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登聞鼓(上)

紫宸殿。

今日的朝會,羣臣濟濟一堂,左右文武各自分列。正上方坐着位七八歲的孩童,身穿明黃龍袍,頭帶金絲翼善冠,正是大周恭帝柴宗訓。此時,這位年少的帝王端坐龍椅,對於下面文武百官的爭吵,毫不在意,若是細看,定然會發覺這位年少帝王的眼睛是半眯着的。

原本以爲會像往常一樣,安安穩穩的坐上一兩個時辰,等下面一幫老傢伙囉囉嗦嗦完,他就可以回後宮掉王八去了。卻沒想,剛要宣佈退朝,右手邊站在第一位的紅臉將軍,拿出張白紙告示,狀告起侍衛司親軍韓通。這一來,底下頓時亂成了一片,年輕的小皇帝只能打着哈欠,半閉上了眼睛。

“趙大人,你爲何非要反對將那些乞丐趕出汴梁?”一位滿臉絡腮鬍子的中年大漢,對拿着告示的趙匡胤怒目而視。環顧大殿之內,另他最不服氣的正是眼前的這位趙大人。他二十歲從軍,身經百戰,擁護周太祖郭威稱帝,功升保義軍節度使,而那時的趙匡胤只不過是個禁軍小官。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周世宗柴榮繼位,更加信任的是那些常年在其身邊的年輕將領,這其中最著名的當然就是趙匡胤。雖然,世宗對他這位老臣也是尊敬,不時加官進爵,但早已遠遠比不上那趙匡胤的升遷速度。數年時光,如今兩人已經算是平起平坐了。而更另他惱火的是,原本侍衛親軍乃大周第一強軍,強壓殿前司一頭,但世宗卻派趙匡胤整頓禁軍,選全國精壯入殿前司,不僅如此,還將侍衛司高手抽調一空。到目前爲止,殿前司已成爲大周第一,而侍衛親軍只能排老二了。

世宗駕崩,韓通認爲自己的機會來了,不時找機會在這年弱的小皇帝面前表現,以期望能成爲這位小皇帝的親信。出將入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乃他畢生追求的目標。

“不知韓大人,能否提點在下一二?”趙匡胤面色不變,腳步微動,轉身面對滿朝文武,緩緩道道:“趙某書讀得不多。但自古以來,有哪朝哪代做過如此荒唐之事?告汴梁乞丐書?將乞丐都逐出汴梁城,你讓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我皇?”

此話一出,底下的文武百官頓時議論紛紛。大周自周世宗柴榮以來,對外四處武力征服,揚國威於世;對內,大行仁政,百姓安居樂業;對那些流民,乞丐,也一直奉行開荒拓地,附送農具的安頓之策,只不過先皇剛剛過世沒多久,朝廷一直忙於其後世,以及新皇的登基大典,對於其他之事倒是一時荒廢了下來。

不過,這趕乞丐出城,倒確實是前所未有之事。

韓通見百官對於此事,似乎都心有惴惴,不由暗罵,一羣老夫子,整日仁義掛在嘴邊。然而趙匡胤的“亙古未有之事”,卻又戳中了其要害。臉色不由黑,高聲斥問道。“吾皇登基不久,年關將至,四方使者將來朝賀,而這些乞丐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對南唐使者動手。你讓天下如何看待我大周,大周的威嚴,吾皇的威嚴何在?”

帝王的威嚴?趙匡胤不經意擡頭看了眼皇位上那高高在上的七歲孩童,眼中精光一閃而逝。

開口道:“得明心者,得天下,這話諸位同僚想必心裡都清楚。大周的威嚴非欺壓百姓,亦非讓他們有話無處說,讓天下百姓害怕。而是對天下百姓的‘仁’。民心所向,纔是大周的無上威嚴。”

事實上,趙匡胤並不想和韓通爲敵,韓通雖是侍衛司的副都指揮使,但侍衛司的那位都指揮使卻遠在揚州,所以韓通實際上控制着汴梁的半數禁軍。但韓通卻毫不領情,幾次三番將趙匡胤的示好拋之腦後。趙匡胤其實再能忍,也受不了韓通的無動於衷,甚至指桑罵槐。而且,丐幫的這件事,他也不得不出面。

韓通將尉遲雄的舉動,拉高到了皇帝的尊嚴,國家的面子問題。而趙匡胤拿大周對平明百姓的仁政,以及自古的爲政之德來對抗。

一時之間兩方各有支持,爭執不下。

“嗯!範愛卿,此事依您之見該如何是好?”這聲音不大,且柔柔弱弱,但此話一出,朝堂內頓時鴉雀無聲。

聲音從小皇帝的背後的那一張簾子中傳出,說話之人正是垂簾聽政的大周符太后。

左邊,位列文官第一位的正是大周宰相,顧命大臣,肖國公---範質。

範質年少成名,才情出衆。此時已年過半百,身形瘦弱,面色儒雅淡然,看上去一幅與世無爭的樣子。然而正是這份老好人心腸,卻又頗有才華的氣質,才使得他歷經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爲官而不倒,甚至位列大周宰相九年,晉肖國公。

趙匡胤和韓通兩人的交惡,範質也略知一二,原本爲維護大周的穩定,他還盡力遊說了一番,想讓兩人放棄前嫌,一致對外。但似乎兩人均不領情,幾次之後,這位老宰相,也放棄了自己天真的想法。默許了兩人的爭,但決不允許兩人的鬥。

對於韓通未經朝廷許可,擅自以侍衛司的名義發出的告示,他一開始確實惱火。但韓通畢竟也是爲維護皇上的威嚴,先皇駕崩沒多久,此時維護當今小皇帝的威嚴,倒是很是必要。只是這辦法,卻過激了。

範質一直閉口不言,對於韓通和趙匡胤之事,他並不想過多的參與。而這事,也不能在朝堂上下定論,兩邊都是大周的高級將領,無論最後誰贏了,另一方的面子上都過不去。想到此,他微微擡頭,看了眼那高高在上的簾子,暗歎,符太后聰明是聰明,可惜還是太年輕了。

但是太后的問話,範質不得不回。望着上面的年輕母子,想起先皇的臨終囑託,他雙手抱着象牙笏,上前一步,答道:“國家形象是大,皇上威嚴不可不敬。然,韓大人此舉激進有餘,老臣建議將此時暫緩,發到中書省議一議,老臣定會拿出個妥善的處理辦法。”

趙匡胤轉頭若有所思的看了眼一本正經的範質,心中暗道,果然是老狐狸,做事穩重得很。但此結果,倒讓他很是滿意。

老宰相的話,自然引得滿朝文官的附和,紛紛點頭附議。

“好一個議一議。”韓通暗道一聲不好,這事放到中書省議一議?那中書省是什麼地方?那本就是他範大人的地盤。這一議,還不知道何年馬月才能議出個結果,這明顯是範質想和稀泥,兩邊都不願得罪。拖一拖,拖到不了了之。於是,張口就欲反駁......

“嗯,還是老大人深思熟慮,這事就按老大人說的辦,發到中書省議一議。韓愛卿,你們侍衛司先將告示撤了,等中書省有了決議,再行定奪。”簾後的聲音再次響起。

韓通一聽這話,頓時將欲出口的反駁之語,硬生生的吞了回去,只能跟着滿朝文武附和:

“吾皇聖明,太后聖明。”

“報......”

“啓稟皇上,太后,侍衛司都校來報,汴梁的數千乞丐聚衆鬧事,挾持汴梁半數百姓,一路進入內城,圍了南唐進奏院和四方館,目前正朝皇城趕來,形同造反,請皇上定奪。”一位侍衛進門報告。

“造反?”

“造反?”

“造反?”

“哄......”朝堂頓時鬧騰了起來,先皇駕崩,當今聖上剛登基不久,還真的有人造反了?

此時朝堂內真是人世百態,盡顯其中。有的官員一臉呆滯,雙腿直打顫,只能扶柱而立;有的官員左右搖頭接耳,議論紛紛,似乎再考慮自己的下家。放得下心的,只有那些右列的武將們,一個個磨拳搽掌,躍躍欲試,這又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好時候。

簾子後面一聲驚歎,聲音雖小,但前面的趙匡胤幾人,還是聽見了。龍椅上的小皇帝,此時倒是興奮了起來,似乎造反在他心中倒還是個趣事。見此狀況,趙匡胤不由搖頭嘆息,心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話,正是韓通此時最貼切的描述。本以爲暫時拿丐幫沒了辦法,卻沒想到他們自己送上了門,造反,那可是死罪。於是,他上前拱手道:“啓稟聖上,太后,臣請旨,帶侍衛親軍,親自平叛亂。定斬賊人之首。”

“臣請旨。”

“臣請旨。”

“臣請旨。”

大周的武將們一個個請旨而出。

趙匡胤眉頭緊皺,這丐幫到底想幹什麼?韓旭那些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憑他們那區區數千乞丐,怎麼可能造反?略一思索,立刻上前道:“起奏聖上,太后。此事,有待查明真相,妄動禁軍,恐怕會引起更大的騷亂。”

“趙大人,都這個時候了,還查什麼查?聚衆造反,就是死罪。”韓通大聲責問道。

趙匡胤一甩手,指着進殿的侍衛,正色道:“乞丐造反,你是否親眼所見?”

侍衛見趙匡胤的威勢,立刻膽戰心驚,結結巴巴的老實道:“此事並非小的親眼所見,而是侍衛司的都校派人來報。”

“哈哈,既非親眼所見,應當立刻查實。謊報軍情者,殺無赦。”趙匡胤大聲道:“你可知罪。”

“趙大人,饒命,小的,知錯了。”侍衛趕緊跪拜,哭求道。

“趙匡胤,你......”韓通怒指着趙匡胤。

“此事確有蹊蹺,若是造反,皇城早該亂成一片。而此時,卻平靜得狠。”範質捋着鬍鬚緩緩道:“趙大人,皇宮安危靠殿前司的護衛,此事還請趙大人立刻查明。”

“咚,咚,咚,咚,咚,咚。”

朝堂內,正自議論紛紛。遠處卻傳來陣陣鼓聲......

第287章 吳師道的野心第392章 一件蟒袍第374章 九幽陣破第206章 揚州攻城戰(一)第107章 那一年,大年夜第394章 同僚們,早晨(下)第312章 三個條件第200章 勝利大逃亡(下)第401章 李從善送禮第341章 京師震動第202章 攻破雄州第457章 馬踏戰場,看一眼就走第432章 一箭之威第362章 護龍山第174章 比試(下)第240章 鳳凰臺上的寒風(下)第23章 第一次丐幫代表大會第189章 兄弟我,耶律斜軫第31章 萬事俱備,只差個曹操...第445章 師兄妹第184章 賞劍大會(三)第472章 千鈞一髮第384章 閉門謝客第7章 腐敗的一天第356章 屠城第323章 陰謀第66章 小酒館,雪裡梅第378章 同歸於盡第369章 大戰慕容龍城(上)第385章 一輩子第72章 圍攻四方館第270章 東宮偷窺第389章 趙普的堅持第390章 等第45章 百花樓,潮人幫主第300章 韓旭罵娘第16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7章 我爹爹要見你第92章 背後之人(上)第152章 調虎離山(上)第390章 等第276章 善意的謊言第399章 南唐求親第22章 雞是這樣吃滴第159章 水淹江心島(上)第401章 李從善送禮第344章 大宋第一良將第464章 叫破喉嚨?辦不到第289章 揚州大練兵第371章 大戰慕容龍城(下)第342章 錯誤的決定?第29章 你就是那說書的?第86章 李重進的奏摺第138章 鹽幫往事(下)第456章 蕭無極圍城第113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第64章 逼婚?上門推銷女兒第214章 最終之戰(下)第312章 三個條件第162章 再回揚州府第156章 鴛鴦那個戲水第43章 去還是不去?第244章 大唐皇族第161章 暴跳如雷李重進第97章 知己,知己,兩個半吊...第60章 叫春拳第245章 騎兵, 鎮州之戰(四)第144章 人才,孫二聖第329章 灃水之戰(上)第295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395章 早朝論戰第216章 目標,趙匡胤(上)第443章 驚天三招第85章 暈車,暈船,暈馬第253章 就是看你不順眼第100章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375章 決戰,王者之氣第411章 天下大勢(上)第144章 人才,孫二聖第202章 攻破雄州第466章 京城異動第85章 暈車,暈船,暈馬第309章 親自登門第350章 轟殺耶律休哥第124章 一場影響後世百年的辯論(下)第215章 又見穿雲箭第234章 白衣渡江(上)第347章 大戰渝州城(中)第165章 劍舞,歌舞第6章 吃狗肉,喝花雕第476章 清君側(下)第264章 對戰馬誠信(上)第87章 福寧殿衝突第44章 男人的天堂與地獄第349章 救還是不救?第324章 主帥離營第475章 清君側(上)第170章 面見李重進(上)第92章 背後之人(上)
第287章 吳師道的野心第392章 一件蟒袍第374章 九幽陣破第206章 揚州攻城戰(一)第107章 那一年,大年夜第394章 同僚們,早晨(下)第312章 三個條件第200章 勝利大逃亡(下)第401章 李從善送禮第341章 京師震動第202章 攻破雄州第457章 馬踏戰場,看一眼就走第432章 一箭之威第362章 護龍山第174章 比試(下)第240章 鳳凰臺上的寒風(下)第23章 第一次丐幫代表大會第189章 兄弟我,耶律斜軫第31章 萬事俱備,只差個曹操...第445章 師兄妹第184章 賞劍大會(三)第472章 千鈞一髮第384章 閉門謝客第7章 腐敗的一天第356章 屠城第323章 陰謀第66章 小酒館,雪裡梅第378章 同歸於盡第369章 大戰慕容龍城(上)第385章 一輩子第72章 圍攻四方館第270章 東宮偷窺第389章 趙普的堅持第390章 等第45章 百花樓,潮人幫主第300章 韓旭罵娘第16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7章 我爹爹要見你第92章 背後之人(上)第152章 調虎離山(上)第390章 等第276章 善意的謊言第399章 南唐求親第22章 雞是這樣吃滴第159章 水淹江心島(上)第401章 李從善送禮第344章 大宋第一良將第464章 叫破喉嚨?辦不到第289章 揚州大練兵第371章 大戰慕容龍城(下)第342章 錯誤的決定?第29章 你就是那說書的?第86章 李重進的奏摺第138章 鹽幫往事(下)第456章 蕭無極圍城第113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第64章 逼婚?上門推銷女兒第214章 最終之戰(下)第312章 三個條件第162章 再回揚州府第156章 鴛鴦那個戲水第43章 去還是不去?第244章 大唐皇族第161章 暴跳如雷李重進第97章 知己,知己,兩個半吊...第60章 叫春拳第245章 騎兵, 鎮州之戰(四)第144章 人才,孫二聖第329章 灃水之戰(上)第295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395章 早朝論戰第216章 目標,趙匡胤(上)第443章 驚天三招第85章 暈車,暈船,暈馬第253章 就是看你不順眼第100章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375章 決戰,王者之氣第411章 天下大勢(上)第144章 人才,孫二聖第202章 攻破雄州第466章 京城異動第85章 暈車,暈船,暈馬第309章 親自登門第350章 轟殺耶律休哥第124章 一場影響後世百年的辯論(下)第215章 又見穿雲箭第234章 白衣渡江(上)第347章 大戰渝州城(中)第165章 劍舞,歌舞第6章 吃狗肉,喝花雕第476章 清君側(下)第264章 對戰馬誠信(上)第87章 福寧殿衝突第44章 男人的天堂與地獄第349章 救還是不救?第324章 主帥離營第475章 清君側(上)第170章 面見李重進(上)第92章 背後之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