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

耀州是不會開放的,耀州也不是一個供人蔘觀的地方。

能選擇讓人看的,能拒絕被人看的,都是嚴格挑選過的。就算是來自七大世家的盧承慶也不敢隨便把這裡的消息傳出去。

李元興只在耀州停留一天。

成藥的生意會如何?崔君肅有考慮過,但王及善卻示意他不要去想。

理由很簡單,七世家的胃口也不能太大了。

次日,李元興回到了長安城,那裡也沒有去,也沒有見任何人。因爲來自新羅的使節團就要到了,這是一支近千人的隊伍,除了主角金德曼之外,還有許多工匠、巧師,甚至還有數位高明的農業官員。

“還有多遠?”李元興問着跟隨他一起回來了崔敦禮。

崔敦禮翻了一下手中的冊子:“殿下,預計明天午進入長安!”

李元興點了點頭,手指在桌上敲動着,他在思考對方這麼多人來真正的目的是什麼?站在下首的李常這時說道:“殿下,按半島那邊的情報而言,新羅處境很差。不過由於百濟的搖罷不定,高麗句也不敢下狠手!”

“本王想知道,高麗句有統一半島的決心嗎?”

“殿下,半島三國都有統一的決心!”李常笑着回答道。

李元興拿起菸斗,陸毛鋒過來準備爲李元興點上了火,李元興卻是伸手擋開了,放低菸斗後李元興說道:“崔長史,本王有兩個計策。幫本王參詳!”

“請殿下您講,下臣記錄一下!”

崔敦禮作事有板有眼。所有的事情他都會作記錄,李元興所有在正式場合下的話都會被記下日後的秦王起居錄之中。

就算沒有書吏記錄,崔敦禮也會親自記錄的。

“有一條毒計,說毒,因爲傷人傷已。讓李道宗在登州建一處鹽場,讓百濟知道消息那裡會有雪鹽出產。”

李元興說到這裡就停下了,都是聰明人,點到爲止。

崔敦禮記錄完畢:“殿下高明。百濟一但有什麼盜竊,或者是攻打的行爲,抓住人證就能夠大唐就能夠正式向百濟施壓,甚至是宣戰。這樣百濟就會倒向高句麗,那麼新羅爲了生存,就會與大唐更進一步的結盟!”

好計!

好計策嗎?但可能會死人,讓大唐這邊平白死一些民夫。或者是軍士。

政治,有時候真的很殘酷呀!

李元興又說道:“還有一個計策就是,傳新羅一種極高明的物品,或者是技術。把消息暗中賣出去,然後讓百濟來搶,這個藉口也不差!”

崔敦禮記錄之後:“殿下。問題就是傳什麼?普通的東西不值得,有些東西萬一流失了,對大唐就是一種極大的損傷。”

“殿下,不如就精鹽之術!”李常突然插嘴。

李元興與崔敦禮對視一眼,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崔敦禮對李常說道:“李校尉,說說你的想法!”

“雪鹽是上等技術。但精鹽也同樣不凡。就以我大唐而言,這雪鹽許多百姓看的多,買的少。過年節之時,買上少許罷了。但精鹽的價格降下來之後,百姓還是得利的。那賊胖子,單憑手上有萬擔雪鹽,就成爲了半島三國的貴賓!”

“繼續!”李元興聽出趣味了。

“殿下計劃五年滅了高句麗,百濟建的海鹽場,將來還是咱們的。他們也不可能從大唐得到半分利去,無非就是從倭人那裡掙點小錢罷了。”

李常說完,崔敦禮也補充說道:“傳精鹽之術,對外宣稱是雪鹽之術。一但被百濟搶了,只說是他們搶了雪鹽,此事是無對證的。想來,整個大唐上下,都不會嚥下這口氣,逼百濟與新羅完全決裂!”

李元興閉上眼睛,心中在思考着。

崔敦禮與李常都沒有去催,在等着李元興作決斷。

“殿下,雙管齊下!”李常起身施了一個軍禮。

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去辦吧!”

“得令!”李常一高一低的走着出去了,他那條腿孫老道已經盡了全力。李元興知道,就是放在現代的醫學,一箭射穿膝蓋,還能走路已經是奇蹟了。

李常有事作,也不會感覺自己是一個廢人。

李常出去之後,李元興對崔敦禮說道:“去安排一下,明日本王親迎新羅使節團!”

“殿下,有必要嗎?”

“有!”

“下臣這就是去安排了。”崔敦禮起身施禮後退離了。

崔孰禮剛剛離開,親衛就帶着高公公進來了。李元興坐在那裡沒有動,只是笑着:“本王有預感,高公公來了本王就一定會大出血的。”

高高施禮,也笑着直起身來。“殿下果真妙算,老奴是代聖上來討債的。”

“高公公坐,來人上好茶!”李元興笑着指了指下首第一位的那張椅子,高高一拱手:“老奴謝座!”說罷,高公公坐下:“殿下,聖上說殿下答應年會給聖上一萬斤精鋼的!”

“有,明天本王就讓耀州拉來!”

“這個,殿下!”高公公一臉的難色,似乎下面的話很不好說出口。

李元興卻笑了:“本王知道了,我皇兄是讓你被本王罵的。你也是下苦的人兒,本王不罵你,你回去代本王告訴皇兄,皇宮禁軍三千六百人,三天之內全部換裝,全部換上新式的熾羽甲,所有儀刀、配刀全部換新,每人本王再送兩雙靴子,外帶軍裝兩套。”

高公公一下就樂了,起身一禮:“殿下與聖上兄弟連心,老奴真是亂思亂想!”

說罷,高公公啪啪的打了自己兩個耳光。

“本子也有一份禮物給高公公!”李元興說罷,啪了啪手:“來人,送上來!”

一隻木盒擺到了高公公面前。

木盒之中卻是一隻軟軟的管子,似是皮製,卻也不象。

李元興這才站了起來,揮了揮手示意其餘人退下,這纔來到高公公面前。

“高公公,本王與你說話不避諱,作內監的苦,心裡苦、人苦、身上也苦。本王傳了孫老道一個妙法,至少可以內監們少用那幾層布!”

李元興嘴上說不避諱,可是說的還是相當隱諱的。

內宮之中,太監最大的特點就是身上永遠有那麼一股子尿味。不是太監們不愛乾淨,而是少了些零件控制不住罷了。

高公公看着那東西好半天,這才反應了過來。

“殿下大恩呀!”高高趕緊起身準備行大禮。

李元興伸手虛扶後說道:“先不急着謝恩,實話說老孫他還沒有給任何人試過,這個可是要動刀子的。高公公你自然不能第一個來,但此事的權力在你手上,也可作爲一種獎勵,只是這頭幾個,萬一老孫手上不熟練,會有失手,不會死人,但卻會多些疼痛!”

高公公完全明白了,再次一禮。

這李元興算是送了他兩樣大禮,一樣是可手中的權利,另一樣就是身爲太監身體少了零件,控制不住尿,現在能控制怎麼說也是一件好事。

動手術!這對於大唐人來說,絕對不敢想的。

那怕聽說過關公刮骨療傷的故事,只會說關羽神勇,可普通人想來還是會害怕的。

老孫頭手術的實踐機會最合適的對象就是太監們了。

這是一個雙贏的好事。

當然,手術有失敗的風險,不過這樣的小手術,失敗只會增加痛苦罷了。

高公公離開的時候,出門又一次大禮,他是真心的感謝。在高公公心中,這位秦王殿下是第一個把他們當人的。

而且這樣的大好事,這受苦,會疼,就算會死人又如何。

高公公出門的時候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十人名單,這些人隨時可以送到耀州去讓孫老神仙動刀子,結果好了再給自己治,不好了再觀望一下。

高公公回到皇宮,自然是不敢有絲毫的隱瞞:“聖上,老奴還沒有開口,秦王殿下就說給皇宮禁軍全部換裝,而且從內到外,連軍裝都給配兩套,還有皮靴也是兩套。而且還讓老奴帶回了一套,請聖上過目!”

“來呀!”李二叫進來一名禁軍,示意先去把鎧甲擡進來。

“聖上,殿下說這衣服有編號,身高五尺六寸、一直到六尺六寸都有區別,老奴帶回來的是六尺二寸的!”高公公一解釋,當下就挑出一個身高正好六尺二寸的。

唐時一尺相當於現在的九寸三分,就是三十點零七釐米。

這六尺二寸就是一米八六的個頭。

這個身高在大唐也是高個了,但卻是李元興有心挑選的。因爲李二的身高就是一米八多一些。而那位韋貴婦身高比李二還高,已經算是異類了。

在禁軍換裝的時候,高公公又講道李元興給自己的好處。

聽完後,李二笑了:“你怕了,你不應該怕。五郎敢作的事情,那件是沒有把握的。無非就是受些疼痛罷了。不過也罷,你去作爲獎勵吧。”

“謝聖上!”高公公大禮謝恩,心中極是激動。

那禁軍已經正在由兩位同伴幫着綁背後的帶子,僅看這上裝,李二的眼睛之中有了笑意。

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726節 黃河清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9節 軍神上門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792節 甘蔗園第719節 獨木橋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23節 歷史變了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515節 名之戰!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449節 加糧稅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140節 武曌!第286節 耀州禁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797節 租界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295節 箭神第477節 秦王錢第670節 定江山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323節 約會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357節 鬥!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448節 華夏論!第99節 秦王犯險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364節 刀客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
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726節 黃河清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9節 軍神上門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792節 甘蔗園第719節 獨木橋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23節 歷史變了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515節 名之戰!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449節 加糧稅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140節 武曌!第286節 耀州禁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797節 租界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295節 箭神第477節 秦王錢第670節 定江山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323節 約會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357節 鬥!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448節 華夏論!第99節 秦王犯險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364節 刀客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