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五年之期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五年可以說是滄海一粟,可是對於徐陽來說,在大唐的這五年的時間,卻讓他有了重活一世的感覺。

手機和電腦依舊可以聯網,每天都能看到後世五花八門的新聞,當一個現代人被硬生生的卡在了一千四百年前,他能夠做的,就是扇動他那雖然弱小,但卻超越時代的翅膀,讓這操蛋的歷史變的不再像原本那樣操蛋。

徐陽做到了。

東征軍大勝歸來,慶功宴在長安連續開了三天三夜,整個大唐的百姓都在慶祝這樣一個強大的對手倒在大唐腳下。高麗覆滅,淵蓋蘇文被城管大軍押送回了長安,當初徐陽看到他的時候,這名在史書中被形容成驍勇剽悍、魁梧非常的大漢卻被押在囚車之中,看起來鬍子拉碴、兩鬢微白,模樣頗爲頹廢,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半島之上,自此變成了三足鼎立之勢,然而由於大唐這一次出兵的雷霆之勢,也讓百濟、新羅、倭國十分畏懼,皆避其鋒芒,向大唐俯首稱臣。

稱臣的還不僅這三個小國,在得知這個最爲強大的中原帝國的已經佔領了整個中亞的土地之後,連許多地處中歐的小國和蠻夷都派來使者,向這樣一個強大帝國表達自己想要臣服的意願。

偉大的李二陛下自然也不會放過這一次遠交的機會,命戶部參知侍郎唐儉帶着豐厚的禮物、冊封的手書還有象徵着唐王朝權威的節旗,從絲綢之路抵達那些蠻夷國家,承認他們政權的合法性。

此次東征。有功之臣有很多。李績被封爲護國公、李道宗爲御前郡王。還有王文度、薛仁貴之類的,李二對他們全都大肆封賞,就連城管戍隊的士兵功績全部增加兩轉。

前線取得大勝,後方自然也是功不可沒,這一次留下監國的太子李承乾更是得到了李二的親自表揚。

說到李承乾,他的加冠禮舉辦的異乎尋常的順利,朝中上上下下全都對這名完美無瑕的皇儲抱有極高的期望,年過耄耋的李綱更是評價他“溫文儒雅。通曉禮儀,堪爲明帝。”讓李二心花怒放,賞賜給李綱黃金十斤,綢緞百匹。

徐陽的努力最終還是換回了豐碩的回報,沒有跛腳、沒有稱心、更沒有了三弟的威脅,和歷史上完全不同,這一次李承乾面前的皇位是一條光明的坦途大道。

李承乾自然而然的踏上了徐陽早已給他安排好的道路;只要李二一死,他立馬就會繼承這個帝國,所以他現在不慌不忙,不用拉攏。不用謀反,他現在只需要靜靜等待就可以。

同樣是皇子。李泰現在卻成了書院的一名學霸,和醫學院的隴傲天、土木工程系的牛師贊、文學院的駱賓王並稱書院四大考神;每一次書院的考試,基本上就是他們四個包攬前四名。

。。。。。。。。。

政治上已經沒有了任何讓人擔心的問題,所以徐陽更是致力於發展民生,提升教育的公益事業。

五年的時間,土豆和玉米已經在全大唐普及,這東西的產量是驚人的,前三年,李二號召全國人民種植土豆和玉米,最後搞的這兩樣作物的產量達到了聳人聽聞的地步,長安的十八個糧倉全都堆滿,可連市場上土豆玉米的十分之一還沒收夠,糧行土豆的價格已經降到了三文錢一斤,可這樣都賣不出去。

整個大唐的百姓都有些陷入了迷茫,他們不敢相信,幾年前還因爲米粥都喝不起而餓死人,幾年後,家中的地窖和糧倉都堆滿了,可是地裡還剩下一大堆的土豆和玉米沒有地方存放,這讓他們有些如墜夢中。

徐陽這時候很是時宜的拋出收購土豆和玉米的的消息,一時間長安周邊四縣百莊的老百姓都紛紛把家中多餘的土豆跟玉米賣到了徐家莊。

正當所有人都在好奇徐家莊收購這麼多的土豆和玉米都將如何處置的時候,一種口感筋道、爽滑、有彈性的食物風靡了長安,又是出自鬼谷子之手,美名其曰:土豆粉條。與土豆粉條一同推出的還有一種食物,外表金黃,口感綿柔,如同饅頭一般,可是內部卻有一塊凹陷,名字叫做:玉米窩頭。

這兩樣東西一出,長安人盡皆知,頓時成了長安本地的一道著名美食,來長安,若是不吃上一頓這兩種食物做成的飯菜,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過國家化的大都市。

當然,也沒有人注意到,徐家莊又憑藉着製作土豆粉條、玉米窩頭又帶着長安的商賈大賺了一筆。

長安的商賈們的足跡現在已經遍佈了大唐的大江南北,北至絲綢之路、西至四川盆地、南至嶺南山道、還有海外的澳洲等地,全都有他們的身影,五年的時間,已經足夠讓一個小組織成長爲一個龐然大物:青龍坊商會就是這樣一個組織,當初徐陽創立大唐商人聯合會,就是想要將商人們的力量組織起來,而現在,這股力量已經成了能影響朝廷的地步。

《商稅法》李二已經頒佈修改了四遍,可是無論怎麼修改和苛求這些商賈,商人們仍對買賣趨之若鶩,大唐國家銀行已經將紙鈔普及,現在在長安的大街上買東西,很少能看到有人直接掏銀子和銅錢,有的,全都是一張張的紙鈔。

青龍坊成了商人們的陣地,《商報》也自然而然的從這裡誕生,所寫的東西大多都是些致富勵志的故事,讓商賈們更是有了精神支柱一般。

在大唐,徐家的地位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幾乎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提到長安徐家,衆人都會不由自主的聯想到鬼谷徐家。

“在任何時代都沒有過這樣能夠八面玲瓏的人才。”這是陸德明老先生評價徐陽的話,他老先生的話可謂是入木三分,因爲看看徐家的地位就可以知道。

在朝堂上,自高麗大勝之後,李二雖然沒對徐陽封賞,可是卻把他參知政事的官位從從二品提升到了從一品,足以可見對其的賞識。

在商賈中,徐陽可以說是領頭人的身份,雖然很多時候他都不站在臺前,可商賈們做的每個大動作,背後都有他的身影。

在文武官員中,這鬼谷子更是左右逢源,不但和牛進達、程咬金、李靖這些大將的私交極好,而且還和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這些人以叔伯相稱。。

。。。。。。

五年間,大唐的鐵道也以井噴的方式發展着,從洛陽的鐵路,北至幽州、南至杭州,已經全線通車,從域外掠奪來的奴隸不休不眠連日連夜的終於將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鐵道鋪建完畢。

南山書院墨家的那批精通機關術的先生也已經將蒸汽機改良到了第五代,不但燃燒的煤料更少,而且火車頭的速度更快,從洛陽到杭州,騎馬原本需要半月,可是現在,只要乘坐火車,短短四日就可以抵達。

鐵道的修建,架構成了溝通南北的天路,自此,大唐國內的物資調動成幾何時增長,往日需要人力推車半月才能轉移的糧食,現在只要送上火車,短短几日,就可以到達人力不休不眠數月才能到達的地方。

正如《大唐新聞報》責任主編馬周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一樣,”自鐵軌架設,天塹變通途,爾來南北相望之地,已在咫尺天涯,我大唐之新時代,已經到來。。。。”

第13章 朝賀進行時第34章 舉唐震驚第59章 終將入長安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2章 長安公共交通公司第4章 睜眼看世界第39章 自行車上市(二)第38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38章 ?政治陰謀論第30章 與土人的第一次交鋒第33章 火藥炸山第24章 攻城戰第12章 考試風波第61章 唐朝大婚(下)第51章 書院的聚會第5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64章 天下之主第47章 ?《張全蛋回憶錄》第33章 大國氣度第56章 大唐,黃雀在後!第27章 白駒過隙第2章 長安,長安!(下)第3章 五年之期第49章 長孫皇后的大義第9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二)第33章 城管生活初體驗(三)第39章 伊人相伴第10章 李二家的朝堂(下)第44章 震驚大唐的財富第43章 夫妻夜話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40章 飛天之夢(下)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7章 採訪申請第54章 科技的啓蒙第55章 大軍開撥第47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第51章 書院的聚會第60章 安市城大捷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48章 永結同心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32章 工地風波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31章 山東集團的博弈第12章 考試風波第5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50章 化學院助手第4章 科舉張榜第5章 財要外露第18章 去長安留學第47章 五皇子經商(下)第22章 南山書院第70章 商業聯合會第64章 大火燒城第27章 宗教侵略第44章 勝敗天平第5章 征服世界的決心第14章 夜襲定襄第56章 航海前的準備第36章 澳洲動植物第47章 五皇子經商(下)第60章 南山女子學院第19章 ?幽州大酒店第11章 長安城的一天(下)第44章 吐蕃來訪第26章 服裝款式第46章 五皇子經商(上)第34章 帝國的士兵第29章 重建敦化坊第19章 登韓抗戰第62章 攻守博弈第19章 登韓抗戰第45章 墨家四大機關第38章 名動長安(一)第22章 南山書院第12章 航海啓示錄第13章 書院中的皇子第66章 長安小年第40章 膝下子女第10章 VIP金銀鑽卡第15章 大唐幽州足球隊第27章 秦王2.0版第16章 道家袁天罡第21章 修建體育場第25章 遠征後勤補給招人第24章 攻城戰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29章 非隋民乃唐人第1章 廟堂之高第3章 戰前討論會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33章 大國氣度第14章 凌煙閣二十五功臣(上)第3章 國庫司監第58章 太液湖畔第21章 盆滿鉢滿第17章 甕中捉鱉第26章 佔領琉球
第13章 朝賀進行時第34章 舉唐震驚第59章 終將入長安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2章 長安公共交通公司第4章 睜眼看世界第39章 自行車上市(二)第38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38章 ?政治陰謀論第30章 與土人的第一次交鋒第33章 火藥炸山第24章 攻城戰第12章 考試風波第61章 唐朝大婚(下)第51章 書院的聚會第5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64章 天下之主第47章 ?《張全蛋回憶錄》第33章 大國氣度第56章 大唐,黃雀在後!第27章 白駒過隙第2章 長安,長安!(下)第3章 五年之期第49章 長孫皇后的大義第9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二)第33章 城管生活初體驗(三)第39章 伊人相伴第10章 李二家的朝堂(下)第44章 震驚大唐的財富第43章 夫妻夜話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40章 飛天之夢(下)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7章 採訪申請第54章 科技的啓蒙第55章 大軍開撥第47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第51章 書院的聚會第60章 安市城大捷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48章 永結同心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32章 工地風波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31章 山東集團的博弈第12章 考試風波第5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50章 化學院助手第4章 科舉張榜第5章 財要外露第18章 去長安留學第47章 五皇子經商(下)第22章 南山書院第70章 商業聯合會第64章 大火燒城第27章 宗教侵略第44章 勝敗天平第5章 征服世界的決心第14章 夜襲定襄第56章 航海前的準備第36章 澳洲動植物第47章 五皇子經商(下)第60章 南山女子學院第19章 ?幽州大酒店第11章 長安城的一天(下)第44章 吐蕃來訪第26章 服裝款式第46章 五皇子經商(上)第34章 帝國的士兵第29章 重建敦化坊第19章 登韓抗戰第62章 攻守博弈第19章 登韓抗戰第45章 墨家四大機關第38章 名動長安(一)第22章 南山書院第12章 航海啓示錄第13章 書院中的皇子第66章 長安小年第40章 膝下子女第10章 VIP金銀鑽卡第15章 大唐幽州足球隊第27章 秦王2.0版第16章 道家袁天罡第21章 修建體育場第25章 遠征後勤補給招人第24章 攻城戰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29章 非隋民乃唐人第1章 廟堂之高第3章 戰前討論會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33章 大國氣度第14章 凌煙閣二十五功臣(上)第3章 國庫司監第58章 太液湖畔第21章 盆滿鉢滿第17章 甕中捉鱉第26章 佔領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