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帝範

高麗很快敗了,這一敗便是亡國!高麗損失了足有三成的人口,一部分是因爲戰爭,還有一部分是因爲意圖反抗,李世民下令屠城,抵抗者自然是一個殺字,剩餘的也被殺了一成。

泉蓋蘇文國破之日在高麗王公自焚而死,他的兩個兒子一個被俘,另一個在逃跑過程中被幾個小兵給幹掉了,實在是有些丟分。

高麗一亡,大唐的目光看向了百濟。百濟慌了,可是天下從來沒有後悔藥賣,如今,他們只有面對。

百濟跟高麗比起來就是正宗的軟柿子,因此,大唐輕鬆了很多,已經可以預計,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成爲大唐的一部分了!嗯,你說新羅,新羅如今是女王當政,賜個婚,將哪個皇子“嫁”過去,然後,還不是姓李麼?

不過,李世民還是提前回來了!不是因爲別的,比如說是志得意滿什麼的,而是因爲他舊疾復發,高麗那邊根本就不適合療養,只好先行返回。

李世民清楚地感覺到了自己的衰老,人力終究有時而窮,即使無奈,也是無計可施。

李承乾與李世民之間的相處時間更加長了,李世民開始將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告訴他,並且告訴他一些帝王之道。

古人的智慧往往不比後人差,甚至,因爲他們缺少所謂的科學工具,而更多的依賴於他們的頭腦,對於權謀,他們總是擅長的。

李承乾坐在清涼殿裡,小心翼翼的煮着一壺雲霧茶。

李世民斜倚着矮塌,微笑着說道:“乾兒,很多時候,你很想你母后!她也喜歡擺弄這些!”

李承乾一愣,很快微笑起來,說道:“父皇,兒臣只是覺得這樣能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李世民點了點頭,讚許道:“沒錯,作爲帝王,能夠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境,是非常難得,卻是很必要的!”

“兒臣請父皇訓誡!”李承乾低頭道。

“就我們兩個人,也就不用太多禮了!”李世民臉色很好,他神色很輕鬆的說道,“其實,做一個帝王,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如果僅僅作爲一個君主,那實在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但是要做一個明君,就很難了!”

“隋煬帝楊廣年輕的時候,可以說是才華橫溢,英明睿智!”李世民感慨起來,“說起來,他應該是朕的表叔,起初對我們一直是很好的!起初登基,除了在女色上有些把持不住(李承乾心裡翻了個白眼,說起來,李世民自己也沒能在女色上把持住過!),還算勤政英明。他修建運河的初衷也是好的,是爲了南北的溝通,只不過,他太過急功近利了!後來,幾次征伐高麗的失敗,加上國內的動亂,讓他無力迴天,乾脆就自暴自棄,奢侈驕逸,也聽不進別人的話了!其實,他心裡頭什麼都明白,只是無力改變而已!”

李承乾若有所思,這時候,茶壺中的茶已經好了,李承乾提起茶壺,往薄胎青瓷的茶杯裡斟上茶水,奉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伸手端起茶杯,嗅着茶香,臉上神情依舊淡淡:“爲君之道,素來如此!楊廣一步錯,步步錯,最終無可挽回!”

李承乾微微一笑:“兒臣以爲,煬帝不過是禍在當代,利在千秋,他一生,也算不枉了!”

“這評價確實中肯!”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

李世民微笑着說道:“作爲一個明君,首先考慮的便是民心的向背!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爲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民爲水,君爲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年秦始皇是何等雄才偉略,短短時間便滅掉了六國,一統中原,然而,秦朝不過二世而亡,不能千秋百代地傳承下去!就是因爲秦法嚴苛,壓根不是原來的六國遺民能夠承受得了的,漢初,爲了修生養息,不得不採用黃老的思想,無爲而治,才讓漢朝恢復了繁榮。然後,黃老之治又不適用了,因爲匈奴的威脅,不能再無爲下去了,需要進取,然後,一直沒有得到重用的儒家被改頭換面,成了主流!”

李世民繼續說道:“這邊是國家的需要了!儒家一直能夠受到重用,便是如此!人民,是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國家,是君王統治天下的根本。君王治國,應當寬宏大度,足以兼容幷包萬物;用心公平持正,足以明辨是非忠奸。但是,這又不是絕對的!乾兒,你監國多年,須知天下沒有絕對的正確與謬誤,也沒有絕對的忠奸!比如說裴矩,往好聽了說,他是明辨是非,很識時務。事實上,你也可以認爲他就是見風使舵的小人!魏徵他做了一輩子的直臣,但他最想做的還是良臣!他一直是朕手中的一柄利劍,朕有很多人可以用來治國,但是,像他那樣的卻很少,因此,他就只能做直臣!”

“君子和小人都是要用的!只要你用得好!”李世民嘆息一聲,“百姓寧願自己的父母官是個會做事的小人,也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官是個只會空口說白話的所謂君子!只要他能做事,這私德是否有虧,就不必多計較了!想要做到物盡其才,人盡其用,或許不大可能,但是儘可能這麼去做,你便會知道用人之道了!”

“兒臣受教了!”李承乾點頭回答道。

“作爲君主,要懂得恩威並施!”李世民看着自己的長子,心裡很是欣慰,這個孩子很少要他操心,如今手段也漸趨圓滑,只需要他在提點一些便好了。他繼續說道:“起碼,對百姓,要有足夠的胸懷和仁慈,這樣,你便可以得到民心!對於臣子,不能一味施恩。要知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子喜歡忖度帝王的心思,這一點就要好好注意了!君王應該喜怒不行於色,若是隨便哪個臣子都能搞清楚君王在想什麼,那就危險了!恩寵不能太過,威嚴也不能太甚,恩寵太過,臣子會得意忘形,威嚴太甚,臣子會畏縮不前。還有,要知道信任,也要記住懷疑!讓你的臣子覺得你在信任他,但是,心中永遠不能放棄懷疑,這是御下的手段!”

李承乾仔細聽着李世民的話,這是一個帝王的智慧,他終將用得到。

“乾兒一直以爲最好是中央集權才能保證統治,不至於造成漢初時七國之亂的景象!”李世民輕笑一聲,“其實,朕一直覺得,分封親戚子弟爲侯王,作爲王室的藩衛,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天子與諸侯同心同德,安危與共,風雨同舟,齊心協力,才能鞏固大唐的江山。當然,這個度要把握好!周朝興起時,將天子所屬的土地分封給宗族子弟,立他們爲諸侯各國,拱衛王室。內有晉、鄭諸侯輔佐朝廷,外有魯、衛國君防備四夷,因此,國運昌盛,達數百年之久。秦朝吞併六國,拋棄了淳于越分封諸侯的主張,採納李斯推行郡縣制的計謀,不以宗族子弟爲親,依靠君主個人智謀統治天下,結果遭遇顛覆勢力的進攻,二世而亡。到了漢朝,漢高祖平定關中,鑑於亡秦廢分封,設郡縣的失策,便大封宗族子弟爲諸侯,規模超過古代分封制的規定,結果,實力雄厚的諸侯國與中央朝廷對抗,實力小的諸侯國,也是跨郡連州,割據一方。這樣一來,末大則本危,尾大則難以擺動。到漢景帝時,吳、楚六國反叛朝廷,稱兵作亂,而七王也被誅殺,親族無法保全,這就是諸侯國地廣兵強,篡位野心隨實力而膨脹的必然結果。”

或許是如此,古代的通訊實在是落後,長安發出的政令,真正要傳達到所有地方,花費的時間起碼也要是大半年的樣子,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李世民接着說道:“魏武帝曹操創業之時,不能深謀遠慮,宗族子弟沒有分封之人,甚至連立錐之地都沒有,造成外無藩王以拱衛,內無盤石以爲基,君權旁落他人之手,江山爲司馬氏所纂奪。古人有云:‘流盡其源竭,條落則根枯’,就是說水流消失,泉源必然枯竭;枝葉凋落,根本必然枯朽,便是如此了。分封諸侯實力過強,就有以下叛上,危害心腹之患;分封諸侯實力太弱,又沒有鞏固朝廷的根基。由此看來,最好的辦法是採取多分封諸侯而減少其實力的政策,使他們既能拱衛王室,又沒有過強的實力與朝廷對抗,與朝廷憂樂與共,利害一致。”

李承乾皺皺眉頭,考慮了一下措辭,說道:“父皇,兒臣以爲,宗室本來就有諸多特權,如此分封,宗室勢大,固然不是壞事,但是,其中害羣之馬只怕不少,由此或許會損害到百姓的利益!兒臣覺得,即使要分封諸侯,爵位也要代代遞減纔是!”

“沒錯!”李世民讚許地點點頭,“諸侯不能太多,要控制在一定的數量才行!每一代帝王登基,都要冊封王侯,若是世襲不替,自然便有繁冗之亂,自然是要逐次消減爵位的!”

第237章 叔侄第31章 曲水流觴第91章 風情吟月第143章第175章 七夕第66章第116章 事敗第66章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80章第37章 守城第49章 賞雪看梅第246章 各方反應第75章第231章 花會第181章 達成一致第218章 私鹽?第117章 探望第108章 風起第53章 幣制第233章 霧容第244章 準備收網第175章 七夕第13章 藥王孫思邈第126章 再見武麗娘第256章 歸來第172章 父子論戰第75章第215章 浮生半日閒第124章 酒宴第7章 酒樓遇刺第6章 閒談第208章 傾絕天下第28章 大婚第44章 怒火第14章 風雨第211章 金陵第65章第140章 餘波第146章 意亂情迷第150章 道教新體系第33章 內閣初定第260章 李泰的末路第196章 天竺之亂第248章 亂前第243章 分歧第81章 淨土寺第129章 你是誰?第77章第63章第157章 落定第70章第230章 插曲第182章 家宴第254章 躊躇第71章第123章 李恪歸來第235章 遇刺第26章 紅袖第34章 日食第23章 餘波第155章 魏徵之死第41章 暗箭第134章 武媚孃的志向第252章 殺戮之始第193章 乾杯第112章 首演第8章 事後第179章 女王第158章 覆滅第68章第235章 遇刺第40章 安魂第22章 墜馬事件第251章 攤牌之前第191章 海上“仙山”第225章 結識第167章 水師建功第238章 魔心宗第82章 論禪第86章 彈劾第149章 危機第25章 金縷衣第139章 平叛第167章 水師建功第90章 風華院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209章 勝出者!?第238章 魔心宗第208章 傾絕天下第127章 原來你是太子?第141章 小女兒心事第70章第175章 七夕第6章 閒談第191章 海上“仙山”第5章 平胡計第202章 醒來第56章 佑兒第148章 青羊宮
第237章 叔侄第31章 曲水流觴第91章 風情吟月第143章第175章 七夕第66章第116章 事敗第66章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80章第37章 守城第49章 賞雪看梅第246章 各方反應第75章第231章 花會第181章 達成一致第218章 私鹽?第117章 探望第108章 風起第53章 幣制第233章 霧容第244章 準備收網第175章 七夕第13章 藥王孫思邈第126章 再見武麗娘第256章 歸來第172章 父子論戰第75章第215章 浮生半日閒第124章 酒宴第7章 酒樓遇刺第6章 閒談第208章 傾絕天下第28章 大婚第44章 怒火第14章 風雨第211章 金陵第65章第140章 餘波第146章 意亂情迷第150章 道教新體系第33章 內閣初定第260章 李泰的末路第196章 天竺之亂第248章 亂前第243章 分歧第81章 淨土寺第129章 你是誰?第77章第63章第157章 落定第70章第230章 插曲第182章 家宴第254章 躊躇第71章第123章 李恪歸來第235章 遇刺第26章 紅袖第34章 日食第23章 餘波第155章 魏徵之死第41章 暗箭第134章 武媚孃的志向第252章 殺戮之始第193章 乾杯第112章 首演第8章 事後第179章 女王第158章 覆滅第68章第235章 遇刺第40章 安魂第22章 墜馬事件第251章 攤牌之前第191章 海上“仙山”第225章 結識第167章 水師建功第238章 魔心宗第82章 論禪第86章 彈劾第149章 危機第25章 金縷衣第139章 平叛第167章 水師建功第90章 風華院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209章 勝出者!?第238章 魔心宗第208章 傾絕天下第127章 原來你是太子?第141章 小女兒心事第70章第175章 七夕第6章 閒談第191章 海上“仙山”第5章 平胡計第202章 醒來第56章 佑兒第148章 青羊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