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

皇權時代,什麼戰略計劃之類的,自然就是皇帝去思考,去說的算。要麼就是維持現狀,還有許多皇帝講究無爲而治的理論。

讓皇帝之外人來制訂國家的發展大計。那怕參與者全是高高在上的貴族,這也是一個驚天動地的突破。可以說,天英閣百人都已經卯足了力氣,準備大幹一場。

光是看着每個人面前擺着的那厚厚的一疊紙,就知道這些人下了多大功夫了。

各種禮節之後,有低級官員負責將茶水送上。王及善衝着崔君肅點了點頭後,崔君肅站了起來,向着李元興一禮:“秦王殿下,貞觀元年,戶部準備籌集四十萬貫,用於殿下修通長安至洛陽的道路。”

第一個議題竟然是給自己銀子,李元興倒是有些意外。

不過,這也讓李元興有點小緊張,先送禮,然後應該就是提要求了吧。

崔君肅又繼續說道:“殿下,整個長安周邊二百里,所有的民夫,徭役。都由秦王府調,各州縣配合殿下的指揮,只請殿下貞觀元年可以完成長安東的惠民渠!殿下還有任何的需求,可以提出以供天英閣討論!”

李元興盯着崔君肅看了好一會,心說你難道沒有什麼要求嗎?

事實上,崔君肅還真沒什麼要求,七世家光是消化李元興之前提供的那一切,就需要兩年時間,最快也要一年,所以這完全是爲國爲民了。

李元興靠近李二低語幾句,李二搖了搖頭,又指了指崔君肅。

李元興離座,來到崔君肅面前:“崔尚書沒有要求嗎?”

“沒有!”

“好,本王有一個提議,皇兄的意見是由你們來決定。本王打算花一年的時候,爲至少五萬大唐軍士換裝,甲盾可以修復給雜兵用,但那些如廢物一樣的刀,本王認爲,賣了吧!”李元興說到最後,聲音已經極小了。

嘶……,崔君肅吸了一口涼氣,五萬大唐軍士換裝,他可是知道秦王天策四衛裝備有多麼精良,就算這精良程度只有一半,甚至只有三成,也是一個巨大的數量。

崔君肅第一反應是,戶部有這麼多錢嗎?

第二個反應是,這需要多少精鋼呀!

李元興又說道:“奶粉的錢用於這筆花銷,細節自然是由戶部說了算。”

崔君肅點了點頭:“殿下,此事要關上門討論。今曰人多口雜!”

李元興退回座位上坐下,崔君肅則來到了王及善面前將李元興的意思說了,然後五位閣主商量之後,由李靖起身:“秦王殿下提出一個議題,由軍管奶業的獲利來爲唐軍換裝,這個話題細節太多,經過閣老會討論延後。”

先不換利錢有多少,軍隊換裝不是小事。

“軍隊換裝是大事,可否給我們軍方一個時限,何時討論,何時會有結果。”一位兵部老將代表軍方出來說話,李靖回答道:“十天,十天時間內,兵部內部先行討論。十天之後,天英閣議事。”

“謝李閣主體諒!”那老將軍施禮之後坐下了。

又一個原屬於戶部的閣員得到發言權:“這比利錢有會多少,是否會影響到戶部的支出預算,是否可以讓戶部拿出一個提案來,共同參與討論。至少要訂一個計劃,換裝多少,如何換,換下了舊裝備應該如何?”

李二聽的很滿意,這些人倒真是在爲國事考慮。

這比起朝堂之上爲各派利益亂吵要好太多了。

秦王府的事情似乎到此告一個段落了,今天並不是議論,而是在列儀題。

吏部提出,合理調整各部人員結構,並且對於新的幾個部司職能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各部要細分,侍郎要有明確的職業,而不是僅僅是聽尚書的安排。

似乎是很上進的儀題呀。

不過,卻是歷史不同了,歷史上的貞觀元年應該是李二精減機構。

是不同了,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因爲自己的出現,似乎國家機構更加的忙碌了,聽聞僅僅一奶粉的生意,就讓兵部文職人員緊缺,從六部要了許多閒散之人,這纔算是勉強撐住了。

聽了足足有一個時辰,李元興倒是明出些明堂了。

雖然還是以各部爲主,事實上當真是讓這些官員們放開思想了。

“五郎!”李二靠近李元興輕聲說道:“異邦使節們又在找藉口推遲迴去的時間了。”

“這次的藉口是什麼?”李元興一點也不意外,笑問道。

“各種理由都有,一切都只是一個藉口罷了。爲兄已經不在乎他們是否留在長安了,在爲兄眼中,他們和留在長安的異邦商人沒什麼區別!”李二滿不在乎的說道。

李元興靈光一閃,出現了一個念頭:“皇兄,割讓國土這是大不敬。但是,如果一塊十多畝的土地能換來巨大的利益,皇兄換不換!”

李二沒有明白:“五郎繼續!”

“或者,租一塊土地,換來巨大的利益呢?”

“繼續!”李二被李元興挑起了興趣,身體向李元興這邊傾斜了不少。

李元興看了看會場上,這些人正在激烈的爭論着,沒有人注意這邊。這才靠近李二:“皇兄知道,原本有幾個坊間現在空了,那些人幾乎全搬到秦王莊去了。那地皮空着也是浪費,臣地打算將那裡全部推倒。”

“六個坊間,這麼大的地方你能作什麼用?”李二追問了一句。

“不用那麼多,先選一處,修個簡單的園子。然後蓋上一處十畝地的四進院落。”說到這裡的時候,李元興話風一轉:“皇兄看來,這契丹王還可靠?”

李二笑了:“把兒子女兒大半都送到大唐來的人,如何能說不可靠。說是求學,也是質子。這是契丹王在變着法的要忠於我大唐呀!”

“賜給他一個園子,這個園子就叫契丹領園。再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這圍牆內就是你契丹的土地,行的是你契丹的法令。出了園子,才尊的是大唐的規矩。未經允許,任何人擅自闖入,都可以按入侵你契丹領土論處!”

李元興一句入侵契丹領土先是李二愣了一下,可馬上就樂了。

“好,好一個五郎,果真是妙策!”

“皇兄認爲,妙在何處?”

“小小契丹,大唐大軍揮手可滅,寸土之地給他的是臉面。想要保住這臉面,就要先順着我大唐的臉面作事。”

李元興笑着點了點頭。

李二如何理解無所謂,古人與現代人的理解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李二笑着又說道:“爲兄現在開始懂五郎了,那些虛的顏面可經給異邦一些。但必須要換來最實際的好處。”

“皇兄,契丹可以給大唐的好處很多。無論是養馬,還是騎兵,或者是曰後精銳爲大唐出戰西域,這纔是是對大唐有利的。而且契丹如果用戰爭來解決的話,損失太大了,契丹死的人,也是大唐的戰力呀!”

“好,就依你。”

李元興指了指正在討論的人:“說不定,天英閣會拿出更高明的細節!”

李二正在說話,卻看到有一位禁軍快速的走了進來,就閉嘴不言了。那禁軍來到近前,先是給李二施了一禮,然後又向李元興施禮說道:“殿下,有人來報。說找到殿下要找的那人了,現在身爲官奴,正從西郊採石場送來長安。”

李元興臉上出現了一種極興奮的神情。

不僅僅是李元興,武曌的那原本沒有一點表情的臉上,也出現了一絲笑意。

就在李元興準備起身告退的時候,李二問道:“是何人讓五郎如此興奮!”

“皇兄,那連弩如何?”李元興不答反問。

“很好,遺憾的是同樣的結構,工部的工匠製作出來的,僅僅只能達到五十步左右射穿明光鎧的皮製部分。那工匠沒有藏私,這就是手藝了。此人,可爲大匠,甚至是匠師。是人才,要大賞!”

李二說的是心裡話。

真正有才的人一定要爲大唐所用,這樣的連弩就算大批量生產,那怕只有四十步的殺傷射程,也是極精良的武器。

在精銳出戰之時,可以百人對戰千人而有優勢,自然應該大賞。

只是那是耀州的奴隸,要賞也是李元興的事情。

李元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臣弟找的這個人,比那個鐵匠更有用。而且臣弟敢說,此人很可能已經接近一等大匠師的級別了。再讓臣弟驗證一下,希望會有驚喜。”

李元興說的是驚喜,而不是失望。這就代表着李元興很有把握。

“好,五郎儘管去,爲兄等你的……好消息!”李二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唐!長安城,西門外三裡。大唐秦王李元興的車駕在這裡列隊,引來無數百姓的遠觀。

圍觀不可能,但百姓們卻可以遠遠的看着。

秦王的車駕,真不知道有誰值得大唐秦王親自在這裡等。

這時,一輛四面漏風的馬車從遠處搖搖晃晃的駛了過來,在秦王殿下的儀仗前停下。有個小吏跑過來說了一些什麼。

百姓們看到清楚,秦王殿下親自下了馬車,來到那破馬車前。

不知道說了什麼,百姓們震驚了。因爲秦王殿下竟然將披風竟然披在那如乞丐之人的身上。而且那乞丐竟然被擡上了秦王殿下的馬車上!

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357節 鬥!第314節 嶺南論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782節 博弈第4節 又穿越了?第623節 出雲城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364節 刀客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682城一條家宴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216節 失算呀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323節 約會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859節 深談第48節 掙他一個億(下)第668節 慾望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428節 好美!第143節 尋寶去!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3節 秦嶺小莊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547節 百姓情第624節 壓歲錢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763節 邊戍(上)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654節 奇蹟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367節 驅逐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696節 破石頭第865節 精神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140節 武曌!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372節 棉田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385節 軍損!第674節 耽羅國第215節 重罰武曌
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357節 鬥!第314節 嶺南論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782節 博弈第4節 又穿越了?第623節 出雲城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364節 刀客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682城一條家宴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216節 失算呀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323節 約會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859節 深談第48節 掙他一個億(下)第668節 慾望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428節 好美!第143節 尋寶去!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3節 秦嶺小莊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547節 百姓情第624節 壓歲錢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763節 邊戍(上)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654節 奇蹟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367節 驅逐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696節 破石頭第865節 精神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140節 武曌!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372節 棉田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385節 軍損!第674節 耽羅國第215節 重罰武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