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關隴再合作

巍峨高大、莊嚴威武的獨孤府門前,竇威來回踱步,自從李唐建立,兩家爲了己方利益,漸行漸遠。但此時,他的心思不在獨孤門閥之上,而是以一個關隴人的身份,和獨孤整談一談關隴集團利益所面臨的嚴重威脅。

大門開了,獨孤澄快步迎了出來,歉然行禮道:“相國親自上門,是我獨孤家的榮幸,快請!”

“澄賢弟客氣了!”

竇威和獨孤澄寒暄幾句,便進了府門。到了裡間,竇威開門見山的低聲問道:“我也不拐彎抹角了,就問賢弟一句,獨孤相國身子可好?便於會面嗎?”

獨孤澄明白竇威的意思,苦笑道:“家主真病了,見見倒是無妨,不過只能在牀榻上與竇相國談話了。”

竇威嘆息一聲,道:“是我造次了,不過事關重大,不得不上門打擾。”

“家主十分了解當下形勢,也想與竇相國好生談談!”說話之間,已經快步走到了獨孤整的房間。

見面之後,竇威直奔主題道:“遷都之聲不絕於耳,不知獨孤相國怎麼看?”

竇威的話引來了一陣沉默。獨孤整蒼老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心中卻想:連竇威這樣的身份也沉不住氣了嗎?此時此刻,他完全沒想到定計之前的自己又何嘗不是如何?

五十步笑百步,不外如是。

竇威心知獨孤整對自己尚有戒備之心,要想撬開這個老狐狸的嘴巴,必須拿出誠意,立刻道:“隋軍兵臨城下,長安人心惶惶,外無援軍!守,肯定是守不住了。楊侗想徹底消滅我們關隴集團之志,已是路人皆知,一旦長安城破,他將會毫不猶豫的向我們下手,而我們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留在關隴和長安,我們將人頭滾滾,因此,我以爲遷都誓在必行。”

今天是李淵讓他來打探獨孤氏,同時也是竇威本人的用意。

“實不相瞞,我們剛纔也在談論此事!”獨孤整微微嘆息一聲,“我們從楊廣遷都洛陽開始就支持聖上,爲他保駕護航,爲他度過重重難關!時至今日,我們在他身上付出的實在太多太多了。只是聖上實在令人失望。因爲今天的一切,完全是聖上步步失策所致。我大唐在關隴除了一個長安,什麼都沒有了,大唐除了遷都別無選擇!我們關隴世家也是別無選擇。還有就是——一旦離開了關隴…我們怎麼辦?如果他無情的把我們拋棄,又該怎麼辦?”

獨孤整很清楚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自然不會向竇威透底。而世家大族中人自幼就給灌輸了家族爲先的理念,事事以家族利益爲先。國事天下事都不如家族的利益實在。因此,獨孤整這麼說,很符合世家大族的處世之風。

“這也正是我所擔心的地方!”竇威沉吟一下,道:“我的意思是:南遷以後,我們關隴兩派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竇相國的意思是說,傾關隴貴族的力量與關東、南方士族對抗?”獨孤整不露聲色問道。

竇威鄭重地點了點頭,“正是此意。”

“我看可以!”獨孤整也明確表態了

竇威得到獨孤整的態度以後,並沒多留,寒暄幾句便告辭走了。獨孤整等他走後,便一直沉思不語,思索着獨孤澄的建議,以及可行性。

不久之後,送走竇威的獨孤澄快步回來,問道:“家主,竇家的態度有點詭異啊!明明知道遷都勢在必行,爲何又要聯合我們反對代表李淵利益的南派?”

獨孤整嘆息一聲道:“竇家在李淵身上的花費比我們只多不少。大家都付出了這麼多,誰也不甘心失敗啊。而且竇家苦於沒有朝隋的門路,當然想着從李淵身上討要回來!”

“家主,我們應該怎麼辦?和竇家聯合嗎?”

“聯合,當然要聯合。”獨孤整點了點頭,語氣十分冷酷的說道:“我們到了南方,就把失去的從南方要回來,李淵就算失敗,就是命了,也要把我們的付出吐出來!”

……

隨着馮翊、上郡、北地、安定、天水、隴西、金城、枹罕、澆河、漢陽、河池的失守……隨着大舉入境隋軍的收縮包圍圈……隨着種種不利消息的到來,李淵連連嘔血,生了大病一場。

但是時間不到有三天,噩耗頻頻。

晉王李世民的慘敗於臨洮,十五萬精銳和十五萬屯田軍,只剩一萬多名潰軍狼狽退入宕昌郡;

河間郡王李孝恭八萬精銳,只剩三千回到長安!

長平郡王李叔良戰死!

扶風、大震關、散關失守,關中西大門直接打開,隋朝西路軍十萬騎兵與東路隋軍會師於長安城下,還有更多隋軍從西部壓城而來。

李唐朝野陷入極度不安的驚惶之中,李唐官員入入自危,沒有幾人有心思處理公務。一些人無限的請起長假,即使是上朝的人,也是聚在一起討論當前困境,人人爲自己的前途命運而擔憂。

長安城滿城風雨、風聲鶴唳,人心惶惶,糧價瘋狂上漲,鬥米高達一貫錢,還在節節攀升。儘管如此,但是長安東市、西市的大小糧行米店前晝夜不休的排起長長的買米隊伍。全城每個人都知道攻城大戰即將爆發,這時糧食高於一切,糧食就是生命。

在長安甘露殿,一道憤怒夾雜恐懼的聲音響起。

“傳令下去,立刻召集十五萬大軍,朕要跟楊侗拼了,不是他死,就是朕亡。”

只見李淵手持寶劍,悲痛欲絕向着外面衝去,李建成、李孝恭等人正着急不已的拉着。

“聖上,冷靜一點。”一旁蕭瑀、陳叔達等人着急到勸道。

“幾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朕怎麼能冷靜?朕與楊侗不共戴天。”李淵咆哮道。

“聖上說得對!不僅出兵十五萬……”只見劉文靜一臉嚴肅從外面走了進來。

“肇仁?”李淵一愣。

“劉相國,您說什麼呢?我軍皆是強徵入伍的老百姓,如何是隋軍的對手?十五萬看似很多,但只須一萬隋軍,一個衝鋒即可衝潰。”李孝恭急了。

“主辱臣死,聖上連番被那楊侗侮辱,是我等臣子之錯,他楊侗肆無忌憚殺害我軍將領、縱橫關中,他狠,我大唐就不能嗎?聖上,決不能讓楊侗小看我大唐,更不能因爲楊侗兵臨城下而畏戰。”

劉文靜無視李孝恭等人的着急,繼續惡狠狠的說道:“楊侗就算再厲害,也不過是二十左右的小兒,聖上何懼之有?大可和他鬥將,聖上一劍斬他於陣前,一切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和楊侗鬥將?”李淵瞳孔一縮。

其他人也是一臉震驚,臉上露出不可思議、不敢置信的神采。

楊侗是秦王、是隋朝實質上的皇帝不假,是隋朝最高的軍事統帥也不假;可人家楊侗驍勇善戰,時常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堪稱是猛將級別中的人物,讓皇帝和楊侗鬥將?不是找死嗎?

按照劉文靜這個理念來乾的話,楊侗只要把天下諸侯都叫出來單挑一輪,他就是天下之主了,哪還用得這麼麻煩?

一陣沉默過後,李建成苦笑道:“劉相國,你這是幹什麼?”

望着漸漸平靜下來的李淵,劉文靜嘆了一口氣:“聖上,臣說的都是真話,你若想戰,臣誓死追隨!只需聖上下令出征,大戰瞬間就會爆發,瞬間變會結束!成者王敗者寇,這多省事、多簡單啊?”

“朕又能如何?我們現在又能如何?”李淵長長嘆了口氣

“趁隋軍尚未合圍,立即撤離長安!然後聯絡諸侯,捲土重來。”劉文靜嚴肅道。

“這!”李淵漸漸冷靜了下來,臉上露出濃烈的不甘神色。

“父皇,兒臣贊同劉相國的意思。事實上,早在隋朝奪走雍北的時候,陳相國已經說過長安已經不適合當國都了。”李建成很瞭解自己父皇的心思,他其實早就想遷都了,只不過李唐王朝至少七成官員都是關隴人,所以不敢實施而已。否則,也不會同意讓李元吉南下運作。

更重要是,眼下是遷都的最佳時機,長安若是城破,關隴貴族都會死個精光,所以他們不敢反對遷都。更不會覺得是李淵拋棄他們,因爲這是形勢所逼,李淵不得不遷都。這樣一來,內部反對的聲音自然就會沒有了,即使有,也是引不起風浪的極少數,這些人若是不願走,大可留下來,看看楊侗怎麼收拾他們。

“臣附議!”

“臣附議!”

蕭瑀、陳叔達、裴寂毫不猶豫的表示支持!關隴地區是關隴貴族的地盤,他們處處受制,巴不得早點離開,如今有這麼好的理由,自然不會反對。

“獨孤相國、竇相國,你們以爲呢?”李淵的目光望向了關隴貴族的二位領袖。

獨孤整緩緩的吸了一口氣,儘管形勢不由人,但李淵這種迫切之心還是深深的傷害了他。

儘管恨意十足,但也只能放在心上。因爲獨孤家族固然強大,但與李淵這位敗家皇帝相比還是比較渺小的,要想覆滅他們獨孤家只在頃刻之間,沉默了片刻,嘆息一聲道:“事到如今,只能遷都南下、臥薪嚐膽。”

“臣也贊成!”竇威亦是說道。

但是遷不遷都,似乎已經不能由他們來決定了。

“啓稟聖上!長安九門被數十萬隋軍團團包圍了。”這時,一名侍衛匆匆前來啓奏。

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365章:王者歸來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806章:玄奘,你怎麼看?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224章:遷都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384章:登基大典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016章:安置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268章:殺出奴性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681章:任用降臣第527章:論戰第440章:史勁立功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217章:李密抉擇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052章:玩票大的第995章:亂象叢生第047章:做人要狠第109章:再下一城第026章:戰後清算第462章:洛陽第646章:兵分三路圖江都第300章:棋子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881章:相國示警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880章:要要要,當然要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817章:轟開門戶第716章:夜郎王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982章:立威入城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076章:殺虎關第260章: 算計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718章:走火入魔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995章:亂象叢生第591章:祖孫對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061章:關隴之謀第585章:恩怨難解第942章:患難夫婦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894章:玄齡議設諜中諜第117章:喜訊傳來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343章:形勢驟變第841章:失敗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第632章:雷霆萬鈞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125章:外國來使第809章:絕望反擊第819章:戰前分贓第187章:蕭後勸進(求首訂月票)第276章:謝幕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073章:烏合之衆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994章:反間計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858章:蜀郡來訊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
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365章:王者歸來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806章:玄奘,你怎麼看?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224章:遷都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384章:登基大典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016章:安置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268章:殺出奴性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681章:任用降臣第527章:論戰第440章:史勁立功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217章:李密抉擇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052章:玩票大的第995章:亂象叢生第047章:做人要狠第109章:再下一城第026章:戰後清算第462章:洛陽第646章:兵分三路圖江都第300章:棋子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881章:相國示警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880章:要要要,當然要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817章:轟開門戶第716章:夜郎王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982章:立威入城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076章:殺虎關第260章: 算計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718章:走火入魔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995章:亂象叢生第591章:祖孫對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061章:關隴之謀第585章:恩怨難解第942章:患難夫婦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894章:玄齡議設諜中諜第117章:喜訊傳來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343章:形勢驟變第841章:失敗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第632章:雷霆萬鈞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125章:外國來使第809章:絕望反擊第819章:戰前分贓第187章:蕭後勸進(求首訂月票)第276章:謝幕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073章:烏合之衆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994章:反間計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858章:蜀郡來訊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