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被跟蹤(求票)
想着這幾日情況特殊,他從京都一路漂泊來到江寧府,這次本不想離開王家村,但鬼使神差的,就跟着顧卿爵一塊出來了。
他們一連三日都未曾進城歇腳,一進明光縣城,就遇到了昔日好友。
這不就證明,是上天有眼,讓他們相遇?
今日,他來還想問問,邱弘究竟因何緣由,從左諫議大夫,一個從四品的官員,貶至明光縣,任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
然而,這次來到縣衙,卻被告知下屬石壩鎮有命案發生,邱縣令親自去查看現場去了。
這不由得讓曾勝己又是一番感嘆。
想起在京都之時,他與右諫議大夫左茂同掌諫院時,剛直不阿,不畏權貴,直言不諱,現在就算是蝸居一縣,亦事事親力親爲。
當真是大宋的好官。
“好,那你跟邱縣令講,說我明日再來看他。”
值守的衙役點頭,便去前面看守,而當衙役走後,聶媽媽手腳麻利的的從一旁的小院走了過來,前後左右看了看,快速的拔下頭上的簪子,從簪子裡取出昨日放進去的紙條,塞進曾勝己的手裡,低聲道:“曾大人,我家夫人畢馨雨,請你救她,勿聲張。”
曾勝己看着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聶媽媽,心中滿是疑慮。
聶媽媽他認識。
畢馨雨更是熟悉,幾乎是一塊長大的妹妹。
她嫁給邱弘時,自己與邱弘還不熟稔。
但聽說邱弘人品極佳,他還替她高興,以致後來和邱弘在一次朝廷爭辯當中不打不相識,引以爲知己,更是對畢馨雨能夠覓得如意郎君高興。
可此時,她卻派她身邊的媽媽,向自己求救。
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曾勝己能從京都逃出來,也是有幾分心計的,將手中的紙條和玉佩不動聲色的藏進袖中,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離開了縣衙。
曾勝己出了縣衙,便發現有人跟蹤他。
對方身手了得,若是放在半年前,定是發現不了對方的存在。
不過,這半年在王家村顧家,得益於蘇亦欣佈下的陣法,他的內力有了很大的進步,從最開始到顧家是玄鏡第六重,經過半年的時間,已至神境第一重。
劍修境界分爲:微境(相當於修煉的煉氣期)、凡境(相當於修煉的築基期)、靈境(相當於修煉的金丹期)、玄境(相當於修煉的元嬰期)、神境(相當於修煉的分神期)、絕世(相當於修煉的化神期)、至尊(相當於修煉的合體期)、極道(相當於修煉的大乘期)、最後是玄機(相當於修煉的渡劫期)。
不同於人修,每個境界分初期,中期,後期,巔峰,劍修的劃分更爲細緻,每個境界分爲九重,九重圓滿,方纔進入下一個階段。
曾勝己現年三十一,能有此成就,可笑傲羣雄。
曾勝己假裝沒有發現對方的存在,神色正常的進了福來客棧。
感受到那條尾巴也進了客棧,曾勝己沒有直接回房,而是敲開顧卿爵的房門。
曾勝己認爲,這個徒弟的腦子,比他好使,將門關上後,確定那人聽不見,小聲的將今日在縣衙發生的事情告訴顧卿爵,說完將聶媽媽塞給他的紙條,以及那枚玉佩拿出來,放在桌子上。
顧卿爵快速的看完紙條上的內容,問道:“師傅能確定,這字跡是畢氏的嗎?”
“這個我不敢確定。”
一來,他是男子,她是女子,兩人並無通信的必要,只是零星的記得畢氏還未嫁人之時,給曾家下過帖子,至於下給家中何人,他當真記不起來,只記得封面上的幾個字,以及落款與這上面的字跡相似。
二來他腦中的記憶不全,記憶不一定準確,是以也不敢確定。
顧卿爵點頭,拿起那枚質地溫潤的羊脂玉:“這枚玉佩可是畢氏常年佩戴的?”
“這個倒是眼熟,基本上見到她時,她攜帶的都是這枚玉佩。”
爲什麼曾勝己對着玉佩這般肯定,那是因爲他曾救過畢氏一命,當時她緊緊握着這枚玉佩,說是這玉佩經過高僧開光,可以逢凶化吉。
自然就有印象了。
而後顧卿爵又問曾勝己:“師傅,您覺得,您更瞭解這個畢氏多一些,還是更了邱縣令多一些?”
“這,子淵爲何這般問?難道你是懷疑邱縣令有問題?”
顧卿爵沒有開口,而是眼神看向房門口。
顧卿爵從記事開始,便修習內力,至今已有八九載,內力深厚,單就內力而言,他已經算是步入靈境第八重了,唯一差一些的便是劍式,但這半年得曾勝己悉心教導,進步神速。
如果沒有曾勝己刻意提點,他或許發現不了有人在門外監視。
可曾勝己都提示了,再說客棧人來人往,那人無法隱匿身形,只能裝作住店的客人,顧卿爵再凝心去感受,發現那人的位置,也不算奇事。
“師傅,您是從縣衙出來,便發現有人跟蹤,是麼?”
曾勝己點頭。
“師傅,如果邱縣令真如你所言,是你的至交好友,爲何還要派人跟蹤你?”
“說不定這人,是畢馨雨派來的呢?”
“也有可能。”
顧卿爵點頭:“那就將此人捉住,細細審問一番。要是畢氏派來的,將這人訓一頓,再將此事告訴邱縣令,讓他處理。但若是此人是邱縣令派來的,那畢氏信上所言,便極有可能是真的,聶媽媽用銀簪傳遞消息,也有可能已經被這人知曉,到時告訴邱縣令,畢氏的處境就危險了。”
曾勝己細細思考。
最後決定聽顧卿爵的,將外面跟蹤的人捉了。
如果是誤會一場,那自然最好。
如果真是邱弘派來的人,那他就要重新去認識邱弘的爲人了。
門外之人,曾勝己判斷他的修爲應在玄鏡三重左右,爲了避免在客棧鬧出大動靜,兩人出了客棧,往西邊僻靜的巷口走,待到四下無人之時,兩人一前一後將跟蹤之人堵在巷中。
這時,他們終於看清此人的面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