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

聖武殿御書房,一名修羅衛快步入殿,向楊侗躬身稟報:“聖上,左僕射等人覲見……”

“宣!”

“微臣參見聖上!”

不一會兒,恭仁和房玄齡、杜如晦、凌敬步入大殿,躬身行禮。

“坐!”

“謝聖上。”

“剛纔陰將軍來報,說是李淵的武川司權力進一步擴大,已經高到了抓人、殺人不用上報的地步。殺了好幾個兵部官員之後,以敷衍了事的方式結案了。”楊侗大致的介紹了一下,並沒有急着把零零一的推測說出來,以免得影響到大家的思維,而是問道:“李淵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諸人雖有所思,但卻沒有人說話,而是將目光看向了楊恭仁。

楊恭仁是大隋第一臣,衆臣之首。雖沒有明文規定先來後到,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當以楊恭仁爲先,以示最基本的敬重。

“稟聖上!”楊恭仁拱手一禮,沉聲道:“雖然沒有什麼明顯的動作,但從武川司權力的擴大,微臣也能猜一二。”

“請左僕射說說看。”楊侗笑道。

“僞唐朝廷一直在還債,這債務主要是軍隊的舊債,從李淵入主關軍至今,他的軍隊前後後後陣亡者,不少於二十萬人,如果加上被我大隋俘虜的將士,少說也丟失了百萬名青壯,這就意味着他損失了百萬套比較完整的裝備,之後擴軍,又需要打造新裝備,如此開支,足以拖垮一個國家,哪怕以關隴貴族的雄厚根基也支撐不住,更何況,關中之戰發生得太過突然、結束得太過迅猛,導致李淵和關隴貴族放在關中的財富帶不走一顆米、一枚錢,幾乎是淨身出戶,所以李淵一年比一年難過。據臣所知,李淵對陣亡將士的撫卹拖到今日也沒有支付清楚,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這就是事實,主要原因是他造反以來的這些年一直打敗仗,可謂是舊債未清、新賬又來。”

衆人都笑了。

楊恭仁笑了笑,又繼續說道:“眼下,我大隋宣佈擴軍五十萬,李淵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怎麼辦?只能與我大隋搞‘軍備競賽’,但僞唐的實情是國庫空虛,財力入不敷出、日漸枯竭,他不打關隴貴族的主意又能如何?尤其是獨孤氏,當年是號稱天下第一的大富之家,又是扶持李淵造反的主力,本着狡兔三窟的原則,他們在巴蜀囤積的財富自然不會少比關中少多少,所以李淵拿富足的關隴貴族開刀,理所當然,這是其一。”

“其二、僞唐岌岌可危,各個門閥世家見勢不妙,一次又一次的派出代表朝隋,頻繁的往來讓李淵心生恐懼,擔心這些人在關鍵時刻於背後捅刀子,與我大隋裡應外合,所以他不管是出於穩定江山,還是錢糧、軍隊等方面出發,都需要除掉關隴貴族。”

說到這裡,楊恭仁很是感慨的看了房玄齡一眼,這一切,都中了房玄齡爲攪亂僞唐時局設下的陽謀——‘僞裝對門閥世家解禁,使僞唐內亂,利用李淵之手除掉天下世家。’

“諸位以爲左僕射說得如何?”楊侗笑問。

“左僕射之言,臣完全贊同。”房玄齡拱手道:“李淵是在關隴貴族支持下,奪取了幷州、關中,他絕對不容許這一幕於僞唐內部重演,況且打擊關隴貴族,他能夠獲得錢糧土地和士兵,能大大的提升僞唐的實力,說到底,李淵完全是被我大隋逼急了,不得不孤注一擲。”

“臣附議!”

“臣附議!”

李淵的用意其實已經很明顯了,杜如晦和凌敬也沒什麼好說的。

“拖到今天才實施已經晚了,哪怕他以快刀斬亂麻之勢殺了關隴貴族,但僅以一個巴蜀的國力就想對抗擁有大半個天下的大隋,門都沒有。更何況他的軍隊就那麼點,朕不信他還能奪回關中、奪回幷州、奪到整個天下,現在不管他怎麼折騰,也不過是臨死之後的瘋狂而已。”

楊侗說到了這裡,問道:“李淵有兩種手段,一是徹底剷除關隴貴族,二是殺一派來威懾另一派,以使對方老老實實的交出錢糧、土地和人口。諸位以爲他用何種方式?”

“如果臣是李淵,會用第二種。”楊恭仁說道。

“理由?”

“第一種手段牽涉面太寬,李淵要想同時解決獨孤派、竇派,時間上不允許,因爲我大隋不會給他這個時間,這是其一;其二、他承受不起衆叛親離的代價。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楊恭仁看了楊侗一眼,繼續說道:“李淵軍政不行,卻是一個玩弄權術的高手,他到了五十多歲才享受到帝王之位的甘美,而李建成已經三十多了,他生怕兒子篡黨奪權,所以扶持李世民加以平衡;而爲了平衡朝堂,在入主關中之後,李淵以裴寂、劉文靜、獨孤整、竇威、蕭瑀、陳叔達爲相,這六人之中前二人代表元勳派、中間二人是關隴權貴、後兩人則南方士族,但認真觀看,又會發現這六人自成一派,加上李孝恭爲首的宗親派、柴紹爲首的外戚,計有八大派別,而宗親之中,又分爲李孝恭、李神通、李孝基三小派,外戚亦是如此。”

“這和李淵除掉關隴貴族有何關係?”

“關隴貴族以軍武起家,如果李淵一口氣除掉關隴貴族,那僞唐軍中再也沒有一個派別能夠制約李世民爲首晉王派,這將不利於李淵的帝位。依臣之見,李淵如果選擇殺一派、拉攏一派的話,那被殺的必將是與李世民有極大關係的獨孤派。”楊恭仁最後斷言。

“我去!”楊侗嗤之以鼻,冷笑道:“都快完蛋了,還不忘他那帝位。這老傢伙真是沒救了。”

“李淵確實沒救了。”杜如晦笑着說道:“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聖上不但有諸多強大外敵,甚至內部也是問題重重,尤其是人才嚴重不足,連個治理地方的人都很難找到,還要承受天下世家的口誅筆伐。而李淵在造反之初,本來是很有前途,有關隴貴族、關東士族、南方士族支持,又佔據表裡河山的幷州、控四塞而制天下的關隴之地,還有富饒的巴蜀、荊襄爲產糧重地,其龐大的人口、人才和錢糧根基,如同戰國時期的秦國一般,如果君臣團結一心、用人得當,我大隋哪怕最後勝了,也未必會走得如此平穩。只可惜,李淵刻意挑起李建成和李世民紛爭,又把臣子細分成無數個大小派別,各種內訌毀了大好前途,而罪魁禍首便是李淵。”

楊侗深以爲然的點頭道:“朕當初名聲極差,大隋名聲更臭,如果李淵也在開科取士,朕的科舉恐怕真沒什麼人來參與。不過事情既然走到了今天,哪怕李淵悔斷腸子也回不去了。下一步,我們應該怎麼做?難道就這麼被動的眼睜睜看着?”

話音剛落,大殿之內頓時安靜了下來,四位重臣默默地思考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房玄齡站了起來,拱手道:“聖上,臣有一策,或許可以讓僞唐鬧得更多一些。”

“說吧。”

“來年開春,我大隋的主攻方向是李密、林士弘、孟海公,以及嶺南馮盎!”房玄齡笑着說道:“但是按照我軍出兵的慣例,向來都會以李淵爲先,所以李淵並不知我軍明年的進攻方向,以爲滅唐是首要選擇。有鑑於此,臣以爲我們可以遣使出使襄陽,就說我大隋願意和李淵簽訂一年的停戰協議,停戰的條件是僞唐割讓襄陽、舂陵、競陵、夷陵,如果李淵同意,就讓他立刻退回巴蜀,而我大隋則是憑空獲得荊州四郡。”

“以我軍當前實力,加上即將募集到位的軍隊,來年完全可以多邊開戰。玄齡爲何還要給唐朝一年的喘息之機?”楊侗問道。

房玄齡笑着說道:“李淵有一年時間練兵,或許在軍隊上有所建樹,但地盤只有一個巴蜀,哪怕他賣命發展、訓練軍隊,也不會有多少軍隊,更不會強到哪裡去。一旦李淵自我孤立在巴蜀,李密、林士弘、孟海公馮盎便陷入無援的地步,滅起來更加容易,接下來便可以用全面開花之勢將李淵滅在巴蜀!”

“以上是軍事上的體現;另外一點則主要體現在長遠的政治穩定。只因停戰協定一旦簽署,僞唐雖然有了一年時間的喘息之機,但孤掌難鳴的李淵爲了保住巴蜀,只能窮兵黷武的將整個巴蜀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從而讓他徹底的失去民衆支持,爲我大隋統一、治理巴蜀打下堅實基礎。”

房玄齡見衆人認真聆聽,沉聲道:“僞唐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實際上它的內部已經慢慢的枯萎了,只是現在還沒有徹底表現出來,如果我們過早的滅了它,很多人會懷念枝繁葉茂的僞唐,再加上我大隋的施政綱領,是以世家門閥失去利益前提的,難免會有人對獲得一切的僞唐念念不忘,到時候,那些遺老遺少對我大隋不滿之下,必然有人試圖恢復僞唐;如果我們不着急,等到僞唐頹勢盡顯,治下百姓民不聊生,紛紛視僞唐如洪水猛獸的時候再把它殲滅,就不會有百姓懷念僞唐了,即便遺老遺少造反,也不會得到幾個人響應。就像王世充一樣,如果在他執行均田制、與民休養的時候滅亡,現在一定有人懷念,但是他滅在窮兵黷武、洛陽民不聊生之後,所以洛陽百姓對我大隋軍隊的到來夾道歡呼,視我大隋爲救命恩人。”

楊侗這才恍然大悟,“玄齡深謀遠慮,朕萬分佩服。”

“不敢!”房玄齡謙虛的說道:“其實此策,也是建立在聖上佔一地、治一地、穩一地的基礎之上。”

“聖上,臣以爲房尚書此策可行!”楊恭仁想一想,又說道:“聖上不是常說盟約是用來撕毀的嗎?我們對反賊要遵守什麼協議嗎?如果僞唐已經怨聲載道,我們又不想擔負這個惡名,大不了製造出唐軍撕毀約定,先行攻打我大隋的事件好了。”

“左僕射高見。”楊侗笑了一笑,問向房玄齡:“如果李淵不答案停戰呢?”

“不應該就算了,反正我們又不損失什麼。而且遣使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停戰協定。”

“主要目的是什麼?”

“拜會關隴貴族各位家主,讓李淵和他們的裂痕進一步擴大,最終目的是讓李淵對獨孤氏不信,對竇派也不信,迫使他一步到位的殲滅關隴,造成更大內亂。”

“諸位以爲如何?”楊侗笑問道。

楊恭仁笑着說道:“完全可行!是否簽署停戰協定,我們都大佔便宜。”

杜如晦、凌敬亦是笑着點頭

楊侗問道:“何人可爲使?”

“微臣願意效仿先賢,自薦爲使。”房玄齡拱手請命。

楊侗看了旁邊的杜如晦,道:“玄齡爲正使,克明爲副使!年後出使襄陽。”

“喏!”

房玄齡、杜如晦拱手應命。

……

見此事差不多了,楊侗指着案頭之上那一大堆奏疏,說道:“朕一個人批閱如是之多的奏疏,忙不過來不說,還因爲批覆的結果是一家之言,容易出錯,朕準備成立一個類似於僞唐‘政事堂’的機構,協助朕處理奏疏。”

這絕不是楊侗一時興起,而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一個人的精力有限,精力不濟是一回事,還容易出錯,最關鍵的如果不設這麼一個機構,難保以後會出現懶政的皇帝,一旦他把奏疏批閱權隨手丟給一個親信,那這個王朝離完蛋不遠了。所以他覺得應該成立一個類似於內閣、軍機處的機構,一來可以幫助他處理國政,二來也是想把這個機構制度化,以免以後出現後宮、太監、權臣批閱奏疏之事的發生。

楊恭仁是個一心爲國家着想的人,聽到楊侗這麼一說,便皺眉道:“聖上,僞唐的政事堂由六名大員組成,只要加封平章事,即可稱爲相國,凡重大決議,李淵父子都會與這六相商議,但是這麼一來,此六人的權力進一步擴大,朝廷的大權幾乎在這六人之手,如果我大隋照搬過來,對我大隋的長遠發展着實不利啊。”

“左僕射所言極是!”房玄齡亦是肅容道:“其實之前的大隋,就有類似‘政事堂’的存在,比如說幫助文帝理政的‘四貴’、輔助武帝的‘選曹七貴’,甚至是王世充的‘七貴’……都與李淵的正事堂類似。這些人個個身兼數職,就拿‘選曹七貴’中的裴矩來說,除了是七貴之一,還是黃門侍郎,其餘人等也各有職司,個個權勢濤天。“

“‘選曹七貴’相互勾結,你的人今天要晉升,其他人皆都通過,到明天,我的人要晉升,你們也得答應,使這機構成爲這七個人權錢交易之聖地,其他人想到得到晉升難如登天。”

“到了大業十二年,武帝巡幸江都。當時代君處理國政的‘六貴’除了左僕射,還有裴矩、裴蘊、蘇威、宇文述、虞世基,左僕射因爲廉正不阿,遭到另外五人的排擠誣陷,最終被外放爲河南道大使,孤身一人、兵卒全無的跑到中原當‘討捕盜賊’。由此可見,這種部門一切全靠裡面的官員自覺,如果有一個人有私心,就會帶動其他人效仿,着實於國不利啊。”

這種機構的設立,無疑會形成一個小小的決策集團,權力過於集中未必是好事,所以楊侗之前就明文規定:凡是涉及到制度和律法的出臺,必須要經過朔望朝參來決議,這就是爲了分散決策層的一部分權力。

如今的早朝分作三種:最隆重的就是元日和冬至日舉辦的大朝會,敲鑼還要打鼓,儀仗車輛擺得老長,接受羣臣以及周邊鄰邦使者朝賀;第二種是每月的初一、十五舉辦的朔望朝參,這一天文武按品級就位,皇帝始出坐御座,羣官在典儀唱贊下行再拜之禮,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都要出席,禮節大於實效;第三種則是每一舉行的處理日常政務的常參。

也就是說,三種早朝只有每日舉辦的常參在辦實事,而楊侗現在將制度和律法出臺,以及各種大事放到朔望朝參決議,實則是把朔望朝參提爲辦實事的朝會,這麼做的用意有三:一是削弱了三省十部的權限;二是讓九品以上的文武參與重大軍政事務的討論,每個人都有權發表意見,集衆人之智爲朝廷所用,這種全新的朔望朝參深受百官歡迎,主要是楊侗將一部分權力分給了百官,讓百官都享受到參與和決定國家大事的快樂;其三、提升低級官員參與感、歸屬感,和做事的積極性、主動性,最終爲國家培養有思想、有頭腦的中低層官員,於國家的長久發展有利。

對於楊侗這種分權行爲,楊恭仁等人非但沒有異議,反而抱以支持態度,就算他們這一代人能夠謹守本心,但大隋需要傳承下去,各部未必的繼承人就未必能夠守住初心了,楊侗改制分權對大隋的傳承百利無一害,大家樂見其成。

現如今聽到楊侗說要在大隋成立一個權力集中的‘政事堂’,在場四人是個個反對。

楊侗心下感動,笑着說道:“類似於政事堂的部門的建立勢在必行,也是制度發展的趨勢,就拿朕來說吧,現在年輕,還能處理了如山的奏疏,但老了以後呢?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繼承皇位的是一個懶惰的子孫,他隨手就把奏疏丟給親信處理,後患更加讓人無法想象。所以,有的機制提前設立是好事,而作爲制度制訂的一代人,我們還有幾十年時間來完善各種制度,還有幾十年時間來取長補短,我們不能因爲‘政事堂’的危害,否定他的利處。”

“聖上既然有想法了吧?就不用賣關子了。”聽到楊侗這麼說,楊恭仁精神抖擻的笑問。

三省六部制和軍制、地方制在楊侗之前,處於探索的草創階段,經過楊侗的指點,大家一一完善成了今天的官制,雖說楊侗沒有參與到各個細節,但他厲害之處就在想人之所不能,他稀奇古怪的想法纔是最讓大家欽佩的地方。

“請聖上明示。”房玄齡亦是期待的說道。

楊侗說道:“‘四貴’、‘選曹七貴’、‘政事堂’等等類似機構的危害主要源自兼任數職。所以選人用人和制度十分關鍵,如果讓朝中重臣兼任,權限會無限放大,然後又走老路。用新人也不行,因爲他們沒有理政、執政經驗,每個人都是紙上談兵,於國無利。與前兩者相比,退出官場的老臣比較合適,這類人經驗豐富,可以讓他們充當朕的幕僚,處理奏疏,繼續爲朝廷發揮餘光餘熱。他們只有拿俸祿的虛職,有理政、議政、參政權,但卻沒有決定權。每一份奏疏批閱完畢,舉手表決出結果,並在奏疏之中,夾帶或是貼上每個人見解和主張,以便皇帝過目。皇帝過目批覆之後,再給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覈、尚書省執行。”

就跟後世的政/協一樣,就算你吵破喉嚨,但最後還被卡得死死的,想幹涉朝政,門都沒有。

楊恭仁沉吟片刻,道:“聖上此法極妙,不但減輕了皇帝的壓力,還不會造成權力集中於一個小羣體的手中;就算裡面有人有私心,並影響到皇帝決策,但還有中書門、門下省、尚書省把關,如果層層考覈,能夠將危害降到極低。”

“微臣這裡有一個問題,如果成立這麼一個部門,必然會有主官,如果此人將另外幾人吸納爲他的人,是非對錯還不是由他一個人說了算?”杜如晦說出了自己的主張。

楊侗說道:“朕稱這個部門爲‘內閣’,內閣計有成員七人,不設凌駕他人之上的主官,彼此之間的身份地位是對等的。每個人主事一天,到了第二天,就輪到另外一個人,七天一個循環。”

如果給予內閣執政權、決策權,且設立一名首輔,‘內閣’遲早會成爲朝廷事實上的主宰,而首輔也出會成爲張居正。

在萬曆年間,張居正相當君主立憲制的首相,至於萬曆帝,則淪爲象徵性的擺設。

張居正能夠做到這一點,首先是當時的萬曆皇帝還是個孩子,身爲帝師的張居正,一句話就影響到萬曆皇帝的決策;再者,萬曆帝批閱之時,是在大太監馮保指導下完成的,而馮保又和張居正關係密切。張居正在內閣把自己的意見授意他人同意,寫成奏章之後,再由自己人馮保贊同,最終成爲了霍光、曹操式的權臣,他把持朝政而自大、居功自傲而狂妄,痛斥起萬曆皇帝一點都不客氣,只要萬曆帝脫離他的規劃就要斥罵,官當到他那地步,如果要推翻皇帝,也是幾句話的事情,因爲以上種種原因,最後遭到萬曆帝報復性清算。

世間,沒有幾人能夠像張居正始終謹遵臣子之道,沒有更上一步。所以楊侗成立的內閣,不會給予內閣執政和決定權,更不會把主異權集中到一人之手。

當然了,關鍵還是要完善好了,然後形成制度化,用制度將權力分配明朗化、明確化,規定哪些事情屬於內閣、哪些屬於朔望朝會、哪些要皇帝決策,又由哪個機構決策、審覈,最後再把各種細節歸類,最終以制度規定下來。這也是楊侗以後要做的事情,他準備用十年時間來完善權力分配製。

至於子孫後代會不會另外開闢新的部門,就不是楊侗所能管的了,他能夠做的就是開創,由後人自由發展。

“微臣認爲可以試行!”楊恭仁表態。

“臣附議!”

“臣附議!”

“儘快推薦合適人選。”

第250章:歸來者(求月票全訂)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743章:韓志斷案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832章:分封建國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752章:一路追趕第718章:走火入魔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755章:李元吉神助攻第558章:尉遲斬將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748章:恩威並重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383章:大刀闊斧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832章:分封建國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948章:隋失二將第506章:裴矩之敏第086章:順勢而下第434章: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352章:人倫慘劇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809章:絕望反擊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111章:野蠻戰術第050章:楊廣放棄治療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761章:皇后大氣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994章:反間計第112章:活捉楊侗第122章:新詞的偉大誕生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132章:怒殺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087章:江都風起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839章:外強中乾花架子第032章:金鳳來朝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297章:兵臨城下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674章:積石關,陰險之作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230章:聯合世家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085章:太原起義第982章:立威入城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781章:棗陽城第891章:絕戶計第755章:李元吉神助攻第215章:坑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525章:進軍淮北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461章:誘餌?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981章:演一齣戲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434章: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
第250章:歸來者(求月票全訂)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743章:韓志斷案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832章:分封建國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752章:一路追趕第718章:走火入魔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755章:李元吉神助攻第558章:尉遲斬將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748章:恩威並重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383章:大刀闊斧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832章:分封建國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948章:隋失二將第506章:裴矩之敏第086章:順勢而下第434章: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352章:人倫慘劇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809章:絕望反擊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111章:野蠻戰術第050章:楊廣放棄治療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761章:皇后大氣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994章:反間計第112章:活捉楊侗第122章:新詞的偉大誕生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132章:怒殺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087章:江都風起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839章:外強中乾花架子第032章:金鳳來朝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297章:兵臨城下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674章:積石關,陰險之作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230章:聯合世家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085章:太原起義第982章:立威入城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781章:棗陽城第891章:絕戶計第755章:李元吉神助攻第215章:坑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525章:進軍淮北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461章:誘餌?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981章:演一齣戲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434章: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