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妥協

042 妥協

“可如此一來駙馬豈不是在和朝廷爲敵,將如何自處?”王安石應該是目前這三個人裡最瞭解洪濤思路的一個,畢竟他已經和洪濤聊過兩次,很快就找到了其中的關鍵。

“駙馬只需教授邊軍制作之法,其餘之事自有朝廷決斷。”聽了王安石的話,神宗皇帝陷入了沉思,好一會兒才發表了意見。

確實是意見,通過這一下午的相處,洪濤發現宋朝的皇帝真不能出口成憲,有時候他的意見還沒兩位宰相分量重呢,分分鐘會被否決。

對了,說起兩位宰相,洪濤又對自己的歷史知識儲備重重的鄙視了一次。原先他以爲王安石在朝堂裡最大的政敵就是司馬光,因爲歷史書裡好像是這麼講的。

可事實上司馬光早在九年前就因爲新政的問題和神宗皇帝鬧翻,主動請辭去了外地,具體頭銜是兵馬都總管、安撫使、兼知永興軍府事,大概意思就是永興軍路的主官,和後世的高官兼武裝部長差不多。

宋朝是沒有軍區司令的,因爲作戰部隊只有禁軍,還是歸朝廷統領,除了樞密院和皇帝之外,誰都不能染指。

地方上的廂軍已經被消弱得沒什麼戰鬥力了,說是軍隊,其實就是建設兵團和農墾兵團,修修水利、墾墾荒地纔是正事兒。

永興軍路以前屬於陝西路,神宗登基之後分成了永興軍和秦鳳兩路,司馬光等同於從京官外放做了個封疆大吏,就是爲了避免和王安石在朝廷上天天鬥嘴。

但有一個概念洪濤沒猜錯,司馬光確實是保守派裡的旗手,即便他不在朝堂上出現,但在他周圍依舊圍繞着一大羣官員,並以他爲首同進退。

這次王安石沒再犯糊塗,他也認識到了保守派對新政的重要性,沒有再和皇帝兩個人決斷此事,堅持要把司馬光叫回來,大家坐在一起當面鑼對面鼓的好好聊聊。

如果花膏的事情可行,雙方該妥協的妥協、該讓步的讓步,只要能確保新政繼續執行下去,一切條件都可以談。

皇帝當然也是這個意思,新政與其說是王安石主導的,不如說是他背後慫恿的,成敗與否對他影響非常大。

而且朝中長期兩派對峙也嚴重影響了國家的正常運轉,要是能借着這次機會讓兩派坐下來聊聊,對誰都是好事兒。

然後司馬光不就回來了嘛,只不過永興軍離東京還有點距離,不是說回來就能回來的。回來之後這三位大腦袋還得先湊一起對駙馬提出的策略先做初步評估,達成了共識之後才能把駙馬叫來接着往下談,所以才耽誤了半個多月時間。

共識顯然是達成了,現在司馬光已經重新回到朝中,官拜門下省侍中、知樞密院事、鎮淮南府、判永興軍。

北宋的官制和南宋略有不同,恰好神宗又剛剛改過一次,這一大串官職洪濤還真搞不太懂。但有一個事兒他聽明白了,司馬光現在也是宰相,可能、沒準兒、保不齊比王安石這個尚書省左僕射稍微低那麼一點點,最次也是個副相。

這不就是共識嘛,王安石也不怕多一個副相來給他搗亂了,司馬光也不忌諱在政敵下面當官違心的去幫助推動新政了。

至於他們之間是怎麼交換利益的,真沒必要和自己說,反正大家各退一步的姿態算是做出來了,後面該怎麼走,就得看自己的花膏能不能給他們帶來實質性的補償。

事實上也確如洪濤所料,改革派和保守派確實達成了初步妥協,但內容遠遠比他預料的複雜。

在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朝堂裡都快開鍋了,大家全都在抱着團的互相討價還價,就像菜市場上買菜的老太太一模一樣,幾分錢的利都得爭得面紅耳赤。

王安石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副相的位置,還承諾不再把《三經新義》做爲科考唯一讀物,算是暫時放棄了開創一個新學派、在思想上控制後人的念想兒。

這個讓步不可謂不大,在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眼中,著書立說、開山立派,有時候比當宰相的成就感還強烈。

同樣做出巨大讓步的還有神宗皇帝,別看他在新政問題上是和王安石站在一起的,但這兩位的目的卻不盡相同。

神宗皇帝藉助新政改革的機會,已經把諫權實質上架空了。現在御史臺基本都控制在王安石一派手中,從原本的制衡皇權和相權,變成了兩黨相爭的輿論工具和打擊對手人格的大噴子。

做爲想大幹一番事業的年輕皇帝,神宗深深體會到了諫權和輿論的重要性,要是還和原來一樣容忍這些御史言官們有事兒沒事兒就瞎嚷嚷,他想幹點啥都幹不痛快。

御史臺已經變質了,只要繼續這麼保持幾年,這個權利制衡機構就會名存實亡,到時候他的皇權肯定會進一步加強。

試問誰不想當個一言九鼎的皇帝呢,又有誰樂意做個放屁響了都要被大臣們指責的皇帝呢?這是人性使然,越是有心幹大事兒的人,就越不嫌權利過份集中。

至於這種做法會不會破壞權利平衡、對國家今後的發展是利是弊,做爲當事人很可能看不清楚,時代侷限性嘛。

其實司馬光他們反對的也不僅僅是王安石的新政,更讓他們擔憂的就是皇帝要藉着推行新政的機會往手裡抓權利。

和洪濤相比起來,他們可能更不願意見到一位出口成憲的強力帝王,因爲那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更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是堅決不能妥協的。

皇帝、新黨、舊黨,三方勢力攪合在一起誰也鬥不贏誰,結果就是戰火越燒越旺,已經到了誰都無法撲滅的程度。

最可怕的是誰還都不敢去救火,生怕一分心,其餘兩方勢力就會乘虛而入。說的通俗點吧,現在是三位內功高手在過招兒呢,全把內力發了出去,誰先收回來誰就最容易受傷。

用句成語描述,那就叫騎虎難下。即便知道有些事情做過份了,對國家有傷害,那也得硬着頭皮上。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蹦出來一個不知死活的瘋駙馬,帶着一個讓誰聽了看了都頭皮發麻的大殺器,往三方人中間這麼一插……嘿,愣是把這個死結給撞開了。

730 女兒換兒子512 小王相公748 十年磨一劍2309 新年禮物873 王中王5694 剖腹產031 彭大牌算盤636 商鞅該死!(450票加更)706 時辰未到(500票加更)935 沆瀣一氣046 升官了792 大夏亡……071 夜襲西跨院076 烏金行與藍帽回回676 神藥635 如何強國(400票加更)397 平板玻璃和母豹子442 三選一(白銀39)781 應理城5(飄紅加更2)049 有價證劵082 打秋風的335 兵不血刃(白銀28/40)111 好大一個坑303 來意不善555 內憂外困(250票加更)588 真神來了197 毒計(白銀13/40)711 東渡歸來(800票加更)796 水落石出064 跑業務607 巧過無定河227 何爲異族?256 殺人不止頭點地(白銀23/40)673 忘戰者危700 先遣部隊(100票加更)382 金牌真來了!290 禍害活千年837 解決麻煩3515 開國侯273 神火127 一明520 放虎歸山766 小樑太后2731 炸糕女王567 滹沱河橫鐵索寒560 好學的公主(400票加更)817 生命不息、忽悠不止305 鋼板弩756 出鞘6875 王中王7567 滹沱河橫鐵索寒419 暗流277 雪橇846 武將世家(200票加更)818 我來了,開封539 搶佛爺的生意364 冷酷?(1040票加更)739 家有女初長成841 摟草打兔子828 遙控攝政375 西進!380 惡人還需惡人磨507 醉翁之意不在茶109 船槳和槳架415 不速之客2(白銀37)572 疏散042 妥協160 北宋第一爐(盟主加更4)687 百官名冊658 馬保長479 流民688 到處鑽空子361 就差一口氣(920票加更)063 臉丟了一缸589 發展之路463 父女聯手857 戰幽州8782 屠城和辯論584 王作頭455 底線478 涼州分行432 真正的奸商來了016 僵局689 幽州之盟453 寓教也沒樂041 以身試法350 蔣二郎也走了298 意料之外815 真假王詵020 入不敷出313 食品添加劑675 神女王十三305 鋼板弩546 消滅旱鴨子464 天堂之路101 大相國寺013 東京汴梁一瞥604 家傳絕技024 白吃饅頭還嫌黑
730 女兒換兒子512 小王相公748 十年磨一劍2309 新年禮物873 王中王5694 剖腹產031 彭大牌算盤636 商鞅該死!(450票加更)706 時辰未到(500票加更)935 沆瀣一氣046 升官了792 大夏亡……071 夜襲西跨院076 烏金行與藍帽回回676 神藥635 如何強國(400票加更)397 平板玻璃和母豹子442 三選一(白銀39)781 應理城5(飄紅加更2)049 有價證劵082 打秋風的335 兵不血刃(白銀28/40)111 好大一個坑303 來意不善555 內憂外困(250票加更)588 真神來了197 毒計(白銀13/40)711 東渡歸來(800票加更)796 水落石出064 跑業務607 巧過無定河227 何爲異族?256 殺人不止頭點地(白銀23/40)673 忘戰者危700 先遣部隊(100票加更)382 金牌真來了!290 禍害活千年837 解決麻煩3515 開國侯273 神火127 一明520 放虎歸山766 小樑太后2731 炸糕女王567 滹沱河橫鐵索寒560 好學的公主(400票加更)817 生命不息、忽悠不止305 鋼板弩756 出鞘6875 王中王7567 滹沱河橫鐵索寒419 暗流277 雪橇846 武將世家(200票加更)818 我來了,開封539 搶佛爺的生意364 冷酷?(1040票加更)739 家有女初長成841 摟草打兔子828 遙控攝政375 西進!380 惡人還需惡人磨507 醉翁之意不在茶109 船槳和槳架415 不速之客2(白銀37)572 疏散042 妥協160 北宋第一爐(盟主加更4)687 百官名冊658 馬保長479 流民688 到處鑽空子361 就差一口氣(920票加更)063 臉丟了一缸589 發展之路463 父女聯手857 戰幽州8782 屠城和辯論584 王作頭455 底線478 涼州分行432 真正的奸商來了016 僵局689 幽州之盟453 寓教也沒樂041 以身試法350 蔣二郎也走了298 意料之外815 真假王詵020 入不敷出313 食品添加劑675 神女王十三305 鋼板弩546 消滅旱鴨子464 天堂之路101 大相國寺013 東京汴梁一瞥604 家傳絕技024 白吃饅頭還嫌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