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李道安的運氣

抱着這樣的想法,李道安又一次拜別家人,帶着大量物品朝着關外走去,只是,這一次他的運氣不是太好,又或者說是運氣太好......

說他運氣不好,是因爲他帶着貨物剛剛走到關口,就被人查獲了他有夾帶私貨,這是行商不可避免的,以往他可以通過賄賂守關將士網開一面,可惜這一次駐守關卡的是李貞的心腹薛仁貴......

因爲活捉了頡利,不但李貞大受獎勵,跟着薛仁貴三人也都被李世民關注,房遺愛和薛仁貴被升爲大都護府司馬(原本大都護府應該只有一個司馬的,但是鑑於突厥大都護府初創,李世民給了李貞一些特權),杜荷則是大都護府長史。

杜荷就不說了,房遺愛的職責是配合副都護(和副大都護不同)訓練騎兵,因爲這一次大勝,大唐繳獲的戰馬不計其數。除了送到長安的以外,李貞自己截留的也有好幾萬匹,全部配給手下戰士後,整個突厥大都護府徹底騎兵化,而房遺愛的任務就是配合薛萬徹(同樣是被李世民派來給李貞看場子的)訓練騎兵。

而薛仁貴的任務就繁重的多了,除了要協助李貞完成各種任務之外,他還有巡視關防的重任,薛仁貴的細心,從上任伊始,他就足足抓獲了三十多個別有用心的間諜或者奸細,讓李貞對他更是看重。

這一次李道安同樣是落在了薛仁貴手裡,面對剛正不阿的薛仁貴,李道安的那一點小小的賄賂如何能起作用?

所以他很倒黴的被巡防官兵收繳了全部貨物,但除此之外他並沒有受到多嚴重的懲罰,反而在審訊中被薛仁貴發覺了他的才能,將他引薦給了一位大人物——當朝越王殿下,這就是說他幸運的原因了,因爲他不但得了李貞的接見,更是被李貞賜給了一個官職。

說起來一直到現在,李道安都覺得恍惚,他以前只是一個小人物而已,雖然有點小錢,但對平日裡連縣令都見不到的他來說,面見一位正兒八經的皇子,這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

這個越王雖然幼小,看起來不是很靠譜的樣子,但根據李道安的得到的消息來看,他確確實實是大唐北部邊疆的實際掌控者,手中握有數萬兵馬,主宰着草原上百萬生民的生死。

一直到走出越王府,李道安都沒有回過神來,因爲見到越王后,越王殿下只問了他幾個問題,在他回答之後,就被越王授命爲突厥大都護府南突厥商隊總領事,統管遊走在南突厥的所有官方商隊,直接向越王負責。

按照越王的意思,領事這個職位並不在大唐九品官制之中,而是越王報請皇帝陛下特別設立的一個流外官(詳情請搜索‘流外官’,這個在百科上是有解釋的),位列流外三品。

千萬不要以爲總領事是流外官就不重要了,根據越王所說,突厥大都護府南突厥商隊總領事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職位,不但負責南突厥的一切官方商務,更兼着外交重任,爲大都護府考察草原諸部,看看哪個是真心歸附,哪個又是別有用心,可謂責任重大,李道安頓時就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重了很多。

當李道安忍不住問越王,爲什麼會選中他的時候,越王的話卻讓他哭笑不得:“別自作多情了,只是巧合而已,如果不是薛仁貴正巧抓住了你並且推薦了你,我們也會選別人的。”

李道安聽了這話,卻沒絲毫失望,因爲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這樣的回答纔是最正確的答案。

他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在草原上類似於他這樣的商人太多了,有的人甚至已經在草原上行走了十幾年,經驗比他豐富的多的是,也只有巧合才能解釋爲什麼會選中他。反而如果越王說是早就聽說了他的名聲,看重了他的才能的話,李道安反而不敢接這門差事了。

何況他也知道事情根本沒有那麼簡單,光是聽他就能知道這個總領事的職務有多重要,怎麼可能會交給一個只見了一面的人?恐怕在他被捉住到越王府這麼短短的時間內,自己的信息恐怕已經被大都護府調查了個一清二楚了。

也因此李道安在興奮之餘也有一絲慶幸,要不是自己這些年來老老實實行商,從沒有走私過違禁品的話,只怕也輪不到他來當這個總領事了。在慶幸中還夾雜着一絲敬畏,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就將自己的底細查了個乾淨,想要查自己貪腐豈不是更加容易?

於是李道安在剛剛接下任命的同時,就下定了決心,就算當了官也絕不可肆意妄爲,只要自己勤勤懇懇老老實實做事,未必就不能從流外官轉成流內官,從而光宗耀祖光耀門楣。

在被任命爲總領事後兩天後,李道安就接到了通知,要他在五天內做好準備,開始第一次都護府的第一次行商。這點李道安早已經準備好了,不但商品已經準備好,他還聯繫了幾個舊友,在慢慢的羨慕嫉妒恨之中,也將他們拉入了商隊之中(這是符合規矩的,只要交錢就可以跟隨官方商隊行商),增加商隊安全性的同時,也豐富了商品的全面性。只是有一點他怎麼想也想不明白......

“黃兄,你知道越王,哦不,是大都護,大都護爲什麼特別表示要優先收購羊毛呢?羊毛這東西的價格可不高啊,說不高還是太擡舉羊毛了,那東西有價格嗎?”李道安問他的同僚——突厥大都護府北突厥商隊總領事黃庭峰:“這羊毛除了制氈,還有別的作用嗎?誰沒事會買那東西啊?”

“這個我也不清楚,想來都護府是有別的用處的吧。”對於李道安黃庭峰也並不反感,首先是兩人雖然在原則上是競爭對手,但突厥草原太大了,一南一北兩個商隊根本就競爭不到一起去。第二就是兩人之前都是商人,屬於長袖善舞的類型,兩人又都意交好對方,自然也就不會吵架了。

黃庭峰想了想,又低聲道:“不過爲兄勸誡李兄你一句,你這問題可有些過了,咱們只是商人,主子讓咱們做什麼咱們做什麼就是了,不該問的問題可不能問,否則福禍難料。”

“是是是,是小弟多嘴了,多謝黃兄指點。”李道安頓時警醒,連連道謝:“黃兄的提點之情兄弟記住了,以後必有厚報。”

“好說好說。”

“......”

第二十九章 準備動手+跑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五章 要打仗了第八十六章 當潛伏者碰上破妄之眼第七十三章 銅豌豆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話?假話?第八十七章 劉毅訴苦第九十三章 李世民大壽第三百六十九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零四章 魚雷再發威(四千字)第七十三章 人才分配(2)第二十三章 縱海號下水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洋地圖(2)第兩百零八章 羅哲的信仰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十章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第九十六章 接受內附第二十四章 腿有點軟第十八章 李元昌攔路第三十章 豐厚收穫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一十章 殺!殺!殺!第十章 母子‘鬥法’(2)第七十四章 大唐兵鋒第二十二章 堵不如疏,滅佛不如限佛(2)第一百六十九章 憤怒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詔首領拜謁(三千字)第六十一章 翡翠原石第二十七章 競技場的設想第三十九章 李世民的處理方法(二合一)第八十七章 獻俘大典(8)之意氣風發第十五章 王玄策的雄起(8)第二百一十一章 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第四十七章 香料第三章 海軍狀況第一百一十五章 標題君雲遊天下去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就算你們贏了第八章 火燒天然居第二章 三道聖旨第六章 要早做準備第三百六十二章 投降?挑釁?第一百四十二章 倭國(1)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貞和武氏兄弟的‘恩怨情仇’第五十八章 夜襲陰山第九十二章 老兵定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密道第三十六章 林法的志氣第四十四章 變故第十七章 戰艦的問題第兩百九十九章 大宏願——大唐日不落(本章三千字)第四十七章 歃血盟第三十八章 武媚娘出事了(下)第七十四章 準備宴會第八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十三章 雷霆之怒——貪腐問題第兩百二十八章‘義正言辭’第兩百八十八章 離去+陰雲第二百零八章 心灰意冷?(第十三更)第七十一章 李世民準備親征第三百零二章 參半國王的憂慮第三百九十章 一百噸黃金?第三十章 這不是銀礦,是一座銀山第三十六章 打死了算我父皇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甦醒第一百三十四章 審判(1)第五十二章 兩種結果第十五章 呂得言的刁難,李世民的輕鬆應對第九章 程處亮的怨念(四千字)第一百五十二章 反水?(四千字)第兩百五十三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第二章 的另一面第六十九章 孔家的反對第三百五十二章 登島二百九十一章 道家出手第九十二章 章節君心情不好不來了第兩百五十四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2)第九十章 獻俘大典(11)之皇帝檢閱第五十章 本因的請求第七十七章 不到長安,不知道官少第一百九十二章 傳風第十六章 王玄策的雄起(9)第一百四十四章 給你一個機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拖延+絕境(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火焰席捲第五十七章 做好準備吧第四十四章 變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棍子打死(第三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朝議+解決辦法第三百四十九章 真正緣由第二百四十八章 爭論不休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象衝陣第兩百一十六章 殺人不見血的手段第五十章 木劍與衣服第二百二十二章 決絕(二合一)第六十三章 作死的諸位皇子第九十二章 獻俘大典(13)之大閱兵結束,陰謀咂起第二十一章 扒光了,遊街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兩百五十七章 重病
第二十九章 準備動手+跑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五章 要打仗了第八十六章 當潛伏者碰上破妄之眼第七十三章 銅豌豆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話?假話?第八十七章 劉毅訴苦第九十三章 李世民大壽第三百六十九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零四章 魚雷再發威(四千字)第七十三章 人才分配(2)第二十三章 縱海號下水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洋地圖(2)第兩百零八章 羅哲的信仰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十章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第九十六章 接受內附第二十四章 腿有點軟第十八章 李元昌攔路第三十章 豐厚收穫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一十章 殺!殺!殺!第十章 母子‘鬥法’(2)第七十四章 大唐兵鋒第二十二章 堵不如疏,滅佛不如限佛(2)第一百六十九章 憤怒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詔首領拜謁(三千字)第六十一章 翡翠原石第二十七章 競技場的設想第三十九章 李世民的處理方法(二合一)第八十七章 獻俘大典(8)之意氣風發第十五章 王玄策的雄起(8)第二百一十一章 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第四十七章 香料第三章 海軍狀況第一百一十五章 標題君雲遊天下去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就算你們贏了第八章 火燒天然居第二章 三道聖旨第六章 要早做準備第三百六十二章 投降?挑釁?第一百四十二章 倭國(1)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貞和武氏兄弟的‘恩怨情仇’第五十八章 夜襲陰山第九十二章 老兵定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密道第三十六章 林法的志氣第四十四章 變故第十七章 戰艦的問題第兩百九十九章 大宏願——大唐日不落(本章三千字)第四十七章 歃血盟第三十八章 武媚娘出事了(下)第七十四章 準備宴會第八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十三章 雷霆之怒——貪腐問題第兩百二十八章‘義正言辭’第兩百八十八章 離去+陰雲第二百零八章 心灰意冷?(第十三更)第七十一章 李世民準備親征第三百零二章 參半國王的憂慮第三百九十章 一百噸黃金?第三十章 這不是銀礦,是一座銀山第三十六章 打死了算我父皇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甦醒第一百三十四章 審判(1)第五十二章 兩種結果第十五章 呂得言的刁難,李世民的輕鬆應對第九章 程處亮的怨念(四千字)第一百五十二章 反水?(四千字)第兩百五十三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第二章 的另一面第六十九章 孔家的反對第三百五十二章 登島二百九十一章 道家出手第九十二章 章節君心情不好不來了第兩百五十四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2)第九十章 獻俘大典(11)之皇帝檢閱第五十章 本因的請求第七十七章 不到長安,不知道官少第一百九十二章 傳風第十六章 王玄策的雄起(9)第一百四十四章 給你一個機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拖延+絕境(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火焰席捲第五十七章 做好準備吧第四十四章 變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棍子打死(第三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朝議+解決辦法第三百四十九章 真正緣由第二百四十八章 爭論不休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象衝陣第兩百一十六章 殺人不見血的手段第五十章 木劍與衣服第二百二十二章 決絕(二合一)第六十三章 作死的諸位皇子第九十二章 獻俘大典(13)之大閱兵結束,陰謀咂起第二十一章 扒光了,遊街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兩百五十七章 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