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

“多了,確實是太多了。”長孫皇后說的是實話,她宮中連同爲宮女,太監加起來,也不過是七個人,連她與近身侍女,一共只有十個人。

十人一千斤寒瓜,那就是每天每人都有三斤多。

這就是當糧食吃,也吃不完的。

“皇嫂是一國之母,自然應該多一些。小寒瓜極甜,皇嫂賞賜些貴婦也用得着。四妃處的數量也請皇嫂定奪,臣妾這次運了小寒瓜六千斤,大寒瓜十萬斤,想必這個時候管事的太監應該已經清點完,準備入庫了。”

十萬斤寒瓜,長孫皇后只有笑着接受了。

十萬斤,堆到皇宮側門那裡就是一座小山一樣的寒瓜,如果沒有火車,僅從秦王莊運到長安城,就需要運貨的馬車,二百個車次。

管事的太監聽聞這僅僅是這個月的,首先想到的不是從中得到好處,而是緊張這些寒瓜是不是能夠保存好。這樣巨大的數量上層的管事太監肯定會查賬,甚至後宮管賬的貴妃也會查,更甚至皇后也會過問。

果真,入庫還沒有完成,皇后的手令就已經到了。

“入庫之時必有破損,先挑破損寒瓜一千斤,賞賜當值禁軍分食。再選五百斤,宮人分食。四妃處每人送小寒瓜十斤,大寒瓜百斤,九嬪處減三成,依次累推。分配之後,報上餘額。”

長孫皇后親自過問了,管事的太監就更加的緊張了。

誰想到,十萬斤寒瓜連李二都驚動了。親自去了長孫皇后的宮中。

“五郎當真是大方,去年全年,整年皇宮也沒有萬斤寒瓜。今年竟然運來十萬斤!”

“這只是七月的!”長孫皇后很平靜的回了一句。

李二愣住了。

長孫皇后又說道:“小寒瓜僅僅是兩畝地的產量,大寒瓜也不過就是十五畝地的產量。二郎當真不知道,秦王莊的無論種什麼。畝產的數量都讓司農寺的官員發瘋嗎?大寒瓜一畝七千斤。”

李二笑着搖了搖頭:“問五郎,還有什麼新鮮的東西!”

長孫皇后示意拿出兩個盒子,一個盒子是草莓,另一個盒子是葡萄。

“這個是早熟的,不夠甜。真正成熟草莓還需要十天左右,葡萄還需要一個月。五郎秦王莊的葡萄,足夠長安每個人都能吃上一斤了。這兩種水果,最低畝產是二千斤,五郎種了葡萄一萬多畝,草莓兩萬畝。”

李二一擺手:“宮中不要浪費!”

說完。李二又轉身去書房了,長孫皇后示意自己身旁宮女洗上一些,立即給李二送去。

崔瑩瑩出了皇宮,沒有去天策上將府。金蔓青的事情與她無關,更重要是李元興聲明過。任何人不要與金蔓青作過多的接觸。不要影響他接下來的計劃。

崔瑩瑩回到清河崔氏在長安的府邸。

這算是回孃家,崔瑩瑩帶了一萬斤寒瓜,五斤草莓,還有一百斤葡萄。

正在戶部當值的崔君肅接到家中管事的報告,安排了戶部的差事之後,立即趕回。

“叔父!”崔瑩瑩在主廳一直等着,見到崔君肅回來後立即起身施禮。

“瑩王妃!”崔君肅的禮比崔瑩瑩的還大,腰彎的更深一些。

崔瑩瑩現在的身份是秦王側妃,相當於二品誥命,自然是比崔君肅這個正三品的戶部尚書身份更高一些。

“有些許小事。去叔父書房可否?”崔瑩瑩這不是在詢問,而是在告訴崔君肅,有些重要的事情,咱們需要關起門來談。

書房外守的是崔君肅的親信,崔瑩瑩先是問道:“叔父可知耀州醫女金蔓青之事?”

“長安四品以上,有誰不知?”

“叔父如何看?”崔瑩瑩追問了一句。

崔君肅搖了搖頭:“先不說怎麼看,就說這事情帶來的後果。你來這裡,應該是秦王殿下授意吧,秦王如何打算!”

“有一計!”崔瑩瑩回憶着李元興講述的那些,在數次重複之後,總算是認爲自己已經把事情全部清楚,李元興的交待絕對不會少說了什麼。

崔君肅聽完,長長的感慨一句:“在秦王殿下手中,萬物皆爲兵!”

“叔父以爲如何?”崔瑩瑩關切的問着,她眼下最關心的是這事情是不是可以辦好。

“可行,此事確實是可行的。只是區區一個百濟罷了,秦王殿下懶得出手,就讓市井小民陪他樂一樂。某將細節認思考一翻,今夜就加印報紙。你是在府中住一夜,還是今天就趕回秦王莊去!”

崔瑩瑩想了想:“今晚就回去,叔父有派人查過棉花的收成嗎?眼看到了採收的日子,秦王農莊已經有少許的開始裂桃,只是秦王莊種植的數量實在太少,真正留種還是要靠河北那裡!”

“此事……”崔君肅想了想,還是沒有說下去:“你吃些點心就回去吧!”

崔瑩瑩施禮,離開了崔君肅的書房。

點心什麼的就是客氣話了,崔瑩瑩要住下自然就會有安排,她既然不住,考慮到長安城宵禁,還是早一些回去更好一些。

崔瑩瑩離開之後,崔君肅起身在書架上拿起一封信來,打開讀了讀,輕輕的搖了搖頭:“秦王殿下,你可知突厥人反覆無常。西突厥眼前因爲有西域之敵所以與大唐結盟,可五年,十年之後呢。”

崔君肅想到那上千萬畝棉田要放在天山一帶,那裡可以西突厥的完全控制區呀。

以前崔君肅對棉花的理解還不算多,可現在他卻知道,這棉花是寶,從花到籽,再到杆,根,全部都是寶,利用率是他根本就無法想到的。

此事,給崔瑩瑩說沒有意義,眼下倒是李元興說的事情可以辦一辦。

“來人,招報館的大掌櫃來,再挑兩個機靈一些筆客晚上過來。”崔君肅吩咐之後,起身吩咐備車,他還在戶部當值,可以離開,卻不能下午不再過去,所以也要急急的趕回戶部去。

次日長安城當中,長安報的頭版多了一個簡畫。

不要小看大唐的畫師,他們的繪畫水平已經達到了一種非常不平凡的高度。

百濟人打了大唐人!

沒有錯,就是大唐人,因爲畫師將那金蔓青的服裝作了細微的調整,原本高句麗的服裝就受到漢民族的影響,身上的長裙細微之處的調整,加上那有着女官標誌的頭飾,這就是一個大唐人。

而且是一個男人,去打一個女人。

鴻臚寺那裡圍了十多個筆客,迎賓苑更是有三十多個筆客,還有許多年輕的文士。

“我們是朱雀長街報的筆客……

“我們是東市商報的筆客……

“我們是興隆報館的筆客……

“我們是長安報的筆客……

筆客,就相當於後世的記者,這些筆客可比後世的記者狠多了,因爲他們是文士,甚至許多人都在官方的考試之中,過了縣試,甚至是州試的。

可不願意在家鄉作一個八品九品的小官,來長安找一個機會。

報館筆客,這是年輕的學子熱門的職業,甚至超過了六部的流外小吏。

(註解:流外小吏是指沒有品階,相當於辦事員這樣的級別。幹上一兩年,乾的好的,經過考覈可以成爲有品階的官員,這纔算真正的入仕爲官。所以這是成爲京城官員的一條路徑)

筆客們說起來,也是從九品下的士子,真正堵了迎賓苑的大門,看門的衛士也無奈。

百濟的使節也很無奈。

而這個時候,鴻臚寺卿就坐在他的面前,一邊品着茶,一邊很隨意在翻看着當天的報紙。

報紙,這種神奇的事務但凡是來到大唐的使節都會去讀,而且每一份報紙都不會錯過,長安報紙最穩定的銷量是兩個區域,一個是新建成的使館區,一個就是鴻臚寺的迎賓苑。

回紇的使館,常駐這裡的正式人員才七個人,加上僕役官奴也不過二十三人。可他們每天長安所有的報紙每種三十份,任何情況也不會減少,有大事還會特別增加一倍的數量。這些報紙其中有二十七份都可以說沒有人讀過,打包運回他們回紇部落去。

這是外族瞭解大唐的一個門徑。

百濟也不例外,他們訂的沒有那麼多,但也有每天各樣十份。

“鴻臚寺應該制止報館,他們污我大百濟的名聲!”百濟使節語氣之中帶着一種焦躁。

鴻臚寺卿依然在不緊不慢的喝着茶:“清者自清!”

“那請那我迎賓苑之中我大百濟院落之外的閒雜人等趕離。”

“自然是可以的!”放下茶杯,鴻臚寺卿慢吞吞的站了起來:“既然百濟沒有什麼可說的,外面的閒雜人等自然不會再來打擾,本官不會讓他們再靠近五十步之內,告辭!”

必要的禮節百濟使節還是有的,起身相送:“有勞了!”

鴻臚寺卿到了外面,示意護衛們將靠近院門的幾個人趕到臺階人,然後揮了揮手:“散了吧,這裡沒有什麼有趣的新聞。”

說罷,鴻臚寺卿竟然伸手輕輕一推其中一個筆客:“你們都聚焦在這裡,長安再無趣事了嗎?鴻臚寺這幾日,多國使節到訪,七天之內你等不得靠近這裡百步,退散了吧!”

衆筆客似乎還不願意。

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81節 憐農!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295節 箭神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848節 戍軍(上)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654節 奇蹟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72節 大軍齊出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106節 火計(四)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488節 軍魂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367節 驅逐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623節 出雲城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864節 殖民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52節 秦王大計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
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81節 憐農!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295節 箭神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848節 戍軍(上)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654節 奇蹟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72節 大軍齊出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106節 火計(四)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488節 軍魂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367節 驅逐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623節 出雲城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864節 殖民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52節 秦王大計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