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節 茶之說

崔瑩瑩的驚呼讓杜壹葉十分的驚訝,當看到崔瑩瑩伸手向他抓來的時候,杜壹葉趕緊退後幾步,眼前的是未來的秦王妃,任何的接觸都是重罪。

杜壹葉心中只有驚恐。

崔瑩瑩被侍女擋下,崔家一位管事上前正準備詢問,崔瑩瑩卻大聲說道:“速去,我要求見秦王殿下!”崔瑩瑩也冷靜下來了,與一個陌生男子拉拉扯扯的,這傳出去了她還要不要嫁入秦王府呀。

既然眼前這人是秦王府的屬官,那麼直接見秦王就是了。

崔瑩瑩要見自己,而且與杜壹葉有關?李元興帶着疑惑來到了小會客廳,崔瑩瑩施禮後,沒等李元興坐下,就將自己一直戴在脖子上的一塊玉配雙手遞到了李元興面前。

“那位秦王府的屬官也有一塊!”崔瑩瑩很直接的開口說道。

“叫杜壹葉過來!”李元興吩咐完,這纔拿起玉佩翻看着,對崔瑩瑩說道:“這是半塊,如果另一個對上了,代表着什麼?”

“我們清河崔氏我這一代的嫡長子長孫!”崔瑩瑩已經恢復了冷靜,回答的很有條理。

李元興真心是感覺爲難了。

不管崔家有什麼故事,無論是不是合理都無所謂了。

ωwш▪ ttκǎ n▪ co

重要的是,眼下這個杜壹葉是重用,還是不重用。如果不重用,這就是給清河崔氏難堪。如果重用的話,他是出自清河崔氏,而且還是嫡長子長孫,好複雜的身份呀。就他這個身份,在秦王府中很快會讓崔瑩瑩勢力大增的。

這就等於是破壞了七世家在秦王府內的平衡。

杜壹葉很快過來了,在李元興的要求之下將自己從小戴在身上的玉佩解下,交給了李元興。這兩塊玉佩是各是一條魚,合在一起就是道家的太極圖。

“好了,此事你們就不要再多問了,這是杜氏與崔氏的事情。”

看到兩塊玉佩在李元興手中合在一起,崔瑩瑩側目看了一眼杜壹葉,而杜壹葉卻是目瞪口呆。他只是一個杜氏的旁支子弟,算起來就是庶民的身份。可自己的玉佩卻與崔氏嫡女崔瑩瑩成爲一對,這個代表着什麼?

他不知道,他也想不明白。

“杜壹葉!”李元興開口了,杜壹葉趕緊施禮:“請殿下吩咐!”

“無論發生什麼,你還是你。無論是要報恩,還是要報仇,你依然還是你。今天的事情不少,你有心力去辦,就接着去作你應該作的事情,如果無心,本王準你的假。此事,由本王作主,你可以下去了!”

李元興吩咐完,杜壹葉眼神之中的迷茫消失了:“殿下,某下去繼續作事!”

“去吧!”

杜壹葉離開之後,李元興對崔瑩瑩說道:“兩塊玉佩一定會有一個很久遠的故事。無論杜壹葉最後姓什麼,崔氏是大族、杜陵杜氏也是士族,雖然杜壹葉只是旁支,但關係到兩大族的事情,讓兩族的長輩去處理如何?”

“一切作憑殿下作主!”崔瑩瑩乖巧的起身行禮。

李元興示意侍女去請崔敦禮來。事實上,崔孰禮已經到了門外,就算秦王殿下不叫來他,他也打算過來問一問情況。

兩塊玉佩交在了崔孰禮的手上,玉佩雖然一樣,但也很容易分清。

崔瑩瑩那一塊是用綠色的絲線加上金線編成的,而杜壹葉那一條只是一條普通的銀鏈。

李元興將自己的意思與態度說明白後,崔孰禮說道:“殿下英明,此事是應該由兩族自行處理。不如就由下臣派人正式通知兩族,無論是來秦王莊,還是在長安城都由兩族自行作主,秦王府只需要作一個鑑證!”

“正合本王心意!”李元興緩緩說道。

崔孰禮又說道:“殿下,還有一事。就是昨夜工坊區械鬥之事,下臣認爲這樣的事情還會再次發生,下臣以爲應該上一份表章,明確昨夜的事情,對事不對人。”

崔孰禮這提議倒真正是不錯,完全是站在秦王府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而不是以他士族的身份,可惜的是他把事情想的簡單了。

“靜觀吧,不出三曰必然會有變故!”

“下臣聽令!”崔孰禮施禮之後退下了,他聽到靜觀一詞之的,卻想不明白這種小事還會有什麼擴大化的可能呢,除非有人在暗中搗鬼。

崔孰禮退下之後,李元興對着身旁的侍女看了看,又看了看。這個動作讓那位侍女很緊張,崔瑩瑩也是感覺到莫名奇妙。李元興按了按額頭:“我忘記了,你叫什麼?”

崔瑩瑩差一點就笑出來了。

這位侍女頭上有金釵,身上穿着淺青色長裙,配有白色短衣,系深綠色腰帶。金釵、綠色、三色服裝,這是一等侍女的打扮,普通的侍女,特別是下等侍女是不允許穿綠色,而且只衣服上只能有一種主色調。

李元興竟然不知道自己身旁的一等侍女叫什麼。

那侍女欠身迴應:“婢名元春!”

“元春,好名字。元春你領崔小娘子去吧。”李元興吩咐着。

崔瑩瑩雖然不明白,但還是跟着元春離開了李元興的小會客廳,從主廳後門進入主廳後堂,這裡與前廳隔着有一牆相隔。

盧秋雨等六女已經到了,圍着圓桌而坐,桌上擺着茶點。

侍女們則分別站在各自的主人身後,而七位精通商業的管事則坐在牆邊那一排椅子上,每個人身旁都有小几,几上也放着簡單的茶點,與七位準秦王妃之間有一道屏風隔着。

在這裡,有秦王府三位一等侍女,分別是元春、蘭秋、冬素三人。

作爲一等侍女她們是有座位的,就在七女圓桌的下首,有一個方桌。

崔瑩瑩與六女打過招呼,相互見禮之後,剛剛坐下,就聽到主廳那裡有數百人的聲音高呼:“秦王殿下安好!”

李元興一邊大步向主位走去,一邊說道:“今天召各位前來,要和各位聊聊茶!”

“我等恭聽殿下教誨!”又是整齊的聲音。

說茶,崔瑩瑩與六女相視一眼,她們都記得自己曾經在秦王那個製作仙茶的茶坊。

“茶是什麼?”李元興第一句開場白看似簡單,可卻讓整個大廳完全安靜了下來。

坐在後廳吃點心的七女中六女都停下了,她們在思考,鄭秀嫣卻在此時突然冒出一句來:“茶,茶就是用來吃的呀!”

其餘六女用六種不同的眼神盯在鄭秀嫣身上。

有同情、鄙視、嘲笑、無奈、關切、還有驚訝。

發出驚訝表情的是來自隴西李氏的李麗苑,因爲她想和與鄭秀嫣一樣,茶是什麼,就是吃的呀。如果再加一項,這個可以賣到草原上去而且價值不低。

她驚訝因爲其餘五人的眼神很古怪。

“茶是什麼?”李元興看沒有人回答,又開口了。

在場的都是經營了數十年,甚至幾十年茶葉的人,可他們卻不敢回答,一來是不想當出頭鳥,二來根本不明白秦王殿下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

所以,無人迴應。

李元興只好自己繼續說道:“茶在中原是貴族用的飲品,而在草原上卻是生活必須品,有人說茶是藥,這個理解也沒有什麼錯誤的。所以,茶是什麼,本王想來有一千人,就會有一千種不同的理解!”

李元興這翻話,引起了不少人點頭。

鄭秀嫣一邊重重的點頭,一邊把桌上最後一塊榛果仁巧克力塞進了嘴裡,然後回頭看向了元春,那眼神就是,速速再拿點心來,否則小心本小娘不高興!

別的點心好說,可這個黑色的卻是極好吃的點心,只有秦王書房院中才有。

元春還沒有資格進去那裡,更不用說在那裡去拿了。無奈,只好去再準備些其他的點心充數吧。

李元興那邊,又繼續講道:“茶在本王心中,是道!”

一個道字,讓所有人都不由的把心提了起來,李元興是誰,這是天上的星君,他嘴裡的一個道字,絕對不能用平常的理解去想。

這次連鄭秀嫣這種天然呆都豎起了耳朵聽李元興會再說什麼。

“茶就是道,茶道!文修心,武修身,這就是茶。可靜心養氣,可感悟天地!”李元興說完,伸手啪、啪、啪拍了三下手掌。

幾十個僕役魚貫而入,擡着一張張的長條桌依次進來,就在李元興面前一字擺開。

好在李元興的會客大廳足夠大,十幾張長條桌擺出足有七八丈的長度。

緊接着,許多侍女捧着純銀的托盤,上面有着一隻只木盒,一一將托盤擺在長條桌上。

再次出現在門口的,卻是一身漢式貴族女服,白色中有淡淡綠色條紋,用金線繡着一隻金鳳,三爪四尾。這是武曌有資格使用的圖案,因爲武曌是身爲長公主級別的明月公主。

兩個一等侍女在後面爲武曌拉着長裙的衣角。

所有人起身,包括坐在李元興側面的崔孰禮,還有坐下李元興下首負責記錄的杜壹葉。

“恭迎明月公主!”

武曌的眼睛一直是微閉着的,她在心中默默的讀着李嵐姍傳給她的茶道禮儀的感悟。雖然她們兩人一直不承認對方是朋友,但在關鍵的時候,李嵐姍還是幫助了武曌。(未完待續。

第431節 武(三)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52節 秦王大計第726節 黃河清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238節 涼州定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242節 聘禮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743節 獻禮第849節 戍軍(下)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323節 約會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668節 慾望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143節 尋寶去!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105節 火計(三)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71節 天策上將第471節 天啓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780節 股市開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375節 瓷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387節 榮歸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151節 夜深沉第305節 民族第471節 天啓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695節 杭州城!第151節 夜深沉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384節 白鶴展翅
第431節 武(三)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52節 秦王大計第726節 黃河清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238節 涼州定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242節 聘禮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743節 獻禮第849節 戍軍(下)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323節 約會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668節 慾望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143節 尋寶去!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105節 火計(三)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71節 天策上將第471節 天啓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780節 股市開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375節 瓷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387節 榮歸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151節 夜深沉第305節 民族第471節 天啓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695節 杭州城!第151節 夜深沉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384節 白鶴展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