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玲瓏的母親是誰?】

金吾衛一擁而上,如狼似虎撲向王氏大臣,轉眼之間將這羣賣國賊制服,直接打斷雙腿拖了出去。

整座大殿之上,幾乎落針可聞。

門外卻是鬼哭狼嚎,隱隱竟然傳來一股臭味,那羣王氏官員屎尿橫流,顯然做不到常常自誇的視死如歸。

噗嗤!

噗嗤!

噗嗤!

連續的砍剁聲響起,空氣中瀰漫一股血腥氣,王氏大臣的哭喊聲漸漸消失,四十七個人直接在大殿門口被砍了頭。

“呼……”

李世民突然長長吐出一口熱氣。

但見皇帝陡然轉身而行,大踏步走回龍椅之下的臺階邊,皇帝噗通一聲單膝跪地,虎目閃爍着無法形容的激動,大聲道:“父皇,皇族今日吐氣揚眉也!”

在那臺階上方的龍椅旁邊,大唐太上皇李淵四平八穩盤膝坐地,老人忽然哈哈大笑,指着李世民道:“二郎,爽不爽利?”

李世民霍然擡頭,大聲回答道:“爽!”

李淵再次哈哈大笑,又問道:“通不痛快?”

李世民雙手攥拳,惡狠狠吐出一口氣道:“痛快!”

父子兩位皇帝,如此一問一答,忽然看到李淵顫巍巍站起身來,一雙渾濁的老目漸漸變得凌厲,看着大殿中羣臣道:“老夫退位八年,今日心滿意足,從今天開始,李世民是大唐名正言順的皇帝,朕,李淵,退位讓賢……”

朕,李淵,退位讓賢!

這句話李淵曾經說過,而且就是在這座大殿上說的,不過那是在八年之前,玄武門事變之後的第四個月,當時李淵滿含憤怒,站在大殿上說出了退位讓賢。

曾經說過的話,今天重新說一遍,前後相隔八年時間,然而大臣們都能明白爲何如此。

今天李淵所說,纔是發自真心,從今天開始,任何人沒有資格再抨擊李世民得位不正。

因爲,太上皇李淵心甘情願讓出了皇位。

李世民雖然做了七年皇帝,直到今天才算是名正言順。

“恭喜陛下,賀喜太上皇……”

整座朝堂大殿,忽然山呼一片,但見無數大臣從坐墊上站起身來,恭恭敬敬雙手抱拳行禮。

而李世民的幾個皇子更加興奮,行禮的時候渾身都在打哆嗦。

當年參加玄武門之戰的那些武將也很興奮,因爲李淵給李世民正名就是給他們正名。

滿朝文武,歡欣異常。

沒人願意活在愧疚之中,越是大人物越害怕留下罵名,今次李淵爲李世民正名,文武百官也跟着受益。

從今天開始,任何史書都得乖乖修改一番,曾經寫了李世民殺兄囚父的地方,必須修改成家人之間的內部紛爭。

李世民得位不正,現在堂堂正正。

原因很簡單!

李淵心甘情願退位讓賢。

這是李淵最大的權利,是任何人無法奪去的權利,只要他不承認李世民一天,李世民就得揹着得爲不正的罵名,然而只要他點頭認可下來,哪怕天下人一起罵李世民也白搭。

因爲這是李淵的傳位之權。

他把皇位堂堂正正傳給了李世民。

晚了八年!

……

“呼……”

李世民再次吐出一口長氣,直覺渾身彷彿泡入熱水一般輕鬆,他苦苦支撐了八年,終於等到了解脫。

這是來自他父親的承認。

李世民心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他想去東北好好謝謝一個孩子,如果不是那個侄兒橫空出世,也許他這一輩子都得揹着罵名。

是那個侄兒的不斷努力和奮鬥,終於讓皇族打掉世家吐氣揚眉,也正因爲皇族吐氣揚眉,從此皇權穩固無比,所以父皇纔會做出選擇,終於承認了自己的治世之能。

其實功勞有一大半屬於李雲。

“朕要去謝謝侄子!”

李世民這個念頭越來越盛,忽然擡頭看向了李淵,鄭重道:“父皇,您想不想出宮走一走?散散心,樂一樂。”

李淵微微一怔,隨即反應過來,但見老人滿臉驚喜,很是激動道:“二郎要放朕出宮遊玩?”

“你是放您出宮,是陪您出宮……”

李世民有些尷尬低頭,語氣訕訕道:“兒臣準備出關一行,觀閱渤海建國大典,建國的諸侯是您孫子,您這位爺爺應該去看一看。”

“好啊!”

李淵大喜點頭,激動道:“朕還要給他主持大婚,讓他迎娶正妻冊立爲妃,似乎小傢伙早已及冠成年,可是他一直沒有被長輩賜字,朕想到了一個不錯的字,這次去渤海正好給他賜字及冠。”

李世民哈哈一笑,連忙點頭道:“這是您做爺爺的權利,天下任何人都搶不去,父皇,咱們便這麼說定了,兒臣陪您一起出關,參加渤海建國大典,順便再給他娶上幾房媳婦,老三這一支很快就能繁榮起來。”

“對對對!”

李淵更加興奮,急急道:“朕去之後就不回來了,留着渤海幫他帶孩子,老年含飴弄孫,實爲生平一樂。”

父子兩代皇帝越說越投機,漸漸開始設想李雲娶妻生子的事情。

突然李世民面色一驚,脫口而出道:“父皇您得解釋一下,爲什麼堅持讓兒臣下那道聖旨,小鈴鐺封了歸德縣主,爲什麼您堅持把她賜給李雲。”

“哈哈哈哈!”

李淵揚天大笑!

但見老人笑聲中忽然走下臺階,一路竟然走到大殿羣臣面前,老人目光不斷在大臣之中掃視,被他掃視者幾乎都是世家出身的官員。

太原王氏剛被下旨滅門,此時世家官員各個心驚肉跳,他們弄不明白李云爲何突然看着他們,心裡不由自主生出一股緊張。

卻見李淵目光先是落到一人身上,笑呵呵道:“趙郡李氏,反水挺快!”

那人正是趙郡李氏的族長李博然,也是不久前第一個站出來對太原王氏捅刀子的人,他見李淵看着自己,連忙拱手行禮道:“太上皇這是說的什麼話?我趙郡李氏何來反水之說?您老人家可能還不知道,貞觀四年的時候我們已經選擇了站隊,當時渤海國主在范陽城裡狙擊人蔘,我們趙郡李氏虧得一塌糊塗,無可奈何之下,只能乖乖向陛下投誠。”

“哈哈哈!”

李淵一聲大笑,語帶深意道:“那豈不是禍兮福之所倚?”

李博然轉頭看了看大殿門外,太原王氏四十七個重臣的頭顱正擺在門口,李博然心有餘悸點了點頭,有感而發道:“果然是禍兮福之所倚!倘若那時沒有做出選擇,今天死的也許會有我們……”

李淵不再和他說話,轉而又看向一個大臣,悠悠問道:“清河崔氏,累世豪門,你們倒也聰明,朝堂上做出正確選擇。”

那大臣是清河崔氏新一代族長,輩分對上李淵明顯不夠看,連忙躬身彎腰行禮,同時也開口解釋道:“太上皇您卻不知,崔氏和程家有着姻親,因爲程家聯繫之故,慢慢接觸了渤海國主,經過渤海國主牽線,崔家和皇家早已結成同盟!”

李淵微微一怔,下意識問道:“這是哪年的事?”

崔氏族長臉色一紅,訕訕低頭道:“也是貞觀四年!”

原來當年崔氏也參與了炒作人蔘,結果被李雲搞得灰頭土臉,家族虧損太過嚴重,不得不乖乖選擇投誠。

李淵目光炯炯看着這人,忽然又問了一句道:“你們家的清河老叟身體如何?”

崔氏族長連忙再次一禮,滿臉肅靜道:“多承太上皇問詢,家祖父頗爲硬朗!”

李淵點了點頭,笑呵呵道:“你回家之後告訴他一聲,就說我李淵準備出關去遊玩,問問他願不願去,免得窩在家裡發了黴。”

崔氏族長鄭重點頭,恭敬答應道:“晚輩必然把話帶到。”

李淵不再和他說話,慢慢又走向一個大臣。

這大臣不等李淵開口,已經面色發白彎腰行禮,急急爭辯道:“啓稟太上皇,我滎陽鄭氏雖然沒有及早投誠,但是今夜在大殿上也選擇了站隊,還望太上皇大發仁慈,祈請皇族留我鄭氏一命!”

這人倒也光棍的很,自己先把自己的要求說出來,用的還是祈求之言,毫不掩飾的祈求活命。

不求不行啊,太原王氏剛剛被下旨滅了門。

此前大唐四姓六望,滎陽鄭氏和太原王氏走的最近。

並且,鄭氏和皇族之間頗多糾葛!

比如在早年之間,李淵曾是大隋的滎陽留守,雙方爲了利益多次針鋒相對,彼此之間說是有仇也不爲過。

長孫皇后曾經跟李世民說過,李元霸小時候捱打就是中了滎陽鄭氏的奸計,那次滎陽鄭氏使用下三濫手段,派出市井無賴想要擄掠逛街的長孫等人,結果李元霸發狂之後當街殺人,而滎陽鄭氏立刻驅動百姓威逼李淵殺子。

壞事做的多了,必然心驚肉跳,若問這一刻朝堂大殿上哪家的大臣最爲恐慌,毫無疑問絕對是祖籍滎陽的滎陽鄭氏。

……

其實這位鄭氏族長搞錯了李淵找他的原因。

但見李淵衝他看了半天,忽然笑呵呵問道:“鄭譯是你什麼人?”

鄭氏族長微微一怔,連忙回答道:“乃是家祖父!”

李淵點了點頭,突然又問道:“還活着嗎?”

鄭氏族長咽口唾沫,輕聲道:“家祖父晚年身體頗差,已於貞觀二年駕鶴而去。”

“哦,死了五年啊!”李淵又點了點頭,蒼老臉上現出奇怪神情,突然再次開口問道:“你可知道鄭譯和朕有死仇!”

鄭氏族長嚇了一跳,連忙道:“還請太上皇寬恕,家祖父已經作古。”

說着小心翼翼擡頭,看向李世民那邊,這貨其實擔心的是李世民,生怕皇帝下旨把他們鄭家也滅門。

“哈哈哈!”

李淵不知爲何突然大笑起來,竟然用手拍了怕鄭氏族長的肩膀,莫名其妙道:“你無需害怕,朕不想怎麼樣!你祖父雖然和朕有死仇,但你祖父和朕也有友誼,滎陽鄭氏和皇家之間,彼此頗多糾葛糾纏,具體誰對誰錯,其實各有對錯,上一代的仇怨,不會影響到這一代身上。”

鄭氏族長頓時鬆了口氣!

哪知李淵忽然又開口,道:“但是滎陽鄭氏這一代做出的錯事,皇族也不會平白無故給與寬容。”

這話登時讓鄭氏族長驚慌起來。

不是他不夠沉穩,而是身後揹負着一個巨大家族,倘若家族也被滅門,他這個族長就是全族的罪人。

奈何這幾年確實錯事太多。

滎陽鄭氏跟在太原王氏後面搖旗吶喊,七八年來一直屬於大唐皇族的死對頭。

就在他心驚肉跳之時,忽聽李淵再次問他,道:“鄭觀音是你什麼人?”

鄭觀音?

鄭氏族長心裡一抽!

這貨小心翼翼看了李世民一眼,然後才小聲小氣回答李淵道:“回稟太上皇,她是我姑姑。”

回答之時心中好奇,不知李淵爲什麼會問一個女子。

卻見李淵輕輕一嘆,彷彿回憶道:“觀音那丫頭,是個好兒媳……”

突然又看向鄭氏族長,大有深意問道:“你知不知道小鈴鐺的母親是誰?”

小鈴鐺?

那不就是剛剛被封爲歸德縣主的玲瓏?

她是李建成的女兒!

而李建成的太子妃似乎正是鄭觀音。

鄭氏族長怔了一怔,下意識看着李淵道:“太上皇您到底想問什麼?”

他隱隱約約已經覺得,滎陽鄭氏是死是活似乎有了轉機,也許就在剛剛封爲歸德縣主的小鈴鐺身上,太上皇似乎極力要促成歸德縣主和渤海國主的親事。

偏偏兩人乃是堂姐弟,堂姐弟之間肯定不能結合。

而太上皇明顯不是個老糊塗。

那麼,這裡面莫非有他們鄭家的隱秘不成?

……

……第3更,今天11000字。

第213章 【拿黃金買人口】第366章 【迎親,婚服】二合一第436章 【絲綢之路守護神】6更第419章 【天下間,阿瑤最疼我】第195章 【爭搶西府趙王的意義】第148章 【踏足帝攆,與皇帝同乘一車】第460章 【都是狐狸玩聊齋】第101章 【臭小子,你跪下吧】第248章 【屠滿城??】第309章 【我害怕徒弟們反目成仇】第32章 【人情世故,都需做戲】第350章 【最後一位需要提親的女孩】第21章 【皇后也要跟着?】第263章 【縱橫西域,六惡馬匪】第200章 【發展民生,幹掉遼東】第181章 【故意讓別人來爭,這是趙王的計策】第179章 【絕世武功?這是目錄!】第350章 【最後一位需要提親的女孩】第126章 【天下無敵,一人追殺百萬軍】總共欠大家六章第307章 【什麼是真正的天子】第278章 【騎牛少女,髒兮兮老頭】第252章 【前古未聞,夜間朝會】第21章 【皇后也要跟着?】第151章 【砸鍋賣鐵也要爭??】第422章 【皇族,親人也會翻臉】第196章 【李治被趙王看中了嗎?】第288章 【渤海國主,光頭禿瓢?】二合一章節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269章 【我這一生,有七次死劫?】1更第449章 【是對是錯,很難斷言】第263章 【那就全殺了吧!】第31章 【大唐第一精明人】第406章 【我是山中一顆草……】第238章 【我想一戰打垮遼東】第127章 【萬獸之王?打出五十年的畏懼】第134章 【李雲來了……】感謝盟主若冰的支持第73章 【殺人見血,場面失控?】第55章 【豬撞樹上了?】第223章 【徵兵,專門找窮人?】第163章 【無數苦心鋪墊,只爲收割天下】第405章 【聖女,你和李元霸還能再生……】第218章 【靺鞨人的超級大老闆】第219章 【李雲不是天下無敵?】第124章 【匹馬雙錘,殺到你們跪下】第142章 【我要在范陽城立一塊碑】第312章 【心狠手辣的族長】第318章 【仗義每多……】第149章 【拍賣會是什麼?拍賣會就是專坑傻子的】第263章 【那就全殺了吧!】第66章 【任何生意都有託】第164章 【日常閒聊,閒聊全是大事】第267章 【李靖和李績故意抗旨?】第213章 【拿黃金買人口】第303章 【又一個厚顏無恥的傢伙】第379章 【古往今來誰爲霸?天下英雄我第一!】第389章 【成家立業,可以殺人】第225章 【從今天始,生生世世死敵】第252章 【前古未聞,夜間朝會】第85章 【長孫皇后的禮物】第224章 【李雲的招數】四更第93章 【你這錘子哪裡來的?】第22章 【長孫皇后的錯覺】第434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4更第165章 【創造驚世大謊言】第430章 【祖師爺要給好處】第79章 【突厥聖女大祭司】第34章 【兇悍的姐姐】第459章 【古代版無間道?】第317章【渤海國主之妃……】第311章 【砸死,砸死】第408章 【李雲欺負李承乾?】第158章 【陛下和趙王差點打起來!】第92章 【一言不合就開砸】第387章 【第七個老婆,小盲瞎】第6章 【誘惑人,是一門學問】第9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13章 【聊天小能手程處默】第14章 【娃娃廢了怎麼辦?】第4章 【師傅,教我絕學吧】第263章 【縱橫西域,六惡馬匪】第157章 【我要賣掉造鹽之法!】第411章 【渤海國的朝堂】第264章 【玲瓏的母親是誰?】第108章【咱們真要瞞着他嗎?】第303章 【又一個厚顏無恥的傢伙】第357章 【春風十里,不如你】第332章【皇帝死掉渤海戶簿】第86章 【一錘八十,兩錘二百】第251章 【人若不懂感恩,那和野獸有什麼區別?】第265章 【一位老人的良苦用心】第147章 【李世民是個窮鬼皇帝!】第21章 【皇后也要跟着?】第318章 【仗義每多……】第371章 【阿瑤送給天下人的禮物】第355章 【阿瑤】第453章 【演戲,僞裝】2合1章節第119章 【摔杯爲號,想要幹啥?】第417章 【從今天開始,你是渤海國主的奴才】第245章 【古代武人的淳樸】
第213章 【拿黃金買人口】第366章 【迎親,婚服】二合一第436章 【絲綢之路守護神】6更第419章 【天下間,阿瑤最疼我】第195章 【爭搶西府趙王的意義】第148章 【踏足帝攆,與皇帝同乘一車】第460章 【都是狐狸玩聊齋】第101章 【臭小子,你跪下吧】第248章 【屠滿城??】第309章 【我害怕徒弟們反目成仇】第32章 【人情世故,都需做戲】第350章 【最後一位需要提親的女孩】第21章 【皇后也要跟着?】第263章 【縱橫西域,六惡馬匪】第200章 【發展民生,幹掉遼東】第181章 【故意讓別人來爭,這是趙王的計策】第179章 【絕世武功?這是目錄!】第350章 【最後一位需要提親的女孩】第126章 【天下無敵,一人追殺百萬軍】總共欠大家六章第307章 【什麼是真正的天子】第278章 【騎牛少女,髒兮兮老頭】第252章 【前古未聞,夜間朝會】第21章 【皇后也要跟着?】第151章 【砸鍋賣鐵也要爭??】第422章 【皇族,親人也會翻臉】第196章 【李治被趙王看中了嗎?】第288章 【渤海國主,光頭禿瓢?】二合一章節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269章 【我這一生,有七次死劫?】1更第449章 【是對是錯,很難斷言】第263章 【那就全殺了吧!】第31章 【大唐第一精明人】第406章 【我是山中一顆草……】第238章 【我想一戰打垮遼東】第127章 【萬獸之王?打出五十年的畏懼】第134章 【李雲來了……】感謝盟主若冰的支持第73章 【殺人見血,場面失控?】第55章 【豬撞樹上了?】第223章 【徵兵,專門找窮人?】第163章 【無數苦心鋪墊,只爲收割天下】第405章 【聖女,你和李元霸還能再生……】第218章 【靺鞨人的超級大老闆】第219章 【李雲不是天下無敵?】第124章 【匹馬雙錘,殺到你們跪下】第142章 【我要在范陽城立一塊碑】第312章 【心狠手辣的族長】第318章 【仗義每多……】第149章 【拍賣會是什麼?拍賣會就是專坑傻子的】第263章 【那就全殺了吧!】第66章 【任何生意都有託】第164章 【日常閒聊,閒聊全是大事】第267章 【李靖和李績故意抗旨?】第213章 【拿黃金買人口】第303章 【又一個厚顏無恥的傢伙】第379章 【古往今來誰爲霸?天下英雄我第一!】第389章 【成家立業,可以殺人】第225章 【從今天始,生生世世死敵】第252章 【前古未聞,夜間朝會】第85章 【長孫皇后的禮物】第224章 【李雲的招數】四更第93章 【你這錘子哪裡來的?】第22章 【長孫皇后的錯覺】第434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4更第165章 【創造驚世大謊言】第430章 【祖師爺要給好處】第79章 【突厥聖女大祭司】第34章 【兇悍的姐姐】第459章 【古代版無間道?】第317章【渤海國主之妃……】第311章 【砸死,砸死】第408章 【李雲欺負李承乾?】第158章 【陛下和趙王差點打起來!】第92章 【一言不合就開砸】第387章 【第七個老婆,小盲瞎】第6章 【誘惑人,是一門學問】第9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13章 【聊天小能手程處默】第14章 【娃娃廢了怎麼辦?】第4章 【師傅,教我絕學吧】第263章 【縱橫西域,六惡馬匪】第157章 【我要賣掉造鹽之法!】第411章 【渤海國的朝堂】第264章 【玲瓏的母親是誰?】第108章【咱們真要瞞着他嗎?】第303章 【又一個厚顏無恥的傢伙】第357章 【春風十里,不如你】第332章【皇帝死掉渤海戶簿】第86章 【一錘八十,兩錘二百】第251章 【人若不懂感恩,那和野獸有什麼區別?】第265章 【一位老人的良苦用心】第147章 【李世民是個窮鬼皇帝!】第21章 【皇后也要跟着?】第318章 【仗義每多……】第371章 【阿瑤送給天下人的禮物】第355章 【阿瑤】第453章 【演戲,僞裝】2合1章節第119章 【摔杯爲號,想要幹啥?】第417章 【從今天開始,你是渤海國主的奴才】第245章 【古代武人的淳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