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小田村

小田村,一座因爲田地收成好而得名的小村莊,四周低緩的山坡上長滿了綠色的青草,清風吹過,綠草起舞。清澈的河水緩緩的從村前流過,青山綠水中帶着一絲安靜,一絲祥和。

夕陽落下,山坡下的縷縷炊煙從屋頂緩緩升起,忙綠了一天的村民一邊互相打着招呼一邊牽着耕牛向自家走去,看着走在前面扛着鋤頭,牽着牛的漢子,楊凡心裡就充滿了幸福,沒錯,這就是自己的父親,楊仁義!聽母親說過祖母在生下父親等三兄弟的時候,對父親最爲看重,打算讓父親心懷仁義,光宗耀祖的,所以就給父親起了這個楊仁義的名字。結果父親根本就不是讀書的料,唸了半年的私塾就被請了家長,原因是先生每次講授《論語》時,父親總是打瞌睡。結果可想而知,等待父親的是祖父的暴打,從那以後父親再也沒有去念書,在家種田,一直等到母親生下自己時,祖母纔跟母親說起這段往事,並拉着母親的手鄭重的囑咐一定要讓自己唸書,好光耀門楣。可惜的是因爲沒錢自己一直到現在都沒念成。

“凡兒,你傻笑什麼呢?快點走,看看你母親給咱們做了什麼好吃的,”瞥了一眼傻笑的楊凡,楊仁義搖了搖頭,自己的這個兒子就不是個種田的料,幹活的時候不是腰疼就是屁股疼,看看人家王二蛋種田比他爹都快,都是同樣的十三歲,可是差距怎麼這麼大呢。看着就生氣,可是沒辦法誰讓前些天兒子生了一場大病,把自己和孩他娘嚇壞了,現在好不容易身子好些了,結果非要跟着自己來田裡幹活,唉......算了,隨他去吧,只要平平安安的還有什麼不知足。

" 知道了,爹。”楊凡耷拉着腦袋,有氣無力的隨口應了一聲。

小田村東頭一間還算寬敞的土胚房前站着一位婦人,身上穿着有些破舊乾淨的粗布夾襖,髮鬢上插着一支木簪,神色有些焦急,不時的擡頭望向村口,嘴裡小聲的嘟囔着什麼,直到看見村口出現的楊家父子這才喜悠悠的轉身回去了。

“娘,我和爹回來了,您怎麼還轉身回去了,今天做啥好吃的了?快到大門口的楊凡向廚房喊了一聲。

“你這個小沒良心的,怎麼纔回來,娘都擔心壞了,身子骨剛好些,再累壞了可怎麼辦?說着就端來一盆溫水讓楊家父子洗臉。

“娘,我身體好的差不多了,這不,今天我剷草硬是把隔壁家的王二蛋給遠遠的甩在後邊,氣的他爹拿鞋底子使勁的抽他。”聽到楊凡這麼厲害,高興的馬氏一個勁的拍着楊凡的肩膀說,“還是我的凡兒厲害,種田都這麼厲害,以後註定是個出息的,不像某些個人長得五大三粗,當初一讀書不是打瞌睡就是跑茅房。”說着還瞥了楊父一眼。

楊父看着在那洋洋得意洗臉的兒子翻了翻白眼,心裡有種摩拳擦掌的衝動,一天下來鏟了三根壟的草也好意思說把人家二蛋甩的遠遠的?在看看旁邊對着自己不斷撇嘴的馬氏,楊父明智的選擇了閉嘴,沒辦法誰讓家裡馬氏比較潑辣,經常性的對自己使用掐肉轉圈龍爪手。所以只能靠目光向兒子運送怒氣。

感受到父親運送過來的怒氣,楊凡果斷的擦了把臉向廳堂走去,還不知道母親做了什麼好吃的呢。

房子是土胚的,屋頂用茅草和石瓦拼湊成的。這樣的屋頂比單純的茅草更加有實用性,防風防雨,屋子還算寬敞,分東西

兩屋,中間是個竈膛也是平時吃飯的地方。

楊父坐在桌子的上首,面前放着一小蝶魯好的茴香豆,就着小酒陶醉其中,馬氏給楊凡盛了一碗熱氣騰騰的小米粥,碗裡還放了一個剝了皮的雞蛋,那是給楊凡調養身體的。菜餚很簡單就是一盤山上挖來的野菜用少量的鹽放水裡煮一煮就行了。看着楊凡吃的香甜,馬氏這才坐下吃飯。

喝了粥的楊凡看着那盤“菜餚”覺得倍感的爲難,只是看着都沒食慾,可是沒辦法,像自家這樣的平民百姓只要趕上天災人害,別說喝粥吃野菜了,能啃上樹皮,吃把“觀音土”就不錯了,看着馬氏皺着眉頭下嚥煮菜,楊凡心裡有些難受。自從自己穿越到這付身體裡後,由於生病變得脆弱的身體是靠着馬氏和楊父日日夜夜無微不至的照顧才逐漸好起來的。這讓在自己的那個世界無父無母的楊凡備受感動,因此格外的珍惜這種親情。

“娘,我這個雞蛋吃不下去了,不好吃,我不想吃了。”楊凡小心翼翼的把雞蛋夾給母親馬氏。

“看着一臉認真的兒子,馬氏哪能不知道這是兒子在心疼自己,心裡有些苦澀,手上卻急忙的把雞蛋又給楊凡夾了回去。慈祥的撫摸着楊凡的頭說,“我家凡兒懂事了知道心疼母親了,娘不吃,小寶吃,把身體養的壯壯的,將來有了出息再孝敬娘。娘就是死了也心甘。”

楊凡看了一眼傷感的母親,心裡備受感動,自己所求的不就是這種親情嗎,上一世自己沒得到。幸運的是這一世上天成全了自己,給了一對疼愛自己的父母,

“爹,娘,我吃飽了。我先回屋看會書,您們慢慢吃,”匆匆的喝完最後一口粥,楊凡便回到了屋裡,躺在牀上聽到母親說了一句,這孩子......

望着窗外暗淡的月光,楊凡的思緒陷入了沉思中......前世,自己是個孤兒,靠着好心人的捐助,才唸完了大學,本想着靠着自己所學的中文專業,找一份工作,好和相愛了五年的女友白寧結婚成個家,怎耐大學畢業後,競爭壓力太大,中文專業這種文科性質的更是難上加難,幸虧女友的鼓勵和細心的照顧才讓楊凡沒有放棄,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被一家小公司錄取了,結果在去公司的路上碰見了一個被搶包的婦女,楊凡勇敢的走了上去.....結果,第二天黑白照片就掛在了牆上。再醒來的時候就成了少年,變成小田村的一份子。

通過這些日子的旁敲側擊,楊凡知道自己來到了大宋,今年乃是宣和四年,皇帝是宋徽宗趙佶,楊凡有些頭疼,怎麼運氣這麼差,一個昏君,領着他的六大奸臣班底。那真是除了金人之外誰敢阻擋就殺誰的主,這樣的一個朝廷忠臣根本沒有活路。怎麼可能阻擋靖康之恥的發生..聽着還是有些飢餓的肚子咕咕咕的叫,楊凡苦笑了一聲,不管了,自己最主要的責任就是把自己和家人的肚子填飽,在冬天來臨的時候多給家人添幾件禦寒的衣服,這纔是真的,其他的,哪管的了那麼多,嘟囔了幾句,便沉沉的睡去......

早上楊凡醒來的時候,楊父在院子裡劈材,看見楊凡晃悠着走出來,便對楊凡說道,“今天你不用去地裡了,今天你大伯母送你堂哥去咱們村的魏老夫子那唸書,你多陪陪你堂哥,好跟着沾點讀書氣”說完就搖了搖頭回屋子裡去了。

楊氏宗族以祖父這一支最爲落魄,祖父與祖母的三個兒子當中以大伯父楊仁禮最爲有出息在家裡置辦了十五畝良田住在相隔二十里地的小棗村,自己的父親楊仁義排行老二,家裡只有三畝田地,也是最窮的一個。三叔楊仁智原本打算考秀才,結果考了幾回都落榜了,也就不再考了,反而安心的在錢塘縣城裡開了一家小客棧。掙得不多,日子倒也安穩。由於祖父祖母的相繼離世,幾家親戚平時並不怎麼來往。不過今年由於本村魏老夫子辦了一個私塾,用作給孩童啓蒙,所以大伯母一家前些天讓人捎信來,今天大伯母要帶着堂哥過來拜訪魏老夫子,順便讓堂哥跟着自己一起住,走讀也方便些。

快到午飯的時候楊父從揹簍裡拿出來一條兩斤重的草魚讓馬氏收拾一下,好給一會就要來的大伯母和堂哥做一頓好的。

午時剛過大門外邊便響起了動靜,馬氏便起身拉起楊凡向外迎了出去,門外走進來一對母子,婦人頭上戴着一支銀釵子,身上穿的是一件嶄新的藍布夾襖。一雙眼睛充滿了笑意的望着迎出來的馬氏母子。旁邊站着的就是堂哥了長得雖然不是一表人才,但是十四歲的年紀卻讓人感覺這個孩子特別的穩重。

“大嫂您走了一路有些累了吧?趕快進屋,飯都給你們做好了,馬氏接過大嫂王氏的包袱隨口對着楊凡說了一句“凡兒,趕快給你堂哥肩上的包袱拿下來,讓你堂哥進屋吃飯。”便熱情的拽着王氏就進了屋裡。

“堂哥,我來給你拿包袱,快進屋吃飯,今天母親給你和大伯母燉了魚,”取過堂哥身上的包袱,楊凡笑嘻嘻的對着堂哥楊健說道。

“寶弟,真是麻煩你和嬸孃了,”楊健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隨着楊凡走進了屋子裡。

飯桌上,王氏見每人面前都放着一碗蒸飯,中間的一個盆裡是燉着的魚,還有一盤炒雞蛋和一盤野菜便有些感激的的對着楊仁義和馬氏說道,“二弟、弟妹,家裡不富裕弄這些菜做甚,留着給凡兒補養一下身體也是好的。

“沒事的,大嫂和健兒這是第一次來,準備些好的也是應該的,大哥,他還好吧?”楊父不好意思的說了一句。

“你大哥挺好的最近又買了一畝地,在家侍弄着地,讓我今天帶着健兒這孩子去拜訪魏老夫子,好讓健兒這孩子有個書讀,博個前程,接着又寵溺的摸了摸楊凡的腦袋對着馬氏說道“弟妹,凡兒這孩子長得一看就個讀書的胚子,來的時候我跟你大哥商量過了,讓健兒和凡兒結個伴一起去讀書,知道你家不太富裕,我和你大哥湊了一貫錢給這兩個孩子做束脩想必應該是夠了。”

“大嫂這怎麼行!”楊父急忙的站起來有些不好意思,凡兒這孩子我們以後在想辦法,你和大哥也不容易,我們不能要這錢。”“是呀,大嫂,仁義他說的對,你們也不容易,我們不能因爲凡兒的事拖累你們。楊仁義夫婦有些急了。

“就這麼說定了,都是鐵打的親戚,打斷骨頭還連着筋呢,一會吃完飯休息一下,我就帶着健兒和凡兒去私塾拜訪魏老夫子。”王氏有些嚴肅的爲這件事定下結局。

(本章完)

四十九章:馬氏催婚三百五十六章:開封保衛戰(四)一百三十一章:相州留守府兩百七十章:太原保衛戰(二)三百四十四章:鐵浮屠現世!二百四十九章:大伯母的心思一百八十六章:拜年兩百九十五章:兵者,詭道也九十章:我不是陳世美四百二十六章:水煮肉片二百五十七章:好漢饒命!三十五章:相聚小田村九十七章:以萬變應不變!九十四章:星象初顯 亡國之象一百一十四章:沙場練歌!四百七十六章:團聚三百六十章:開封保衛戰(九)四百五十三章:宋欽宗的戒備四百二十一章: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二百零一章:燧發槍387-389章:風雪夜歸人四百零四章:來勸降的漢奸三百九十三章:神兵火急如律令三百六十八章:金軍渡河三百五十四章:開封保衛戰(二)四百四十九章: 活捉劉彥宗,韓常兩百六十九章:太原保衛戰(一)四百四十章:貪官污吏二百六十三章:構築太原防線(四)三百一十七章:好生惡死,天下常情!四十六章:張小娘子二百六十一章:太原防線(二)四百二十九章:夢裡不知身是客一百八十四章:年貨三百四十章:這個秀才不一般四百章: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二百六十二章:太原防線(三)四百七十八章:遲到的婚禮二十二章:有錢 任性三百四十五章:押入大理寺四百四十三章:大戰前的寧靜三百三十章:倭寇的蹤跡三百七十八章:混入城中的奸細三百四十章:這個秀才不一般五十章:一朝出名天下知五十六章:離奇懸案四百一十九章: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三百零四章:和親!二百三十一章:徐州二百三十三章:白雲寺兩百八十四章:太原保衛戰(十六)一百七十二章:守得雲開見月明一百三十六章:相州七家一百零九章:老漢訛人一百二十一章:孤鎮陰雲兩百七十三章:太原保衛戰(五)四百六十三章:逃離臨安一百一十六章:不負如來不負卿?二百二十六章:拜堂成親一百四十九章:離開相州三百零一章:完顏宗望的決定四百二十九章:夢裡不知身是客二百三十四章:秦淮河畔四百二十五章:翻臉無情四百二十章:身不由己、殺!殺!殺!八十三章:省試(下)七十七章:願做五秒的男人還是一輩子的懦夫四百四十二章:向開封集結的宋軍兩百八十七章:真定府危機!三百六十六章:開封保衛戰--黃河防線一百四十章:人不走,茶不涼一百六十一章:衆人皆醉三百一十五章:難唸的經五十章 : 明朝紅日還東起一百五十章:楊老太爺四百七十一章:混在身邊多年的奸細二十七章:二院相試(上)四百六十九章: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三百零五章: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百九十七章:帝心似海!二百五十九章:太原知府兩百八十八章:永福公主二百一十七章:風水輪流轉第十五章:一半看人 一半看天!一百零八章:陰差陽錯一百五十一章:馬青天四百五十三章:宋欽宗的戒備兩百七十一章:太原保衛戰(三)兩百九十八章:男女搭配 ,打仗不累一百八十五章:深藏功與名兩百九十六章:黎明前的黑暗一百九十五章:書稿一百六十章:太子引起的煩惱三百九十一章:雪災四百零五章:卑微的勇士四百四十八章:決議死戰(下)對不住五十章:一朝出名天下知一百六十二章:滾滾長江東逝水三百二八章:此乃軍令
四十九章:馬氏催婚三百五十六章:開封保衛戰(四)一百三十一章:相州留守府兩百七十章:太原保衛戰(二)三百四十四章:鐵浮屠現世!二百四十九章:大伯母的心思一百八十六章:拜年兩百九十五章:兵者,詭道也九十章:我不是陳世美四百二十六章:水煮肉片二百五十七章:好漢饒命!三十五章:相聚小田村九十七章:以萬變應不變!九十四章:星象初顯 亡國之象一百一十四章:沙場練歌!四百七十六章:團聚三百六十章:開封保衛戰(九)四百五十三章:宋欽宗的戒備四百二十一章: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二百零一章:燧發槍387-389章:風雪夜歸人四百零四章:來勸降的漢奸三百九十三章:神兵火急如律令三百六十八章:金軍渡河三百五十四章:開封保衛戰(二)四百四十九章: 活捉劉彥宗,韓常兩百六十九章:太原保衛戰(一)四百四十章:貪官污吏二百六十三章:構築太原防線(四)三百一十七章:好生惡死,天下常情!四十六章:張小娘子二百六十一章:太原防線(二)四百二十九章:夢裡不知身是客一百八十四章:年貨三百四十章:這個秀才不一般四百章: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二百六十二章:太原防線(三)四百七十八章:遲到的婚禮二十二章:有錢 任性三百四十五章:押入大理寺四百四十三章:大戰前的寧靜三百三十章:倭寇的蹤跡三百七十八章:混入城中的奸細三百四十章:這個秀才不一般五十章:一朝出名天下知五十六章:離奇懸案四百一十九章: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三百零四章:和親!二百三十一章:徐州二百三十三章:白雲寺兩百八十四章:太原保衛戰(十六)一百七十二章:守得雲開見月明一百三十六章:相州七家一百零九章:老漢訛人一百二十一章:孤鎮陰雲兩百七十三章:太原保衛戰(五)四百六十三章:逃離臨安一百一十六章:不負如來不負卿?二百二十六章:拜堂成親一百四十九章:離開相州三百零一章:完顏宗望的決定四百二十九章:夢裡不知身是客二百三十四章:秦淮河畔四百二十五章:翻臉無情四百二十章:身不由己、殺!殺!殺!八十三章:省試(下)七十七章:願做五秒的男人還是一輩子的懦夫四百四十二章:向開封集結的宋軍兩百八十七章:真定府危機!三百六十六章:開封保衛戰--黃河防線一百四十章:人不走,茶不涼一百六十一章:衆人皆醉三百一十五章:難唸的經五十章 : 明朝紅日還東起一百五十章:楊老太爺四百七十一章:混在身邊多年的奸細二十七章:二院相試(上)四百六十九章: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三百零五章: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百九十七章:帝心似海!二百五十九章:太原知府兩百八十八章:永福公主二百一十七章:風水輪流轉第十五章:一半看人 一半看天!一百零八章:陰差陽錯一百五十一章:馬青天四百五十三章:宋欽宗的戒備兩百七十一章:太原保衛戰(三)兩百九十八章:男女搭配 ,打仗不累一百八十五章:深藏功與名兩百九十六章:黎明前的黑暗一百九十五章:書稿一百六十章:太子引起的煩惱三百九十一章:雪災四百零五章:卑微的勇士四百四十八章:決議死戰(下)對不住五十章:一朝出名天下知一百六十二章:滾滾長江東逝水三百二八章:此乃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