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承擔

“崔孝益......”爲首的先生嘴裡唸叨着這個名字。

按理來說,崔孝益在書院裡的作爲,從書院這邊來講,的確是應該給他一個處置,可是看崔孝益現在這個樣子,再給他處置的話,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畢竟,被崔知溫當街打斷了雙腿,顏面盡失......

“我倒是覺得,書院,一定要處置崔孝益。”另外一位先生說道:“這事兒本就是崔孝益在當中播弄是非,受世家之託,推波助瀾,若不處置,以後有樣學樣,書院成了什麼地方了?既然世家已經如此針對書院了,那書院這邊,又何必客氣?”

“但是如此的話,崔孝益這孩子,怕是要毀了啊。”坐在一邊兒,一位年紀較大的先生說道。

“崔孝益是世家的犧牲品,他的作爲,是爲了世家,若是崔孝益不處置,那毀的就是書院,毀的就是那些被他蠱惑的學生,趙先生,書院雖然是傳道受業的地方,但是沒點兒首段,或者是太過君子,以書院現在的地位,就算是想要生存下去,都難啊,所以,非常之時,應當行非常之事。”

書院內部,要乾淨,對學生,要乾淨,但是對外,乾淨,君子,那就是取死之道。

不管什麼東西,人也好,事也罷,乾淨了,就不長久。

一時之間,整個書院裡,都沉默了下來。

“崔孝益,書院必須給處分,而且,要給最嚴重的處分,此事就這般定了,諸位先生,若是此事有什麼後果的話,所有後果,本人一律自行承擔,我可以出事,但是書院不能,學生不能。”

爲了書院,這個鍋,他得背在身上,哪怕真的出事兒,他自裁謝罪,也不能連累了書院,連累了學生。

這樣激烈的行事首段,不給自己留後路,也狠狠的打世家的臉,就是爲了防止書院以後在出現這樣的事兒。

書院的學生進書院,背景來歷,參差不齊,平民出身者有,世家出身者,也有,以後若是世家有點兒什麼事兒,想要利用書院攪弄風雲,那書院成了什麼地方了?那還是能讓學生安心讀書的地方嗎?

不得不說,陛下的這個法子,有利也有弊,能讓學生在書院裡安心讀書,這倒是真的。

至於崔家,自己玩手段,還怕書院打臉?

“要不,咱們還是從長計議吧。”趙先生說道。

“不可,此事就按照李大人說的來吧。”

最終,書院還是決定,將崔孝益給推出來。

懲處崔孝益,這件事情,在旁人眼中,便是一目瞭然了。

書院是無辜的,學生也是被人鼓動,這背後操縱一切的,是世家,書院有何錯?所以,就算是陛下下旨不準天下學子議政,這也是世家造成的。

如此一來,文學院就不用再這件事情當中,處在個風口浪尖上了。

“將那些學生都叫到禮堂來吧,這事兒,他們也該知道。”李大人說道。

李承乾的這道聖旨一旦昭告天下,那這件事的源頭,就是文學院,是文學院的學生,造成了天下學子不能議政,可想而知,他們要揹負多大的輿論和壓力。

但若是處置了崔孝益,天下人都知道,這是世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得不說,朝廷派到書院的這位李大人,還是有些手段的,而且行事幹淨利落,他在書院,跟書院的這些先生,有互補之效。

書院的先生們,雖然有的曾經也在朝堂,但是,年紀大了,雖然有心思,但是也沒有了當初的鋒芒,在書院裡,磨平了棱角,有些事,還真需要李大人這樣的人,挑起一個頭,來保衛書院。

李大人這樣的人,就是書院的刀子,而書院的先生們,就是書院的盾。

李承乾從書院出來之後,並沒有回自己的住處,而是直接去了李二陛下那邊,他是來侍疾的,他來莊子上要親自辦的事兒,也就只有書院這一件事罷了。

回來伺候着李二陛下沒多久,書院就派人過來了,將這件事的結果告訴了李承乾。

也在李承乾的預料之中。

書院根本就沒有反對的理由和能力了,只能在能力範圍之內,儘量的保全書院和那些鬧事的學子。

而後,他們就將崔孝益給推了出來,世家攪動風雲,到最後這枚苦果,還得他們自己吞下去,書院到了現在,纔有如此反擊,憋的時間也夠長了。

若是李承乾不找上書院,書院也不會針對崔孝益。

就是可憐崔孝益,這樣一來,崔孝益,怕是活不成了。

若是崔孝益活着的話,面對的,便是整個大堂的文人士子的職責,也勢必連累到清河崔家,崔家爲了保全自家名聲,也不會再管崔孝益。

對於清河崔家來說,一個崔孝益,算什麼?沒了就沒了吧,只要對家族好,沒有什麼不可以犧牲的。

書院的處置除卻當初在朝堂上商定的對學生的懲罰之外,另外做了對崔孝益的處罰,那就是勒令崔孝益退學。

崔孝益這相當於是被書院給開除了,消息傳出去,大家就都能明白,這件事罪魁禍首就是崔孝益,早在朝堂上商議這件事的時候,衆人心裡隱隱約約的就想到了是崔家在背後推波助瀾,只是當時,大家都選擇了一個妥協出來的結果而已。

現在陛下要有如此行動了,那就只能將崔孝益推出來頂罪了。

當所有人都知道這事兒是崔孝益乾的,能不往他身後的崔家聯想嗎?

所以,崔孝益剩下的就只有一條路了。

自盡,保全崔家的名聲。

至於崔家,反正崔孝益也沒有什麼用了,一個雙腿殘廢的人,對於家族來講,沒有用處,反而要花費不少錢財精力來養活他。

所以到最後,這件事,最倒黴的,就是崔孝益了。

李承乾嘆息一聲。

好在李義府暫時在書院,這法子,一定是他力主。

這李義府,也是個朝堂老油子了,這樣的人,對書院有好處,但是他在書院,壞處大於好處,他這樣的人,不能在書院多待,找個機會,找人頂替他,將他調回朝堂。

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二百二十七章:錢財乃身外之物第三百六十八章:赦免第四十五章:病來如山倒第九百五十六章:文學院的進士們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帝師于志寧第一百四十章:腳踏兩隻船第四十一章:責任第三百一十七章:報復?第五百九十八章:遼東城第六百零三章:佈置伏擊第二百二十一章:辯駁第四百零四章:書院用膳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住在牛角尖裡的人第一百二十章:玉麒麟紙鎮現身第八百五十一章:讀書很重要第三章:石城第一百七十六章:吐谷渾,先鋒!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彈劾齊國公第七十章:英雄救美?第三百三十八章:所夫孫,死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終回長安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你得活着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王家門外第四百四十四章:低頭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大張旗鼓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想要離間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來俊臣第一千五百零八章:達到目的第四百一十三章:習俗第二百四十七章:江慕晴的投名狀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代代相傳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透氣第八百五十五章:死者的身份第一百三十五章:真假聖旨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老夫人的意思第四百二十三章:十六王宅的外來客第一百二十一章:兕子的嫁妝?第二百九十七章:軍令狀第二百二十四章:相見第二百一十八章:找上門的袁天罡第八章:不足之症第三百三十七章:所夫孫必須死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八百八十七章:到此爲止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捅破那層窗戶紙第四百三十九章:危機暗伏第三百四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到來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迴光返照第一百五十章:小二賢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王家門外第一千一百零一章:辦法第一百四十章:腳踏兩隻船第二百九十四章:莊子第四十章:喬遷之喜第六十三章:熟人第三百六十八章:赦免第三百四十章:泉蓋蘇文的處境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五百七十四章:戰場,要的就是無恥第六百一十章:李二陛下的探訪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查刺殺案第七百七十一章:國子監內的傳言第九百四十五章:一天第二十九章: 玄明德與李承乾第六百六十八章:失蹤的太監第八十二章:玄家的故事第八百四十八章:查錢莊第二百七十九章:阻攔第五十九章:雲來樓宴會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代價第四百七十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四百六十三章:上摺子的人第九百五十八章:似曾相識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牽扯第六十四章:分豬肉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此言當真?第一百三十二章:進宮看長孫第三百二十八章:對泉男生的節制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意難平第六百九十五章:戶部的章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大唐的眼光與步伐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二百一十二章:倭國換天第九十三章:接管玄武摟第八百二十一章:江王的動靜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人頭滾滾第三百六十九章:援兵到第六百六十一章:面聖求情第一百七十九章:房長史第五十九章:忽悠第二十九章:座位第一章:玄武事變第五百零三章:甘露殿審判第二百五十二章:任他起高樓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矛盾激化
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二百二十七章:錢財乃身外之物第三百六十八章:赦免第四十五章:病來如山倒第九百五十六章:文學院的進士們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帝師于志寧第一百四十章:腳踏兩隻船第四十一章:責任第三百一十七章:報復?第五百九十八章:遼東城第六百零三章:佈置伏擊第二百二十一章:辯駁第四百零四章:書院用膳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住在牛角尖裡的人第一百二十章:玉麒麟紙鎮現身第八百五十一章:讀書很重要第三章:石城第一百七十六章:吐谷渾,先鋒!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彈劾齊國公第七十章:英雄救美?第三百三十八章:所夫孫,死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終回長安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你得活着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王家門外第四百四十四章:低頭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大張旗鼓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想要離間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來俊臣第一千五百零八章:達到目的第四百一十三章:習俗第二百四十七章:江慕晴的投名狀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代代相傳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透氣第八百五十五章:死者的身份第一百三十五章:真假聖旨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老夫人的意思第四百二十三章:十六王宅的外來客第一百二十一章:兕子的嫁妝?第二百九十七章:軍令狀第二百二十四章:相見第二百一十八章:找上門的袁天罡第八章:不足之症第三百三十七章:所夫孫必須死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八百八十七章:到此爲止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捅破那層窗戶紙第四百三十九章:危機暗伏第三百四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到來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迴光返照第一百五十章:小二賢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王家門外第一千一百零一章:辦法第一百四十章:腳踏兩隻船第二百九十四章:莊子第四十章:喬遷之喜第六十三章:熟人第三百六十八章:赦免第三百四十章:泉蓋蘇文的處境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五百七十四章:戰場,要的就是無恥第六百一十章:李二陛下的探訪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查刺殺案第七百七十一章:國子監內的傳言第九百四十五章:一天第二十九章: 玄明德與李承乾第六百六十八章:失蹤的太監第八十二章:玄家的故事第八百四十八章:查錢莊第二百七十九章:阻攔第五十九章:雲來樓宴會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代價第四百七十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四百六十三章:上摺子的人第九百五十八章:似曾相識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牽扯第六十四章:分豬肉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此言當真?第一百三十二章:進宮看長孫第三百二十八章:對泉男生的節制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意難平第六百九十五章:戶部的章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大唐的眼光與步伐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二百一十二章:倭國換天第九十三章:接管玄武摟第八百二十一章:江王的動靜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人頭滾滾第三百六十九章:援兵到第六百六十一章:面聖求情第一百七十九章:房長史第五十九章:忽悠第二十九章:座位第一章:玄武事變第五百零三章:甘露殿審判第二百五十二章:任他起高樓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