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

“殿下!但不知您如何看儒學?”孔穎達問道

楊侗說道:“我還崇拜孔子、孟子!也很崇拜真正的儒學。”

“何爲真正的儒學?”孔穎達問出了大家的心聲。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這也是人類最本源的價值觀!儒家應該是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法治的代表!但是自從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採納之後,獨大的儒家就失去了銳意進取、勇於開拓、包容萬千、兼容幷蓄的精神。之後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刪除篡改,這些面目全非的儒家學說的推廣,令整個民族不思進取、故步自封、思想僵化!當人們用千多年前的思想,來經營一千多後的今天,結果可想而知……”

楊侗目光掃向了孔穎達,接着說道:“天地之間沒什麼一成不變的知識,只有因地制宜、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先秦時期的律法,拿到今天來看是多麼的幼稚,如果我們照搬着用,恐怕我大隋立即會大亂!而現在的律法制度,延續下去也會不合時適,而被拋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纔是這個天下發展的定律。”

“任何一門學說、一種思想、一條律法、一項制度……都需要不停的根據天下的發展變化而不停完善。這纔是一個聖賢應該做的事情,也纔是一門學說永恆的主題。”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楊侗背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一大段,然後向面對慘白的孔穎達說道:“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國家……‘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一門學說亦然。一家獨大的儒學,失去了天敵,就等於失去了奮鬥的目標,遲早會在安逸越來越窄,最終被新的思潮取代。所以百花爭鳴纔是春,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孔穎達目瞪口呆……

震撼太大了。

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不敗之地,要奮發圖強,不能安於現狀、不能不思進取。在時代的大背景下,孟子這往篇發人深省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橫空出世。

如今,楊侗這篇儒家經典,反勸儒學,不得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孔穎達是一個儒者,完美的儒家子弟,他其實明白當下的儒家思想,完全是配合統治者鞏固皇權的工具,早已失去了孔孟精髓。

孔子生前被各國視若敝履,不屑一顧,爲何自漢以後,歷朝歷代都在尊崇儒家學說?

這個問題其實不僅孔穎達明白,楊侗也明白,在場的儒者也明白。

但是大家都不會拆穿……

爲何?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

諸子百家之中,楊侗其實也喜愛儒家,因爲儒家爲皇權服務,可以提高君王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他和所有君王一樣,奉行的是外儒內法理念!當然了,他善待儒學,卻絕不會專用儒學,各朝各代的太祖皇帝,都不會專用一門學說。

他引入百家,確實是想要以法治國、以儒立德、以兵攻掠、以農強國、以墨富國、以醫惠民、以縱橫遠交近攻、以陰陽明天時地利

而誦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則是引起孔穎達等儒家學者的警醒之心,從而讓百家入境更爲勝利一些。

唯有百家爭鳴,才能讓這個民族永遠屹立在世界之巔!

大隋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是方位的人才!

只有儒、法、兵、墨、醫、農、商、縱橫、天文……齊頭並進,各出佼佼者,才能讓大隋成爲天下的主宰。

四書五經能治理天下?四書五經能減少犯罪率?

騙鬼吧。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人、家、國如此,學派亦然。所以,百家爭鳴對國家百姓、對學派本身都有百利而無一害!”

楊侗爲引入百家劃下了定論。然後,對杜如晦說道:“我一直缺一個記室參軍,克明先擔此一職,幫我處理公文,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在私底下和我說,但正式場合,你只能聽不能說。”

許敬宗等人一聽,豔羨不已。

記室參軍品級不高,甚至不入品級,相當於書僮之類的。但在大隋王朝卻炙手可熱,很多人削尖了腦袋都想往這位子上鑽,因爲它離楊侗最近,是近臣,能就近展示自己的才華!只不過,楊侗沒有合適人選,一直沒有設此職位,遇到大事也只是和楊恭仁、房玄齡他們商量。

現在這般安置杜如晦,所有人都知道,杜如晦的出頭之日不遠了。記室參軍對楊侗來說,則是考察人才的重要地方,從這個地方出去的人不但能力出衆,同樣也是楊侗的親信,所以,楊侗不會受任何人左右。

杜如晦只當一次滏陽縣令,而且幹了不到半年跑路了!或許他有經天緯地之才,或許他看了許多先進的施政綱領,但事實上,他僅僅是一個從來沒有處理過大事的雛鳥,杜如晦也許不會搞出紙上談兵的事情,但貿然讓他登上高位絕非好事,自己以歷史上成型的千古名相待杜如晦,實在是對他的不公平。

人都必須有一個成長的歷程,雖然杜如晦依然是杜如晦,但一個初出茅廬的名相之才,畢竟不是名相,‘名相之才’和‘名相’之間的差距自然不是一點半點。

現在已經不是剛剛立足冀州的時候了,那時候楊侗無人可用,逮住一個就扔一個侍郎,在成長的過程中,房玄齡、楊師道、魏徵、孔穎達、凌敬、姜行本等人,可謂是錯誤百出!不過好在那時候地盤小,造成的影響也不大。當地盤擴大的時候,他們已經成長了。

如今一部尚書的每一個決定,影響到兩千多萬人的生活,一方大勢力的安寧,楊侗真不敢讓杜如晦一個新人去專管一部。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這話,說的不是老江湖膽子變小了,而是有了負擔,多了謹慎,因爲他已經不單是自己一個人,還代表着家人、朋友、下屬的利益,他不能出事。

有了牽掛的楊侗,也不再像以前那般敢率性而爲了,“江湖越老膽子越小”這句話,或許是一個男人成熟的分水嶺吧。

杜如晦沒有應下,而是深深地看了楊侗一眼,道:“殿下難道不擔心過錯被屬下發現?”

“人非聖賢,孰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楊侗聞言不禁失笑道:“我不是神聖,我也是人,有錯是正常的。自從均分田地以後,我就被口誅筆伐至今,不過凡事都有正反兩面……我的過錯如果得到及時彌補,損失的或許只是一點名聲、財物,但如果沒有人提點,那就是禍國殃民!而過錯,只要我們敢去正視它、接近教訓,不但沒壞處,反而可以避免日後犯下更大錯誤。如果我連自己的過錯都不能正視,還談什麼爭霸天下?”

杜如晦聞言愕然!

上位者,不都應該拼命的粉飾自己的嗎?不過楊侗這份心胸和氣魄的確讓人折服。

“如果沒有人敢罵我,我反而擔心了。”楊侗朗聲笑道:“沒有人罵,不是我楊侗完美無缺;而是,要麼有人不想讓我聽真話、實話……要麼人們對我不抱任何希望了!沒人罵,說明一個勢力腐朽了,這個‘大隋王朝’是我楊侗帶領大家一寸一寸打下來的!在我有生之年裡,我不希望大隋走向腐朽、走向墮落!”

“殿下英明!”

杜如晦肅然躬身道。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如果杜如晦還推三阻四,那反倒顯得小家子氣。

……

(每天煎到大半夜,懇請兄弟們支持正版,對您來說只是幾毛幾分錢,對我卻是天大的動力……有月票、推薦票的兄弟來幾張安慰安慰,推薦票、收藏也好啊)

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876章:異常年景,所用非人第697章:唐朝議科舉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070章:章仇太翼第948章:隋失二將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586章:雙龍會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754章:神仙上山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863章:一場笑話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830章:借花獻佛,激勵全軍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349章:發威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824章:壯士斷腕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559章:賞罰不明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974章:父子之爭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832章:分封建國第128章:工部改制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704章:隋唐陰謀第192章:武州商行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146章:梟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942章:患難夫婦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100章:演技出衆第003章:單挑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104章:李淵稱帝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749章:定策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414章:落幕、新生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078章:強吃鐵勒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584章:楊廣之心第157章:王仁則再來(求收藏推薦)第099章:李淵應對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007章:一將無能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第492章:我楊善會自絕謝聖上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353章:皇甫無逸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509章:土崩瓦解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484章:緊急行動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104章:李淵稱帝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262章:攻城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735章:戰後第519章:有鳳來儀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
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876章:異常年景,所用非人第697章:唐朝議科舉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070章:章仇太翼第948章:隋失二將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586章:雙龍會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754章:神仙上山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863章:一場笑話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830章:借花獻佛,激勵全軍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349章:發威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824章:壯士斷腕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559章:賞罰不明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974章:父子之爭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832章:分封建國第128章:工部改制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704章:隋唐陰謀第192章:武州商行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146章:梟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942章:患難夫婦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100章:演技出衆第003章:單挑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104章:李淵稱帝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749章:定策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414章:落幕、新生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078章:強吃鐵勒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584章:楊廣之心第157章:王仁則再來(求收藏推薦)第099章:李淵應對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007章:一將無能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第492章:我楊善會自絕謝聖上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353章:皇甫無逸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509章:土崩瓦解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484章:緊急行動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104章:李淵稱帝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262章:攻城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735章:戰後第519章:有鳳來儀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