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總督之爭(四千字)

“這個混賬小子……”越想房玄齡越是生氣,恨不得現在就打房遺愛一頓——說實在的他生氣倒不是真的覺得房遺愛太過殘忍,他也是從混亂年代走過來的,比這殘忍的事情他都見過。

他生氣純粹是怒其不爭,實際上也是爲了房遺愛着想,畢竟雖然說土著大軍在侯君集的磨削下,對日麗城進行了大屠殺,導致百姓損傷慘重,這樣的罪過別說是活剮了他們了,就算是點天燈都不算過分,甚至如果等他們被押到大唐之後,迎接他們的也將會是同樣的懲罰,以他們的罪責,被百姓們分而食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吃人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明朝的袁崇煥不就是被凌遲之後被百姓們吃了)。

問題是這種事情不能發生在房遺愛身上,畢竟房遺愛說起來也是出身名門,是真正的豪門貴族,雖然是次子不能繼承房玄齡的爵位,但以他在太子跟前的位置,一旦太子未來繼位,房遺愛至少也得是一個國公,到時候房家就是一門兩國公,一躍成爲大唐最頂尖的豪門貴族。

這樣的身份也導致房遺愛絕對不能留下太大的破綻,否則很容易被將來的政敵抓住把柄。

可是現在房遺愛不但留下了把柄,而且還是如此大的把柄,只怕這件事傳出去之後,他之前的功勞都將會被這件事遮掩,只留下殘忍噬殺暴戾這樣的名聲,這對他的未來是相當不利的——就算房遺愛再如何得太子的信任,一旦他的名聲臭了,即便是太子也不敢重用他了,何況就算是太子敢用,只怕那些被他的兇殘嚇壞的人也不敢和他共事了,房遺愛註定要被孤立起來了,這對他的未來發展是相當不利的。

然而房遺愛已經將事情做出來了,房玄齡也無可奈何,只能打一頓泄憤了……

“還真是肆無忌憚啊,居然真的吃了人肉啊。”李世民得到奏報的同時,李貞自然也得到了少年軍的消息,同樣是被房遺愛的兇殘給震懾到了,如此明目張膽的生吃人肉,說實話李貞心裡也有點不舒服,不過房遺愛這一舉動對於南洋的安定還是很有幫助的——反正根據李貞得到的消息,雖然侯君集和他的十萬大軍覆滅,但是因爲他挑起的南洋土著反抗運動卻並沒有遭受多大的破壞,各地都有大量土著從隱藏的地方走出來,襲擊駐軍和捕奴隊,佔領城池,將整個南洋鬧得成了一鍋粥。

一時間南洋守軍焦頭爛額,再加上侯君集叛變,他們沒有了統一的指揮,只能勉強龜縮在城池中自保,想要剿滅叛亂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是當房遺愛吃人的兇名傳出去之後,各地的土著叛亂居然瞬間聲勢就小了下去,更有不少土著叛軍因此放棄了好不容易得手的城鎮,返回山中當野人去了,讓前來收復城鎮的軍隊好一陣莫名其妙。

雖然說此舉是房遺愛的歪打正着,但是有效果就是有效果,他也算是在這件事上立下功勞了,李貞還真不好懲罰他,心中卻是有了一個決斷。

“殿下,王公公來了。”小安子過來稟報道。

“讓他進來。”

“見過太子殿下,陛下請您過去商議事情。”

“明白了,本宮這就過去。”

聖極殿,李世民已經召集了羣臣,一方面是商議回長安的事宜,另一方面也是對於南洋六詔以及天竺的安置問題進行決策,不過也正是第二件事上,讓百官吵成了一鍋粥。

正當衆人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李貞來了:“見過父皇,見過諸位卿家。”

“貞兒免禮。”見到李貞,李世民原本繃着的臉終於是露出了笑容,他前天去了視察了一次越州艦隊,等到他看到越州艦隊的規模之後,他才明白李貞究竟送了自己多麼大的一份禮——如此規模宏大的艦隊,已經足可以戰勝當世所有敵人,如果這個數量再乘以十的話,李世民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橫推全世界無敵手。

也正是有了這一批戰艦,李世民覺得等五年之後,自己完全有可能超越那個橫推了九天十地的亞歷山大大帝,成爲比他戰功更加彪炳的絕代聖皇……

因此李世民這一段時間的心情都很好,尤其是面對李貞的時候,更是完全忍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愛,更是洋洋自得,幸虧自己是將李貞立爲太子了,否則他又怎麼可能會這麼盡心盡力的爲大唐的強盛出力?要知道這小子可是號稱一毛不拔的,如果沒有給他這個身份,只怕自己就算是能將海軍搞到手裡,規模也絕對不會有現在的一半強的。

“父皇,不知道召兒臣來有何要事?”李貞其實已經猜到了李世民叫自己來的目的,不過這種時候自己可不能表現的太聰明。

“貞兒過來了,我們正在商量南洋的問題。”李世民掃了羣臣一圈:“是這樣的,侯君集叛亂……”

聽完李世民的介紹,李貞知道自己猜對了,果然是這件事,這羣蛀蟲還真是見好就上啊,連南洋都想涉足——其實事情很簡單,侯君集的叛亂將南洋搞得一團亂糟,雖然現在侯君集已經被活捉,但是南洋的亂局卻並沒有平息,如今南洋急需一員能臣鎮守穩定秩序。問題也就處在這件事上,因爲南洋的利潤太大了,導致滿朝百官各執一詞,有的人認爲現在南洋尚未平定,因此需要派遣一位武將前去鎮壓叛亂。

但是也有的人擔心武將爲主官會再次導致侯君集的事情發生,何況土著都是戰五渣,根本不需要猛將,只用一個文官配合守軍就能滅掉叛亂,因此任命文官擔任總督纔是最合適的。再說南洋的戰後恢復也終究是需要文官來主導的,現在乾脆直接派過去正好也省事了,否則武將哪裡會什麼恢復生產建設?

說白了這又是一次文武之爭,不過在文武之爭之中,還夾雜了各大派系的爭鬥——雖然經過了侯君集的破壞,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南洋是個好地方,一旦未來移民結束,這裡就是大唐最大的糧倉,糧食產量將會遠超川蜀和關中,位置無比重要。

能在這裡擔任總督的,甚至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每年上繳足夠數量的糧食,等任期一滿,自然就會功勞大大的。這麼好的事情,誰不眼紅?

這還只是好處,再說權利,無論文武,誰控制了南洋,就等於是控制了大唐的糧食袋子,更掌控了未來南洋幾十萬大軍以及數百萬生民的身家性命,別說是在南洋無人敢和其相比,就連朝廷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也要考慮到他的意見,可謂權勢無雙……

南洋總督幾乎可以說得上是南洋土皇帝,甚至即便是在大唐也算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誰不想要?

所以這一次的爭執不僅僅只是文武之爭,更是各大派系之間的角逐,他們都想要將這個位置劃拉到自己的懷中,但是別人又怎麼可能會任由敵人將這麼重要的位置弄走?這豈不是在削弱自己的同時還在強哈偶敵人?這一來一往,雙方的差距可就大了啊。

因此哪怕他們明白自己不能得到這個位置,也絕對不會願意讓自己的對手得到的,爲了給對手添堵,他們就不由的會和別的勢力合作……

於是原本只是簡單的一次文武之爭就變成了大亂燉,文中有武,武中有文,你爭我搶,好不相讓,亂成了一鍋粥,卻是讓李世民看花了眼睛,也愁疼了腦袋。

“事情就是這樣,貞兒你的意思呢?你覺得派遣哪位愛卿更合適?”李世民將事情經過介紹了一遍,開始問李貞的意思:“如今不說究竟是該派文官治理還是武將鎮壓,光是被提名的南洋總督就有十多位,朕雖然自詡英明,但被提出的愛卿每一個都非常的合適,朕一時半會兒也選不出合適的人選出來……南洋是貞兒你帶人打下來的,對於諸位愛卿的見解,不知道貞兒你的意思是什麼?”

“這事情太好解決了,父皇推舉一位德高望重,讓百官都信服的人出任南洋總督,不就完了嗎?”李貞冷冷的掃了一眼被推薦出來的人,這些人毫無疑問都是各大勢力的代言人,將所有人在腦海中過了一遍,李貞已經將其中的大部分人掃入了黑名單,打算慢慢找機會將他們一個個全部掃出朝堂——往後的朝廷只需要一個聲音就夠了。

李世民無奈道:“這個朕自然是想過的,但是整個朝中威望足夠的人並不多,而且各個身居要職,朝廷實在是離不開他們,朕也只能作罷,但是其餘人的威望或者其他部分又不能服衆,我們已經商議了足足半日,還是沒有商量出個什麼結果出來,朕現在也是爲難的很。”

“這麼說的話,父皇是準備將這個選擇權交給兒臣了?”李貞又掃了百官一眼,這羣人當真是越來越過分了,只是區區一個南洋總督的人選,居然就敢將朝議拖延這麼長時間——看來上一次的肅清並沒有打疼他們,或許再來一次應該比較更好。

“如果貞兒能有更合適的人選,就算是給你又有何防?”李世民現在是無所謂了,反正南洋總督的位置是不可能落入朝廷手中的,這個位置太過重要,所有人都想在裡面插一手,而總督的位置更是被所有人盯着,尤其是朝廷,他們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朝廷的權利再次增加的。

“諸位卿家也是這個意思嗎?”李貞再次掃了百官一眼,朗聲問道。

“如果太子的提議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那麼臣等自然沒有意見。”百官對視一眼,一個年過半百的老者站出來代表百官回答道。

“放心,本宮提出來的人自然會被所有人信服。”

“還請殿下告知,究竟是何人?”老者心中冷笑——李貞你哪裡來的自信?你手中的勢力確實非凡,也的確是將整個嶺南掌控在手中,但是這些人裡大部分都還只是一羣雛虎,資歷淺薄,根本沒有資格擔任南洋總督,就算是你手中最優秀的薛仁貴,擔任南洋總督也不能讓所有人都信服的。

“放心,這個人你們絕對會認同的。”李貞笑呵呵的看了老者一眼,博陵崔氏,本宮記住你們了。

笑了笑,李貞說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外的名字:“不知道王玄策,能不能擔任這個職位?”

“王玄策?”百官驚呼,倒不是說王玄策有多厲害,足以讓所有人信服,恰恰相反,他們驚呼純粹是因爲意外,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李貞居然會提到這個名字,原本他們以爲李貞會提到薛仁貴呢。

這個名字如果放在一年前,恐怕誰也不會認識,但是如今這個名字可謂是響徹海內外啊——如果只是論戰績的話,王玄策只是滅掉了一個國家,這等戰績放在大唐雖然罕見,但也不是沒有人完成過,甚至於某些人滅掉的國家要遠超這個數字。

但如果讓你單人獨騎滅掉一個國家的話……

在這個前提下,那麼這個目標就會變得無限遙遠,甚至可能你會第一時間砍死向你提出這個目標的人——這不純粹是在爲難人嗎?就算國家再小,那也是一個國家,至少數萬百姓,上千人的軍隊肯定還是有的。一國人單槍匹馬,就算是再如何勇武,你還能消滅一千多敵人去嗎?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這又不是玄幻世界,強大的武者可以移山填海,橫推千秋萬古。

但是這樣的壯舉,在一年前被人完成了,這個人就是王玄策,而且他滅掉的還是北天竺霸主,統一了北天竺的節日王朝——別管他究竟都用了什麼方法,又踩了多大一泡狗屎,又都借用了多少的力量,這些都無所謂……在大唐人眼中,王玄策就是一個人滅掉了節日王朝……

第十九章 消息走漏第一百八十二章 風起雲涌(6)第九十九章 強悍的大食帝國(2)第一百四十六章 刺殺天*皇,引發混亂第八十一章 獻俘大典(2)第六十八章 接下來的打算第一百二十七章 朝議第四章 好累,好想休息(第三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百萬貫(第三十更)第二章 鬧了個烏龍第五十六章 訓話(上)第一章 匆匆五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龍衛軍第兩百一十二章 暫時解散第三百六十一章 小心樂極生悲……第五十四章 戰爭之魔——噴風炮第一百七十一章 龍衛軍第二百零一章 解決方法第六十九章 雜事數則第一百章 大典開始之前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結局(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先知=前隋餘孽?第三百四十五章 李世民的期許第八十六章 定國五策(1)第三章 老爺爺第五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二十八章 提前動手第九十九章 準備戰鬥第三百零三章 不得不賞賜卻又賞無可賞第五十六章 訓話(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逆不道陳天祿第一百二十四章 吐迷度的陰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樁罪惡第一百三十一章 石見銀礦(3)第四百零二章 宗教問題(四千字)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參崴造船廠第兩百一十八章 黑齒常之第八十五章 突厥大都護府大都護第七十四章 準備宴會第十九章 消息走漏第三十一章 木工坊、新式傢俱第八十六章 當潛伏者碰上破妄之眼第一百六十七章 懷疑(2)第三百二十一章 計劃,開始了……(四千字)第一百零七章 作死的李承乾(3)第六十章 大唐行政新規劃第二百八十九章 殺意第五十五章 好事一樁接一樁第一百三十一章 石見銀礦(3)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知道了!!!第兩百二十五章 五莊觀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見王第兩百五十一章 事情解決+李世民看越州(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麗城主第八十一章 標題君相親去了(三合一)第三十七章 洞中驚變,崔氏的陰謀(上)第四十七章 另有隱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賭注第六十章 爲什麼和憑什麼第二十章 登艦第兩百五十六章 香料島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聞管理條例》第八十章 無恥與更無恥(二合一)第兩百七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八章 王玄策的雄起第三百一十八章 密議(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抵達邊境第一百七十八章 聊表歉意(第五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元昌的小動作(1)第九十四章 李世民醉酒第二百零七章 進入關中+匯合少年軍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兩百五十三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第三百九十七章 寶劍明藍(3)第五十二章 秘密武器第八十九章 大唐宣戰高達國第五十八章 人嫌被人趕(三千字)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籍軍團(3)第一百一十一章 漢文明的影響力第七十九章 縱橫級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四百零九章 曇成第七十五章 漢夷之見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戲與計劃第九十五章 鏈彈發威第八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九十章 情況有變第兩百一十五章 章節名去相親去了(四千字)第三百二十二章 絕境中的侯君集第一百一十八章 形式一片大好(第二十三更)第六章 馮智寶的苦衷,自己人被打(二合一)第一百零九章 君臣秘議第兩百五十六章 香料島的作用第十五章 成立廉政公署(三千字)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貞的驚世之語第一百五十二章 南洋地圖第兩百六十三章 道歉?第五十八章 耿虎
第十九章 消息走漏第一百八十二章 風起雲涌(6)第九十九章 強悍的大食帝國(2)第一百四十六章 刺殺天*皇,引發混亂第八十一章 獻俘大典(2)第六十八章 接下來的打算第一百二十七章 朝議第四章 好累,好想休息(第三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百萬貫(第三十更)第二章 鬧了個烏龍第五十六章 訓話(上)第一章 匆匆五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龍衛軍第兩百一十二章 暫時解散第三百六十一章 小心樂極生悲……第五十四章 戰爭之魔——噴風炮第一百七十一章 龍衛軍第二百零一章 解決方法第六十九章 雜事數則第一百章 大典開始之前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結局(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先知=前隋餘孽?第三百四十五章 李世民的期許第八十六章 定國五策(1)第三章 老爺爺第五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二十八章 提前動手第九十九章 準備戰鬥第三百零三章 不得不賞賜卻又賞無可賞第五十六章 訓話(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逆不道陳天祿第一百二十四章 吐迷度的陰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樁罪惡第一百三十一章 石見銀礦(3)第四百零二章 宗教問題(四千字)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參崴造船廠第兩百一十八章 黑齒常之第八十五章 突厥大都護府大都護第七十四章 準備宴會第十九章 消息走漏第三十一章 木工坊、新式傢俱第八十六章 當潛伏者碰上破妄之眼第一百六十七章 懷疑(2)第三百二十一章 計劃,開始了……(四千字)第一百零七章 作死的李承乾(3)第六十章 大唐行政新規劃第二百八十九章 殺意第五十五章 好事一樁接一樁第一百三十一章 石見銀礦(3)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知道了!!!第兩百二十五章 五莊觀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見王第兩百五十一章 事情解決+李世民看越州(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麗城主第八十一章 標題君相親去了(三合一)第三十七章 洞中驚變,崔氏的陰謀(上)第四十七章 另有隱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賭注第六十章 爲什麼和憑什麼第二十章 登艦第兩百五十六章 香料島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聞管理條例》第八十章 無恥與更無恥(二合一)第兩百七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八章 王玄策的雄起第三百一十八章 密議(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抵達邊境第一百七十八章 聊表歉意(第五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元昌的小動作(1)第九十四章 李世民醉酒第二百零七章 進入關中+匯合少年軍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兩百五十三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第三百九十七章 寶劍明藍(3)第五十二章 秘密武器第八十九章 大唐宣戰高達國第五十八章 人嫌被人趕(三千字)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籍軍團(3)第一百一十一章 漢文明的影響力第七十九章 縱橫級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四百零九章 曇成第七十五章 漢夷之見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戲與計劃第九十五章 鏈彈發威第八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九十章 情況有變第兩百一十五章 章節名去相親去了(四千字)第三百二十二章 絕境中的侯君集第一百一十八章 形式一片大好(第二十三更)第六章 馮智寶的苦衷,自己人被打(二合一)第一百零九章 君臣秘議第兩百五十六章 香料島的作用第十五章 成立廉政公署(三千字)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貞的驚世之語第一百五十二章 南洋地圖第兩百六十三章 道歉?第五十八章 耿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