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世家的未來(2)

“這個方法,你覺得如何?”打了個哈哈,李貞將話題轉了回來:“當然了,就算你不答應也是不行的,因爲有關於世家的處置方法,本王已經上呈給父皇了。相信過幾天,相關的詔令就會下達了,到時候就算你們想要反對,也絕對打大不過朝廷的法度去——因爲這個條例是以法律的形式發下去的,不光是你們世家,只要家中人口超過十人的家族,都要分出去……”

“呵呵……殿下誤會了,老頭子並沒有說不答應……只是……”鄭智華臉上苦笑,心中更是苦澀的難以自已:“只是可嘆傳承幾千年,歷代先賢都沒有找到解決方法的氏族制度,竟然被殿下您給找到了解決方法。更可憐,幾千年的傳承,竟然要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斷絕,也不知道等到了下面見了老祖宗,我們又該如何解釋?實在是愧對列祖列宗啊。”

“氏族制度只是害人的東西,廢了更好,有什麼可愧疚的?”李貞不耐煩道:“按照你們氏族所犯的罪行,就算判你們十次死刑也夠了,本王好歹還給你們留了一條命,你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對於氏族制度,李貞可謂從來就沒有掩飾過自己的厭惡。

說起來,氏族階級最早可以追溯到炎黃二帝時期。

剛開始的時候,這個階級對於文明的傳承是有好處的——各大氏族在匯聚在黃帝的旗下,被賦予姓氏,爲華夏文明開疆拓土,從黃河流域不斷向外擴張,傳播華夏文明的種子,是華夏文明傳播的先鋒軍。

奉天子之命,牧守一方者,可封王侯;教化當地土著,傳播華夏文明,諸侯時代便是由這些氏族開啓。

經過千年的發展,東夷成了今天的齊魯大地,南蠻成了現在的嶺南,西戎成了關中雍涼,北狄也成爲了幽州之地。就連更北方的北胡,也在十年前成了突厥都護府,被大唐收入囊腫——而這些都是氏族的功勞,這點不可置疑,也不容改變。

然而,人是會變的,氏族當然也是會變的,尤其是在經過了千年時間滄海桑田之後,氏族更是徹底的變了味。

在華夏文明開拓到了極致,古典時代已經發展到巔峰之後,他們的性質就徹底變了,不再是華夏文明傳播的催化劑,而是變成了阻礙華夏文明成長的毒瘤——北方有嚴寒的大草原,西邊的漫漫黃沙和擡頭不見天的高原山地,東邊是茫茫無際的大海,南方有十萬大山和無盡叢林攔路,煙瘴肆虐,野人衆多,縱觀天下,除了被訪者之外,整個華夏再也沒有了敵手。

隨着當年草根起家的劉邦得了天下,天子再也不是氏族們遙望不可及的存在,天子權威跌落谷底。

他們開始將目光定格到了他們認爲的‘天下’上,將目光放到了內鬥上,開始在內部爭霸天下,徹底的失去了繼續向外擴張的野心,再也沒有了千年前他們的先祖爲天子牧守四方,教化蠻夷,在遠古叢林中披荊斬棘的大勇氣和大毅力。

氏族慢慢的變成了世家,各大世家爲了利益斗的你死我活,對外把持朝政,斷絕了寒門的進身之階,對內笑裡藏刀,表面笑嘻嘻,背後捅刀子,互相拖後腿……在一次又一次的內鬥中,不斷的消耗着王朝氣運,最終將一個王朝給搞得徹底崩盤。然後他們就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背離奉養他們的王朝,甚至親自出手,將這個王朝推入深淵。而他們則可以重新挑選一個代言人,開創新王朝,繼續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這就是世家千年來的生存方式,也是‘只有千年世家,沒有千年王朝’這個說法的最終解釋。

王朝沒了,換一個統治者就是了,至於百姓們的死活——那又關我們什麼事情?

“呵呵,殿下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對於李貞的話,鄭智華無言以對,這種事情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站在朝廷的角度來說,世家的確罪大惡極,但站在世家這個角度來說,他們卻不認爲自己做錯了什麼。

“那就不說這個了。”李貞聳聳肩,看着鄭智華蒼老的面容,好奇的問道:“不過,根據我的情報來看,你的容貌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啊,難道你化了妝嗎?”

“怎麼可能?以殿下您對我們世家的成見,老頭子我又怎麼可能在您面前耍心眼?”鄭智華看着自己的手,苦笑道:“這都是老頭子我的真實容貌。”

“我明白了,你這是心力交瘁導致的吧?”李貞恍然大悟:“古代伍子胥一夜白頭,是心智衰竭之故,那你是怎麼回事?難道是爲了世家的未來而擔憂,才造成的嗎?”

“不然殿下以爲還會是哪種情況,讓老頭子變成今天這個樣子?”鄭智華面容越發滄桑:“事關所有世家的生死存亡,在老頭子的眼中,世家的地位是和殿下您眼中的是大唐一樣的。殿下您自己想一想,如果未來哪一天,大唐也成了世家今天這個樣子,您會不會憂心忡忡,肝腸寸斷?”

“可是大唐永遠不會出現今天這個狀況的。”李貞很自信,因爲他知道一種永世傳承的方法。

鄭智華看李貞那自信滿滿的樣子,卻是不以爲意的搖頭道:“那可不一定,只有千年的世家,沒有千年的王朝,這個話雖然有失偏頗,但是從某種方面上來說,他是很有道理的。”

“那是以前,大唐絕對不會走上之前王朝的老路的。”李貞對此自信滿滿:“大唐不但不會滅亡,而且還會永世傳承下去,當年秦始皇沒有達成的夙願,本王已經找到了正確的路。”

“呵呵呵……那老頭子就拭目以待了。”

“你不信嗎?”李貞盯着鄭智華。

“這是自然的,縱觀華夏幾千年,又哪有什麼傳承千年的王朝?就算是周朝,東西周加起來,也不過八百年罷了——殿下固然英明,但是難道還能強過古時的那些聖賢們嗎?”

“呵呵,那咱們就走着瞧吧。”

第七十三章 銅豌豆第七十四章 準備宴會第三百八十章房遺愛的大招(下2)第十六章 王玄策的雄起(9)第四百零八章 臭豆腐攻勢第三十一章 全員落網第二百五十九章 爭辯第六十章 爲什麼和憑什麼第七章 牛鬼蛇神?第三十二章 生擒小野姊子(2/3)第三十二章 流水線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黴:上島就感染瘟疫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竺戰事(2)第一百二十七章 熟人,再生變故第兩百三十八章 嗷~嗚~第二十四章 腿有點軟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七十三章 銅豌豆第一百零三章 信物(下,三千字)第一百九十九章 禁忌試驗(第四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美洲大陸第九章 王玄策的雄起(2)第二百九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逃(第四更,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百三十七章 離開與事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考慮第兩百六十六章 奇葩的高陽第兩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解決辦法(五千字)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字高明……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要你女兒第三百一十一章 提前泄露第一百四十四章 輕鬆擊潰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撫(昨天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突厥大都護府大都護第兩百四十一章 豆子粥鋪第四十七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要你女兒第二百二十八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二百八十一章 象兵的培訓方法第兩百四十六章 動手……(二合一)第七十六章 魏徵的想法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連震撼……(三千字)第一百六十二章 審美觀出了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聞管理條例》第二百二十三章 陰謀乍現第九十四章 六詔獻寶第一百二十九章 石見銀礦(1)第七十七章 援軍到了第五章 溫馨時光(四千字)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再收徒第一百八十章 風起雲涌(4)第二百三十四章 征服之路之馳道第十四章 李世民,你好無恥第二十三章 燕敬嗣第二百三十三章 征服之路之拜占庭的覆滅第四十六章 僱傭兵到達第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啊第三十四章 沒羞沒臊的日子第十二章 悲慘的李佑三人組第一百一十六章 挑戰書第三百九十四章 鎮國金獅、光明之山以及怪異的第三件寶物第五十四章 李貞的‘報復’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詔首領拜謁(三千字)第二百零二章 定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絕境中的侯君集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六十九章風雲漸起第九十五章 好多小錢錢第三百一十六章 日麗大屠殺第十三章 王玄策的雄起(7)第九十九章 準備戰鬥第三百二十五章 道教崛起第七十一章 對策(2)第二十四章 武器走私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臨僧伽補羅第兩百八十章 移民前……第八十九章 怒火沸騰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一百五十七章 圍攻莊園第六十章 一言不合就開幹第四十一章 到底是誰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九十二章 老兵定計第三十四章 意外的島嶼(三千字)第兩百七十章 侯君集的怒火第四百零九章 曇成第四十一章 杜如晦解惑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走(四千字)第七十五章 巴豆建功第五十七章 訓話(下)第兩百九十四章 惡吏害人(二合一)第八章 王玄策的雄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兵臨城下(2)第兩百八十九章 越州港第六十三章 擊潰(2)第三十三章 李恪求助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六章 榨汁機第七章 初露崢嶸
第七十三章 銅豌豆第七十四章 準備宴會第三百八十章房遺愛的大招(下2)第十六章 王玄策的雄起(9)第四百零八章 臭豆腐攻勢第三十一章 全員落網第二百五十九章 爭辯第六十章 爲什麼和憑什麼第七章 牛鬼蛇神?第三十二章 生擒小野姊子(2/3)第三十二章 流水線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黴:上島就感染瘟疫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竺戰事(2)第一百二十七章 熟人,再生變故第兩百三十八章 嗷~嗚~第二十四章 腿有點軟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七十三章 銅豌豆第一百零三章 信物(下,三千字)第一百九十九章 禁忌試驗(第四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美洲大陸第九章 王玄策的雄起(2)第二百九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逃(第四更,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百三十七章 離開與事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考慮第兩百六十六章 奇葩的高陽第兩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解決辦法(五千字)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字高明……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要你女兒第三百一十一章 提前泄露第一百四十四章 輕鬆擊潰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撫(昨天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突厥大都護府大都護第兩百四十一章 豆子粥鋪第四十七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要你女兒第二百二十八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二百八十一章 象兵的培訓方法第兩百四十六章 動手……(二合一)第七十六章 魏徵的想法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連震撼……(三千字)第一百六十二章 審美觀出了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聞管理條例》第二百二十三章 陰謀乍現第九十四章 六詔獻寶第一百二十九章 石見銀礦(1)第七十七章 援軍到了第五章 溫馨時光(四千字)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再收徒第一百八十章 風起雲涌(4)第二百三十四章 征服之路之馳道第十四章 李世民,你好無恥第二十三章 燕敬嗣第二百三十三章 征服之路之拜占庭的覆滅第四十六章 僱傭兵到達第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啊第三十四章 沒羞沒臊的日子第十二章 悲慘的李佑三人組第一百一十六章 挑戰書第三百九十四章 鎮國金獅、光明之山以及怪異的第三件寶物第五十四章 李貞的‘報復’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詔首領拜謁(三千字)第二百零二章 定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絕境中的侯君集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六十九章風雲漸起第九十五章 好多小錢錢第三百一十六章 日麗大屠殺第十三章 王玄策的雄起(7)第九十九章 準備戰鬥第三百二十五章 道教崛起第七十一章 對策(2)第二十四章 武器走私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臨僧伽補羅第兩百八十章 移民前……第八十九章 怒火沸騰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一百五十七章 圍攻莊園第六十章 一言不合就開幹第四十一章 到底是誰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九十二章 老兵定計第三十四章 意外的島嶼(三千字)第兩百七十章 侯君集的怒火第四百零九章 曇成第四十一章 杜如晦解惑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走(四千字)第七十五章 巴豆建功第五十七章 訓話(下)第兩百九十四章 惡吏害人(二合一)第八章 王玄策的雄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兵臨城下(2)第兩百八十九章 越州港第六十三章 擊潰(2)第三十三章 李恪求助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六章 榨汁機第七章 初露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