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古代治國習慣科普】

李世民的目光同樣看向書冊,皇帝面色明顯沉吟一下,這纔好奇李雲問道:“此是何物?有何稀奇?”

“戶薄!”

李雲直接開口,這次回答的乾淨利索。

“原來竟是戶簿……”

“難怪他會鄭重拿出……”

“此物若是上繳陛下,果然可算天大之禮,但,戶簿上繳之後,渤海還是諸侯國嗎?”

“且先默默觀看,勿要直接置評,這位渤海國主一向行事詭異,他乾的任何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需要舉一反三,三之再三,不斷推測,多方聯想,即便做到如此謹慎,仍然可能掉進大坑……咦,這位同僚你想幹啥,莫非要站出去進諫不成?吾勸你趕緊打消念頭,今天的事咱們只看不阻。”

“對對對,只看,不阻攔,這位同僚趕緊回來,千萬別去摻和他們伯侄倆的事,摻和不起,容易把自己搭上。”

一本戶簿拿出,直接引得大臣們竊竊私語,究其原因只有一個,戶簿這東西太過特殊。

說它重要吧,其實不重要,這東西說白了就是個人口登記冊,記錄的乃是人口百姓田畝分配,這東西並非只有一冊,而是擁有很多很多冊。

比如在大唐那邊,每個縣域都有各自的戶簿,然後縣域根據屬地彙總,上面的州衙擁有一冊州級戶簿,州衙繼續往上彙總,級別就是道級戶簿,貞觀年間大唐總共劃分十道,所以整個中原擁有十冊道級戶簿。

這十冊道級戶簿再次彙總,就變成了大唐戶部掌握人口變動情況的參考書,因爲古代人口普查極難,所以戶簿這東西數據不準,有時候戶簿上面記載人口五百萬,可能實際人口已經變成一千萬,若是時局換成動亂災荒之年,數字則又會成反向遞減的情況,也許戶簿上面記載人口五百萬,實際人口已經衰減到了兩三百萬。

正因爲如此,所以戶簿才顯得不太重要,歷朝歷代雖然年年編訂這個,但是任何一個朝代都把它當做參考。

所謂參考,就是參而考慮的意思,爲什麼要參而考慮呢,因爲這東西不準啊。

如果很準,那還需要思考嗎?直接按照戶籍所載的數字進行政策制定,何須戶部大臣們每年都要爭辯不休。

但要說戶簿不重要,其實這東西又很重要。

此物乃是人口百姓的最主要記載,屬於官方性質的人口普查,天下何其大也,治大國並非烹小鮮,百姓需要田畝,人口需要糧食,倘若某個地方出了天災人禍,朝廷需要藉助戶簿推算受災的人數。

最重要的是,這東西能掌控稅收。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信息傳遞自然不便,這就導致了貪腐容易滋生,地方上很容易在稅收上做手腳。

打一個比方,大唐戶部擁有一本總戶簿,記載着整個中原人口數字,貞觀六年的時候曾經統計一次,當時的數字乃是2800萬。但是實際情況呢,全國人口最少也得4000萬。

至少1200人口沒有記錄在冊。

而地方上的官員由於直接管理基層,他們是能夠直接接觸這一部分人口的,自古有句俗話,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稅丁,只要你這個老百姓活着,有些地方官纔不會管你有沒有在冊,先派出稅丁把錢糧收了,然後再回來根據戶簿覈實。

這一覈實就出問題了。

錢糧收上來了,結果戶簿上面沒有這麼多人口。

咋整?

塞進自己腰包唄。

但是大唐戶部也不是吃乾飯的,能成爲朝堂大佬的都是基層爬上來的,下面那一套塞腰包的手法,其實都是大佬們玩剩夏的……

這時候就現出戶簿的重要了!

全國記載人口只有2400對吧?

你們實際收了4000萬人口的錢糧對吧?

哼哼,想要私自塞進腰包,不行!

咱們會推算,會根據戶籍進行參而考之,如今乃是盛世之年,不比大唐剛剛建立的時候兵荒馬亂,這種年月,人口肯定猛增,既然如此,各地錢糧按照增減補繳。

什麼是增減補繳?

說白了就是後世所謂的數學系數。

古人的智慧,其實比後世更加高遠,他們雖然不懂得現代科學,但他們積累了無數的經驗。

有時候經驗比科學手段更神奇。

大唐戶部制訂增減補繳的時候,玩的就是這個經驗手法……

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多收,有的削減,看似毫無道理,然而複合實際,戶部大佬們纔不會管你們下面報屈叫苦,大佬們制訂的增減係數保證讓你們無法自塞腰包。

經驗這東西,有時候真的很嚇人。

據傳貞觀六年戶部進行全國稅收押解入庫,各地糧倉竟然連一百斤糧食都無法貪,這是何等嚇人的精確,簡直超出了後世人的想象,全國幾千萬人口的稅收,數字差距竟然只有一百斤上下,這種操作即使放到擁有無數科技手段的後世,恐怕也只能對古代之人說一聲佩服。

因爲,後世人做不到這麼精確。

而大唐之所以能夠如此精確,正是因爲朝堂大佬們根據經驗制訂的增補係數。

打個比方,河北道比較窮,雖然道級戶簿上面記載了人口200萬,但是實際可能因爲青黃不接餓死了很多人,那麼稅收肯定和實際不符,錢糧肯定收不齊200萬人口的稅。

怎麼辦,增減係數啊,大唐戶部大佬們大筆一揮,直接給予河北道‘兩成並四’的減免。

兩成並四是什麼意思?

擱在後世就是8.4折。

對,大家沒看錯,朝堂戶部大佬給河北道打折了。

你們河北道按說應該上繳國庫100萬石糧食,但是根據增減係數只需要上繳84萬石入庫……

如果能多剩下一些,那很好,自己塞腰包好了。

如果一點也剩不下,甚至還有所缺口,那也無所謂,地方官員和稅丁自掏腰包把空缺補上。

就是這麼任性。

看起來似乎不講理。

但是實際情況卻非如此,河北道上繳朝堂的糧食絕對會和地方實際稅收一模一樣,注意,是實際地方稅收,而不是戶簿上記載的那個不準數字。

朝堂大佬們根據年年經驗積累,制訂的河北道折扣保證不差毫釐。

……

再打個比方,關內道,大唐長安所在,一國政治中心,錢多,人廣,豪門扎堆聚集,奴婢下人皆不在冊,戶簿所在人口300萬,實際可能達到了400萬,那些豪門圈養的奴婢下人能幹活能種地,但是豪門卻律法規定奴婢下人不記典籍,怎麼辦,眼睜睜看着豪門逃稅嗎?

想的美!

稅收增減係數,外加‘三成並二’。

明白了吧,河北道上繳錢糧的時候打了8.4折,關內道想都別想這種折扣,不但想都別想,你還得額外多繳……

朝堂大佬們可不管地方官員叫苦連天,你們上繳錢糧的時候就得按照1.32的係數進行。

數額不夠?

沒關係,自己掏腰包補足。

不想自己掏腰包?

也沒關係,去豪門大院普查人口去,逼着他們按照實際人口上繳,替換你們當官的自掏腰包。

這就是古代的稅收制度。

也是大唐一直奉行的手法。

所用參照之冊,正是一國戶簿,戶簿雖然數字不準,但是朝堂大佬們可以根據經驗參而考之,故因如此,又說戶簿其實也很重要……

而現在,李雲拿出了渤海國的戶簿。

……

“這便是你渤海一國的總賬戶簿麼?”

李世民忽然悠悠開口,皇帝的語氣不知爲何有些異樣。

然而李雲卻似乎沒有聽出異樣,只是鄭重點頭道:“是,此冊正是總賬戶簿,雖然屬於草記粗統,但它確實是渤海的戶簿。”

李世民呵呵一笑,淡淡問道:“也就是說,此冊極其不準嘍?”

李雲輕吸口氣,抱拳行禮道:“陛下贖罪則個,確實不太準確,臣的渤海國乃是草創,麾下辦事之吏頗有短缺,雖然他們努力普查人口,但是限於人力物力兩皆欠缺,所以只能粗粗統計個大概,勉強制訂了一個渤海戶簿。”

說着微微一停,忽然拱手把書冊舉起老高,李世民面色似乎更顯異樣,伸手把這本代表渤海戶籍的書冊接在手中。

但是皇帝並未翻閱,反而目光依舊看着李雲,詢問道:“就算極其不準,總有一個數字,朕現在問一你問,渤海人口有多少?每城多少人?每縣多少人?男丁有幾多,婦女佔幾成?另有按律減稅之蒙童,總數又是多少個?”

皇帝這話,問的李雲直接怔住。

渤海人口有多少?

這個問題他肯定能回答出來,畢竟只需要記住一個籠統的數字。

但是……

每城多少人?

每縣多少人?

這怎麼回答!

渤海現在有城嗎?

有!

可惜滿打滿算只有兩座城,分別是靠近幽燕之地的朝陽城,以及李雲國度所在的渤海城,其中渤海城還在建設之中,嚴格來說並非真的城池。

城池尚且只有一座半,縣城肯定一座也沒有,這讓李雲如何回答,他壓根無法回答。

偏偏皇帝后面的問題更加奇葩。

男丁有幾多?

婦女有幾何?

還有按律可以減稅的蒙童,總共又有多少個……

這簡直是在刁難人啊。

李雲哪裡能記住這麼確切的數字。

他實在想不通李世民爲什麼要問這些東西。

……

……第一章到了,今天嫂子加把勁,等會再上傳一章,我去整理了,等會見。

第117章 【自斷雙臂?自毀長城?】第354章 【猛將】第340章 【老百姓敢打皇帝?】第236章 【運糧出關,沒有護衛?】第391章 【名滿天下的大儒?得死!】第319章【看門人,敲鐘人】第305章 【第八個徒弟,李白丁】第366章 【迎親,婚服】二合一第272章 【生死批語,個個不凡】4更第403章 【大唐舔狗的第一次爭鋒】第66章 【任何生意都有託】第180章 【摘桃子摘到李雲頭上?】第31章 【大唐第一精明人】第248章 【屠滿城??】第313章 【天底下第一奇聞】第215章 【一口鐵鍋換取一個部族】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121章 【王凌雲揭穿演戲】第376章 【拜堂,很難】2更第257章 【玲瓏到底是什麼人?】第62章 【吃肥腸,當然要重口味】第87章 【五個傻缺徒弟】第77章 【夢想當個大屠夫!】第431章 【哪個地方的人最能吃辣?】第399章 【終究還是動殺機】第234章 【有人在覬覦程處雪?】第113章 【這玩意要是能當坐騎】第86章 【一錘八十,兩錘二百】第452章 【越是忠厚越得騙】第378章 【李元霸復活?】第325章 【武則天的老爹】第93章 【你這錘子哪裡來的?】第235章 【表面儒雅,心懷鬼胎】第402章 【媳婦多了也犯愁】第124章 【匹馬雙錘,殺到你們跪下】第218章 【靺鞨人的超級大老闆】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458章 【到底有沒有收服?】第356章 【皇帝的爹】第309章 【我害怕徒弟們反目成仇】第444章 【皇帝墜入彀中矣】第81章 【師尊,您是不是又思念師弟呢?】第94章 【心黑手辣小寶兒】第279章 【孩童?仙術?隱門?障眼法?】第137章 【這一聲娘,朕不許他喊】 感謝盟主‘青苔古路’第222章 【孔子成聖,老夫成仙】二更第403章 【大唐舔狗的第一次爭鋒】第297章 【培養一個女屠夫?】二合一章節第400章 【世家公子也許無用,但是絕對不會無能】第157章 【我要賣掉造鹽之法!】第197章 【雁過拔毛,忠奸難辨】第83章 【欺負小師弟,砸死】第135章 【母子終於想見】感謝盟主神農已被毒死第80章 【戈壁溜羊,突厥兇獸】第467章 【各種寶物隨意送】第1章 【先定一個小目標】第218章 【靺鞨人的超級大老闆】第35章 【小騙子,本姑娘盯着你】第337章 【歷史也是可以改的】第161章【你我結爲兄弟如何?】第26章 【國公府前,父子爭辯】第207章 【老程也想封王?】第296章 【平生郡主,強橫之道】第71章 【五個彪子鬧長安】第373章【脾氣太壞,準備休了】2更第123章 【漢人不是綿羊,你們突厥纔是】第37章【李雲行事總是讓人猜不透】第212章 【什麼東西天下無敵?】第432章 【祖師爺和李雲聯手敲打】第14章 【娃娃廢了怎麼辦?】第330章 【到底是怎樣的迎帝之禮?】總共欠大家六章第389章 【成家立業,可以殺人】第284章 【天地可逆,史不可改】第182章【挖開黃河?這簡直是個笑話!】第84章 【拜師宴爭風】第441章 【千秋草木,都是家人】第86章 【一錘八十,兩錘二百】第430章 【祖師爺要給好處】第27章 【程處默倒黴,今天男女雙打】第5章 【何不食肉糜?】第26章 【國公府前,父子爭辯】第304章 【小丫頭的神來之筆】第385章 【李雲,守夜人】第53章 【找仙人,採仙草,練仙丹】第140章 【李世民的反應怪的很】 感謝盟主:村頭乞丐洪七第256章 【朕不忍心下死手,千萬別是娶玲瓏】第176章【那個女孩,那般重要麼?】第335章 【我爲什麼現在還活着?】二合一超級大章第41章 【誰敢動我師侄?殺!】第337章 【歷史也是可以改的】第176章【那個女孩,那般重要麼?】第128章 【應是師姐弟,卻成生死敵】第201章 【遊戲之間,沖垮黃河】第294章 【不斷花樣作死】第7章 【菜市口上來一刀】第46章【四錘,四句詩】第64章 【程處默,爲師讓你去送禮】第88章【天生神力,空嘆坐騎】第440章 【湊出一股恐怖的兵力】
第117章 【自斷雙臂?自毀長城?】第354章 【猛將】第340章 【老百姓敢打皇帝?】第236章 【運糧出關,沒有護衛?】第391章 【名滿天下的大儒?得死!】第319章【看門人,敲鐘人】第305章 【第八個徒弟,李白丁】第366章 【迎親,婚服】二合一第272章 【生死批語,個個不凡】4更第403章 【大唐舔狗的第一次爭鋒】第66章 【任何生意都有託】第180章 【摘桃子摘到李雲頭上?】第31章 【大唐第一精明人】第248章 【屠滿城??】第313章 【天底下第一奇聞】第215章 【一口鐵鍋換取一個部族】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121章 【王凌雲揭穿演戲】第376章 【拜堂,很難】2更第257章 【玲瓏到底是什麼人?】第62章 【吃肥腸,當然要重口味】第87章 【五個傻缺徒弟】第77章 【夢想當個大屠夫!】第431章 【哪個地方的人最能吃辣?】第399章 【終究還是動殺機】第234章 【有人在覬覦程處雪?】第113章 【這玩意要是能當坐騎】第86章 【一錘八十,兩錘二百】第452章 【越是忠厚越得騙】第378章 【李元霸復活?】第325章 【武則天的老爹】第93章 【你這錘子哪裡來的?】第235章 【表面儒雅,心懷鬼胎】第402章 【媳婦多了也犯愁】第124章 【匹馬雙錘,殺到你們跪下】第218章 【靺鞨人的超級大老闆】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458章 【到底有沒有收服?】第356章 【皇帝的爹】第309章 【我害怕徒弟們反目成仇】第444章 【皇帝墜入彀中矣】第81章 【師尊,您是不是又思念師弟呢?】第94章 【心黑手辣小寶兒】第279章 【孩童?仙術?隱門?障眼法?】第137章 【這一聲娘,朕不許他喊】 感謝盟主‘青苔古路’第222章 【孔子成聖,老夫成仙】二更第403章 【大唐舔狗的第一次爭鋒】第297章 【培養一個女屠夫?】二合一章節第400章 【世家公子也許無用,但是絕對不會無能】第157章 【我要賣掉造鹽之法!】第197章 【雁過拔毛,忠奸難辨】第83章 【欺負小師弟,砸死】第135章 【母子終於想見】感謝盟主神農已被毒死第80章 【戈壁溜羊,突厥兇獸】第467章 【各種寶物隨意送】第1章 【先定一個小目標】第218章 【靺鞨人的超級大老闆】第35章 【小騙子,本姑娘盯着你】第337章 【歷史也是可以改的】第161章【你我結爲兄弟如何?】第26章 【國公府前,父子爭辯】第207章 【老程也想封王?】第296章 【平生郡主,強橫之道】第71章 【五個彪子鬧長安】第373章【脾氣太壞,準備休了】2更第123章 【漢人不是綿羊,你們突厥纔是】第37章【李雲行事總是讓人猜不透】第212章 【什麼東西天下無敵?】第432章 【祖師爺和李雲聯手敲打】第14章 【娃娃廢了怎麼辦?】第330章 【到底是怎樣的迎帝之禮?】總共欠大家六章第389章 【成家立業,可以殺人】第284章 【天地可逆,史不可改】第182章【挖開黃河?這簡直是個笑話!】第84章 【拜師宴爭風】第441章 【千秋草木,都是家人】第86章 【一錘八十,兩錘二百】第430章 【祖師爺要給好處】第27章 【程處默倒黴,今天男女雙打】第5章 【何不食肉糜?】第26章 【國公府前,父子爭辯】第304章 【小丫頭的神來之筆】第385章 【李雲,守夜人】第53章 【找仙人,採仙草,練仙丹】第140章 【李世民的反應怪的很】 感謝盟主:村頭乞丐洪七第256章 【朕不忍心下死手,千萬別是娶玲瓏】第176章【那個女孩,那般重要麼?】第335章 【我爲什麼現在還活着?】二合一超級大章第41章 【誰敢動我師侄?殺!】第337章 【歷史也是可以改的】第176章【那個女孩,那般重要麼?】第128章 【應是師姐弟,卻成生死敵】第201章 【遊戲之間,沖垮黃河】第294章 【不斷花樣作死】第7章 【菜市口上來一刀】第46章【四錘,四句詩】第64章 【程處默,爲師讓你去送禮】第88章【天生神力,空嘆坐騎】第440章 【湊出一股恐怖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