靠實踐!

他的主張,通過平縣的施政,得到了六藝學堂上下的一致擁護,並且快形成一股新的學說。

對於士大夫來說,國家可以亡,大不了換個新主子,但是道統不能亡了,要是孔孟都不值錢了,他們還指着什麼吃香的喝辣的。

“能滅我儒家道統者,不是遼國的鐵騎,也不是西夏的神臂弩,而是六藝學堂!是歐陽修等人!”

文彥博情緒激動,“彥國兄,你和醉翁他們有些香火情分,我希望老兄能以孔孟道統爲念,替天下讀書人壓制住他們,拜託了!”

富弼沉默許久,才哀嘆一聲,“寬夫兄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啊,只是我本事有限,這擔子要大家一起挑。”

到了這時候,富弼還在耍滑頭,文彥博也是無語了。

“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彥國兄給我們大傢伙當個領頭人吧!”文彥博又逼了富弼一步,富弼只能點頭。

三天之後,文彥博在唐介的炮轟之下,被趙禎罷相,按照慣例,即便宰相外調,也會得到許多虛銜,以示榮寵,可這一次,文彥博僅僅得到了觀文殿大學士,忠武軍節度使的位置,顯然,皇帝對他多有不滿。

與此同時,樞密使龐籍也外調昭德軍節度使,兼任幷州知府。

隨着龐籍離開,賈昌朝終於如願以償,成爲了唯一的樞密使,而昭文館大學士的位置,富弼沒有得到,而是落到了宋庠的手裡,東西兩府的主人同時生了變化……

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番外 一第275章 護犢子的趙禎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469章 有用的小人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565章 查抄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76章 攜手合作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816章 新相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18章 麪條飄香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998章 凱旋門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659章 天兵至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21章 二伯來訪第318章 惡人王寧安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198章 面聖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426章 比試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440章 天下第一學堂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565章 查抄
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番外 一第275章 護犢子的趙禎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469章 有用的小人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565章 查抄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76章 攜手合作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816章 新相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18章 麪條飄香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998章 凱旋門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659章 天兵至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21章 二伯來訪第318章 惡人王寧安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198章 面聖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426章 比試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440章 天下第一學堂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565章 查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