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只因他怕死

西涼大王李軌起事於大業十三年,他當時看到薛舉反了,也與同郡曹珍,關謹等人密謀起兵,但大家互相推讓,都不肯當盟主,最後曹珍說:“早就聽聞讖語說李氏當王,如今你打算起兵反隋,這不正是應了天命嗎?”大家都認爲在理,李軌也就被推舉爲盟主。李軌起義後,自稱河西大涼王,設立官員,統軍攻克敦煌,張掖等郡,盡得河西五郡之地。

李軌兵力最鼎盛之際,手下有十萬之衆,當年大旱,李淵提出用五萬石大米換五萬匹戰馬,沒想到他竟然答應了,可見他是一個缺乏戰略眼光的人。接着李淵又換去他很多戰馬,並提供給他一些稀缺的戰略物資,從而讓他放下了警惕。緊隨其後,他又在李淵的慫恿下,趁着薛舉征伐關中中,忽然捅了薛舉的屁股。在那一戰中,李軌親率四萬大軍屯兵金城郡,從正東和東北兩個方向威脅薛舉,而李軌又派弟弟率軍三萬軍從大斗拔谷進入了西平郡,直接威脅薛舉後方。

二李聯合,將薛舉殺得連連潰敗,可在他以爲能夠坐享西平、金城、枹罕四郡時,隋朝忽然殺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不僅丟失了剛剛入手的三郡,連老巢武威郡也淪陷於大隋之手。

此役過後,李軌兵不足五萬,輜重糧草大半丟失,實力也一直沒有恢復過來,雖說他佔有張掖、敦煌、伊吾、鄯善、且末五郡,疆域十分遼闊,但人口十分稀少、錢糧不足,補充兵力成爲他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這好不容易恢復了一點點,又聽說西突厥統葉護在敦煌以北陳兵數十萬,於是便生出了抱大腿之心,大腿是抱到了,可也被熱情的西突厥勇士灌得吐了血,待他喜滋滋的南下,到得中途時,才知道張掖被隋軍攻陷了,親信曹珍、安修仁等人盡皆戰死,待他退到敦煌,隋軍已經從嘉峪山殺向了敦煌。

李軌收到消息後,立刻命弟弟李懋爲玉門主將,率領最後的兩萬大軍駐紮玉門,阻擋隋軍的進攻,自己則往晉昌城募集軍隊,同時派遣使去向統葉護可汗求救,他相信只要堅守十天時間,西突厥那些豪邁的朋友便會前來營救。

這一天,在敦煌晉昌城官邸內,消瘦了許多的李軌望着手中的書信,大喜道:“統葉護可汗仗義,來得好快。”

信,是弟弟李懋剛剛發來的,說是統葉護可汗擊潰了楊侗親信統領的隋軍,隨後親率十五萬精騎沿着溺水河直撲張掖,隋軍主將韋雲起迫於西突厥兵鋒,倉惶退往武威郡,請他速速進奪。

“哈哈!”李軌一掃愁容,整個人意氣風發。

“恭喜父王,天佑大涼!”太子李伯玉聽說西突厥大軍來授,逼退隋軍退守武威郡,立即大聲道賀,說完之後,還得意洋洋的橫了二弟李仲琰一眼。

李軌的兩個兒子爲了軍權明爭暗鬥已非一日,他們這些年來掠奪人口糧食,內鬥十分激烈,極大地削弱了西涼實力。

對於西涼國內部亂象,李軌視而不見,他的心腹謀主樑碩有謀略、爲人剛正不阿,勸他收回李仲琰兵權,制止兄弟內鬥他也置若罔聞。李仲琰因此懷恨在心,不久樑碩見到西域遷來的胡人種族繁盛,漸漸蓋過漢人,曾勸李軌加以提防,因而與戶部尚書安修仁交惡;安修仁和李仲琰一起誣陷樑碩,李軌持毒於其家殺害樑碩,由此故人漸漸心懷疑懼,不再爲李軌所用。

“王兄此言差矣,此乃是九天玉女庇佑!更是父王誠心所至,與天有何相干?”次子晉王李仲琰亦是不甘示弱的說道。

“哈哈!仲琰所言極是。”李軌開懷大笑,對次子抱以了讚賞。

李軌的信仰十分奇怪,他不信佛,也不信道,而是信奉玉女。早在兩前年,曾有胡巫對他說“天帝將派遣玉女從天而降”。於是他便招集兵士修築樓臺以候玉女降臨,靡費錢財甚多,以致饑年到來時,發生人吃人之事,李軌盡其家資予以賑濟仍不足供給,成爲李軌一大心病,如今聽到次子之言,登時如同吃了靈丹妙藥一般,神采煥發。

“父王,雖然楊侗潰敗,隋軍懾統葉護大可汗之威嚴退入武威郡。但我大涼終究勢單力薄,若是隋軍再次來犯,我大涼依舊困難重重,我大涼需要倚重西突厥之處頗多,兒臣以爲理應派位高者前去犒勞友軍,博取統葉護大可汗及其麾下將領的好感,從而獲得他們的長期支持。兒臣相信只要我們度過眼前這道難關,堅守復興信念,必然會再煥神采。”李伯玉向李軌行了一禮,接着說道:“兒臣乃是大涼太子,地位僅在父王之下,由兒臣出面的話,既能顯示誠意,又不墮我大涼之威嚴。”

李軌聞言,頓時大爲心動。

擺譜,乃是上位者的特性。當他們面臨困境時,可以像孫子一樣求爺爺告奶奶的求人援助,但是困境一過,這種高高在上的性情便會不知不覺的冒出苗頭,這種特質在李軌這種暴發戶似的上位者身上尤爲濃烈。實際上,高高在上的高傲背後隱藏着的是對自己出身的不自信,或許還帶着那麼一絲自卑。

李仲琰心知大哥的真實用意不是什麼大涼威嚴,而是爭取接觸西突厥可汗的機會,一見父皇大爲動心,暗叫一聲‘不好’後,連忙說道:“大哥此言不妥。”

“怎麼不妥了?”李伯玉帶着濃濃的不屑。

“突厥人向來以掠奪養軍,兵鋒所過赤野千里,他們最擅長縱橫千里的騎戰,而不善攻堅戰。隋軍一旦集結重兵鎮守燕支關,突厥人縱然有再多的兵力也打不進去,這時日一長,突厥人必然退回草原。如果突厥人無功而返,大涼將要獨立面對一個強勢的隋朝,我大涼如今勢弱,無力承受隋軍的強烈征伐,若是隋朝大軍此時去而返復,我大涼無生路也。”李仲琰喘了一口氣後,望着面前李軌,嚴肅道:“父王,只有挽留突厥人,讓他們輔助大涼度過最艱難的時期,才能保住大涼基業。大哥雖是大涼太子,但地位和統葉護可汗不對等,展示不出我大涼的誠意,更留不住突厥大軍。這個時候,必須要父王親自出馬,以展現我大涼的氣魄和誠意,才能確保突厥奮盡全力一戰,並助我大涼度過難關。”

“臣附議”

“臣附議”

聽到這話,李仲琰也紛紛支持。

“這個時候的大涼太需要突厥人了,愚蠢的高傲只會害了大涼。”李仲琰最後大聲說道。

李伯玉正要開口,卻讓李軌一揮阻止了,李軌沉默許久後,沉聲道:“晉王言之極是,現在不是高傲的時候,爲顯誠意,我父子理應一道前往張掖,犒勞友軍。”

“父王英明!”李仲琰高聲大讚。

。。。。

而此時,在玉門城以西,疏勒水渡橋東岸,是一座小山,這個名名叫疏勒山小山一點也不險峻,四周山勢環繞、叢林密佈,西面三十餘里外便是晉昌城,疏勒山就扼在前往晉昌城的必經之路上,對於敦煌郡來說,這座小山的地理位置極爲重要。

此時,玉門城已經被隋朝大軍詐了下來,李懋等守將全部被誅殺一空,普通士兵沒怎麼抵抗就棄權械投降了,整個過程幾乎沒有爆發過激烈的戰鬥。

如此勝利原因是普通士兵對李軌不僅不忠誠,還懷有深深的痛恨,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李軌對武威郡隋軍嚴重加防範,強徵民力修建防禦工事,又因糧食匱乏而橫徵暴斂,第二個方面則是得益於武威細作的侵入,大量宣傳‘開門喜迎隋秦王,秦王來了不搶糧,打土豪均分田地,農奴翻身把歌唱’,從而讓苦涼已久的將士對隋朝懷有深深的嚮往。

幾近兵不接刃的拿下玉門城後,韋雲起讓杜如晦模仿了李懋的筆跡給李軌去了一封信。

然後派王伏寶、蘇定方、牛進達、薛萬均各率一萬潛伏於疏勒山叢林之中。

對於韋雲起近似於殺雞使用宰牛刀之舉,四將有些哭笑不得,便命令已下,四將自然要全力以赴去執行,何況此戰不僅關係到整體局勢,還關係到楊侗與西突厥主力之爭,容不得四將有所大意。

“副帥,你說這個李軌會來嗎?”牛進達望着認真觀看地圖的王伏寶,抱拳詢問。

王伏寶道:“蘇將軍不是已經說了嘛?不來就強攻。”

牛進達給狠狠的噎了一下,但他也不好說些什麼。公事上說,對方是副帥;私事上說,對方是竇線孃的叔父,如今竇線娘已經嫁給了他了的好兄弟羅士信,這麼算下來,王伏寶是他的長輩。

“王將軍瞭解李軌嗎?”蘇定方笑着問道。

王伏寶笑了笑道:“我還在靈武當郡守時候,派人去了解過李軌的老底,所以對他比較瞭解。他從起兵到現在前後不到三年,被我大隋奪走武羣郡以後形勢急轉直下,再也沒有恢復到戰前水平,這除了涼州苦寒,不具備稱王稱霸的條件之外,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缺乏全局觀念,不具備治國之才略,稍有成績便喪失了應有的警惕,一不能審時度勢的處理內外關係,二不能明辨是非、枉殺忠良。甚至連的勇氣膽魄都沒有,因爲連起事,都是被曹珍等人逼着上位的。這樣一個人,又豈是能夠成就大事之人?”

“當初在鼎盛之時,不思與薛舉聯手對付強大的李淵,反而爲一時之利,從背後坑害了薛舉,可見其人無甚遠見,且容易輕信他人之言,爲了博得西突厥的支持,不惜以‘王’者之身份,遠道去朝見統葉護,當他以爲統葉護真的到來,肯定會感恩戴德的前來拜會。”一旁的薛萬均斷定道。

“他手中尚有五千名由西域胡人、吐谷渾人、羌人組成的精銳之師,戰力相當不錯。大家小心一點。”王伏寶提醒道。

“王將軍覺得這五千人會來嗎?”牛進達問。

“會來的,因爲他怕死!”

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089章:絕響第044章:以商補田第117章:喜訊傳來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18章:走火入魔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573章:聞‘隋’喪膽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525章:進軍淮北第643章:牽制李唐,魏使求援第346章:夜襲第462章:洛陽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095章:英雄輓歌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026章:戰後清算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824章:壯士斷腕第560章:戰前勞軍第704章:隋唐陰謀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063章:皇姑來了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276章:謝幕第580章:大國氣度第042章:拜主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658章:相互夜襲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370章:豬隊友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883章:嫁禍東吳,水落石出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374章:安息吧你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586章:雙龍會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580章:大國氣度第942章:患難夫婦第360章:狂飆演技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568章:甕中之鱉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534章:陷城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348章:歸師莫堵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705章:招攬失敗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698章:李元吉職權擴大第179章:仁慈不好(求收藏推薦)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177章:禽奔獸遁第444章:將軍難免陣上亡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491章:撤兵盧氏第646章:兵分三路圖江都第123章:新錢第104章:李淵稱帝第514章:偷聽少女心第105章:坦白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584章:楊廣之心
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089章:絕響第044章:以商補田第117章:喜訊傳來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18章:走火入魔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573章:聞‘隋’喪膽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525章:進軍淮北第643章:牽制李唐,魏使求援第346章:夜襲第462章:洛陽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095章:英雄輓歌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026章:戰後清算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824章:壯士斷腕第560章:戰前勞軍第704章:隋唐陰謀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063章:皇姑來了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276章:謝幕第580章:大國氣度第042章:拜主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658章:相互夜襲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370章:豬隊友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883章:嫁禍東吳,水落石出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374章:安息吧你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586章:雙龍會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580章:大國氣度第942章:患難夫婦第360章:狂飆演技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568章:甕中之鱉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534章:陷城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348章:歸師莫堵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705章:招攬失敗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698章:李元吉職權擴大第179章:仁慈不好(求收藏推薦)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177章:禽奔獸遁第444章:將軍難免陣上亡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491章:撤兵盧氏第646章:兵分三路圖江都第123章:新錢第104章:李淵稱帝第514章:偷聽少女心第105章:坦白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584章:楊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