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請立太子

不得不說,術業有專攻。

文相公的那一套,在文官士人,官場宦海,是無往而不利,但是對付外人,尤其是用來開疆拓土,治理四夷,那是半點用都沒有。

按他的想法辦,只會事倍功半,天怒人怨。

好在文彥博也清醒過來,他挖得坑不但沒有埋了賈章,相反,賈章還踩着坑邊的土,爬得更高了。

老文心裡很不舒服,別看賈章還不算什麼,問題是這丫的背後站着王寧安和賈昌朝,一個老狐狸成精,一個屹立不搖的頭號權臣,這兩位肯出力,只要不是豬,都會爆發的。

王寧安不願意插手政事堂,但是不妨礙他培植自己的親信,狄青,王安石,包拯,司馬光,韓絳,這些人都是受王寧安賞識的,如果再加上一個賈章,久而久之,成了氣候,然後亂拳打死老師傅,他文相公真的可能實在沙灘上了!

唉!

聰明瞭一輩子,怎麼這時候犯糊塗!

怎麼就沒想到聯姻啊,竟然讓賈昌朝捷足先登了,真是可惡!

“爹,老賈不過是要把孫女給王寧澤,王寧安還有個妹妹呢!要不要把他的妹妹娶過門?”文及甫試着建議。

文彥博愣了一下,立刻搖頭,“晚了!”

娶親娶低,嫁女嫁高。

這是老百姓總結的經驗,爲了家庭和睦,娶媳婦的地位最好比家裡低一些,如果太高了,等於請回家一尊菩薩,上上下下都不好過,君不見歷代的駙馬婚姻幸福的沒幾個!

至於嫁女,最好嫁一個高門,姑娘能過更順心的日子,順便還能照顧一下家裡……顯然,這時候王寧安的地位比賈昌朝和文彥博都高一些,聖眷更是遠遠超過兩個人,賈昌朝嫁孫女,那是順理成章。

可文彥博想娶王家女兒,那就差着一些意思。

更何況文彥博還要臉呢,他不能跟在賈昌朝的背後,拾人牙慧啊,那多丟人!

他姓賈的有高招,我文寬夫就沒有嗎?

老文花了一個晚上,苦心焦思,還真別說,愣是讓他找出了破局之法。與其在不擅長的事情上面死磕,不如換一個更合適的戰場。

“啓奏陛下,老臣離京奔赴煕州之時,就有言官建議,陛下早定儲位,以安人心。”

趙禎皺着眉,“文相公,朕的心思你還不知道嗎?不過是等待合適時機而已,用得着立刻昭告天下嗎?”

文彥博忙笑道:“陛下,皇子趙宗垕,聰明睿智,馬上九歲了,已經不是小孩子。老臣以爲應當儘快立儲,等再過幾年,從皇家小學畢業,就跟隨陛下,學習治國之道,以殿下的睿智,稍加歷練,便可以繼承大統,成爲一代明君!”

趙禎吸口氣,他當然有心立太子,之前文彥博也提起過,只是那一次立太子,不過是想借着慶典,赦免天下罪臣,給韓琦和王拱辰找一條活路,趙禎當然拒絕。

這一次文彥博又提起了立儲,他究竟打什麼算盤?

老傢伙當然不是白癡,更不想同樣的地方,摔倒兩次。

首先,文彥博看得明白,趙禎疼愛趙宗垕,超乎尋常,立儲之心早就有了。

其次,他再度提出,正好向皇帝表明,他一直支持立儲,這樣也就間接給上一次的錯誤洗白,至少證明他不是完全爲了救韓琦和王拱辰。

再次,文彥博覺得當下沒什麼大事,恰逢平定青唐,拓土兩千裡,舉國大慶,如果再加上立儲,就是雙喜臨門,趙禎絕對會同意的。

“陛下近些年來,勵精圖治,我大宋國勢強盛,軍威赫赫,當次蒸蒸日上之時,早定儲位,安撫人心。讓臣工百姓,能夠盡心做事,實在是再好不過了。老臣斗膽提議,立儲大典,絕對不能含糊,要邀請所有國家前來觀禮,老臣準備撥出300萬貫,專門用於立儲開銷,務必辦得隆重大氣,令四夷懾服。”

趙禎怦然心動。

沒錯,他早就想立太子了。

而且也想大肆操辦。

可一旦花費太多,難免落人口實,偏偏文彥博跳出來,主動承擔罵名,趙禎實在是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文相公,既然要舉行大典,朕就不能在煕州久留,你也要立刻回京籌備纔是。”

“請陛下放心,老臣一定竭盡全力,讓陛下滿意,讓殿下滿意!”

“嗯,煕州的事情,就讓王卿處置吧,等處置完了,也要儘快回京,他可是皇兒的師父,如果大典沒有他在,皇兒會不高興的。”

……

“這個文彥博,真是無恥透頂!”

陳順之不忿道:“大人才是太子師父,定策之功,那是大人的,他文彥博算什麼東西,也敢搶?”

王寧安擺擺手,笑道;“正因爲殿下是我的學生,所以我纔不能亂說,恩自上出,皇帝可以給,我們卻不能搶!”

陳順之跟着王寧安許久了,也明白其中訣竅。

誰都知道王寧安是太子最依賴的師父,他要是催着趙禎立刻立儲,你是什麼心思?莫非是覺得皇帝對你不好,想要急着讓自己學生繼位,好當威風八面的天子師?

爲了不落人口實,誰都可以鼓動立儲,唯有王寧安不行。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文彥博提出立儲建議,其實是正正好!

只是讓這個老貨搶了先機,實在是讓人鬱悶吐血,有種辛辛苦苦燉了一鍋肉,結果讓人家給端走的趕腳……

“大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您應該立刻策動所有官員,一起上書,支持立儲,順理成章,絕對不能讓文彥博專美,不然老東西憑着定策之功,可就無人能及了……”陳順之是拼命鼓動。

王寧安聽得眉頭緊皺,“等會兒,我先問你幾件事。”

“大人請講。”

“文彥博和殿下之前有什麼關係?”

“沒有!”

“老文以往幫過殿下嗎?”

“沒有……事實上,在若干年前,文彥博是支持趙宗實的,而汝南王府,是想殺殿下的。”

“如果文彥博不上書,殿下的太子之位就會被搶走?”

“不會……陛下很疼愛殿下,殿下又是嫡長子,名正言順。”

王寧安哼了一聲,啪啪屁股站起來,往外面揚長就走。

“既然都沒有,還用得着着急嗎?”

陳順之呆如木雞,想了許久,才明白過來,還真是關心則亂,其實根本沒有那麼糟!

殿下對王寧安的感情是不用說的,和父子幾乎差不多。

殿下的位置也穩如泰山,多一個文彥博不多,少一個文彥博不少!

說穿了,文彥博的舉動對趙宗垕來說,就是個雞肋!

老傢伙要是真當他是定策重臣,可以呼風喚雨,爲所欲爲,那纔是找死呢!

想通了之後,王寧安的這邊,除了有點小鬱悶之外,別的倒沒有什麼,甚至樂觀其成。

當然,身爲太子師,王寧安還是舉足輕重的,至少他不能給殿下丟分。

當務之急,是擺平青唐的所有事情。

賈章乾得很不錯,他一面高舉屠刀,清理一切反對大宋的青唐貴胄,絕不手軟,另外一面,他把牧場,還有各個貴胄的家產,分給牧民百姓。

賈章做的事情,和王寧安在幽州乾的,幾乎異曲同工。

在這裡就很有必要說一個有趣的想象。

王寧安在幽州的作爲,纔不過三年的光景,就形成了兩種觀點,一派人讚頌王寧安善待百姓,施行仁政,民心歸附,漢人沐浴大宋恩德,悉數歸心,朝廷統治,穩如泰山。

另外一派,他們則是側重另一面,說王寧安鐵腕手段,懲處契丹貴胄,打擊士紳地主,抑制兼併,練兵禦敵,纔有幽州興旺繁榮。

看到沒有,這兩派觀點,幾乎針鋒相對,勢如水火。

假如不瞭解實情,就會被兩種觀點搞糊塗了,王寧安到底幹了什麼,誰也說不好了。

再設想一下,第一種觀點更符合儒家學說,假如寫史書的人都是儒家子弟,他們肯定會按照第一種觀點來寫,而且他們寫得,每一個字,都是正確的。

但是,問題出來了,如果真正按照第一種辦法做,幽州只會亂套,根本沒法收拾。

這就是所謂一半的真相,往往比錯誤還可怕,通過錯誤的手段,沒準能得到正確的結果,可是一半的真相,絕對推導不出正確的結論!

賈章才幹了一個月的知府,就悟到了這一點!

自己當初說軟硬兼施,剛柔並濟,其實這話沒錯,只是不是對所有人,他當初以爲要對每一個部落,聽話的就獎勵,不聽話的就懲處,收買人心唄!

可是經過王寧安的提點,賈章改變了措施,他對老百姓,普通的牧民,更加柔軟,讓他們能安穩過冬,許諾採購他們的牛羊,給予他們更多的土地。

對於那些貴胄頭人,他卻是更加強硬,只要稍微有不臣之舉,立刻嚴懲不貸!

其實,那些所謂頭人,並沒有那麼強大的勢力。

只要讓老百姓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誰也不是傻瓜!

想要牧場不?

想要牛羊不?

想要成家娶媳婦不?

想要吃得飽,穿得暖不?

族長頭人沒這個本事,相反,他們還會拼命盤剝,把大傢伙都變成奴僕!

只要朝廷,只有賈知府,纔會讓大家過上好日子,該怎麼選擇,一目瞭然。

隨着賈章的成功,大宋在青唐總算是站穩了腳跟。

王寧安終於能動身回京,此時的京城,已經被濃濃的喜氣充滿了……

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107章 封賞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562章 新交子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482章 孩子奴趙禎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893章 覆滅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1134章 軍銜制第74章 一怒拔劍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175章 王寧安的求同存異第553章 入蜀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21章 二伯來訪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459章 他們這是欺君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468章 喪心病狂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226章 一碗奶茶的生意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945章 3000萬貫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35章 滅殺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913章 惡鬥第985章 師父的驕傲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107章 封賞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
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107章 封賞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562章 新交子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482章 孩子奴趙禎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893章 覆滅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1134章 軍銜制第74章 一怒拔劍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175章 王寧安的求同存異第553章 入蜀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21章 二伯來訪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459章 他們這是欺君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468章 喪心病狂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226章 一碗奶茶的生意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945章 3000萬貫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35章 滅殺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913章 惡鬥第985章 師父的驕傲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107章 封賞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