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

太極宮政事堂內一片死寂,六相都沒有急着表態,通過皇帝、太子、晉王的臉色上看,知道皇帝和晉王願意和吐蕃結盟,爲了引來強援,他們什麼犧牲都願意,這和當初與突厥結盟是一樣的道理。

太子李建成外柔內剛,重情重義,書生意氣也比較重,哪怕朝廷再困難,他也反對與異族作戰,以前是,現在估計也是,更何況,他對家中姐妹珍愛如寶,如今看到朗日贊普求娶自己一手帶大的妹妹,臉色難看也很正常。

李淵見衆人默不作聲,心知六相不表態的原因是愛惜羽毛,不願背上引異族入境的惡劣之名,心中着實是萬分的不快,忍氣道:“朕既然讓大家一同商議,自然是希望大家都說一說,而不是朕說,大家在聽,真要如此,那政事堂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聖上,微臣願意拋磚引玉。”裴寂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他長了頭髮以後,香疤也被頭髮和紗帽擋住,現在看起來還是那樣的風流倜儻,似乎歲月沒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跡似的。只不過裴寂雖爲‘七相’之一,地位卻非同以往,早非李淵最信重之臣。

“裴相請說。”李淵微笑道。

“楊侗年富力強,正值有力之年,他不死,隋朝不亂,他所掌控的隋朝兵多將廣,實非一國之國所能御,我們理應團結一切反隋之力應對氣焰囂張的隋軍。所以微臣以爲和吐蕃結盟是一個天賜良機,大唐必須要把握住,否則大唐的處境將更危險。”

裴寂被楊侗深深的羞辱過,成爲士林的笑柄,又與楊侗有殺子之仇,若是李淵戰敗的話,心知自己這個反隋開唐重臣必死無疑,他無從選擇;唯一的辦法盡心盡力的輔佐李淵,讓李唐割裂一方、困守一隅,苟延殘喘的活下去,只有這樣,他才能活下去。這突然來了一個強援,哪有反對的道理?

劉文靜卻冷冷的說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乃萬古不變的至理,從古至今,異族入境,都會給平民百姓帶來深重災難,我大唐要想維護正統王朝,首先不能失去大義。如果引吐蕃入境,荼毒河煌和關中地區,天下人怎麼看我大唐?會激起天下人的憤怒,會坐實我們賣國之惡名。”

裴寂嗤之以鼻,嘲諷道:“我記得不錯的話,劉相國多次出使過突厥,突厥始畢可汗就是在劉相國的遊說之下,纔多次與我大唐結盟,對隋朝、對薛舉出兵,正因爲有突厥的牽制,我大唐才能勝利佔領幷州、入主關中;正因爲突厥從支持薛舉改爲背後捅刀,纔有了淺水原的輝煌大勝。這一切的一切,堆成了劉相國今日的地位,如今功成名就,卻說什麼‘大義’,也未免太過忘恩負義了一些吧。”

劉文靜確確實實出使過突厥無數次,從而使李唐王朝實現了引他國之兵爲己用的目的,對大唐的建立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當李淵稱帝的時候,他受封爲門下省主官納言,賜爵魯國公。然而只會賣乖討好的裴寂卻被封爲尚書右僕射和魏國公,地位遠在劉文靜之上。

劉文靜既有才能,功勞又遠在裴寂之上,劉文靜自然很是不服,憑什麼他裴寂就比自己的官職高?但他也只是在心中發發牢騷而已,真正讓他們這對曾經好友走向決裂的原因是李世民在征伐薛舉之戰中失利,在淺水原一役中,唐朝八位行軍總管都敗下陣,士卒死亡十分之五六,大將軍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均被俘。

作爲皇帝的李淵賞罰不信、心存不公,更不願意讓兒子李世民擔下慘敗之罪責,因此在定罪之時頗有躊躇。深詣帝心的裴寂便順應皇帝之心,說李世民作戰經驗不足,沒有料到薛舉秘密進襲唐軍背後也很正常,作爲行軍司馬的劉文靜隨同皇帝征戰多年,是一個足智多謀、經驗豐富的人,否則也不會讓他去當李世民的軍師了,所以一切都是劉文靜的錯。李淵本來就看劉文靜不順眼,既想保下李世民,又想讓老是頂撞自己的劉文靜吃個教訓、長個記性,索性就把劉文靜定爲失敗的主犯,一度被削職除名。除此以外,還說李世民忽然得了瘧疾病倒,行使主將之權的人,實爲行軍司馬劉文靜。

而李世民也默認了父皇這套說辭,這才導致脾氣剛烈的劉文靜不但和裴寂決裂,也與昔日忘年之交李世民漸行漸遠,最終成了李建成一系的核心人物。

此之以後,在李淵推波助瀾之下,每到決策之時,凡是裴寂贊成的,劉文靜都反對,凡是裴寂反對的,劉文靜都贊同,反之亦然。

“跟你這種人說大義簡直就是對牛彈琴,咱們不談這個,就以事言事。”裴寂毫不客氣的羞辱,也激起了劉文靜的羞怒,多年來的養氣之功,一下子就告破了,反脣相譏道:“幷州戰役的慘敗你忘記了嗎?你當初口口聲聲、信誓旦旦的你說能夠禦敵於國門之外,輔助襄邑王李神符將幷州打造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線,正因爲我大唐君臣都信了你,才向四周之敵全面開戰。結果呢?你越庖代俎,奪了襄邑王的兵權不說,還把新興王一切合理部署破壞乾淨,到了危險之時,明知太原之外強敵如林、處處有伏兵,可你又騙襄邑王出城送死,最終我們不但失去了幷州,還死了襄邑王,淮安王李神通、長平王李叔良、新興王李德良盡落敵手。此役過後,不但失去了幷州,皇家顏面盡折,而且也因爲失去‘龍興之地’,讓我大唐之軍處處作戰不利。”

當初李淵通過一系列手段當上太原留守,並以此起家,並不是看中太原的表裡河山,而是以占卜鬧鐘天下的樓觀道士岐暉說太原有龍氣,是發家立國之地。古人極爲迷信,早有異志的李淵謹記於心,便通過關隴貴族之能,一步步的當到了太原留守之職。

只是以前,李淵和在座之人之前都沒有意識到岐暉爲李淵所批的‘得太原得天下’讖語,也從來不作他想。如今一聽劉文靜這句“失去‘龍興之地’,讓我大唐之軍處處作戰不利’”,個個神色怪異了起來,尤其是李淵,臉都變了。

這細細想來,好像一切都如劉文靜之言,擁有太原的李淵輕而易舉就取得了各種勝利,而失去太原之後,李唐王朝處處失利,終於落到了這步田地。

剎那之間,政事堂又陷入了一個古怪的氣氛當中,至於丟失了‘龍興之地’,‘導致’李唐發生一系列慘敗的裴寂早已心驚肉跳、心亂如麻,哪有分辯之辭?

劉文靜大是解恨,不過他卻不打算就這樣庭放過面如土色的裴寂,繼續說道:“裴相國雖然軍略不足,卻纔華橫溢,具有蕭何之相才,更因爲出自名門大族河東裴氏西眷房,自小就是一個知書達禮的人,但是在幷州的時候,裴相的種種作爲處處失禮,還在很多要塞安插親信,可以說,處處都不合人臣規律、處處都不符合名門子弟爲人處世之風。而在大興宮刺殺楊侗事件之上,很多人都在推薦文武雙全、久經戰陣的柴駙馬,可是裴相力排衆議,大力推薦只通詩書的裴駙馬,此之種種怪異行徑,着實令人不解。”

“誣衊。”裴寂心知劉文靜是想搞死自己,大怒道:“這是爲國着想……”

劉文靜淡淡的說道:“我並不曾誣衊裴相,只是就事論事的提出種種不合理罷了。”

李建成等人不禁看向了劉文靜,個個都有一種‘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之感。

他這辦法實在太毒了。

雖是什麼都不說,卻已經將裴寂推向了一個異常嚴峻的困境,裴寂稍不留神,極有可能被李淵弄死。不過在坐的人,全都知道了獨孤氏出賣大唐之事,所以當他們順着劉文靜的節奏去想時,發現裴寂在幷州戰役的表現果真是處處不合理,處處都有故意幫助楊侗的嫌疑。

實際上,劉文靜這辦法,真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前天早朝之時,受制於裴寂,給搞得灰眉土臉的,心情異常苦悶,便去找長孫無忌喝酒。長孫無忌知道劉文靜的鬱悶之因,便爲他出了這個點子,並說此法既不惹惱聖上,還能收拾狠狠地裴寂一通,如今一看,成效斐然。

看到李淵發黑的臉,以及面如土色的裴寂,劉文靜開心得差點大笑大叫,恨不得立即去找長孫無忌痛飲一番。

“朕讓你們談的是吐蕃,不是這些,過去的不必再提。”李淵的語氣顯得十分平靜,似乎這件事真的過去了。

而這,卻讓裴寂心急如焚、魂飛魄散。

爲友、爲臣多年,裴寂太瞭解李淵了,李淵表面上寬宏大量,實則城府極深,多疑猜忌,這件事要是皇帝當場問責,問清緣由還好;若不立即解決好,現在雖沒有什麼問題,但日後他必然倒在這件事上。不過皇帝已經表明了態度,要是他再來糾結此事,只會惹皇帝更加懷疑、令人關注,在幷州一役,以及推薦裴律師一事上,是他裴寂私心重,但真要說了,那就顯得十分難看了,皇帝也會認爲:你裴寂都敢在關鍵性的戰役動私心了,還有什麼事情你做不出來的?所以此刻,他是言多必失。

————————————

非常感謝書友‘劍魂平臺、書友20170920233856975、他鄉人不墜青雲之志’大賞。

新的一週開始,請朋友們投票支持,謝謝。

第642章:家國天下第512章:蛇與農夫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212章:背主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淵交底(月底求票)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406章:大隋暴徒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570章:兵臨江都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347章:喪家之犬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141章:時間寶貴(求收藏推薦)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905章:重大突破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428章:王世惲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179章:仁慈不好(求收藏推薦)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00章:棋子第209章:狹路相逢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546章:圖窮匕現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822章:英雄白首第562章:揚塵禦敵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014章:民亂第614章:抵達襄陽第848章:遨遊九天第068章:長孫無忌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320章:戰前吉兆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048章:凌敬謀晉陽第585章:恩怨難解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133章:據理力爭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025章:金甲大將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555章:去其首腦,斬斷瓜葛第266章:三大巨梟第316章:登基好日子第058章:滅了他第542章:‘萬’國朝隋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430章:江淮之虎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323章:坐觀成敗第678章:造反不易第121章:瘋子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522章:決定第309章:一鳴驚人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972章:牛鞞縣,周青獻計第883章:嫁禍東吳,水落石出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753章:聯合行動第020章:論竇建德第831章:很多妃嬪第051章:羅藝謀反第871章:亂軍砍死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711章:破軍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454章:發動攻擊第733章:偏見第264章:一個不留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376章:答士子問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098章:羣起聲討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
第642章:家國天下第512章:蛇與農夫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212章:背主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淵交底(月底求票)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406章:大隋暴徒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570章:兵臨江都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347章:喪家之犬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141章:時間寶貴(求收藏推薦)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905章:重大突破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428章:王世惲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179章:仁慈不好(求收藏推薦)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00章:棋子第209章:狹路相逢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546章:圖窮匕現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822章:英雄白首第562章:揚塵禦敵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014章:民亂第614章:抵達襄陽第848章:遨遊九天第068章:長孫無忌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320章:戰前吉兆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048章:凌敬謀晉陽第585章:恩怨難解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133章:據理力爭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025章:金甲大將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555章:去其首腦,斬斷瓜葛第266章:三大巨梟第316章:登基好日子第058章:滅了他第542章:‘萬’國朝隋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430章:江淮之虎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323章:坐觀成敗第678章:造反不易第121章:瘋子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522章:決定第309章:一鳴驚人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972章:牛鞞縣,周青獻計第883章:嫁禍東吳,水落石出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753章:聯合行動第020章:論竇建德第831章:很多妃嬪第051章:羅藝謀反第871章:亂軍砍死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711章:破軍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454章:發動攻擊第733章:偏見第264章:一個不留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376章:答士子問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098章:羣起聲討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