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八章 朝議+解決辦法

“來人,本宮要見父皇,快將本宮擡過去。”趴在牀上,李貞懶洋洋的吩咐道,他現在的生活不要太美好,天天什麼事情都不用幹,只需要趴在牀上養傷就可以了,甚至就連越州城內的建設工作都被李世民安排人手接手了,只有一些不能決斷的事情纔會來請教李貞。但是這樣的事情兩三天也未必能遇見一件,每次最多也就一個時辰就能高定……

所以李貞最近每日裡清閒的不得了,就算是想出去透氣都有人擡着,愜意又自在,再加上燕妃以及武媚娘她們天天給自己熬製各種大補的湯藥和飯菜,李貞覺得自己最近都胖了好多……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這樣的感覺還真不錯,難怪歷史上那麼多昏君,都是奢侈的生活慣的啊。

……

“見過父皇,還請父皇寬恕兒臣不能起身之罪,還有諸位大人你們也好啊……噗……”

當李貞看到文武百官的樣子的時候,頓時就一個忍不住就噴了出來,太搞笑了,你看杜如晦,臉上幾乎沒有一快正常顏色,雙眼都是熊貓眼,鼻子還流着鮮血,臉上黑一塊青一塊的,幾乎沒有正常的膚色了。

還有房玄齡也好不到哪裡去,李貞分明看到他的一顆門牙不知何處去,頭髮凌亂,官服也被撕成了布條條,尤其是屁股上,一個明顯的鞋印正完完整整的印在那裡,好不滑稽。

還有李績,雖然他專門挑軟柿子捏,但是明顯有硬柿子從背後偷襲他,屁股上的布都被撕爛了,雖然被他遮掩的很好,但是李貞還是看到了他那一對潔白的屁股……

“貞兒不得胡鬧。”李世民將怒火壓下去之後,再看百官們現在的儀態,心中也不由得想笑,好不容易將笑的慾望壓下去,結果又差一點被李貞勾起來,連忙故作嚴肅的呵斥道。

“是是是,兒臣明白,兒臣並不是在笑,兒臣只是看到諸位大人如此慘烈,心中有些傷心罷了……噗,不行了,我編不下去了,父皇還請恕兒臣不敬之罪……哈哈哈……”李貞剛開始的時候還是一本正經的樣子,結果越說心裡越樂,最後終於編不下去了,只好告了一個罪,大笑起來。

“不得無理……噗……哈哈哈……”結果李貞這一笑,李世民也忍不住了,壓下心頭的笑意再也憋不住,大笑出來。

“哈哈哈……”

見李世民父子笑了,百官也終於笑了,他們倒沒有產生屈辱的感覺,實際上能站在這裡的都是老狐狸,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又豈會因爲主公的笑意就感到屈辱?

而且這些人被李貞一通嘲笑,不但沒有憤怒,反而心生感激,更是鬆了一口氣——太好了,陛下的怒火終於下去了,不用擔心被秋後算賬了。

可以說,正是因爲李貞的大笑調節了氣氛,才導致朝堂上原本壓抑的氣氛寬鬆了下來——要知道李貞沒來之前李世民雖然將怒火壓下,但是心頭肯定記恨着呢,指不定什麼時候想起來就會秋後算賬呢。

現在好了,李世民的怒火隨着這一場大笑總算是消散了,再看看彼此的模樣,也忍不住跟着笑了出來。

笑了足足有半刻鐘,李世民才止住了笑意:“好了,不笑了,貞兒,父皇找你是有事情的。”

“父皇,事情兒臣已經知道了,王亭初也都告訴兒臣了。”李貞也忍住了笑意,趴在牀上晃了晃手中的情報:“李靖和魏徵的安排並沒有什麼問題——你們沒有親自見證過少年軍的強大,因此都不明白他們究竟有多麼可怕。

我這麼跟你們說吧,就薛仁貴那四萬人,其實都是往多了說的,侯君集手下雖然有十萬人,但是如果交給兒臣帶領的話,三萬人就可以搞定侯君集了。至於薛仁貴的能力,大家就更不用擔心了,他曾經在衛國公麾下學習了那麼多年,本身又多次走上戰場,有豐富的戰場經驗,只需要三五年,就又是大唐的一個李靖,侯君集之流還奈何他不得。”

開什麼玩笑?薛仁貴可的初唐時期最有名的名將啊,比之李靖都不差了,要不是他在大非川吃了一次敗仗,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位列兵家七聖之一的,侯君集算什麼東西?也配和薛仁貴比?

李世民問道:“那貞兒你的意思是,支持李靖的計劃,分兵兩路了?”

“當然不是。”

“那你是什麼意思?”李世民被李貞弄蒙了,你之前將薛仁貴都快誇的上天了,轉眼間就將他摒棄在一邊,你到底在搞什麼鬼?

“因爲兒臣這裡有更好的計劃。”李貞再次晃了晃手中的情報:“這是兒臣剛剛接到的情報,六詔內部的局勢再一次發生了變化,我們有了更好的選擇,還請父皇過目。”

王亭初接過情報呈給李世民,李世民打開一看,立馬笑逐顏開:“哈哈哈……好,這可真是太好了,貞兒,你這一次做的很好,父皇要重重的獎賞你。”

“父皇不應該獎賞兒臣,父皇應該獎賞的是小福子。”李貞也高興道:“兒臣派他去主要是讓他混一點軍功的,根本沒有想到他居然能做出如此大事出來,實在是太出乎兒臣的意料了,此功不獎不行,至於兒臣倒是無所謂了。”

“哈哈哈……都該獎賞,都該獎賞啊。”李世民大笑道,這份情報可謂來的太是時候了,一下子就將原本的死局打開了一個縫隙,雖然還不知道未來情況如何,但是終究對承劍溪來了一次有力的還擊,不但破壞了他們的計劃,更是至少將雙方重新拉回到了平等交流的處境上,讓大唐重新有了爭取六詔的機會。

“那兒臣就待小福子,多謝父皇隆恩了。”對於自己的賞賜,李貞倒是沒有多在意,他高興的是小福子,李貞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只是稍微派了一個人去六詔混軍而已功,小福子卻在那邊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這對於自己這個主人來說,實在是太給自己掙臉面了,原本他以爲六詔發生叛亂,小福子可能都已經要戰死了,誰知道居然給自己來了這麼大一個驚喜。

李世民父子兩人的對話簡直是莫名其妙,聽得臺下百官雲裡霧裡,房玄齡站出來問道:“敢問陛下,不知道小福子公公,究竟做出了什麼事情,又立下了什麼大功勞?居然引得陛下和殿下如此高興?”

“這件事當然是要告訴你們的。”李世民將情報放下:“在太子命令六詔出兵討伐東爨的時候,貞兒派了小福子去當監軍,原本這也沒什麼,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你們也都知道了,我們的敵人不願意看到我們如此順利的完成佈局,因此六大部族的首領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刺殺,其中除了蒙舍詔之外,其餘五大首領都已經身死,而重新上位的都是六詔中的鷹派,他們不願意內附大唐,接受大唐的統治,因此不但叛出了大唐,更吞下了我們剛剛收復的爨人故地和西南六州,並且隨時可以威脅到我們的劍南道和越州城,情況十萬危機。”

“這對我們接下來的行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因爲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去討伐侯逆的,但是這時候我們的腹心出了問題,我們必然是要在兩者之間做出一個抉擇的,諸位愛卿也是因爲這個而吵作一團,最後不惜拳腳相向。”

當李世民說起這個的時候,臺下文武百官鼻青臉腫的臉上都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還好,李靖最後提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那就是分兵兩路,原本這是最好的選擇,但是選擇不是了……”李世民臉上的喜色再也遮掩不住,重新拿起案子上的情報,揮舞了兩下:“就是剛剛,貞兒得到情報,他派遣往六詔的監軍小福子,居然安排手下,將六詔的六大首領又重新刺殺了一遍,六詔除了蒙舍詔的首領,其餘五大首領再次換了人選……”

“哦?居然是這樣。”百官頓時瞭然,六大首領死了,那麼承劍溪的佈置自然被毀壞殆盡,也就是說,現在雙方迴歸到了平等的地位,無論接下來繼位的人是誰,大唐至少已經有了重新爭取的機會,而無論最終大唐能不能爭取成功,這件事拖延幾個月是沒問題的,到時候就算大唐最終沒有爭取到六詔,到那時候少年軍也已經幹掉了侯君集,只要李靖能成功回返嶺南,區區一個六詔,還不是任由大唐揉捏嗎?

一想到這裡,文武百官都不由的鬆了口氣,事情到了這一步,差不多應該算是結束了吧。

“陛下,臣覺得我們不該如此放鬆,我們還不到該放鬆的時候。”就在上至李世民,下至百官都渾然輕鬆起來的時候,杜如晦卻面色凝重的站了出來:“臣認爲福公公的舉動的確非常的驚豔,但是被我們破壞了計劃,難保承劍溪的人會再次下殺手,如果就這麼雙方互相刺殺的話,只怕用不了多久,六詔的繼承人就都要死光了……到時候承劍溪什麼也不會損失,我們卻要失去六詔的人心了……”

“這……”杜如晦的話宛如一盆冷水澆下,將殿內的所有人澆了一個透心涼。

“那愛卿以爲,該當如何?”李世民的眉頭皺起,他已經想到了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承劍溪如果真的繼續刺殺大唐扶持的人的話,那麼雙方你來我往……六詔的繼承人就只有那麼多,早晚都會被殺光的。百姓們不是傻子,如此頻繁的更換君主,只要稍微想想就明白其中絕對有問題,然後再經過有心人的挑撥……除非大唐派兵滅掉六詔,屠殺他們的百姓,否則大唐將永遠會失去六詔的人心,就算是以後強行將其收復,六詔也早晚會叛變大唐……

“第一,臣認爲福公公可以賞賜,太子殿下也可以賞賜,但是這種賞賜最好不要拿在明面上說。”

“當然,朕明白的。”雖然刺殺成功的攪亂了承劍溪的局,但是刺殺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手段,用可以,但是如果說出去,那就太有損大唐皇朝的臉面了。

“第二,我們必須派出高手對新任的六詔首領進行保護,盡最大的可能性讓他們免遭殺害。”

“不錯,就這麼辦吧,這件事就交給愛卿處理吧,但凡是軍中勇士,愛卿只管抽調。”李世民再次同意了,當然,軍中勇士什麼的是隻是託詞,朝廷的幾個情報組織,杜如晦可是掌握着一個間諜集團的。只是並不爲外人所知,一般情況下李世民也不會動用就是了。

不過現在他手中別的勢力已經被他安排下去對付承劍溪和其他國外顛覆組織了,手中實在是無人可用,也只能啓動杜如晦手中的力量了——要不然也不至於李貞都收到六詔的消息了,李世民卻還無所覺,就是因爲他手中的力量都已經被派出去所致的。

“臣遵旨。”杜如晦躬身應下,又冷森森的說出了最後一個提議:“還有最後,臣還有一個提議,既然我們都已經將六詔首領刺殺了,那麼我們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將侯君集也給順手幹掉算了。”

“嘶!”

聽到杜如晦這殺氣凌然的話,所有人都不覺脊背發涼,太狠了吧?侯君集好歹是朝中重臣,說刺殺就刺殺啊?

房玄齡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道:“不妥,侯君集雖然有反心,但是他畢竟還沒有造反,如果我們這時候對其下殺手,成功了也就算了,如果失敗的話,那好真的給了他足夠的造反理由了啊。”

“是啊是啊,侯君集畢竟還沒有造反,我們如果率先出手,在道義上可就失了先手了啊。”

“那照你的意思說,必須等侯君集將他十萬大軍召集完成,造成既定事實之後,我們才能討伐他了?”

“就是啊,你們光想着道義了,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這樣做的話,就算最後平叛成功,我們究竟又會有多大的損失?”

“我認爲房相的說法是對的,侯君集畢竟還沒有造反,或許還有爭取的機會。”

“放屁,就這樣狼子野心之輩,就算是這一次爭取回來又能如何?他早晚還是會造反的。”

“……”

第二百章 麻煩+毒招第五十五章 臭彈的超強威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圍攻莊園第二十四章 衝突解決?(四千字)第二百四十五章 報紙第一百一十章 投降(2)第八十六章 獻俘大典(7)之各方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九十二章 土地問題(1)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們怎麼現在纔來?第三十九章 借錢、借人第兩百七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二十一章 越王太傅,長孫無忌第二百二十章 進入長安第一百零三章 信物(下,三千字)第兩百七十章 侯君集的怒火第九章 程處亮的怨念(四千字)第二百一十章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第十五更)第一百零三章 陰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信不信我毒死你啊第二百八十章 五千頭戰象,好大的手筆啊第九十章 獻俘大典(11)之皇帝檢閱第三百零一章 豪情滿懷第兩百七十八章 朝議+解決辦法第三章 海軍狀況第五十四章 戰爭之魔——噴風炮第八十二章 撤都護府,劃分州府?第十章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第八十八章 困擾第二百三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第兩百五十九章 青黴素?第九章 程處亮的怨念(四千字)第三百一十章 海軍的光明前景第二百四十四章 《震驚,皇帝在宮中竟然做這樣的事情》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竟然反水了……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二百二十二章 決絕(二合一)第兩百五十章 問罪第三百四十八章 意動第二百章 爲了晉陽公主(第五更)第一百一十章 殺!殺!殺!第七十五章 雜事一大堆(2)第四十九章 克里維的請求第三十四章 改進製糖工藝上架了第十七章 罪惡之城第七十一章 李世民準備親征第三十四章 辯才第一百三十七章 尉遲寶慶第兩百一十章 婆羅洲東岸第二百四十七章 燕妃的資格第一百零二章 自首第三十八章洞中驚變,崔氏的陰謀(下)第兩百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第五十二章 底層人民的無奈第一百零八章 觸雷第一百零三章 囚車進城第一百八十章 決斷 (第七更)第兩百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九十六章 聽媽媽的話(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輕鬆擊潰第一百四十二章 倭國(1)第十五章 水泥(1)第六十章 爲什麼和憑什麼第八十五章 突厥大都護府大都護第三百章 撲棱蛾子第十九章 手雷發威第兩百二十二章 終回嶺南第五十五章 夢想第二十四章 衝突解決?(四千字)第一百零一章 李貞的橄欖枝第一百一十一章 走錯路了第五十二章 底層人民的無奈第三十一章 木工坊、新式傢俱第一百九十二章 傳風第一百零六章 水雷和地雷第一百六十章 解決(四千字)第四十章 好像聽到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了第六十一章 少年軍,出擊第六十九章風雲漸起第八十五章 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金大中第三十九章 諸事罷第五十五章 君以誠待我,我必以誠待之第九十二章 臭彈以及藍酸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要你女兒第兩百八十四章第三百零五章 吵架與李承乾的委屈第八十八章 終於可以開葷了第四十九章 阿布拉的計劃第六十一章 叛亂?不存在的。第一百零二章 自首第四十四章 鍾離城的小算盤第五十六章 《析衙策》+較量開始(四千字)第十四章 李世民,你好無恥第三百九十一章 震驚~第五十二章 撿便宜的人第五十四章 李貞的‘報復’第九十三章 解決的方法
第二百章 麻煩+毒招第五十五章 臭彈的超強威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圍攻莊園第二十四章 衝突解決?(四千字)第二百四十五章 報紙第一百一十章 投降(2)第八十六章 獻俘大典(7)之各方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九十二章 土地問題(1)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們怎麼現在纔來?第三十九章 借錢、借人第兩百七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二十一章 越王太傅,長孫無忌第二百二十章 進入長安第一百零三章 信物(下,三千字)第兩百七十章 侯君集的怒火第九章 程處亮的怨念(四千字)第二百一十章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第十五更)第一百零三章 陰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信不信我毒死你啊第二百八十章 五千頭戰象,好大的手筆啊第九十章 獻俘大典(11)之皇帝檢閱第三百零一章 豪情滿懷第兩百七十八章 朝議+解決辦法第三章 海軍狀況第五十四章 戰爭之魔——噴風炮第八十二章 撤都護府,劃分州府?第十章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第八十八章 困擾第二百三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第兩百五十九章 青黴素?第九章 程處亮的怨念(四千字)第三百一十章 海軍的光明前景第二百四十四章 《震驚,皇帝在宮中竟然做這樣的事情》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竟然反水了……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二百二十二章 決絕(二合一)第兩百五十章 問罪第三百四十八章 意動第二百章 爲了晉陽公主(第五更)第一百一十章 殺!殺!殺!第七十五章 雜事一大堆(2)第四十九章 克里維的請求第三十四章 改進製糖工藝上架了第十七章 罪惡之城第七十一章 李世民準備親征第三十四章 辯才第一百三十七章 尉遲寶慶第兩百一十章 婆羅洲東岸第二百四十七章 燕妃的資格第一百零二章 自首第三十八章洞中驚變,崔氏的陰謀(下)第兩百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第五十二章 底層人民的無奈第一百零八章 觸雷第一百零三章 囚車進城第一百八十章 決斷 (第七更)第兩百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九十六章 聽媽媽的話(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輕鬆擊潰第一百四十二章 倭國(1)第十五章 水泥(1)第六十章 爲什麼和憑什麼第八十五章 突厥大都護府大都護第三百章 撲棱蛾子第十九章 手雷發威第兩百二十二章 終回嶺南第五十五章 夢想第二十四章 衝突解決?(四千字)第一百零一章 李貞的橄欖枝第一百一十一章 走錯路了第五十二章 底層人民的無奈第三十一章 木工坊、新式傢俱第一百九十二章 傳風第一百零六章 水雷和地雷第一百六十章 解決(四千字)第四十章 好像聽到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了第六十一章 少年軍,出擊第六十九章風雲漸起第八十五章 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金大中第三十九章 諸事罷第五十五章 君以誠待我,我必以誠待之第九十二章 臭彈以及藍酸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要你女兒第兩百八十四章第三百零五章 吵架與李承乾的委屈第八十八章 終於可以開葷了第四十九章 阿布拉的計劃第六十一章 叛亂?不存在的。第一百零二章 自首第四十四章 鍾離城的小算盤第五十六章 《析衙策》+較量開始(四千字)第十四章 李世民,你好無恥第三百九十一章 震驚~第五十二章 撿便宜的人第五十四章 李貞的‘報復’第九十三章 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