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彰顯榮耀

楊侗坐在王座之上,微笑的看着眼饞着三十六柄刀劍的文武百官,感覺效果很不錯。他拍了拍手掌,殿內羣臣頓時安靜下來,“除了朕的朝露刀,尚有刀劍三十六柄,恰好湊足天罡之數,朕命名爲‘聖武三十六勢’,決定效仿先賢賜予文武。太師!”

“臣在!”皇甫無逸拱手而出。

“天魁刀長三尺三,重十八斤,不但削鐵如泥,更能御萬千神兵。朕希望你能手持此劍,保境安民,造福一方。”

“臣謝聖上賜劍,必當保境安民、造福一方,護我大隋萬里江山。”皇甫無逸大聲說道,他現在雖是文臣,以前卻武將,官拜右武衛將軍,亦是上馬治軍下馬治國的人物。

“好!”楊侗走了下來,親自將盛放天魁劍的盒子遞給了皇甫無逸。

待他歡喜的退回隊列之後,楊侗大聲道:“太保!”

“微臣在!”楊恭仁連忙出列。

“賜你天罡刀!”

“謝聖上。”

“陳國公、滑國公、潞國公、宋國公、鉅國公、樑國公、杞國公、刑國公、魯國公、任國公、衛國公、鄭國公、邾國公。”

“臣在!”王威、李景、韋雲起、楊善會、楊師道、房玄齡、姜行本、劉政會、孔穎達、裴仁基、李靖、魏徵、凌敬這十三名國公出列,人人喜不自勝。

“陳國公,賜你天閒刀!”

“滑國公,賜你天貴刀!”

“潞國公,賜你天富刀!”

“宋國公,賜你天滿刀!”

“鉅國公,賜你天孤劍!”

“樑國公,賜你天立刀!”

“杞國公,賜你天傷刀!”

“刑國公,賜你天捷劍!”

“魯國公,賜你天暗劍!”

“任國公,賜你天平刀!”

“衛國公,賜你天機刀!”

“鄭國公,賜你天佑劍!”

“邾國公,賜你天空劍!”

“多謝聖上!”十三名國公恭恭敬敬的接過刀劍之後,喜上眉梢的同聲道謝。

獲得寶劍者皆是純粹文人,但他們一點都不客氣,只因楊侗賜予的神兵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比起用了就沒有的金錢,這些削鐵如泥的神兵卻可以在家族中流傳數百上千年,可以當做傳家寶代代相傳。神兵在他們手中或許是明珠蒙塵,但是子孫後輩未必不行。

轉眼之間,‘聖武三十六勢’分走了十五勢,其餘文武眼巴巴的的看着剩下的‘二十一勢’,眼饞、眼熱不已。

楊侗這時手捧一勢,高聲道:“秦瓊。”

“末將在!”秦瓊習慣的行了個軍禮。

楊侗大聲道:“胡國公,你乃是我大隋第一勇將,坐鎮邊塞時,突厥畏你之神勇,不敢南下,朕賜你天勇刀”

“多謝聖上!”秦瓊喜滋滋的上前拜謝。

楊侗接着賞賜神兵,並一一數出愛將們的功勞:

“黎國公,你多次詐得敵軍要塞,令我大隋兵鋒輕易攻入敵人腹心之地,當得起一個‘巧’字,朕賜你天巧刀”

“郯國公,你武藝高強、爲人大氣,統領的玄甲軍堂堂正正,煌煌氣勢令敵人望而生畏,朕賜你天威刀”

“藤國公,你在關中之役時,猛攻重兵鎮守的隴西襄武城,強攻之際,八萬具奴隸屍首搭建起一道‘人梯’,令襄武城十多萬唐軍嚇破了膽,從而不敢抵抗我大隋天軍,順勢奪下李逆數十萬大軍後勤重地,迫使李世民轉戰巴蜀,又在賊軍撤退時,攻陷無數,朕賜你天殺刀。”

“蔡國公,你武藝高強,與胡國公、郯國公、鄂國公等人一樣,皆有‘萬人敵’之美稱!然朕最欣賞的是你在收復雍北以後的表現。當時,你以武將之身,卻將赤裡千里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條、民心安定!在關中大戰,你更是當了一軍之帥,可謂是青年輩武將的典範,朕今日賜你天英刀”

“鄧國公,在第一次野馬川之戰中,你奉胡國公之命,率領一支孤軍,成功拖住了頡利可汗聚在於都斤山上的十五萬大軍,之後你轉戰千里,收復柔然殘部,將突厥內部絞成一潭混水……今朕賜你天速刀,以示褒獎。”

“榮國公,從滎陽開始,朕的每一場大戰都少不了你,你攻城掠地、縱橫沙場,立下不朽功勳!正因爲有你在身邊,朕纔可以安心的睡好每一覺,朕今天賜你天微刀”

“鄂國公,你……朕今天賜你天猛刀。”

“申國公,你……朕今天賜你天雄刀。”

“巢國公,你統帥水軍……朕今天賜你天究刀。”

沈光、羅士信、薛萬均、裴行儼、薛萬徹、牛進達、尉遲恭、蘇定方、張鎮周十人,依次上前拜領‘一勢’,他們聽到楊侗如數家珍的將自己所立的功績當衆念出,一個個心頭熱乎乎的。

楊侗笑道:“陰明月將軍,你兵不接刃的爲我大隋拓地千里,實實在在的用一個明月郡,詮釋了什麼叫巾幗不讓鬚眉,在諸多武將之中,你可謂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存在,今朕賜你天異劍,以示嘉獎。”

天異劍不負‘異’字之名,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劍’是柄闊劍,漆黑如墨不說,還長得稀奇古怪的!

劍身上突兀的長出一個‘枝’,越過劍格後,以一個弧度將劍莖護住。劍身前半極大,然後慢慢收攏,更古怪的是前半劍身,大的那一部分上,還有一個三角形的洞孔。

“多謝聖上!”陰明月上前拜謝,揮舞了幾下,她感覺這把怪劍可以當刀子來用,也可以當劍、槍使,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天異劍還是有一個名字。”

“請聖上明示。”

“絕世好劍。”天異劍與風雲中的絕世好劍確實有幾分相似,這手筆當然出自楊侗之手,楊侗笑着對大家說道:“‘三十六勢’與所有制式刀劍都不同,有闊有窄、有長有短、有重有輕,樣式各異,是神匠根據朕畫的圖紙進行合理修改,最終鑄造而成!”

“多謝聖上!”獲得者高興不已,由皇帝親自設計的獨一無二的神兵利器,誰不喜歡?

等陰明月迴歸班位,‘三十六勢’便只剩‘十勢’了。

楊侗笑着說道:“水天姬雖是朕的武妃,不過她懷有嶸兒之前,是一名將軍,契丹、奚族、劉武周的三大殲滅戰都有她的功勞,馬邑之戰中,她又和朕轉戰千里,之後的河東城大戰,飛羽弓騎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於大隋有大功,朕不能因爲她是朕的妃子而忽略她的功勳,今朕將天慧劍賜予她,以彰顯其功。現在給她送去。”

“喏!”捧着天慧劍的女劍侍退了出去。

楊侗接着說道:“涼州都督王伏寶於關中戰役、西征李軌之戰中有功,朕賜你天壽刀。上將軍左天成陷於高句麗多年,收攏了無數忠誠勇士,且在收復玄菟之戰中下有大功,朕賜你天退刀!”

王伏寶、左天成聞言走上前來,分別領走天壽刀、天退刀,謝過楊侗之後,各回到了班位。

如此,便只剩下七勢了。

楊侗想了一想,道:“飛馬郡公!”

“臣在!”張萬歲驚喜出列。

“你雖然沒有打過一仗,也沒有治理過一個地方,但是你爲我大隋培養、養育了數百萬匹上好戰馬。如果不是你,我大隋軍隊就沒有源源不絕的坐騎可以騎乘,你看似無功,實則是你支撐起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大隋鐵騎。你所發揮的巨大作用,無人能敵。你默默無聞、踏踏實實做好本分之事,完全是損己利國,朕賜你天損劍,以示嘉獎。”

一衆文武聽到這話,莫不點頭認同,特別是最先追隨楊侗的武將,莫不感觸良多,當初的大隋雖有錢,但強大的突厥卻不願賣馬。在那段處境不太好的日子裡,是張萬歲想盡辦法,從南室韋、契丹、奚族偷偷買來了戰馬,從而讓大隋湊出了數萬騎兵,也是他看出了遼東戰馬耐力足、吃得苦得特性,才讓裝備了遼東馬的大隋鐵騎在多次長途奔襲戰中減輕負重、輕裝上陣、縱橫千里。所以,大家對楊侗給予張萬歲的褒獎之言,沒一人反對。

“多謝聖上!”張萬歲捧着天損劍,樂滋滋的退回班隊。

殿內一衆文武眼巴巴的看着剩下的六勢,文臣還好一些,他們知道自己沒戲了,要是有,九部尚書之後就該分給他們了。

武將一個個心裡盤算:自己能不能獲得一勢,現在還有誰是自己最有力的競爭者。

不過‘三十六勢’只剩其六,殿中武將大大小小好幾十個人,可謂是狼多肉少。

受到封賞之人都是立有功勳的人,他們的功績被楊侗一一說了出來,因此對於楊侗的封賞,文武百官也沒有異議。

只有程咬金心中有些不舒坦,楊恭仁這個郡王、二十五名國公和武妃,他肯定爭不過,陰明月、王伏寶也爭不過。但是左天成、張萬歲兩個人,他覺得自己可以比一比的,論功績、官職,都比兩人高出一大截呢。

不過程咬金雖然不爽,卻也只能哀嘆,誰叫他入夥太晚呢,誰叫他以前是個賊呢。

楊侗對着一衆文武說道:“如今還剩天劍、天罪、天敗、天牢、天暴、天哭六勢。朕會將此六勢封存起來,以後憑本事從朕這裡領走,不管文武,人人都有機會獲得。”

“多謝聖上!”一衆文武頓時大喜過望。

楊侗高聲道:“今日只是開始,屬於你們的大榮耀還在後面。天下尚未一統,諸卿仍需努力。”

“臣謹遵聖命!”衆臣應道。

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061章:關隴之謀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816章:收繳武器第177章:禽奔獸遁第352章:人倫慘劇第389章:登基爲帝,顧慮漸多第878章:唐都之亂第855章:利民工程第489章:戰幕再啓第102章:家事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824章:壯士斷腕第824章:壯士斷腕第575章:多乎哉?不多也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866章:風起益州第929章:勢如破竹第144章:陰差陽錯(求收藏推薦)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476章:踏上征途第235章:疏導第580章:大國氣度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871章:亂軍砍死第465章:替罪羊第506章:裴矩之敏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650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071章:討媳婦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789章:德不配位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779章:退往襄陽第779章:退往襄陽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118章:整頓官制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222章:李淵厚黑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230章:聯合世家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878章:唐都之亂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574章:將軍難免陣上死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416章:滾出大隋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958章:山窮水盡,各謀其路第277章:路在何方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260章: 算計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677章:父子夜議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085章:太原起義第289章:那一夜第032章:金鳳來朝第841章:失敗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第020章:論竇建德第027章:新政第797章:大將之飭第915章:沒落(求票)第225章:激化矛盾第822章:英雄白首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001章:大隋楊侗第854章:創造機會
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061章:關隴之謀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816章:收繳武器第177章:禽奔獸遁第352章:人倫慘劇第389章:登基爲帝,顧慮漸多第878章:唐都之亂第855章:利民工程第489章:戰幕再啓第102章:家事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824章:壯士斷腕第824章:壯士斷腕第575章:多乎哉?不多也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866章:風起益州第929章:勢如破竹第144章:陰差陽錯(求收藏推薦)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476章:踏上征途第235章:疏導第580章:大國氣度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871章:亂軍砍死第465章:替罪羊第506章:裴矩之敏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650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071章:討媳婦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789章:德不配位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779章:退往襄陽第779章:退往襄陽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118章:整頓官制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222章:李淵厚黑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230章:聯合世家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878章:唐都之亂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574章:將軍難免陣上死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416章:滾出大隋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958章:山窮水盡,各謀其路第277章:路在何方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260章: 算計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677章:父子夜議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085章:太原起義第289章:那一夜第032章:金鳳來朝第841章:失敗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第020章:論竇建德第027章:新政第797章:大將之飭第915章:沒落(求票)第225章:激化矛盾第822章:英雄白首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001章:大隋楊侗第854章:創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