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南唐求親

大慶殿,作爲大宋皇城正殿,乃舉行登基大典之類重大慶典的地方。.訪問:. 。

一般的接待外國使臣在平日大朝會的紫宸殿即可,而此次趙匡胤接見南唐使者的活動卻破規格的放在了大慶殿舉行。無論是規模,還是氣派,這所從後周崇元殿改名而來的大慶殿都是整個皇宮內最高的存在,遠非紫宸殿可比。由此可見,趙匡胤此次算是給足了南唐面子。

殿內文武大臣分別在趙普和趙光義的帶領下站列齊整。韓旭依舊位列趙光義下首,只不過他的後面不再是潘美,而是一直在淮南巡視剛剛回來的宣徽南院使曹彬。因南唐使者沿運河水路進京,是以恰好在淮南巡視的曹彬被趙匡胤下令護送,跟着南唐船隊一起回到了京城。

曹彬還是作爲監軍時的老樣子,在見到韓旭時,認真嚴肅的行禮,不卑不亢。沒有因爲韓旭如今的地位而溜鬚拍馬,也沒有因爲和韓旭並肩戰鬥過而拉老關係。

對此,韓旭也不在意。曹彬就是這麼一個人,個‘性’謹慎,治軍嚴謹,沒有公事基本不出‘門’,從來不參加官員之間的‘交’際。趙匡胤看中的正是曹彬這點從而委以重任。大宋第一良將的美名不是空‘穴’來風,倘若曹彬一見面就像潘美那樣老於世故,韓旭反而倒奇怪了。

“宣南唐使者進殿……”

“宣南唐使者進殿……”

……

隨着太監們接力般的話語傳遞,以齊王李從善爲首的南唐使者,個個身穿隆重,緩緩步入殿內,朝着趙匡胤行臣子之禮,高呼萬歲。

趙匡胤一改往日對南唐進奏使那嚴厲的口‘吻’,滿臉笑意的接受着李從善等人的朝拜。

和幾年前相比,如今的李從善放下了對那皇位的覬覦,整個人如同煥然一新,更顯成熟和自信。端得是風流倜儻,瀟灑不凡,就連韓旭看了都有種自慚形穢的感覺。

然而,與李從善的灑脫成鮮明對比的是韓熙載的肅穆。

本該更加放‘蕩’不羈的韓熙載,此刻卻一直眉頭深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金五萬兩,銀十萬兩……”

“絹五千匹……生絲兩千斤……茶三千斤……”

“糧二千石,牛羊百頭……”

“夜明珠百顆……”

“景德瓷器,宣州紙筆,歙州墨硯,池州釀……”

……

韓熙載手捧進貢清單,緩緩宣讀。從金銀到牛羊糧食,從南唐各地著名物產到奢侈品,從天然產出到‘精’美的手工雕琢……

在殿內滿朝文武的瞠目結舌中,韓熙載竟然整整宣讀了盞茶時間。直到他宣讀完畢,所有人處在震驚之中,目瞪口呆的樣子,如遭受雷擊。

南唐不是沒有進貢過,但和此次相比,先前的那些大手筆反而成了小家子氣。大江以南幾十年無戰事,南唐累積的財富將大宋的羣臣嚇傻了眼,就連趙匡胤這位大宋的皇帝都呆若木‘雞’的癡在龍椅上。

片刻後,他們一個個喜形於‘色’,‘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堂堂大宋朝的官員此刻倒像是成了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

與殿內一片興奮之‘色’不同,韓熙載宣讀的時候,韓旭分明聽出來他語氣中的一絲顫抖,顯然他的內心極不平靜。這份進貢清單,即便是以南唐的富有也是難以承受之痛。倒是韓熙載身邊的李從善,再次讓韓旭不得不從新認識一番。因爲從始至終,李從善都保持着笑意盈盈的面容,淡然至極,彷彿韓熙載唸的這一切都和他無關似的。至於兩人身後的幾名隨從使者,表現倒是正常,一個個面‘色’通紅,低頭不語。

“咳咳……”

趙匡胤輕咳兩聲清了清嗓子,又似乎在提醒自己的手下們別太丟人現眼。待得殿內恢復安靜,這才笑呵呵的說道:“你們國主實在是客氣,朕……呵呵……倒有點受之有愧吶!”

韓旭微微擡頭,瞧趙匡胤那美滋滋的那樣子,心下不禁暗自誹謗:“哪有半點的受愧之‘色’?這趙大老闆就是訛人訛習慣了!以前是欺負自己,現在看樣子是嫌棄自己沒啥好訛詐的了,改頭去訛詐李煜去了!”

“外臣惶恐,這是做臣子應該做的!”李從善拱手道。

一番客客氣氣的‘交’流,趙匡胤大概的問了下南唐的近況,李從善言辭清楚,對答如流。對他不卑不亢的表現,趙匡胤似乎很是滿意,不時的微笑點頭。

偶爾間,趙匡胤還不忘賣‘弄’他年輕時候的遊俠經歷,回憶他當年遊歷南唐的所見所聞、風土人情,爲滿朝的文武展現一個開國之君的風采。當然,這自然少不了百官們對他“見聞識廣”的一頓馬屁。或許趙匡胤真的是受之有愧,言語中未提及一句李煜違抗聖旨之事。是以到目前爲止,整個見面的過程也算得上其樂融融。

言歸正傳,韓熙載拿出“國書”,並上進貢清單,遞‘交’到常歡手裡。事實上,這也不能算是一份“國書”,只能算是稍微正式點的書信。作爲大宋的屬國,給李煜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以“國書”的形式和趙匡胤來個平起平坐!

趙匡胤從常歡手中接過進貢清單和“國書”。清單已被韓熙載念過,簡單的翻看兩眼後就放到了一旁,隨即笑呵呵的展開“國書”看了起來。

李煜不愧爲才子人物,一手字寫得瀟灑飄逸,看得趙匡胤眼前一亮,令他羨慕不已。

然而,隨着趙匡胤看下去,衆人發現趙匡胤臉上的笑容不見了,面‘色’漸漸變得嚴肅,眉頭也越皺越緊。

趙光義扭頭看了看韓旭,嘿嘿笑道:“韓王爺,你猜李煜給皇上的書信寫了什麼?”

以目前兩人的關係,雖然還沒密切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地步,但也沒壞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至少趙光義想和韓旭‘交’好的想法一直未變。

韓旭沒想到趙光義突然會在朝堂上問自己,微微一愣道:“或許他們想要回淮南十四州吧!”

“韓王爺真會開玩笑!”趙光義莞爾笑道。

他可不認爲李煜真的敢提出這樣的要求,淮南十四州無論是對南唐還是大宋都意義重大。後周時代好不容拿下淮南十四州,趙匡胤絕不會將它再送出去,無論是趙匡胤還是李煜都深知這一點。趙光義當然知道韓旭只是說笑,他開口問韓旭,只是想和韓旭‘交’流‘交’流而已。

不久後,趙匡胤合上手中的“國書”,面無表情的看了眼李從善,問道:“這是你們國主的意思?”

“回稟皇上,正是國主親筆所書。”李從善認真的說道。

趙匡胤眉頭再次皺起,盯着李從善一字一頓道:“這裡面的內容你都知曉?”

李從善點頭道:“國主所書之前,均已問過韓老大人和微臣的想法。”

趙匡胤追問道:“這麼說對裡面所述之事,你是贊同的?”

聞聽此話,李從善第一次遲疑了,眼神流‘露’出一絲茫然,但這只是瞬間之事。轉眼間,李從善恢復那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微笑道:“身爲臣子,一切謹遵國主的吩咐;身爲兄弟,長兄爲父。”

兩人一問一答,卻未有絲毫的透‘露’“國書”中的內容。

滿朝的文武頓時來了興趣,李煜在“國書”中到底寫了什麼?

趙匡胤不說話,眼神卻朝着韓旭看來,難道“國書”中的內容涉及到平西王?衆人不禁紛紛揣測,韓旭更是滿頭霧水。

大慶殿內,一時陷入了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偷偷集中在趙匡胤身上,而趙匡胤的目光卻在兩人身上停留,一會看看李從善,一會看看韓旭……

良久後,趙匡胤放下“國書”,想了想說道:“你們國主提及的兩件事,朕還需仔細思量一番,改日朕會給你答覆。”

“這個自然!”李從善彎腰一禮:“多謝皇上。”

wωω¸ ттκan¸ ¢ Ο

“退朝……”

……

韓旭如今是更‘摸’不着頭腦了,因爲趙匡胤臨走之時再次回頭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複雜的一眼。

他心裡總覺得那封“國書”對自己有點不妥,至少裡面一定是涉及到了他,不然趙匡胤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看他,而且似乎有舉棋不定的意味。

來不及細想,身爲大宋接待使,韓旭領着李從善和韓熙載回到了平西王府。

趙匡胤這次對韓旭大方了一回,不僅從宮內拍出了御廚,就連給南唐使者的食材都有宮裡備齊送到平西王府。

吃着宮裡御廚的美食,喝着宮裡的御酒,韓旭舉着酒杯笑道:“來,來,來,兄弟我借‘花’獻佛,給兩位哥哥進一杯。”

李從善和韓熙載早就看出韓旭非一般人,只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如今的韓旭已經貴爲大宋朝的平西郡王。兩人均是感慨萬千,雖然韓旭雙‘腿’殘疾,可論地位韓旭已經可算是在他們之上。時過境遷,一杯水酒下肚,彷彿一口喝下數年的時光。

韓熙載呵呵笑道:“韓王爺如今可以說是志得意滿哦,老哥我真是羨慕得緊。滿府美‘豔’俏娘,就連楊大家都跟你來到了汴京,真是……”

說道楊月蟬,只見李從善面‘色’微微一變,低頭嘆息不已。當年在金陵城,楊月蟬可以說是李從善的紅顏知己,而他也一直對楊月蟬抱有心思。在楊月蟬消失之後,他甚至派人找遍了大江南北,直到來到汴京平西王府,這才知道楊月蟬已成了韓旭的人。雖然心有遺憾,但要怪也只能怪造物‘弄’人。

在楊月蟬剛剛出來見兩位故人的時候,韓旭就從李從善的眼裡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心下對楊月蟬更是情動。當年楊月蟬偏偏看不上身爲南唐齊王的李從善,而心甘情願的跟了自己,這怎能不讓韓旭感恩呢。

此刻,見李從善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於是岔開話題道:“不知兩位哥哥今個給皇上上的那道信函說的是啥事?”

韓熙載和李從善相視一眼,放下筷子,認真的說道:“這事也不是什麼秘密,以韓王爺如今的地位,皇上想必也定然會宣韓王爺商量一番。”說着,整理了下思緒道:“韓王爺也知道咱南唐缺鹽鐵,這第一件事就是國主請求皇上能夠放寬對江南的鹽鐵供應,也算是爲南唐的百姓請求吧。”

說到這正事,李從善終於開口了:“這點還請韓王爺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幾句。韓王爺作爲兄弟我的老友,此次來京兄弟當然忘不了韓兄弟的。”

這話的意思很明顯,只要韓旭能替他們說話,一份重禮是少不了的。

韓旭佯作生氣道:“這個自然。當年老弟我在南唐還不是兩位哥哥照顧的?”然而,他卻心裡樂開了‘花’,憑李從善和韓熙載出手,重禮那定然是不簡單嘍。

韓熙載暗鬆口氣,有了韓旭這位郡王的話,或許能夠不虛此行,於是笑道:“至於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老弟我也答應了……”韓旭拍着‘胸’口保證道,連聽都沒聽韓熙載要說的是什麼就直接給答應了。

韓熙載看了看一旁苦笑連連的李從善,隨即笑道:“韓王爺,其實第二件事倒不需要老弟幫忙,這全憑皇上的意思。”

“哦?”

“韓王爺也知道,齊王殿下至今未娶妻,國主的意思是替齊王殿下向皇上求親。一來長兄爲父,國主也替齊王殿下着急嘛,呵呵;二來,若是結成秦晉之好,咱大宋和南唐就是永結同心。”

韓旭聽得連連點點頭,大讚李煜好主意,沒想到這李大才子還能想出這樣的絕妙主意。南唐此次果然不僅僅是進貢賠罪,而是懷揣着兩個目的來的。尤其是第二個,一旦李從善娶了大宋的公主,那麼李煜就再也不用擔心來京城朝賀,趙匡胤總不會抓他的親家吧。

大宋的公主?大宋的公主有幾個呢?

“轟……”

一想到此,韓旭面‘色’瞬間大變,趙匡胤的姐妹早已成家,而趙匡胤的‘女’兒除了趙芸,其她都未成年。

李從善竟然是向趙芸求親?

“砰……”

一聲巨響,酒桌頓時四分五裂,杯盞紛飛。……--520xsaahhh+26091392--

第396章 常歡的心思第407章 反間計第56章 霸氣側漏四分之三第265章 對戰馬誠信(下)第333章 慕容延釗之死第2章 這是找到組織了?第217章 目標,趙匡胤(下)第207章 揚州攻城戰(二)第442章 大漠狂沙第1章 汴梁小乞丐第334章 午夜時分,西山之巔(上)第441章 王妃,小心!第479章 水泊梁山第128章 李筠叛亂第105章 撒尿也要講證據第36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48章 擄截蕭燕燕(下)第293章 重逢第367章 凌煙二十四掌第315章 假道滅虢(中)第451章 姑娘,本王買了你第152章 調虎離山(上)第357章 後蜀投降第243章 山頂脫險第298章 沒事就來點震撼的第22章 雞是這樣吃滴第149章 三人密謀進行時第397章 一道聖旨,一幅畫第277章 小周後上門第341章 京師震動第373章 皇陵塔頂第38章 天下三分,各有各的謀...第268章 頂風冒雪上青樓第214章 最終之戰(下)第294章 聖眷正隆第263章 國子監vs 烏衣巷(下)第373章 皇陵塔頂第219章 楊家老祖(下)第447章 擄截蕭燕燕(上)第135 鹽幫,程淮秀第413章 宋軍南下(上)第191章 楊月蟬到訪第281章 摩尼聖女(下)第33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439章 咆哮!狙擊弩!第122章 一場影響後世百年的...第33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342章 錯誤的決定?第119章 火德王立大宋(下)第157章 雷公咀第61章 殺雞刀第241章 冰霜女子,李婉兒第463章 希夷先生第255章 畫舫踩點第396章 常歡的心思第392章 一件蟒袍第468章 三方撤兵第300章 韓旭罵娘第125章 不以言論罪第421章 救援鎮州第352章 劍門關第128章 李筠叛亂第333章 慕容延釗之死第225章 招安楊繼業第22章 雞是這樣吃滴第320章 三江口水戰(下)第200章 勝利大逃亡(下)第98章 皇宮刺客第460章 對弈(中)第218章 楊家老祖(上)第226章 走馬上任,淮南節度使(上)第290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08章 那一年,大年夜第93章 背後之人(下)第125章 不以言論罪第335章 午夜時分,西山之巔(下)第104章 御史臺的彈劾第41章 沒缺點的男人第256章 蘭桂坊第34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102章 大內總管常歡第179章 魔女楊月蟬(下)第301章 活字印刷術(上)第433章 戲耍蕭燕燕第409章 論帥(中)第9章 乞丐對地痞第348章 大戰渝州城(下)第105章 撒尿也要講證據第43章 去還是不去?第347章 大戰渝州城(中)第282章 跑路(上)第184章 賞劍大會(三)第471章 兵圍平西王府(下)第367章 凌煙二十四掌第464章 叫破喉嚨?辦不到第85章 暈車,暈船,暈馬第448章 擄截蕭燕燕(下)第206章 揚州攻城戰(一)第44章 男人的天堂與地獄第472章 千鈞一髮
第396章 常歡的心思第407章 反間計第56章 霸氣側漏四分之三第265章 對戰馬誠信(下)第333章 慕容延釗之死第2章 這是找到組織了?第217章 目標,趙匡胤(下)第207章 揚州攻城戰(二)第442章 大漠狂沙第1章 汴梁小乞丐第334章 午夜時分,西山之巔(上)第441章 王妃,小心!第479章 水泊梁山第128章 李筠叛亂第105章 撒尿也要講證據第36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48章 擄截蕭燕燕(下)第293章 重逢第367章 凌煙二十四掌第315章 假道滅虢(中)第451章 姑娘,本王買了你第152章 調虎離山(上)第357章 後蜀投降第243章 山頂脫險第298章 沒事就來點震撼的第22章 雞是這樣吃滴第149章 三人密謀進行時第397章 一道聖旨,一幅畫第277章 小周後上門第341章 京師震動第373章 皇陵塔頂第38章 天下三分,各有各的謀...第268章 頂風冒雪上青樓第214章 最終之戰(下)第294章 聖眷正隆第263章 國子監vs 烏衣巷(下)第373章 皇陵塔頂第219章 楊家老祖(下)第447章 擄截蕭燕燕(上)第135 鹽幫,程淮秀第413章 宋軍南下(上)第191章 楊月蟬到訪第281章 摩尼聖女(下)第33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439章 咆哮!狙擊弩!第122章 一場影響後世百年的...第33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342章 錯誤的決定?第119章 火德王立大宋(下)第157章 雷公咀第61章 殺雞刀第241章 冰霜女子,李婉兒第463章 希夷先生第255章 畫舫踩點第396章 常歡的心思第392章 一件蟒袍第468章 三方撤兵第300章 韓旭罵娘第125章 不以言論罪第421章 救援鎮州第352章 劍門關第128章 李筠叛亂第333章 慕容延釗之死第225章 招安楊繼業第22章 雞是這樣吃滴第320章 三江口水戰(下)第200章 勝利大逃亡(下)第98章 皇宮刺客第460章 對弈(中)第218章 楊家老祖(上)第226章 走馬上任,淮南節度使(上)第290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108章 那一年,大年夜第93章 背後之人(下)第125章 不以言論罪第335章 午夜時分,西山之巔(下)第104章 御史臺的彈劾第41章 沒缺點的男人第256章 蘭桂坊第34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102章 大內總管常歡第179章 魔女楊月蟬(下)第301章 活字印刷術(上)第433章 戲耍蕭燕燕第409章 論帥(中)第9章 乞丐對地痞第348章 大戰渝州城(下)第105章 撒尿也要講證據第43章 去還是不去?第347章 大戰渝州城(中)第282章 跑路(上)第184章 賞劍大會(三)第471章 兵圍平西王府(下)第367章 凌煙二十四掌第464章 叫破喉嚨?辦不到第85章 暈車,暈船,暈馬第448章 擄截蕭燕燕(下)第206章 揚州攻城戰(一)第44章 男人的天堂與地獄第472章 千鈞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