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從小農場開始

楊洋是幽州折衝府的一名府兵。

作爲無父無母的一名孤兒,他是吃着百家飯長大的。

也正因爲如此,今年二十五歲的他,仍然是單身一人。

這一次,朝廷徵兆幽州折衝府的將士跟隨李世民出征高句麗,楊洋也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名府兵。

原本楊洋所在村子裡的村民們都以爲他這一次出征,估計是回不來了。

當初楊廣三徵高句麗,幽州深受其害。

如今大家一聽到朝廷要攻打高句麗,都是眉頭直皺,心虛不已。

楊洋也是懷着忐忑的心,跟着大部隊去了遼東。

好在一切非常順利,他不僅小命保住了,還斬殺了好幾名高句麗士卒,立下了不少功勞,順利的晉升成爲一名伍長。

不過,他這個伍長的癮還沒有過夠,楊洋所在的隊伍就全部轉入到遼東生產建設兵團麾下了。

而他楊洋,也跟着大部隊來到了遼東城外的一處荒原。

說是荒原,其實也不準確,很多地方其實都能看到一片片茂密的深林。

“楊大哥,這木房子已經搭建好了,今晚就不用在住在帳篷裡頭了!”

考慮到人生地不熟,爲了讓生產建設兵團的將士們儘快的適應下來,薛禮安排人員的時候,都是把一個伍的人安排在同一個區域。

楊洋雖然只是兵團裡頭職位最小的伍長,但是手下也管着十個人。

自然而然的,大家都幫忙把楊洋的木屋先搭建好。

人多力量大,僅僅是兩天功夫,在一塊荒地上就冒出來了一處規模不小的院子。

因爲朝廷給每個人都賞賜了奴僕和女人。

李寬拉一批、打一批、分化一批的政策之下,遼東城裡有大量原本高高在上的高句麗勳貴都被抄家,全家貶爲奴隸。

別看高句麗人在遼東被分成第四等人,其實他們還不是最底層的。

像是連人都不算的奴隸,纔是最沒有地位的。

說句不好聽的,主人把你打死了,都不需要承擔任何的責任。

作爲後世來的李寬,其實是有點不習慣這樣的等級劃分。

但是,爲了遼東的長治久安,爲了解決遼東人口比例懸殊的問題,李寬還是拋出了這個提案。

有的時候ꓹ 落後的東西,不一定就是不好的。

制度也一樣。

你要是在遼東城搞什麼民主ꓹ 那就搞笑了。

“大家辛苦了,鐵鍋裡的狍子也燉的差不多了,還有那野豬肉和魚肉ꓹ 一會大家放開了吃,絕對管飽。以前在幽州的時候ꓹ 要開一次葷,可真不容易。跟隨大軍出征之後ꓹ 雖然條件好了很多ꓹ 但是除了鯨魚肉乾,其他的肉食還是比較少吃到的。現在我才發現,原來遼東一點也不缺少肉食,缺少的是發現啊。”

楊洋想到剛剛砍伐木頭的時候,就隨手射中了一隻狍子,衆人還打死了一隻貿然出現的野豬,還真是感慨萬分。

特別是附近的一條小河裡頭ꓹ 七八斤重的大肥魚,隨隨便便就抓到了ꓹ 簡直是不可想象。

“伍長ꓹ 昨天那個帶我們來到這裡的觀獅山書院學員不是讓我們不用擔心ꓹ 留在遼東比回到幽州要好很多;他還說楚王殿下還專門說了一句話來形容遼東的富足ꓹ 叫做什麼‘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呢。昨天我還以爲是那學員讀書讀啥了ꓹ 世界上哪有那麼好的事情呢ꓹ 現在看來ꓹ 是我們見識的太少啊。”

“說的沒錯,剛聽到要留在遼東的時候ꓹ 我的心都涼了,沒想到朝廷一轉身就給我發了一個女人,還有五個奴僕,我都還以爲是在做夢呢。”

“是啊,哪怕是老家的土財主,家中也不過如此啊。沒想到我們來了一趟遼東,就趕上了土財主的生活了。”

“嘿,就你們村子裡那種有着幾百畝水田的人家,就算土財主嗎?估摸着他一個月也就吃上那麼幾次肉,還沒有我們今天一天吃的多呢。薛都督在訓話的時候,可是跟大家說過了,這遼東的黑土地,最是適合種植水稻和大豆。

兵團如今給每人都至少分配了五百畝的荒地,到時候開荒出來,一半種上水稻,一半種上大豆,秋收之後只要繳納兩成的收成給到兵團,其餘都是各家的私產,這簡直就像是天上掉餡餅啊。”

楊洋身邊,幾個軍裝都還沒有脫下的兵團士卒,在那裡七嘴八舌的說着話。

他們每一個人都分到了一個女人和五個奴僕,如果立過功勞的,數量會更多。

像是楊洋這樣的伍長,就直接分到了兩個女人,十個奴僕;他還專門從十個奴僕裡頭選了一個看起來比較聽話的人當管家。

當然,爲了避免這些奴僕聯合起來欺負東家,薛禮可是制定了非常苛刻的規則。

但凡是哪個奴僕逃走了,同一家的其他奴僕都要被砍頭。

但凡是哪個東家覺得自家奴僕不聽話,可以隨意打罵,不需要負任何責任。

但凡是奴僕身份的人,如果沒有主人給的身份卡,根本就是連兵團所在的區域都出不去。

當然,薛禮也知道,一味地嚴苛,解決不了問題。

所以,打一棍子之後,也會給一個紅棗。

如果這些奴僕立下了功勞,或者主人對你比較滿意,是可以給你擡升等級的。

“所以說機會難得啊,大家一定要好好幹活,把我們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給建設好,不要給薛都督丟人,給楚王殿下丟人。”

楊洋看着僕人們已經開始將食物端到了臨時製作的木墩子上面,一邊招呼着自家弟兄過去開吃,一邊敲打着大家。

而在四周,則是零散的站着幾十名各家的奴僕,用羨慕的眼神看着楊洋一行人。

這些人,有一小部分是曾經遼東城的上層人士,如今淪爲奴僕,雖然心中不甘,但是在血的教訓面前,都變老實了。

有的人則原本就是高句麗勳貴人家的奴僕,對於換了一個主人,倒是沒有那麼多的不適應;只不過很羨慕楊洋他們那樣能夠大口吃肉的日子。

好在今天的肉食足夠多,楊洋也很是大方,自己開吃之後,也讓僕人們在另外一邊吃了起來。

不能一味的懲罰,也要適當的懷柔。

這是發放奴僕之前,薛禮專門召集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將士們進行事前培訓的時候說到的內容。

對於生產建設兵團的大部分將士來說,他們都沒有管理奴僕的經驗,也不知道要怎麼跟奴僕相處。

“伍長,你放心!要是讓我們去搞什麼燒水泥、製作蜂窩煤,我們不見得比那些匠人厲害;但是種莊稼的話,這是我們的老本行啊。”

府兵本來就是平時爲民,戰時爲兵,跟農夫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鄭化,攻打遼東城的時候,你可是斬殺了兩名高句麗士卒,這一次的賞賜,除了伍長,我們幾個就屬你最多;我看你最需要的不是自己去幹活,而是教一教你家那七八個奴僕怎麼幹活纔對呀。”

“說的也是,這個問題是我們大家都要注意的。種地,光靠我們自己是不行的,家中的女人也好,下面的奴僕也好,都得學會怎麼種植水稻,怎麼種植大豆,否則空有這麼多的良田,卻是沒有利用起來,那就實在是對不起朝廷的厚愛了。”

楊洋看了看旁邊那幫正在爭搶着吃野豬肉的奴僕,開始思考着要怎麼管理他們。

自家的院子已經初步建好了,接下來幾天,給其他兄弟們搭建好木屋之後,就可以考慮開荒的事情了。

好在生產建設兵團這一次幾乎分到了所有繳獲的牛馬,畜力倒是比較充分。

反倒是各種耕犁器械,一時半刻有點不足。

不過,這個情況應該很快就會得到緩解。

因爲遼東城的一架曲轅犁,價格是幽州的兩倍,長安城的三倍。

政治課本上,馬克思可是說的很清楚,資本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只要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會活躍起來。

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如果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潤,就會使人不惜甘冒法律的風險;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使人甘願犯罪,甚至絞首的風險。

來遼東生產、售賣農具,不需要冒法律風險,也不需要犯罪,就可以獲得超過百分百的利潤,哪個商人會不動心?

所以薛禮跟李寬訴苦說農具漲價很厲害的時候,李寬並沒有太在意。

左右不過是一兩個月的功夫,農具的價格就會下降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

一旦等到鍊鐵作坊能夠在遼東生產出鋼鐵,農具的價格還會進一步的下降。

哪怕是不能達到長安城的水平,也不遑多讓。

“伍長,我們幾家的院子都挨着建在一起,這樣有個照應。不過,我覺得等空閒下來的時候,可以在村子,對,就是我們的新村子裡頭,挖一個池塘,把旁邊溪水引進來,養上一些魚和雞鴨鵝。再把道路給平整一下,過個幾年,兵團自己的水泥作坊的水泥產量上來之後,我們還能修個簡易的水泥路。”

鄭化坐在楊洋身邊,手上抓着一個狍子腿,一邊撕咬着,一邊暢想着未來。

“嗯,我們這裡距離遼東城只有二十幾里路,倒不算遠。到時候我附近的平原全部都開墾城良田,兵團肯定會考慮修建主幹道通往遼東城,要不然稻穀、大豆的運輸就會很不方便。”

楊洋對於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

雖然自己一行人才剛剛到這一片陌生的土地上,但是充滿希望的未來,卻是讓大家的精神都很激動。

“今年我們的重點是把荒地開墾出來,然後做好過冬準備;在開墾荒地的同時,也要去獵殺一些野獸作爲食物儲存起來。聽說遼東的冬天來得特別早,大雪紛飛的,比較難熬。那個時候,大家可能什麼都幹不了,只能躲在房子裡面帶着。”

鄭化的角色有點像是楊洋的助手,在那裡提醒這大家最近的安排。

“沒錯,眼下已經進入八月,很可能下個月開始就會下雪,再晚也晚不過下下個月。所以我們的任務其實還是很重的。要是我們生產建設兵團的將士們,過了一個冬天之後,一幫人凍死凍傷,那丟臉可就丟大了。”

楊洋作爲伍長,接觸的信息比下面的士卒要多一些。

生產建設兵團裡頭的培訓,有些是針對所有將士的;有些是針對伍長的,當然也有些是針對更加高級的管理人員的。

“伍長,其實我倒不是特別擔心過冬的食物問題。就村子旁邊的小溪裡頭,隨便都能撈回來幾千斤,甚至幾萬斤的肥魚。只要把這些魚稍微煙燻一下,就夠我們吃很長時間了。不過,燒火的木材倒是要提前準備好來,要不然到時候太冷了,躲在房間裡也沒有用。”

“聽說長安城那邊,不管是勳貴還是百姓,家裡都使用蜂窩煤爐子來取暖;也不知道我們這裡什麼時候能夠用上呢。”

“應該快了!薛都督說我們生產建設兵團,除了開墾荒地種植糧食之外,也會開設水泥作坊、蜂窩煤作坊和農具作坊,還會組織商隊將兵團的各種物資運輸到外面售賣。所以我估計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就有蜂窩煤爐子用了。”

“遠水解不了近渴,雖然我也相信明年就有蜂窩煤爐子用了,但是今年怎麼辦,還是要考慮好;再說了,遼東這裡比長安城還要靠北很多,冬天肯定會非常的冷,只靠蜂窩煤爐子,還不見的管用呢。”

一幫人七嘴八舌的討論着。

不過比較遺憾的就是少了點酒水,要不然就更有氣氛了。

當然,不用等一個月,遼東城裡肯定就有各種各樣的酒水售賣。

還是那句話,有市場,有需求,有利潤,就有人去辦事。

伴隨着夕陽緩緩的消失在白樺樹林,遼東生產建設兵團所在的區域,都是炊煙裊裊,人聲鼎沸,大家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作爲兵團的成員,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一個小農場主。

只要把這個小農場搞好了,遼東的局面就會發生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個幾年,小農場可以變成中型農場,然後變成大農場。

遼東的發展,就從小農場開始。

……

三天以後,李世民就要班師回朝了。

這一次出征,不可謂不順利。

跟當初楊廣三徵高句麗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李寬雖然不擔心遼東的局勢會出現什麼反覆,但是在回長安城之前,還是換了一身打扮,跟着李世民一起去到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駐地看了看。

“這個薛仁貴,做事倒是雷厲風行,這才過了幾天,就解決了兵團將士們的住宿問題。”

四輪馬車行走在坑坑窪窪的泥路上面,不遠處可以隔三差五的看到一羣木屋,形成一個有模有樣的小村落。

一個伍十個人,連帶着每家有至少六個奴僕和女人,基本上就是一個小村落的規模了。

“遼東的冬天來得非常快,要是動作不利索一點,到時候就來不及開荒,之後就會影響明年的春耕。遼東生產建設兵團剛剛成立,總不能一開始就陷入不利局面吧。”

跟叮囑程處亮和秦善道不同,李寬對於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規劃,可謂是事無鉅細。

幾乎把方方面面需要注意到的事情,都跟薛禮說了。

這要是還再搞得跟烏龜一樣慢吞吞的,薛禮就太不合格了。

“這一路上,雖然是以平原爲主,但是並不缺少巨木,這倒是解決了生產兵團初期的好多問題。”

李世民看着遠處一片片樹林,不由得對遼東提高了幾分期待。

長安城作爲關中的核心地段,周邊的許多巨木早就被看法一空。

在這個年代,巨木其實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

哪怕是水泥得到大規模的運用之後,巨木的價值也還是存在的。

“陛下,遼東不僅有巨木,還有許多其他資源,它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貧瘠。正好快到正午了,要不我們就在附近找一個小村落,在那裡蹭一頓飯?”

雖然李世民一行人並沒有打出什麼旗號,一般的將士也沒有親眼見過李世民。

哪怕是見過了,大部分都是遠遠的看着,根本就認不出來。

不過,這並不影響李寬去找人蹭飯。

唐人在遼東不算多,但是勝在團結。

像是李寬這樣一行幾十號來到村子裡,村長,嗯,其實也就是伍長,往往都會熱情的招呼到自家裡吃一頓飯。

不圖什麼,就是要讓你賓至如歸。

“也行,正好可以近距離的看一看他們的日子到底過的怎麼樣。朕看附近的一些荒原,已經有火燒過的痕跡,他們應該是已經在開荒了。”

李世民也不是那種不是人間煙火的帝王。

對於民生問題,他其實是非常關注的。

“幾位郎君,來我們楊家村可是尋親還是訪友?”

當李世民跟李寬靠近村落的時候,楊洋正好肩膀上扛着一隻黃猄往家裡走去。

“我們是從長安城來的商家,準備在遼東做點生意,聽說附近風景不錯,就趁着今天天氣好,出來轉轉。”

李寬隨口撤了一個理由,也不管人家信不信。

“那你們可是來的正是時候,這黃猄,足足有五十多斤,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大的,一會燜了剛好給你們嘗一嘗。昨天有挑擔子的賣貨郎叫賣香料,我買了半斤,正好用來去去腥。”

楊洋很是熱情的招呼着李世民一行人往自己的院子中走去。

一路上,不時有人跟他打招呼。

因爲伍長楊洋姓楊,其他還有兩個弟兄也姓楊,所以這個地方就叫做楊家村。

那些高句麗奴僕,經過了這段時間的適應之後,已經接受了現狀。

附近村落也曾經出現過兩個想逃跑的,結果連帶着同一家的其他幾個奴僕都倒了黴。

在血淋淋的教訓面前,現狀各個奴僕比主人還擔心其他奴僕會逃走。

這麼一來,反倒是好管理了很多,幹活也賣力了不少。

“楊村長,聽你口音,似乎是幽州那邊的人?在這裡安居,還習慣不?”

李世民放下帝王的架子,就像是一個普通商家一樣的跟楊洋聊着天。

“沒錯,我是幽州人,我們村子裡都是幽州人;說實話,剛說要留在遼東,加入那什麼生產建設兵團的時候,要說不怕、不擔心,那是假的;但是跟着我們薛都督在這裡安頓下來之後,發現情況比我們想象的要好很多。

我就搞不懂了,這遼東這麼富饒的一片土地,爲何在高句麗人手中就沒有發揮出威力來呢。前段時間在遼東城的時候,我也瞭解了一番,其實大部分的高句麗人,都還吃處於吃不飽飯,或者說是不放開肚子吃飯的境地。”

楊洋想到自己大魚大肉的這段時間,忍不住看了看自己的肚皮。

似乎自己長胖了幾斤?

“哦?聽你這麼說,你們在這裡的日子過得還不錯?”

李世民聽了蠻有興致的繼續打聽。

“嘿,豈止是不錯,簡直可以用很好來形容。陛下給將士們都賞賜了女人,我們這些原本可能要一輩子打光棍的人都有了婆娘;然後又給每個人至少分配了五個高句麗俘虜,讓我們能夠直接經營幾百畝地。薛都督還說了,只要我們的田地經營的夠好,後面還可以以極低的價格購買附近的土地,擴大種植規模。朝廷除了收兩成的收成作爲賦稅,其他所有的賦稅都不用再交。”

說到興奮處,楊洋忍不住揮舞着自己的手臂,頗有點指點江山的味道。

“兵團的將士們,帶着十幾萬的俘虜來到這裡定居,食物、衣服都足夠嗎?”

李世民雖然看到了楊洋紅光滿面的樣子,但是還是忍不住多問了一句。

“喏!”楊洋指了指肩膀上的黃猄,“你看!這些黃猄,還有狍子、野豬、野雞,幾乎隨處可見。都說高句麗人不少,但是在遼東這麼廣袤的土地上,人口還是太少了。大部分的地方都是這些畜生在當家,現在我們只要隨便抽幾個人去打半天獵,就能解決村子裡大部分的食物了。也就是吃肉吃膩的時候,大家才煮一鍋粟米粥喝。”

楊洋很是自豪的說道。

在他看來,現在得生活,那是老家的土財主都比不上的。

“真有這麼誇張?”

“別說你不信!剛開始的時候我自己都不信!喏,看到那條小溪沒有,一會吃完飯,你可以去溪邊逛一逛,隨便準備幾個魚叉,都能抓到鮮美的野生鯽魚。”

第1350下章 新發現總是出於意外第1402章 農學院的發展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329章 做女人不容易啊第983章 不講武德的李世民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382章 鬱悶的祿東贊第1584章 發動機原型機第881章 大展狗威第687章 翰林院第889章 又臭又香又好吃第1511章 以卵擊石?(6000字來了,求月票)第1610章 小試牛刀(大章,求月票)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1624章 禪讓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第372章 長安城的勳貴百姓完全沒有一點抵抗力(三合一大章,繼續求訂閱)第1144章 讓人恍惚的數據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797章 白高興一場第1506章 新的治理體系第1380章 談話第1211章 小東西,大影響第567章 讓人意外的獲獎者第1549章 驚喜總是來源於意外(繼續日萬)第332章 奇怪的馬車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第1617章 養殖業的發展第1340章 股災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378章 黑火藥的威力第688章 朝堂之中,最難防的是什麼?第1289章 你怎麼就覺得作坊城房子價格會下跌呢?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507章千金買骨第228章 涼州遇襲第798章 李世民不見了?第1393章 詭異的氣氛第1035章 給晴兒一個交代(求月票)第8章 便宜又好用第1305章 東方樹葉第110章 不一樣的推廣第7章 我有辦法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1602章 西州困局?第470章 澳洲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它?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86章 誰說涼州荒涼?第1611章 火炮初登場(求訂閱)第1440章 各自的心思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1606章 西域省第693章 一窩子的狠人第1021章 掙錢使人瘋狂第489章 造紙作坊吃肉的日子來了第606章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的問題第1103章 顧盼盼的神操作(繼續求月票哦)第65章 涼州行第965章 不聽人勸徐國丈(求月票)第1480章 心結第1451章 找什麼人試用?第1035章 給晴兒一個交代(求月票)第757章 出戰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第1063章 長孫無忌的陰招第712章 媚娘,效果一般啊第522章 美食總是在不經意間誕生第1463章 通車儀式第5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244章 不折手斷第116章 程咬金催更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368章 老大和老二打架,結果……第452章 高陽公主出事了第1200章 解決問題第1565章 送上門的一箭雙鵰?第835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第75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10章 顧縣令,出大事了!第1008章 長孫衝:還能這樣嗎?第286章 紙裡包不住火(訂閱加更,七更)第677章 增產,繼續增產第415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第1245章 轟動永陽坊第22章 宅久了去郊遊第780章 秋風掃落葉第46章 真的有毒?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1141章 大遊行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1079章 潑皮成爲了伯樂?第1419章 楚王府的人也沒閒着
第1350下章 新發現總是出於意外第1402章 農學院的發展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329章 做女人不容易啊第983章 不講武德的李世民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382章 鬱悶的祿東贊第1584章 發動機原型機第881章 大展狗威第687章 翰林院第889章 又臭又香又好吃第1511章 以卵擊石?(6000字來了,求月票)第1610章 小試牛刀(大章,求月票)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1624章 禪讓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第372章 長安城的勳貴百姓完全沒有一點抵抗力(三合一大章,繼續求訂閱)第1144章 讓人恍惚的數據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797章 白高興一場第1506章 新的治理體系第1380章 談話第1211章 小東西,大影響第567章 讓人意外的獲獎者第1549章 驚喜總是來源於意外(繼續日萬)第332章 奇怪的馬車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第1617章 養殖業的發展第1340章 股災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378章 黑火藥的威力第688章 朝堂之中,最難防的是什麼?第1289章 你怎麼就覺得作坊城房子價格會下跌呢?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507章千金買骨第228章 涼州遇襲第798章 李世民不見了?第1393章 詭異的氣氛第1035章 給晴兒一個交代(求月票)第8章 便宜又好用第1305章 東方樹葉第110章 不一樣的推廣第7章 我有辦法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1602章 西州困局?第470章 澳洲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它?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86章 誰說涼州荒涼?第1611章 火炮初登場(求訂閱)第1440章 各自的心思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1606章 西域省第693章 一窩子的狠人第1021章 掙錢使人瘋狂第489章 造紙作坊吃肉的日子來了第606章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的問題第1103章 顧盼盼的神操作(繼續求月票哦)第65章 涼州行第965章 不聽人勸徐國丈(求月票)第1480章 心結第1451章 找什麼人試用?第1035章 給晴兒一個交代(求月票)第757章 出戰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第1063章 長孫無忌的陰招第712章 媚娘,效果一般啊第522章 美食總是在不經意間誕生第1463章 通車儀式第5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244章 不折手斷第116章 程咬金催更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368章 老大和老二打架,結果……第452章 高陽公主出事了第1200章 解決問題第1565章 送上門的一箭雙鵰?第835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第75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10章 顧縣令,出大事了!第1008章 長孫衝:還能這樣嗎?第286章 紙裡包不住火(訂閱加更,七更)第677章 增產,繼續增產第415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第1245章 轟動永陽坊第22章 宅久了去郊遊第780章 秋風掃落葉第46章 真的有毒?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1141章 大遊行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1079章 潑皮成爲了伯樂?第1419章 楚王府的人也沒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