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大唐的眼光與步伐

薛仁貴自己擔心這些也不是沒有道理,想想偌大的一個熊津都護府,下面的官員,全是薛仁貴在節制,加上薛仁貴在熊津手握重兵,幾乎等同於一方諸侯了,朝廷這邊能不管不問?

皇帝會放心?大臣會放心?就算皇帝放心了,朝中的大臣也得找機會在皇帝面前給他上眼藥,那時候,薛仁貴就算是規規矩矩的,那也抵不過三人成虎,所以薛仁貴害怕了。

“你說的倒是有道理。”玄世璟說道:“不過你現在坐在這個位子上,也是實勢所早就出來的局面,新羅剛定,就如同幾年前高句麗和百濟被平了一樣,新羅的地盤纔剛剛納入大唐的版圖之中,那邊一切事情,都要從頭開始,還是那個理由,你比朝中的任何人都熟悉熊津那邊,所以那邊的事情,你是當仁不讓,所以,原本新羅的地方上的建設,還是需要你來總領,等到幾年之後,那邊太平了,不會生亂子了,那些人都真真正正的歸附了大唐,能爲大唐做出貢獻了,到時候你也就不會被釘在那個位子上了,所以,不必恐慌什麼。”

薛仁貴在那個位子上做不久的,整個熊津道,都在薛仁貴的手底下,朝廷又怎麼可能把薛仁貴長久的放在那裡呢?估計等收了的新羅的地盤被薛仁貴整頓明白了,朝廷就會重新派遣一批官員到那邊,該接替的接替,該怎麼着的怎麼着。

至於薛仁貴,無非就是兩條路,一是回長安城,他在熊津立下了這麼多功勞,有那麼多的政績,在長安城,在朝堂上,必然是有一席之地,另外一條路,無非就是還會留在熊津,不過那時候的薛仁貴手中的權利,肯定不比現在,即便是手中的兵馬,也要被分出去。

朝廷現在對熊津道的重視還是不夠啊,打下來容易,但是守住,真正的讓它變成自己的地盤,這難。

所以現在這難題是落在了薛仁貴身上。

朝廷在讓他扛着這個難題。

保不齊新羅的百姓之中還會有一批比較有血性的人呢?趁着大唐一個不注意,就想要學高句麗餘孽一般,想要復國,或者是聯絡倭國。

倭國可是剛剛丟了島根県,把偌大的銀山拱手相讓給了大唐,要是有機會的話,他們會不取回來?

只是這個機會,估計如今這一代的倭國人,他們是等不到了。

如同後世島國建着鷹醬的軍事基地一樣,整個島根県,幾乎已經成了大唐在海外的軍事基地了,就是爲了護着島根県的銀礦,這可是大唐好不容易拿下來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戰爭機會所拿下來的,大唐抓住了這個機會。

等到這個難題被薛仁貴解決了之後,薛仁貴就可以安心了,因爲朝廷會給他挪窩。

“但是最近朝中已經有風聲,有不少人在陛下面前上奏,說起熊津的事兒了。”薛仁貴說道:“若是陛下問起來的話。”

“你問心無愧,你怕什麼。”玄世璟笑道:“放心吧,陛下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關於熊津,當年陛下還是太子的時候,一切就都已經謀劃好了,如今一切,不過是在計劃之中,按照計劃之內的路子在走而已,無需擔心,而且,你要處理的,不僅僅是熊津的問題,莫要忘了,大唐在倭國的島根県還有軍隊,還有銀礦,到時候從倭國運送出來的銀子,不是走熊津,就是要過海直接到登州,熊津半島地區,可是大唐對倭國的一塊跳板,所以這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便是朝中言論滿天飛,只要陛下相信你,只要你還效忠大唐效忠陛下,那就沒問題。”

玄世璟不管是從原本歷史上所瞭解到的,還是現如今活生生擺在眼前的事實,或者是他親自接觸的這個薛仁貴,都不可能對大唐有二心,所以可以放心的把薛仁貴放在熊津。

“這樣就好........”

顯然,有了玄世璟的這番話,薛仁貴是放心了許多,他常年在熊津地區,在朝中除卻玄世璟之外,也就沒有什麼別的人脈了,一旦朝中有人朝他潑髒水,能幫他的就只有玄世璟。

玄世璟相信薛仁貴的人品,所以也樂得幫他,畢竟幫他就是在幫大唐,幫着大唐安定熊津。

也正是薛仁貴在朝中沒有什麼人脈,朝中的一部分人也對薛仁貴放心,一個沒有人脈的人放在外頭,還被朝廷看的這麼嚴實,生不出什麼亂子來。

玄世璟所說的一切都在計劃之內,這話也沒錯,李承乾還是太子的時候,李二陛下還在謀劃着打高句麗的時候,這一整套的戰略體系就已經被玄世璟給提出來了,李二陛下也知道,只是這個戰略體系,大唐用了十多年的功夫,歷經兩代人,才徹底的完成,將整個三韓半島納入了大唐的版圖,三韓半島成了熊津半島,也完成了他們想要倭國的銀礦的心願。

一個目光,看十年,走了十年,這就是大唐的毅力,而且這個毅力,還會繼續持續下去。

畢竟,現在海面上的動靜還小呢,大唐的水師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一旦準備充足,隨時可以南下西洋,爲大唐開闢海上絲綢之路,到那個時候,世界的財富,將會源源不斷的涌入大唐,世界的文化,也會源源不斷的用入大唐,爲大唐所吸納,接收,而後大唐會在這些東西的基礎上,發掘出新的東西來。

只要不斷的與世界保持聯絡,大唐就永遠不會在世界上落後。

大唐的開放與包容,玄世璟已經是親身的體會過了,他也爲大唐有這樣的開放和包容感到自豪。

在這個全世界就只有大唐擁有火藥的時代,大唐着手研發火器,已經是領先了世界一步,工學院改進了織布機,大唐也正在引領整個世界的科技,站在了科技樹的頂端,還在不斷向上延伸發展,這樣下去,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會發生在這個時代,發生在大唐。

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無法挽留,去意已決第三百七十章:小公主與武才人第五十四章:玄清第一百三十二章:岷州刺史第九百五十九章:初衷第七百零四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四十六章:行動第五百九十一章:假斥候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八百六十四章:對峙第一百七十五章:營中的訓練第七百七十章:手段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動作第五百八十二章:打仗就別要臉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送信的人第五百九十九章:玄世璟的調動第三百七十二章:國子監遇玄清第六百四十一章:清點貨物第一千零二十一章:圖窮匕見第三百零二章:山水閒談第八百八十四章:人非草木第四百九十八章:張亮調兵第三百八十五章:煤第四百一十一章:與商人的會晤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清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玄世璟的新身份第一百七十六章:行動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玄世璟在蘇州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後宮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六百四十二章:看貨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敲鼓啊!這點兒膽量都沒有?第一百零一章:馬後炮第七十四章:下獄第一百一十八章:李二陛下的動作(下)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書院戒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李義府的推舉第六十一章:良心好痛第三百三十章:小表妹的能耐第七百零二章:何來不滿?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木已成舟第七百八十二章:每當看到推薦投給老書我的心楞個痛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權衡利弊第二百九十五章:名聲、實惠都要第五百八十八章:出發前夕第一百零一章:玄世璟的引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利錢第三百二十七章:各取所需第五百三十四章:尋求裝備第七十七章:審問(下)第七十七章:考驗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一百二十五章:李淳風與袁天罡第三百三十六章:一招鮮吃遍天第二百一十二章:倭國換天第九百一十三章:圈裡圈外第一百六十二章:目的何在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不相信第一百四十一章:感業寺之行第七十章:兕子的煩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獨自追蹤第六十章:準備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暗中進行第六百零二章:輪班第四百五十四章:將太子拖走第一百一十五章:逃離第七十五章:遂安公主的探視(上)第一千四百一十章:隱瞞消息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六十六章:李承乾的態度第七百一十八章:實習安排第九百一十七章:爛攤子第一百二十一章:似是故人第一百九十八章:岐州一夜第六百七十九章:關於馮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顧全大局第一千零八十章:禍及三代第四百二十七章:流言蜚語第四百八十三章:劫獄(上)第三十章:馴馬(上)第二百五十五章:好戲開鑼第二百一十三章:不待見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相顧無言第五百零二章:結果第一百二十九章:功夫第五百四十六章:擔心第二百八十四章:太聰明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利用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二百七十三章:眼饞第一千五百零九章:人要往上爬第九十一章:春日朝局第三百八十八章:平壤城的宵禁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國法第一百六十章: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第一百零八章:燕來樓的新頭牌第七十九章:印堂發黑第三百六十六章:十二萬大軍
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無法挽留,去意已決第三百七十章:小公主與武才人第五十四章:玄清第一百三十二章:岷州刺史第九百五十九章:初衷第七百零四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四十六章:行動第五百九十一章:假斥候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八百六十四章:對峙第一百七十五章:營中的訓練第七百七十章:手段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動作第五百八十二章:打仗就別要臉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送信的人第五百九十九章:玄世璟的調動第三百七十二章:國子監遇玄清第六百四十一章:清點貨物第一千零二十一章:圖窮匕見第三百零二章:山水閒談第八百八十四章:人非草木第四百九十八章:張亮調兵第三百八十五章:煤第四百一十一章:與商人的會晤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清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玄世璟的新身份第一百七十六章:行動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玄世璟在蘇州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後宮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六百四十二章:看貨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敲鼓啊!這點兒膽量都沒有?第一百零一章:馬後炮第七十四章:下獄第一百一十八章:李二陛下的動作(下)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書院戒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李義府的推舉第六十一章:良心好痛第三百三十章:小表妹的能耐第七百零二章:何來不滿?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木已成舟第七百八十二章:每當看到推薦投給老書我的心楞個痛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權衡利弊第二百九十五章:名聲、實惠都要第五百八十八章:出發前夕第一百零一章:玄世璟的引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利錢第三百二十七章:各取所需第五百三十四章:尋求裝備第七十七章:審問(下)第七十七章:考驗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一百二十五章:李淳風與袁天罡第三百三十六章:一招鮮吃遍天第二百一十二章:倭國換天第九百一十三章:圈裡圈外第一百六十二章:目的何在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不相信第一百四十一章:感業寺之行第七十章:兕子的煩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獨自追蹤第六十章:準備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暗中進行第六百零二章:輪班第四百五十四章:將太子拖走第一百一十五章:逃離第七十五章:遂安公主的探視(上)第一千四百一十章:隱瞞消息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六十六章:李承乾的態度第七百一十八章:實習安排第九百一十七章:爛攤子第一百二十一章:似是故人第一百九十八章:岐州一夜第六百七十九章:關於馮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顧全大局第一千零八十章:禍及三代第四百二十七章:流言蜚語第四百八十三章:劫獄(上)第三十章:馴馬(上)第二百五十五章:好戲開鑼第二百一十三章:不待見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相顧無言第五百零二章:結果第一百二十九章:功夫第五百四十六章:擔心第二百八十四章:太聰明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利用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二百七十三章:眼饞第一千五百零九章:人要往上爬第九十一章:春日朝局第三百八十八章:平壤城的宵禁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國法第一百六十章: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第一百零八章:燕來樓的新頭牌第七十九章:印堂發黑第三百六十六章:十二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