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標題君相親去了

通過以上數據,就可以知道漢武帝的父親和祖父給他留下了多少家產。

然而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文景二帝幾十年的積累,卻被武帝早早就揮霍一空。

甚至到了武帝后期,匈奴被趕跑之後,大漢國庫已經徹底空虛,百姓民不聊生,全國各地多次爆發了農民起義,最後還是漢武帝逼不得已下了罪己詔,並且下令休養生息,這纔算勉強平息了民怨。就算如此,在武帝死之前,也沒有徹底扭轉國內矛盾,還是到了他兒子昭帝劉弗陵手裡,國家纔算是徹底平穩了下來。

當然,不是說漢武帝的政治水平不好,而是說他一心打仗,而忽略了國內的民生建設,而且不懂得賺錢的法子,最終才導致了這一切的發生——話說大唐現在論打仗規模,並不下於漢武帝,但是大唐卻是越大越富,不但佔領了大量的地盤,而且手裡的錢也一直都在增多,實在與漢武帝相比,實在是高了不只一籌。

李貞繼續道:“我之所以說漢武帝在國內的魄力不足,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崇尚儒家的確避免了朝廷的混亂,但是你不能否認的是,因爲儒家一家獨大,這就導致到了後來儒家徹底變味。

因爲儒家獨掌朝堂,別的流派不能發展,而儒家自己也因爲發展過盛,最終變成了如今這個樣子——先生你信不信,如果我們不管儒家,而是任由他們發展下去,他們最後絕對會變成一個毒瘤。”

“這……”岑文本沉默不言,不用李貞問,以岑文本的戰略眼光,他又如何看不出來,儒家早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儒家,而是一個利益集合體,早就不是昔日那個爲國爲民的兩大顯學之一了。

“如今的儒家已經可以爲了一點傳承,就敢要了本王的命,先生您覺得等儒家的規模再次膨脹,他們是不是敢換立君主?”李貞冷冷的問道,他對於現在的儒家一點好感都欠奉,現在的儒家說是儒家,其實早已經和孔老夫子創立的儒家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

而且李貞是知道的,在唐朝時期,儒家還不算太過分,等再過個兩百年,到了宋朝,趙匡胤崇文抑武之後,儒家更是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程朱理學這個怪物的出現,儒家也因此徹底變成了一個怪胎。

等到了明朝中後期,儒家更加過分,黨派林立,他們已經不將朝廷視爲效忠的對象,他們唯一效忠的只有他們的黨派,於是各大黨派之間互相爭鬥,徹底耗盡了大明王朝的最後一口元氣,逼得崇禎帝吊死煤山。

這就是儒家發展到最後的必然結果——同樣是也學術壟斷的弊端。

漢武帝取巧罷黜了百家,只留下一家,對於管理朝堂的確是方便了許多,但從長遠上來看,對於國家來說卻是不利的。所以爲了大唐以後的健康發展,重啓敗家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岑文本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百家進入朝堂,就等於朝堂上有了不同的聲音,百家之間互相爭鬥,對於大唐來說同樣是不利的。

但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後世的華夏不就是講究各司其職嗎?

工家(科學家和工人)負責技術的研發和生產、兵家(軍人)只管打仗、法家(法務部以及法院)負責審判和律法的修訂,農家(農民)負責種地,縱橫家(外交官)負責對外溝通,小說家(記者和作家)負責宣傳工作……

大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又通力合作,也沒有見各個部門鬧得天翻地覆,將國家搞得一團亂遭啊,反而在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國家反而是越來越好,成功成爲世界兩極之一。

可見專一注重某種學術,並不是一件好事,反倒是多面開花,才能讓國家進步。

李貞作爲一個後世來人,有了後世的經驗,自信有能力協調各家的糾紛,不會出現百家混戰的局面。

“……”岑文本繼續沉默,他已經被李貞說的有點動搖了。

“那殿下準備怎麼做?”許久之後,岑文本才通紅着雙眼,用乾澀的聲音問道,可見剛纔李貞的話究竟多麼有衝擊力,只是這短短一會兒,就將岑文本的心力耗費了一乾二淨。

“這個不急,還是等以後再說吧。”李貞並沒有過多解釋,想要融合百家,這種事情還不是現在就能做的——儒家雖然被重創,但畢竟已經傳承一千多年了,底蘊深厚,這次重創也未必就能傷了他們的元氣,必須繼續打擊儒家的勢力,打好基礎,等自己繼位之後再執行這個政策纔是最好的。

“是臣多嘴了。”一見李貞不說,岑文本立刻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連忙住嘴不再詢問。

他不再有問題,但李貞卻主動問了起來:“不過說起來,先生,你覺得這一次銀島爭奪戰的勝利者是誰,又究竟是誰最終奪走了銀引呢?”

“嗯?”岑文本怪異的看了李貞一眼,沒有說話,但是表情中流露出來的意思卻很明顯——不就是你嗎?爲什麼你要這麼問呢?

李貞秒懂,摸着鼻子苦笑道:“我就知道先生會懷疑會是本王做的。”

岑文本道:“不光是臣,現在整個天下都知道,是殿下您奪走了楊家的銀引,並且先下手爲強,滅掉了弘農楊氏,出手乾淨利落,心狠手辣。”

李貞卻搖搖頭:“但本王要告訴你們的是,弘農楊氏的確是本王做的,可是鹽引之事真的和本王沒有一點關係,你們信嗎?”

“這怎麼可能?”岑文本驚呼,難以置信道:“要不是殿下您做的,那會是誰?何況弘農楊氏都是殿下滅掉的,銀引又怎麼可能不是您做的?既然不是您做的,那出手的究竟是誰?”

這實在是太驚人了,岑文本非常震驚,如果李貞所言不假的話,那就說明在暗中,還隱藏着一股不小的勢力,暗中窺視着大唐。

“本王滅掉弘農楊氏,就是因爲恨他們調查不清楚,就隨意將鍋扣在本王身上,並且還動手欲要刺殺本王,但銀引之事真的不是本王乾的。”李貞眼中殺氣大熾,一直到今天,想起當時的情況,李貞都覺得後怕不已,那一次的刺殺實在是兇險至極,弘農楊氏不但出動了大黃怒,更用了熱武器,一顆手雷當時也落在自己身邊不遠處,要不是死士幫自己擋了一下,自己就算不死也得重傷。因此李貞纔會暴怒,下令以雷霆萬鈞之勢,滅掉了弘農楊氏。

“竟然不是殿下,那究竟會是什麼人?”岑文本皺眉沉思道,他倒是沒有懷疑李貞在說謊話,既然李貞連滅掉弘農楊氏這種事情都沒有否認,那如果真是他搶走了銀引,沒道理他不會不承認的。

他不是笨蛋,他立刻就意識到這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很有可能是有幕後黑手在推波助瀾,甚至暗中操控者這一切。

“關於這個,先生就不要糾結了,本王自然知道兇手是誰,已經安排下去了,等他們再次出現,應該可以給他們一個‘驚喜’的。”李貞冷笑道。

“本王之所以提出這件事,是希望先生能幫忙,將這件事給宣揚出去——如果事情的確是本王做的,拿起本王自然不會否認,但如果不是本王乾的,那本王也不會背這個鍋。”

這也是李貞主動向岑文本提出此事的最主要原因,這些天朝野民間上下對自己的言論很不利,說自己做事情太絕,不但用陰謀挑起各大勢力的爭奪,最後竟然坐看螳螂捕蟬,自己卻充當黃雀坐收漁翁之利,在最後關頭獲利,實在是有損李貞之前賢王的形象。

雖然這只是別人私底下的談論,除了有損自己形象之外,並不能對自己有什麼影響。但作爲一個驕(ao)傲(jiao)的穿越者,李貞非常不喜歡被輿論左右的感覺。

這讓他想起了後世那些無良狗仔們,這種感覺很不爽——事情是自己做的也就罷了,自己也不會否認,但這件事明明不是自己做的,別人偏要安在自己的頭上,真是太鬱悶了。

“臣明白了。”岑文本點點頭:“臣這就出去安排報社發表文章,爭取將殿下從這件事中摘出去。”

岑文本不但是李貞的太傅,他還有一個身份是《大唐日報》嶺南分社的總負責人,掌管了相當大一部分輿論權利,就連其餘幾家報社的負責人,也都是他推薦的,其他人也都爲他馬首是瞻。

“那就有勞先生了。”

“殿下客氣。”

送走了岑文本,李貞批改了今日的公文,便來到後院。

“殿下。”武媚娘正託着下巴,盯着面前的一個搖籃愣愣發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一直到李貞走到近前,才忽然驚醒。

“嗯。”李貞輕輕應了一聲,然後悄悄將頭探到搖籃上方,兩個眉目一模一樣的小小人兒,正頭對頭的呼呼大睡。

“嗤~”看到兩人的睡姿,李貞不由輕笑,因爲李晃和李昭的睡姿一模一樣,就連睡覺的呼吸聲,以及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都是一樣的。

武媚娘也笑了,輕聲道:“他們兩人的睡姿和殿下的一模一樣呢。”

“啊?”李貞大囧,連連擺手:“怎麼可能?我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幼稚的睡姿?”

這種事情絕對不能承認,太有損自己的形象了。

“咯咯咯……”見到李貞這幅樣子,武媚娘大笑不已。

“哇~”

“哇~”

誰知道兩人的聲音可能有點大了,驚醒了沉睡中的兩個可人兒,哇哇大哭起來,兩人立刻手忙腳亂。

“快快,要尿了。”

“殿下,要尿的是小壽兒。”

“這個也要尿了,啊~尿我身上了……”

“咯咯咯……”

“……”

五天之後,越州港口,八號碼頭,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總之,今天的越州港口很熱鬧。

不但八號碼頭外被百姓們擠滿,就連相鄰的七號和九號碼頭上都站了不少人,更有有船的人家乾脆就開船來到海上圍觀。

不光是全城百姓出來了,一起出來的還有越州的所有大小官吏,包括李貞在內,所有人都站在碼頭的最前方,眺望着遠處的水面,彷彿等待着什麼。

八號碼頭已經徹底被絲綢綵帶所淹沒,就連碼頭的地板上,也都被紅地毯所取代,旁邊更有舞龍的,舞獅的,吹喇叭的,敲鼓的……熱鬧非凡。

今天並不是什麼特殊的日子——至少在之前,今天不是什麼日子,既不是節氣,也不是哪位神仙的壽辰,更不是什麼節日……

但這是之前,李貞有理由相信,今天過頭,整個世界的航海歷史,一定會記住這一天的,因爲今天——正是劉仁軌率領大唐艦隊歸來的日子。

這注定是世界航海史上最光輝燦爛的一筆,大唐的海洋征服之路,將在今天之後,徹底開始,大航海時代,即將來臨。

此時正是上午,太陽已經猛烈無比,儘管此處是碼頭上,但清涼的海風也依舊帶不走空氣中的燥熱。

李貞就站在火毒火毒的太陽底下,翹首以盼,即便汗流浹背,也沒有一點抱怨。

小福子湊上前來,勸道:“殿下,外面太陽毒,您還是先進買完車去避一避吧。”

李貞搖頭拒絕道:“無妨,大家都站在外面,本王難道還比不上別人嗎?”

“那奴婢去給殿下拿一些果汁來。”小福子跟了李貞十幾年了,太知道他的秉性了,既然他已經出言拒絕,那自己再勸都是沒有用的,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冰鎮果汁給李貞降暑了。

“這樣的話,你索性多弄一點,讓所有人都去去暑氣。”

“奴婢明白了。”小福子立刻就明白了李貞的用意,這麼好的收買人心的機會,要是不用,未免太可惜了一點。反正在嶺南這地方,最不值錢的就是水果了,只是榨取果汁比較費力一點,但李貞在嶺南開有果汁工廠,直接去那裡拿一點就可以了。

第六十一章 可怕的噴火炮第八十三章 少年軍的未來+開槍(三千字)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百萬兩(這纔是153章)第四百零一章 事情真相第三百五十一章 壞事?好事?從來都不是絕對的。(三千字)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塊大蛋糕第九十六章 不痛快就要殺人第八十七章 諸葛Vs司馬第二百三十一章 征服之路之狼牙特戰隊第十二章 李世民發飆第六十九章風雲漸起第六十章 結船陣+敵人來了(四千字)第三百零五章 吵架與李承乾的委屈第九章 王玄策的雄起(2)第一百二十四章 辛格第一百一十一章 走錯路了第八十七章 諸葛Vs司馬第七十八章 賀壽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十六章 以力破局第七十九章 痛打一頓第二十一章 扒光了,遊街第兩百八十二章 杜荷的預料+背後捅刀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日麗大屠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王叛亂第一百四十二章 梟雄末路(完)第五十章 本因的請求第七十一章 漢奸家族(2)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起雲涌(3)二百九十一章 道家出手第兩百三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七章 死有餘辜第四百零二章 宗教問題(四千字)第二百一十二章 連環船(第十七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第三十五章 賠償?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殺~殺~第四十四章 鍾離城的小算盤第兩百八十章 移民前……第一百零三章 陰謀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貞的驚世之語第三百三十四章 高山仰止,心悅誠服?第四十二章 銀礦歸佛門,艦隊登呂宋(二合一)第十七章 印刷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衆人獻禮(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漢文明的影響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突厥漢化第一百二十四章 辛格第兩百二十三章 秦瓊到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說的好有‘道理’啊(第二十九更)第四十章 《臨陣殺術》第三百六十章 絕境第一百九十三章 感染體與病源第二百零四章 易容高手?(第九更)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史爲鑑?你在搞笑嗎?第一百二十六章 題目不好想啊(昨天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陰謀第一百四十章 外籍軍團(2)第二百六十五章 狂轟濫炸第四十三章 父皇,兒臣被人欺負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一百二十四章 驚天大局第十八章 李元昌的身份第二百零三章 瘟疫?抓起來。第三百零八章 元帥歸屬第兩百五十一章 事情解決+李世民看越州(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輕鬆擊退第一百四十章 帝王的真情流露第二十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六十六章 賺錢的路子第一百四十七章劉仁軌的怨念第六十七章 李貞的力量第九十二章 定國五策(7)第六卷 第一章 歸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艦貓第五十二章 想起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這一章的內容有點雜,就不起名字了。第四百零三章 道教的優勢第五十七章 用絲綢砸第二百零四章 看破?又能如何?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九章 程處亮的怨念(四千字)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思前第兩百二十七章 百官震驚第一百二十五章第十三章 另開一片戰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炮來了第五十七章 飯桶崛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敵蹤與猜測(四千字)第一百二十七章 朝議第三章 對於天策府衆人的安排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起雲涌(2)第一百七十九章 熱氣球(第六更)第九十八章 一切都是在演戲第八十四章 獻俘大典(5)之先聲奪人第八十四章 獻俘大典(5)之先聲奪人第九十四章 六詔獻寶第二百三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
第六十一章 可怕的噴火炮第八十三章 少年軍的未來+開槍(三千字)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百萬兩(這纔是153章)第四百零一章 事情真相第三百五十一章 壞事?好事?從來都不是絕對的。(三千字)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塊大蛋糕第九十六章 不痛快就要殺人第八十七章 諸葛Vs司馬第二百三十一章 征服之路之狼牙特戰隊第十二章 李世民發飆第六十九章風雲漸起第六十章 結船陣+敵人來了(四千字)第三百零五章 吵架與李承乾的委屈第九章 王玄策的雄起(2)第一百二十四章 辛格第一百一十一章 走錯路了第八十七章 諸葛Vs司馬第七十八章 賀壽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十六章 以力破局第七十九章 痛打一頓第二十一章 扒光了,遊街第兩百八十二章 杜荷的預料+背後捅刀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日麗大屠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王叛亂第一百四十二章 梟雄末路(完)第五十章 本因的請求第七十一章 漢奸家族(2)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起雲涌(3)二百九十一章 道家出手第兩百三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七章 死有餘辜第四百零二章 宗教問題(四千字)第二百一十二章 連環船(第十七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第三十五章 賠償?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殺~殺~第四十四章 鍾離城的小算盤第兩百八十章 移民前……第一百零三章 陰謀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貞的驚世之語第三百三十四章 高山仰止,心悅誠服?第四十二章 銀礦歸佛門,艦隊登呂宋(二合一)第十七章 印刷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衆人獻禮(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漢文明的影響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突厥漢化第一百二十四章 辛格第兩百二十三章 秦瓊到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說的好有‘道理’啊(第二十九更)第四十章 《臨陣殺術》第三百六十章 絕境第一百九十三章 感染體與病源第二百零四章 易容高手?(第九更)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史爲鑑?你在搞笑嗎?第一百二十六章 題目不好想啊(昨天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陰謀第一百四十章 外籍軍團(2)第二百六十五章 狂轟濫炸第四十三章 父皇,兒臣被人欺負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一百二十四章 驚天大局第十八章 李元昌的身份第二百零三章 瘟疫?抓起來。第三百零八章 元帥歸屬第兩百五十一章 事情解決+李世民看越州(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輕鬆擊退第一百四十章 帝王的真情流露第二十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六十六章 賺錢的路子第一百四十七章劉仁軌的怨念第六十七章 李貞的力量第九十二章 定國五策(7)第六卷 第一章 歸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艦貓第五十二章 想起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這一章的內容有點雜,就不起名字了。第四百零三章 道教的優勢第五十七章 用絲綢砸第二百零四章 看破?又能如何?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九章 程處亮的怨念(四千字)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思前第兩百二十七章 百官震驚第一百二十五章第十三章 另開一片戰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炮來了第五十七章 飯桶崛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敵蹤與猜測(四千字)第一百二十七章 朝議第三章 對於天策府衆人的安排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起雲涌(2)第一百七十九章 熱氣球(第六更)第九十八章 一切都是在演戲第八十四章 獻俘大典(5)之先聲奪人第八十四章 獻俘大典(5)之先聲奪人第九十四章 六詔獻寶第二百三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