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

午後的洛陽,百姓三五成羣的聚在街頭巷尾,紛紛議論着最近城裡的狀況。

“是不是又要打仗了?怎麼最近總有大量軍隊被送往南方,今天出城的時候,路過伊水,那裡都戒嚴了,遠遠看了一眼,那裡的運輸船少說也有幾千艘吧?”

“不止呢,還有很多軍隊往西南方而去,看樣子應該是要去弘農。”

“沒見朝廷徵發民夫啊,不可能打仗吧。”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個時代運輸承載能力有限,一般在戰爭之前,都會徵發民夫運送糧草,一支五萬人的出征大軍,後勤就要徵發十萬、甚至更多民夫,一些人數高得令人咋舌的大型戰役,實際都是把民夫算在裡面,打仗的戰兵有時候連三成都不足。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聖上打仗從來不徵民夫,這些都由奴兵、奴隸來做;徭役現在也只有軍役、力役兩種;軍役就是從軍,可現在軍人待遇是最高最好的,想從軍的人多不勝數,你想去朝廷還不要你呢,當然了,到了農閒時,各縣也會組織大家訓練,和府兵區別的是不用自備裝備糧食,現在稱爲預備兵,意思是說如果十大軍團爲首的常備軍,在戰爭中出現大規模損失,纔會組織預備兵去保家衛國,但保護自己的父母妻兒不正是我們應該去做的嗎?至於力役就是在本縣做事兒,用不着遠離家鄉,其實名義上是爲朝廷做事,但修橋鋪路、興修水利、加固堤壩這種事情,方便的其實還是我們自己;而且聖上還規定,軍隊經過的地方,會免除兩年徭役,戰勝之後,其餘地方免除一年徭役。”

“聖上聖明,希望打贏”

“呵,聖上是天下第一軍神,各位將軍也都是常勝將軍,打不贏纔怪。”

從王薄造反算起的話,亂世已經持續了十多年了,百姓自然是相當厭戰的,但是天下一統之前,百姓都知道戰爭不會結束,至於什麼時候會打,沒人說的上來,不過戰爭來臨這件事,基本上上至達官貴胄,下至販夫走卒,都有了心理準備。

洛陽城的氣氛,隨着軍隊的頻頻調動,變得有些凝重起來,不過讓剛剛成爲大隋子民、不太瞭解隋制的百姓安心的是,朝廷始終沒有發佈徵丁命令,不僅如此,還有官員到各里坊進行安撫,表示仗會打,但這是大隋主動對外開打的仗,不會波及洛陽。

在這種凝重氣氛的帶動下,這兩天朝堂之上,有不少人開始圍繞戰爭各抒己見,打肯定要打,不過從哪家諸侯先下手,卻是爭執不休,有人覺得該打李密,有人覺得該打竇建德,但更多人認爲李淵更好打,先搞他,再論其他。還有一些文官,甚至已經開出了預算單,覺得打李淵是多少、打李密又該多少……

當風聲迅速傳到楊侗耳中之時,一堆方案接着就到,看着這些,楊侗愣神不已,仗肯定是要打,但我說過要打誰了嗎?可你們連打誰誰所需的軍費等等都算出來了,這也太誇張了吧?這還不是誇張的,最誇張的是在先打哪路諸侯的問題上,很快就匯成一個聲音——‘李淵好搞,先幹他。’

……

“皇帝真不是人人都當得了的,人才少有人才少的愁,人才多也有人才多的煩惱!”偏殿之中,楊侗一一看完作戰方案、錢糧預算,不禁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這應該算是幸福的苦惱吧。”

韋雲起、楊師道、房玄齡等人無語

不約而同的想到了‘炫耀’這個詞。

但實際上,

楊侗並不是炫耀,而是有些無奈。

雖然說能者上、庸者下是楊侗用人準則,但他手中的人才其實並不平庸,只不過太多的妖孽,會將一些人壓制下去,彼此之間遲早會產生矛盾;而作爲皇帝,楊侗必須提前想到合理安排臣子、安排元老的方法,如果視若不見、棄之不管的話,將來要是發生些什麼大事件,後悔都來不及。

這不是身爲臣子的人所理解的。

這話頭自然也不會有人接,韋雲起輕咳一聲,拱手道:“聖上,我們這些年都摁着僞唐打,致使大多數人都以爲要打僞唐,恐怕僞唐內部也是這般認爲的,這倒是起到一個很好的掩飾作用。”

仗,確實立馬就開,不過楊侗和衆臣這一次要打的不是李淵,而是李密。

竇建德的歸降,使大隋又多出了十幾萬活動兵力,他的八萬大軍若是加以整編,少說也將獲得兩三萬名精兵,楊恭仁手中的精銳之師怎麼也不於十五萬,這還不算充當炮灰的奴兵。而在潁川死盯魏軍的李靖手中兵力也有六萬之數,二人加起來的兵力,和戰前的二十多萬魏軍持平。可是李密和杜伏威打了幾場大仗,消耗了一些兵力,兵力上現在肯定不如大隋,如果大隋此時動手,李密還必須分兵防禦淮南的杜伏威,所以他能動用的兵力遠遠不如楊恭仁、李靖。雖然兵力多的一方並不定獲得最終的勝利,但勝算至少要比兵少的一方高,以楊恭仁、李靖的軍事水準,完全可以發揮兵力上優勢,於戰前將魏軍調動起來,讓對方順着他們的節奏來打。

“命令薛萬均,對朱陽關發動猛烈攻勢!”楊侗笑了一笑,補充道:“既然天下人都認爲我軍要打僞唐,那我們就做一齣戲好了!”

“聖上,隋魏淮北之戰估計會有幾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不要浪費,以臣看來,在薛大將軍對朱陽關發動攻勢之餘,讓右僕射攻打淅陽,從背後給朱陽關致命一擊;而秦大將軍的第二軍團則負責牽制南陽方向的李淵。”韋雲起建議道。

“中僕射的意思是假戲真做?”

“正是如此!”韋雲起笑道:“左僕射和李尚書對付魏軍綽綽有餘,除開他們二人的兵力,我軍的兵力依然比僞唐多,對付二李不在話下。”

“有道理!”楊侗想了一想,又說道:“這樣吧,就以年底爲限。哪路軍進展勝利,就接着打;戰事不順的一方,則中止觀望。如果都順暢,那就接着打。”

“聖上此法可以激發兩路大軍的鬥志,甚好。”韋雲起贊同道。

“那就這麼辦!”

。。。。。。。。。。。。。。。

洛陽的大動作自然瞞不了唐軍耳目,經過幾天的醞釀,李淵已經收到了隋軍大興來犯的情報。

在楊侗作出決戰二李決策後的第二天,身在新野的李淵便緊急的召開了軍事會議。

此時唐軍大營文武匯聚,滿滿一堂。

李淵一身戎裝,手握着劍柄,高高的坐在主位之上,

在他正下方,裴寂正在高談闊論,“聖上,也許別人都以爲楊侗有精銳百萬,糧草無數、後方穩定,似乎必勝無疑,然臣認爲楊侗有五敗。”

“哪五敗?”李淵精神一振,大戰在即,將士們都有些惴惴不安,正需要振奮士氣的理由。

“第一、登上帝位的楊侗已非奮進的秦王,鬥志已被華貴的日子磨平,變得優柔寡斷、瞻前顧後。”

“何以見得?”李淵環視一週,目光最終落到裴寂的身上。

“回聖上,前不久我南陽軍亂,無疑是楊侗出兵的大好良好,然而楊侗雖有想法,卻又怕秦瓊孤軍深入會有損失,這纔派楊善會前來援助,當楊善會抵達,已經錯失良機,給了聖上整頓大軍的充足時間。”

“有道理!接着說。”

“第二、天下尚未一統,便急於享樂,以紫微城的富麗堂皇尚不能滿足其志,致使大片宮殿被摧毀,從廢墟之上大興土木,營造更爲奢侈的宮殿;爲了及早行樂,徵丁百萬,日夜趕工,但有緩慢者,必有酷吏鞭子抽打;其暴戾之重,尤勝楊廣!如此暴徒,遲早爲民所棄。”

“第三、自從洛陽到手,楊侗狂妄自大,分兵征伐四方,完全視天下英雄如草芥一般;一方若敗,則全盤動盪,再加上他在中原根基不牢,早晚會敗走河北。”

“第四、表面寬宏大量而內心確多疑無比,多行殺戮忠良之事,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在其南下之時,多有獻城歸順之士,然而被楊侗一一屠殺,有此前車之鑑,誰敢歸降?”

“第五、隋軍自視甚高、目空一切,此爲驕兵也,一旦受挫,士氣必然大跌。”

說到這裡,裴寂拱手道:“有此五敗的楊侗,如果面對一路諸侯尚且無礙,然其全面作戰,所面臨的地型與塞外截然不同,各路英雄不僅能征善戰,且多是精通兵法之士,懂得利用各種地型作戰;只要大戰爆發,隋軍未能一戰功成,戰場之中稍有一點變故,隋軍必敗無疑。一路敗,則多路驚恐,給了各路英雄擊潰之機。”

“說得好!”李淵望着被裴寂的‘五敗論’震住了文武,頓時龍顏大悅,“以前的楊侗的確可怕,然而自他躲在洛陽不出之後,朕就開始有些不屑他了,因爲他志大智小、色厲膽薄;他急於一統天下、四下征戰,朕就更是無懼他了,因爲他妄自尊大;竇建德與王小胡征戰,正是他佔據青州的時機,如此絕佳良機,他卻錯過了,導致竇建德牽制了他十多萬大軍,前不久也有奪取南陽全郡的時機,他也錯過;反而在我大唐兵威正盛之時舉兵來戰,這便是我大唐一雪前恥的大好時機。”

他將自己寶劍猛的抽了出來,只見劍身流彩,寒光閃閃,上面寫着“巨闕”二個篆字,高聲道:“楊侗小兒既要戰,那便戰,傳令下去,準備迎敵,此戰,大唐必勝。”

李淵一劍將身前案几一斬爲二,表明了自己與楊侗勢不兩立的決心。

“大唐必勝。”武將一個個興奮的高聲吶喊,其他一些人雖然有些擔憂,但此時也不會說着什麼話來破壞己方士氣。

頓時,應者雲集。

裴寂得意的看向劉文靜,發覺對方也在看到自己,從劉文靜的目光之中,他看到了一頭愚蠢的大肥豬。

————————————

兄弟姐妹們,早上好、週末好。第一更的時間到了,該起牀投票咯!——

感謝書友孤獨的彥狼、五星級家昨天的大賞。。。謝謝

第612章:初七論戰第410章:教學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580章:大國氣度第383章:大刀闊斧第070章:章仇太翼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011章:天選之地第289章:那一夜第011章:天選之地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107章:將相失和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510章:怨念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第798章:友邦助戰第373章:鋼鐵城牆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545章:廷議第377章:誠惶誠恐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934章:大勢不可逆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792章:匯兵第476章:踏上征途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309章:一鳴驚人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214章:說客第244章:煬帝(求月票全訂)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093章:河東遇阻第484章:緊急行動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739章:枕邊風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112章:活捉楊侗第930章:蜀中三關之梓潼第109章:再下一城第812章:殺是不殺?第076章:殺虎關第017章:王世充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440章:史勁立功第223章:求援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639章:玩火自焚第781章:棗陽城第290章:倍受爭議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955章:李淵作妖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343章:形勢驟變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625章:帝王之諾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405章:武士爭鋒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981章:演一齣戲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002章:炸營第531章:將軍傲氣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410章:教學第506章:裴矩之敏第280章:起兵伐隋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706章:出兵第463章:破局之策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374章:安息吧你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431章:兄弟矛盾第662章:瘋狂之夜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087章:江都風起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664章:傳檄天下,羣魔亂舞第678章:造反不易第897章:滎陽鄭氏,來勢洶洶
第612章:初七論戰第410章:教學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580章:大國氣度第383章:大刀闊斧第070章:章仇太翼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011章:天選之地第289章:那一夜第011章:天選之地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107章:將相失和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510章:怨念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第798章:友邦助戰第373章:鋼鐵城牆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545章:廷議第377章:誠惶誠恐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934章:大勢不可逆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792章:匯兵第476章:踏上征途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309章:一鳴驚人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214章:說客第244章:煬帝(求月票全訂)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093章:河東遇阻第484章:緊急行動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739章:枕邊風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112章:活捉楊侗第930章:蜀中三關之梓潼第109章:再下一城第812章:殺是不殺?第076章:殺虎關第017章:王世充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440章:史勁立功第223章:求援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639章:玩火自焚第781章:棗陽城第290章:倍受爭議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955章:李淵作妖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343章:形勢驟變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625章:帝王之諾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405章:武士爭鋒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981章:演一齣戲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002章:炸營第531章:將軍傲氣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410章:教學第506章:裴矩之敏第280章:起兵伐隋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706章:出兵第463章:破局之策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374章:安息吧你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431章:兄弟矛盾第662章:瘋狂之夜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087章:江都風起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664章:傳檄天下,羣魔亂舞第678章:造反不易第897章:滎陽鄭氏,來勢洶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