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

“無他,聽聞道長大名,想來拜會一番。”和尚笑道:“雖說佛道有別,但本質上,也算得上是殊途同歸,追求天人合一.......”

“貧道覺得,大師對於我道門,似乎理解不多。”李淳風笑道:“若是大師想要求官,倒不必來這觀星臺拜會我這麼一個不問世事的道士,大師此來,應是還有別的事吧......”

李淳風一步一步的將和尚引入局中,兩人對談之時,李淳風也‘無意間’提起玄世璟。

玄世璟與這方士才見過不久,而兩人之間的相見也並不是很愉快,這方士心裡對玄世璟自然沒有什麼好印象,在他眼裡,玄世璟不屬於需要巴結的那一類人當中,相反,玄世璟的存在,反而會讓他陷入困局。

李淳風與這方士提起玄世璟,也提起了玄世璟的‘不同尋常’之處,以及從道家方面說起玄世璟不同於常人,有意無意的,將玄世璟‘神’化或‘妖魔化’就像當初袁天罡對李二陛下說玄世璟那樣,對這方士說。

“大師說之前見過玄公,似乎玄公對大師的印象,不是很好啊。”李淳風說道。

那方士點了點頭:“是啊,不過玄公也只是執意貧僧所說的話的真假罷了。”

“那大師以後見到玄公,還需小心說話纔是,畢竟,陛下可是十分喜愛玄公的,不僅僅是因爲玄家的上一代人,更是因爲,這位郡公本身的不凡,二十出頭,便官至三品,爵封郡公......”

“道長,此子不凡?”和尚問道。

“不知大師是否聽聞過袁天罡道長的名號,還有袁道長的叔父,袁守誠道長。”李淳風說道。

李淳風與這和尚說話,七成真,三成假,算不得撒謊,只是言語上的修飾罷了,有七成真話在當中,這和尚,也不得不信。

畢竟是道門風頭名聲最盛的高人,沒必要去騙他這個外來的方士。

只是和尚還不知道,玄世璟與李淳風私交甚督,且早就與玄世璟通過氣了。

“貧僧雖初來大唐,但是對於道門的幾位德高望重的人物,還是有所耳聞的,即便是在宮中,幾位道長的名聲,也是人人皆知。”

“袁天罡道長對於玄公的看法,與貧道一般,而且,這位玄公,有將近十年的時間,都是在袁守誠道長身邊生活.......”

袁守誠這三個字的分量很重,無論是對道門來說,還是對這外來的方士來說,在民間,袁守誠的身上被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薄紗,幾乎與神仙無兩。

便是在道門,袁守誠也是如同信仰一般的存在。

李淳風的話,再次爲玄世璟身上,籠罩了一層神秘,而這層神秘,也是做給這和尚看的,將袁守誠搬出來,可比別的有用多了。

說了這麼多,和尚自己心裡也有了一番計較,道家的這幾位高人如此推崇玄世璟,看來,這玄世璟也着實不凡,這一點倒是可以利用一番,雖說自己與他的第一次照面不是很愉快,但若是自己在陛下面前誇讚這個玄世璟,說他與衆不同,這樣一來,豈不是讓陛下對自己的印象更上三分。

而且,自己與道家的幾位高人看法一樣,加上是‘外來人’的身份,說出的話,就更能令陛下相信了。

至少相信自己的‘身份’。

反過來利用玄世璟,讓大唐的皇帝更加相信自己的話。

看來今天來這太史局,上觀星臺一會這個李淳風,還真是正確的選擇,從李淳風這裡,知道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往後有機會,要在宮裡慢慢打聽纔是,即便不能直接問李淳風,在這太史局中,還有不少官員,向他們打探一番,總能打聽出有用的消息。

“聽說大師從天竺而來,有長生之法......”李淳風提起了這個話題。

“是啊,可惜,貧僧的長生之法,似乎那位玄公並不相信,還力阻陛下相信貧僧,駁得貧僧是啞口無言啊。”和尚笑道。

“說起來,這煉丹一事,我道門也頗有些心得,當初袁道長曾想爲陛下煉製長生丹,只是當中有些原因,此事沒能做成,因此,袁道長才會離開長安,周遊大唐,爲陛下尋求另一種長生之法。”李淳風說道。

“哦?袁道長也......那爲何沒成呢?”

“因爲陛下不同意。”李淳風笑道:“再往多了,貧道就不好說了,畢竟是幾年前的事情了,袁道長也只是提起過一兩句罷了。”

和尚一愣,放着長生的機會在眼前,陛下竟然會拒絕?這.......怎麼聽怎麼不真切......這李淳風說了這麼多,難不成陛下不同意,也是因爲這玄世璟在當中攪局?

看來這袁天罡前些年爲陛下煉丹的事兒要託人在宮中打聽打聽了,宮中應該有傳言纔是。

李淳風與這外來的方士在觀星臺之上“相談甚歡”,太子在東宮之中老老實實的處理政事,而晉陽從皇宮之中離開之後,長孫皇后也在琢磨着,如何旁敲側擊與李二陛下說這件事。

一個方士,攪動了整個太極宮的風雲。

太子在甘露殿外這麼一跪,宮中的這個方士對於整個長安城的人來說也就不是什麼秘密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和尚與李淳風之間的對話,被李淳風派人原原本本的告知了玄世璟,兩人現在要做的,就是等,等着這和尚自己到李二陛下面前去說玄世璟的事,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李二陛下知道李淳風煉的丹藥是有毒的,若是這和尚舊事重提,那就有意思了,到時候李二陛下心裡能不懷疑這和尚?若是這樣,玄世璟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這和尚對於李二陛下潛在的威脅,就被破除了一半。

長安城,十六王宅。

李治看完手上的書信之後,藉着燭火,將手中的信點燃燒盡,臉上的表情卻是凝重了起來。

“夫君,怎麼了?”一直關注着李治的王氏見李治的神色有些不對勁,關切問道。

“李安儼信中說,王玄策從天竺帶回來一個方士。”李治說道:“如今這方士被父皇安排在西內苑。”

第九百一十一章:遲來的正義從來不是正義第二章:離別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後宮不是個好地方第六百二十八章:立威之戰第九十九章:晉陽的箭術第二百四十章:禿驢!忒囂張!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偶遇來俊臣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聖旨放人第一千三百零三章:苦差事第八百八十七章:到此爲止第五百一十一章:百事待興第四十九章:燕來樓第八百九十章:好消息第六百三十五章:商議開礦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一百七十七章:佈置第五章:遇襲第一千一百四十章:活捉第九十七章:鹿山三霸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四十一章:侯府搬遷第二百一十七章:佛?道?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回孃家第一百六十八章:逃第九十九章:晉陽的箭術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四百四十七章:高門那些事兒第六十三章:無形炫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禍水東引第六百七十七章:用意何在?第九百九十七章:思鄉情第七十四章:下獄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死亡第五百三十一章:新的元日(中)第一百一十三章:常樂的“家”第七十三章 :難以啓齒的傷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暗中進行第六百六十八章:失蹤的太監第二百九十五章:名聲、實惠都要第二百九十八章:大舅哥第三百六十四章:後宮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約見第五百四十八章:出發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四百八十一章:樵夫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同去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透氣第三百八十九章:抓捕泉男建第六百零三章:劉仁願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二章:強取手書第一百五十九章:無賴第三百三十六章:一招鮮吃遍天第六百一十一章:調虎離山第五百七十八章:行動開始第六十八章:玄家惡少?第一百九十章:回商州!第六百八十章:書房談話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時間緊迫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勸說第四百七十五章:嫁妝那些事兒第四百六十三章:藉口進宮第三百四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到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莊子上的陌生人第九百五十三章:樹大不怕風的書院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一百五十章:小二賢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太后有請第六十九章:友誼的小船第三百零七章:王宮議事第一百一十一章:兕子是種很萌的動物第二百一十七章:佛?道?第一百四十一章:感業寺之行第四百四十二章:鄭家的嫌疑第三百八十一章:投降吧第五十三章:威鳳賦第三百三十章:劉仁軌與蘇定方第六百零三章:佈置伏擊第三百七十三章:婦人之仁第九十二章:誰算計了誰第八百六十章:大船也難行第四百六十四章:談話第十六章:高陽的疑惑第五章:行動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神侯府落戶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消息傳遞第六百二十七章:大棒和蘿蔔第三百九十三章:李二陛下的思量第五十七章:柴令武的啓發第三百一十一章:圍魏救趙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一千零六十三章:緋春園第五百七十四章:戰場,要的就是無恥第五百九十三章:動刑審訊第四百四十九章:凜冬至第九百零九章:人有私心第七百零四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二十一章:李安儼第九十章:道家袁守誠第四十二章:姑娘請留步
第九百一十一章:遲來的正義從來不是正義第二章:離別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後宮不是個好地方第六百二十八章:立威之戰第九十九章:晉陽的箭術第二百四十章:禿驢!忒囂張!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偶遇來俊臣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聖旨放人第一千三百零三章:苦差事第八百八十七章:到此爲止第五百一十一章:百事待興第四十九章:燕來樓第八百九十章:好消息第六百三十五章:商議開礦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一百七十七章:佈置第五章:遇襲第一千一百四十章:活捉第九十七章:鹿山三霸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四十一章:侯府搬遷第二百一十七章:佛?道?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回孃家第一百六十八章:逃第九十九章:晉陽的箭術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四百四十七章:高門那些事兒第六十三章:無形炫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禍水東引第六百七十七章:用意何在?第九百九十七章:思鄉情第七十四章:下獄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死亡第五百三十一章:新的元日(中)第一百一十三章:常樂的“家”第七十三章 :難以啓齒的傷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暗中進行第六百六十八章:失蹤的太監第二百九十五章:名聲、實惠都要第二百九十八章:大舅哥第三百六十四章:後宮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約見第五百四十八章:出發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四百八十一章:樵夫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同去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透氣第三百八十九章:抓捕泉男建第六百零三章:劉仁願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二章:強取手書第一百五十九章:無賴第三百三十六章:一招鮮吃遍天第六百一十一章:調虎離山第五百七十八章:行動開始第六十八章:玄家惡少?第一百九十章:回商州!第六百八十章:書房談話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時間緊迫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勸說第四百七十五章:嫁妝那些事兒第四百六十三章:藉口進宮第三百四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到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莊子上的陌生人第九百五十三章:樹大不怕風的書院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一百五十章:小二賢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太后有請第六十九章:友誼的小船第三百零七章:王宮議事第一百一十一章:兕子是種很萌的動物第二百一十七章:佛?道?第一百四十一章:感業寺之行第四百四十二章:鄭家的嫌疑第三百八十一章:投降吧第五十三章:威鳳賦第三百三十章:劉仁軌與蘇定方第六百零三章:佈置伏擊第三百七十三章:婦人之仁第九十二章:誰算計了誰第八百六十章:大船也難行第四百六十四章:談話第十六章:高陽的疑惑第五章:行動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神侯府落戶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消息傳遞第六百二十七章:大棒和蘿蔔第三百九十三章:李二陛下的思量第五十七章:柴令武的啓發第三百一十一章:圍魏救趙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一千零六十三章:緋春園第五百七十四章:戰場,要的就是無恥第五百九十三章:動刑審訊第四百四十九章:凜冬至第九百零九章:人有私心第七百零四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二十一章:李安儼第九十章:道家袁守誠第四十二章:姑娘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