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節 誘敵深入

“高建文是誰?我只說他是怎麼死的!”

酷刑,李元興想盡一切辦法讓趙言德收集的當時酷刑的資料,包括官文的記載,刑的全部記載,還有當事將軍的筆錄,以及被記錄下高建文的所說的每一個字,甚至部分刑具!

“淵蓋蘇文爲什麼要折磨高建文呢?他爲什麼敢折磨高建文呢?他爲什麼不怕高句麗王,高建武的報復呢?”

李元興連問了三個問題,但凡是懂一些歷史的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其實,我只是還原了某個歷史時期罷了,我手上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高氏高句麗其實不是被大唐滅亡了,早在貞觀初年,高氏高句麗就姓淵了,他自比高句麗之阿瞞!所以說,大唐之後滅亡的準確點來說,就是淵氏高句麗!”

李元興放下手中的東西:“有問題可以提,三個問題之後,我繼續講!”

“請問,你的證據足夠嗎?就世界歷史的瞭解,棒子國一直稱呼淵蓋蘇文爲民族英雄的。首先,我表明我的一個態度,對於你剛纔的行爲我要譴責,但對於你在歷史上的研究,我是尊重與佩服的。”

一名歐洲的記者開口提了第一個問題。

“我的證據足夠,從高氏高句麗的歷史,到高建武逃到大唐,再到大唐禮部、兵部的相關文書,還有新羅、百濟、靺鞨人的因爲此事對大唐的上書等,我收集了文字類、實物類證據。足夠證明這一切。”

“謝謝!”歐洲的記者答謝之後坐下了。

在這些記者眼中,李元興這會的表現還象是一個正常人。

或許是因爲棒子國沒有泡菜的問題,米國那位記者在什麼地方刺激到李元興了。

接下來,一位棒子國的記者提問:“你說是真實的,就是真實的嗎?”

“你懷疑我,可以。敢不敢叫你們棒子國的,當然,我更建議讓全世界的史學家一直來研究,讓明我說的是不是假的!”

李元興信心十足的回答着,臉上是輕蔑的笑容。

“這……”棒子國的記者在思考應對之法。

李元興卻不會在等他。第三位直接點了一名華夏國的記者。

“請問。這是韓醫有何關係?”

“問的好,那麼你這個問題我用實物來回答吧。這也是我接下來準備要講的。”

那名華夏記者趕緊說道:“我可否另提一個問題,那個全球史學家組成團隊來驗證您提出的材料,這個是否爲真實的。”

“請回答……”許多記者也跟着請求着。

李元興點了點頭:“隨時可以開始。只要有公認的公平團隊出現。我的手上的東西隨時可以公衆的監督之下轉交。絕對不會有任何的藉口!”

記者們竟然鼓掌了,這讓李元興有些意外。

“好,那我繼續。接下來在說韓醫之前。先說我得到一個歷史史實。安東都護府、熊津都護府、雞林州都護府。這個是史實吧。”李元興是反問句,但卻沒有給任何說話的機會,而是繼續說道:“有爭議的就是這人雞林州,有人說這就是新羅。事實上,新羅已經併入大唐,只是讓金家世襲爵位,但新羅人大部分已經與高句麗人,百濟人移往內地。”

李元興又讓人搬出一個箱子來。

“這個箱子,足以證明我的話。我要證明的是,半島在公元六百多年就已經是唐朝的國土了,其中島上的人,大部分都搬到了內陸來住。小部分與唐朝的移民融合,成爲了新的一個少數民族與漢人的聚焦地!”

“你胡說!”棒子的記者高喊着。

李元興輕輕的拍了拍箱子:“我在講證據,你指責我胡說,請問證據在那裡?如果沒有證據,你就是在搗亂。”

棒子臉皮厚,這在全球都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當下有歐洲記者開口:“請李先生繼續,作爲記者,我個人反對棒子記者的剛纔的行爲!”

這也算是給了棒子國記者一個臺階,至少沒有讓李元興有機會開口把他趕出去。

李元興笑着點了點頭:“接下來,就是重料了。唐末,中原大亂,可以說混戰無數。半島出現了後百濟、西海道、泰封等自立的小國。在這個時候,他們只是自立,但還沒有脫離大唐。有一個人叫王建,原本是唐宮禁衛!”

李元興原本的設計,王建這個人是太監。

這是一個損招,可過於陰損了怕棒子反彈太厲害,所以武曌才改爲了唐宮禁衛。

而且武曌高名之處在於,這個唐宮禁衛在歷史上還真有的記載。

接下來,就是一大堆半真半假的東西了。

“王建私通宮人,後爲怕被誅,所以逃了。帶着一些人逃到了偏僻的地方,投靠了泰封。可他卻是野心十足,殺了泰封的國王,也就是新羅王族的後裔弓裔,自立爲王。爲了得到更多的政治籌碼,他建國名爲高麗。”

李元興講的這次連棒子國的記者都閉嘴了。

因爲李元興講的話,似乎全是真的。

弓裔是真的,王建殺弓裔這也是棒子歷史上記載的。那一段半島內亂,許多小國自立也是真實的。

唯一不肯定的是,王建這個人真的是來自中原嗎?

李元興笑了:“王建這個人的記載,在許多博物館都有。我只是證明了,這個人與高麗的王建不是同名同姓。請看這個!”

一個玻璃版被立了起來,上面是一副殘破的畫卷。

正是王建在唐宮時的禁軍將軍畫像,可以說與棒子高麗開國王建。怎麼看都是一個人。

爲了這畫卷,李元興可是下在大功夫的,將是將畫卷等文字性的東西纏在身上,在穿越的時候算好時間再拿下來,就是爲了讓在現代檢測的時候年代能晚三百年左右。可以說,足足試了三次,纔有這麼一張成功的。

“你想證明什麼?這王建就算是來自唐宮,又如何?”

棒子國的記者一開口,全場譁然。

有笨的,可沒有這麼笨的。你比豬還豬呀。連歐洲的記者都明白過來了。李元興這是在告訴所有人。之前的中醫技術是半島在唐朝統治下傳入的,之後的卻是唐人王建在半島建了一個國,只是扯上了高句麗的名字,一些技術也是他帶過來了。

這足以證明。現代棒子國的歷史是從公元九百多年纔開始有的。之前的已經滅亡。或者說之前的歷史是屬於華夏的。

棒子的醫者說。扁鵲是他們棒子人,這些言論原本就讓世界學者感覺可笑。

現在,更可笑的是。棒子的歷代皇帝,竟然是華夏皇帝手下的衛士。

其實有歷史記載,在倭人豐臣入侵半島的時候,當時的高麗皇帝就給明朝寫過信,信中就說到高麗是大明的兒子,請求大明派兵救援之類的書信。

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了。

棒子如果當真公元十世紀之前沒有歷史,那些原本的半島歷史與他們無關的話,那麼棒子所推行的許多東西都是從華夏學習,或者說……

華夏人當了半島人幾百年的皇帝,還有王建帶去的人自然成爲半島的大貴族,那麼就可以理解爲,棒子的文化,知識,傳承等都是來自華夏的,並不是他們自行研究所得,根本就不存在什麼韓醫,世上只有中醫了。

“我們倭人的歷史學者也調查過,半島幾次毀滅,他們沒有傳承。”

倭人竟然幫着李元興說話,這讓世界各國的記者有些驚訝。

李元興欠身一禮:“謝謝倭人的公正,不過我還有一些關於倭人的歷史之物,比如你們倭人剛纔要投訴說我李元興侮辱了你們倭人的天皇,那麼我如果拿出證據來,證明不是我是侮辱了一個人,但卻不是你們倭人的話,你們敢面對歷史嗎?”

倭人記者沉默了。

“當然,先說棒子吧。一個根本就沒有歷史的棒子,不知道他們所謂的韓醫是怎麼產生的,你們正在起訴我李元興讓你們沒有泡菜吃。我李元興也準備起訴你們剽竊了我們中華文明的許多東西,並且據爲已有。”

李元興大步走到臺前:“現在,我們全世界的歷史學者發出請求,驗證我李元興準備的所有的證據,爲我中華醫術討一個公道,斥責無恥小人!”

只爲醫術討公道嗎?

能成爲國際記者的人都擁有着極高的知識量,他們可以說是記者中最優秀的一批人。

不僅僅是精通數國語言,更懂得許多國家的文化,歷史等。

李元興只爲醫術嗎?

記者們清楚的知道,李元興這一擊名義上是醫術,事實上卻打了整個棒子民族的臉。

最可怕的是,李元興並沒有自己說這一切是真實的,他邀請了全球的歷史學者前來求證,那麼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應了李元興有絕對的信心,以及有足夠的證據。

棒子國的記者也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可怕,臉色蒼白,一言不發。

李元興這纔將視線轉向倭人:

“證據是需要證明的,倭人應該感謝我。我幫你們還原了缺失的一段歷史,你們每一任天皇的年代,還有那些現在你們所記錄的那些本不存在的,沒有歷史證據,虛構的天皇。歷史最真實的第一任,是在公元前224年。我有你們倭人致大漢朝皇帝的國書爲證,龜板的,這東西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李元興隻字沒提徐福,只是說倭國記載的天皇年代是錯的。(未完待續。。)

第777節 澳洲第696節 破石頭第782節 博弈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367節 驅逐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247節 納徵第10節 炭哥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231節 茶之說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789節 唐人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361節 疾如風!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263節 大婚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226節 殘軍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435節 天譴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865節 精神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707節 遺囑(下)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216節 失算呀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152節 星空第89節 秦王威武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
第777節 澳洲第696節 破石頭第782節 博弈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367節 驅逐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247節 納徵第10節 炭哥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231節 茶之說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789節 唐人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361節 疾如風!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263節 大婚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226節 殘軍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435節 天譴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865節 精神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707節 遺囑(下)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216節 失算呀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152節 星空第89節 秦王威武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