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大唐的未來——君主立憲

李貞敢說這樣的話,他可不是在說大話,而是有依仗的。

劉仁軌已經從呂宋歸來,並且帶來了豐碩的收貨,大航海時代眼看着就要徹底開啓。只要開啓大航海時代,在自己作爲推手的情況下,最多隻需要十年,大唐內部的工業革命就會爆發,二十年之內,獨屬於大唐的資本主義萌芽就會誕生,五十年內,如果國內沒有爆發太大的叛亂的話,大唐完全步入資本主義社會完全沒有問題。

而在資本主義萌芽爆發的情況下,社會制度變化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而在所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中,君主立憲制無疑是最適合大唐的一種制度——這麼說不是在否定共*產製度,而是在資本主義主宰大唐的情況下,君主立憲制對大唐來說是最合適的一種制度。

大唐太大了,而且歷史悠久,從秦始皇時代開始,大一統思想就被深深的注入了每一個華夏子女的血脈之中——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聯邦制度並不適合大唐。所以後世很多人評說中國不適合類似美國化的三權分立,這話有些道理,因爲聯邦制有點類似於周朝的分封制,雖然各州州長名義上效忠於美利堅,但是本州的權利卻是相當大的,甚至擁有立法權,堪稱是一個個的土皇帝,不同的是這個土皇帝是需要民衆選舉出來的也就是了。

聯邦制不適合大唐,但類似英國君主立憲制度下的分權,卻還是能夠實現的,因爲百姓們會覺得這是皇上故意分權給下面互相監督,其實真正管事的還是皇帝。

有人說只有共*產製度纔是最適合華夏的,任何資本主義都不適用於華夏,這話就有失偏頗了,共*產製度好是好,但是要說這是唯一適用於華夏的制度,那倒也未必。

在民主思想爆發萌芽的情況下,共*產製度的確是最適合未來的華夏的,但是現在是唐朝,是一千年前,別說是民主思想了,就算是資本主義萌芽,如果沒有李貞的干預,至少也需要宋朝晚期才能誕生。

在這種時候你提出民主,宣揚所謂的人人平等,得到的恐怕不是百姓們的擁戴,而是官府的圍剿以及衛道士的瘋狂打壓。

何況,東方几千年的君主制度,從三皇五帝時候開始,華夏實行的就是君主制度,東方大地千百年來皆爲帝王統治,普通百姓只知道頭頂上有個皇帝,若是忽然告訴他們,皇帝沒有了,恐怕第一個印象不是高興,而是沒了做主的人,再也無處聲冤。

歷朝歷代交錯之事,天下總不免大亂,百姓苦受欺凌,都是因爲缺少一個做主的人。

所以在這時候,如果當權者有意識的慢慢將權利過度,順利的完成權利交接,皇族退居幕後,首相走上前臺,只要中途不出現變故,完全可以保證大唐千年傳承。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提出反對——歐洲的君主立憲成,那是因爲各國都有極深的君主傳統,無論是英國皇室,還是其他國家,短輒一兩百年,長則近千年,底蘊深厚,統治者的影響力已經徹底深入所有人的骨髓,這是君主立憲制的最根本基礎,大唐才立國不到三十年,你確定你的君主立憲制能成功?

這麼說的確有點道理,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歐洲各國的確傳承悠久,但是和東方比起來算個屁啊?

華夏的大一統思想註定了華夏的傳承是一脈相承的,所有百姓都承認自己是華夏子民,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因此就算華夏偶爾有分裂的時候,但最終也會合併成一個國家——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別看大唐隻立國不到三十年,但因爲大唐這些年來發展的越來越好,所以百姓對於大唐的認同度絕對是歷朝歷代最高的。

這一點和歐洲不一樣——歐洲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整個歐洲民族衆多,而且誰都不服誰,連年征戰,你方唱罷我登場,今天還是亞述人管事,明天就成了阿拉伯人的天下,今天是法蘭西人管着這一片兒,明天就換成了德意志統治這裡……

這樣混戰下,也只有傳承久遠的王朝纔會贏得百姓們的擁護——這就是東方與西方最大的不同之處了。

而且君主立憲制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就算統治者出現了錯誤,也會有首相政府作爲擋箭牌,就算百姓暴動,也只會衝擊政府,對於皇族並沒有什麼影響力——何況,自古以來,華夏民間對於皇族都是持信任態度的。

君不見漢武帝晚期,整個國家被他打的七零八落,國家面臨崩潰邊緣,百姓民不聊生,烽煙遍地,但漢武帝也只是發了一張罪己詔,就立刻平息了國內的民亂,再加上他及時調整了施政方針,漢王朝立刻就穩定了下來,實現了王權的平穩過度。

當然了,這些都是他目前的一點想法,在未來可能會實現,但是現在他連皇位都沒有繼承,那些事情就不用說了。

接下來的日子,李貞又回覆了半個月之前的生活,不過有一件事不能不提一下——那就是在李貞被解除禁足令的五天之後,李世民在朝會上正式提出了冊立李貞爲太子的事情。

對於這件事,朝堂上竟然出人意料的,居然沒有一個人反對的,不光是李貞的支持者沒有反對,就連那些恨不得李貞死的人,也都沒有一個出言反對的。

如此衆口一詞,反倒是讓李世民心中犯了嘀咕——莫非李貞和世家達成了什麼交易?怎麼他將世家坑的那麼慘,世家竟然沒有一個人反對的,這實在是太不正常了。

不光是李世民疑惑,李貞的支持者更是很是心驚膽戰了一段時間,生怕世家又在搞什麼鬼名堂,然而接下來的日子非常平靜,一點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不過不管怎麼說,朝堂上沒有人反對,李世民這個提出者自然更加不會朝令夕改,因此這件事就這麼順利的定了下來。

第一百七十八章 聊表歉意(第五更)第二十二章 燕妃的告誡第十二章 長歪了的李敬業(三千字)第七十二章 人才分配(1)第二百一十四章 外援?漢奸?第十三章 往死裡打第一百四十八章 殺戮是爲了未來第兩百一十七章 旗魚部落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話?假話?第兩百零七章 先去一個地方第三百八十五章 衆人獻禮(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第一百六十七章 懷疑(2)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元昌的小動作(1)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的事兒犯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標題君雲遊天下去了第一白零三章 我就是小人第六十四章 有人求見第九十九章 準備戰鬥第十八章 李元昌的身份第二十二章 燕妃的告誡第六十三章 本王這是爲他好第三百零八章 元帥歸屬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相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陰謀(第二十二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只要羊毛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三十章 標題名字很重要嗎?第二百零九章 敵軍到來+風箏戰術第兩百一十四章 價值萬貫第一百零九章 誤會一場第一章 麻將與糖果第兩百七十二章 最終目的第十五章 離京第六十四章 俘虜問題(2)第一百零四章 魚雷再發威(四千字)第一百二十章 神機營之威第兩百六十一章 魏徵的鍋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晚了一步第七十二章 儒家的鍋第兩百二十一章 裴行儉要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美洲大陸第二百八十章 五千頭戰象,好大的手筆啊第四十二章 炮擊第二十三章 衝突起(四千字)第七十三章 人才分配(2)第四十六章 僱傭兵到達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支持率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起雲涌(7)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都要第一百一十四章 金大中第二十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八十八章 洛天遠的不屑第六十七章 大唐的征服,從天竺開始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起雲涌(1)第八十七章 ‘貪狼’大炮第四十七章 扳指第二百二十二章 決絕(二合一)第四十章 震驚的僱傭兵們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策府太子黨的試探(第二更)第三章 高句麗戰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就知足吧第三百七十六章 章節君沒來第八十五章 獻俘大典(6)之威震天下第二十二章 堵不如疏,滅佛不如限佛(2)第四百一十章 第七卷終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船隊到達+雙方矛盾(四千字)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懷鬼胎(1)第四章 好累,好想休息(第三更)第六章 榨汁機第兩百零三章 宇文化龍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煩死了第八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七章 劍拔弩張第四十八章 再見本因第六十一章 翡翠原石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魔纏身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一場贏定了,心裡好高興啊第二十二章 初入五號區域——山楂丸有賣嗎?第六十六章 世家的未來(2)第二百八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的真正心思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百五十毫米大炮第四十八章 問田書苑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家論第二十九章 忘記起標題名了第五十三章 阿布拉的謀算第八十章 提前察覺+敵人出手了(四千字)第三百二十五章 道教崛起第二百零八章 準備工作和崔大傻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辯駁(第四更)第九十二章 定國五策(7)第一百三十章 學會放權第兩百九十七章 敵人或許並不強……第兩百七十四章 這裡是南洋第八十八章 困擾第三十八章 大炮第兩百四十四章 不想分章,就這麼二合一吧
第一百七十八章 聊表歉意(第五更)第二十二章 燕妃的告誡第十二章 長歪了的李敬業(三千字)第七十二章 人才分配(1)第二百一十四章 外援?漢奸?第十三章 往死裡打第一百四十八章 殺戮是爲了未來第兩百一十七章 旗魚部落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話?假話?第兩百零七章 先去一個地方第三百八十五章 衆人獻禮(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第一百六十七章 懷疑(2)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元昌的小動作(1)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的事兒犯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標題君雲遊天下去了第一白零三章 我就是小人第六十四章 有人求見第九十九章 準備戰鬥第十八章 李元昌的身份第二十二章 燕妃的告誡第六十三章 本王這是爲他好第三百零八章 元帥歸屬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相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陰謀(第二十二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只要羊毛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三十章 標題名字很重要嗎?第二百零九章 敵軍到來+風箏戰術第兩百一十四章 價值萬貫第一百零九章 誤會一場第一章 麻將與糖果第兩百七十二章 最終目的第十五章 離京第六十四章 俘虜問題(2)第一百零四章 魚雷再發威(四千字)第一百二十章 神機營之威第兩百六十一章 魏徵的鍋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晚了一步第七十二章 儒家的鍋第兩百二十一章 裴行儉要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美洲大陸第二百八十章 五千頭戰象,好大的手筆啊第四十二章 炮擊第二十三章 衝突起(四千字)第七十三章 人才分配(2)第四十六章 僱傭兵到達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支持率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起雲涌(7)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都要第一百一十四章 金大中第二十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八十八章 洛天遠的不屑第六十七章 大唐的征服,從天竺開始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起雲涌(1)第八十七章 ‘貪狼’大炮第四十七章 扳指第二百二十二章 決絕(二合一)第四十章 震驚的僱傭兵們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策府太子黨的試探(第二更)第三章 高句麗戰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就知足吧第三百七十六章 章節君沒來第八十五章 獻俘大典(6)之威震天下第二十二章 堵不如疏,滅佛不如限佛(2)第四百一十章 第七卷終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船隊到達+雙方矛盾(四千字)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懷鬼胎(1)第四章 好累,好想休息(第三更)第六章 榨汁機第兩百零三章 宇文化龍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煩死了第八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七章 劍拔弩張第四十八章 再見本因第六十一章 翡翠原石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魔纏身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一場贏定了,心裡好高興啊第二十二章 初入五號區域——山楂丸有賣嗎?第六十六章 世家的未來(2)第二百八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的真正心思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百五十毫米大炮第四十八章 問田書苑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家論第二十九章 忘記起標題名了第五十三章 阿布拉的謀算第八十章 提前察覺+敵人出手了(四千字)第三百二十五章 道教崛起第二百零八章 準備工作和崔大傻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辯駁(第四更)第九十二章 定國五策(7)第一百三十章 學會放權第兩百九十七章 敵人或許並不強……第兩百七十四章 這裡是南洋第八十八章 困擾第三十八章 大炮第兩百四十四章 不想分章,就這麼二合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