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杯而飲,一片歡喜氣氛,一如昨日那般喜慶。然而,李昌國發現,不少大臣東張西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兒。
楊氏作惡多端,勢力極大,其命運將在今日揭曉。若是搬倒了楊氏的話,整個朝中格局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不少楊氏的爪牙就會被剷除,就有了升官的機會,誰能不心動呢?
果如李昌國所料,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就有大臣參奏楊氏了。
“陛下,臣有本奏。”有大臣站起身,大聲言道。
“哦。”李隆基頗有些詫異:“何本呀?是不是爲將士們請功?這事你不需擔心,朕自有決斷。只等三日慶功結束,朕自會封賞將士們。”
按照擬定的日程,封賞有功將士們要在三日慶功宴之後。
“陛下不忘將士們大功,臣欽佩。不過,臣之本並非此事。”這個大臣忙解釋一句。
“不是呀。朕還以爲你要爲將士們請功呢。既然不是,就不要說了,等朝會上再說吧。”李隆基揮揮手,道:“如此喜慶之際,能不說的就不要說。”
平定吐蕃是不世奇功,李隆基歡喜得緊,一門心思用在慶賀上,只要不是很重要的國事,他都不處理。
“陛下,此事異常重要,還請陛下給臣片刻時光,容臣一言。”這個大臣聲調有些高了,語氣異常篤定。
“既然如此,你就說吧。”李隆基放下酒杯。
“謝陛下。”這個大臣很是振奮,道:“臣要彈劾楊氏滿門。”
此言具有驚天動地之威,羣臣停箸不食,停杯不飲,目光齊刷刷集中在李隆基身上。
彈劾楊氏這事太過重要,羣臣很是緊張。
“你說什麼?”李隆基很是詫異。很明顯沒有反應過來,遲疑了一下,這才明白過來,沉聲道:“你要彈劾楊氏?楊氏有何過錯?”
他雖然與楊貴妃姐妹之間發生了不小的衝突,但他仍未有懲治楊氏的想法。畢竟楊貴妃是他的心頭肉,不可能爲了這點衝突而對楊氏下死手。
乍聞此言,他大是驚愕。半天沒有反應過來。
聽他的語氣極爲不善,這個大臣心中一哆嗦。卻是咬牙強撐,道:“陛下,楊氏滿門富貴,卻是作惡多端,欺男霸女、奪人田產、侵人房產……其罪大惡極古今罕見。陛下,請過目。”從袖中掏出一本奏章,雙手呈上。
李昌國瞄了一些李林甫。心中暗道,李林甫好手段,昨天夜裡才發生事端,今天就把罪狀收集齊了,了得。
李林甫早就視楊國忠爲最大的威脅,早就在暗中收集罪證,只是在等待時機,隱忍不發而已。昨晚上,宮裡出了這種事情,時機成熟了。他當然不會錯過。
高力士快步上前,接過奏章,呈給李隆基。李隆基接在手裡,展開一瞧,眉頭緊擰着。
羣臣個個緊張莫銘,打量着李隆基,一雙眼睛睜得滾圓,生怕錯過一個細節。
能否扳倒楊氏。在此一舉,要羣臣不緊張都不行。
然而,讓他們失望的是。李隆基除了眉頭緊擰外,沒有絲毫異狀。
就連城府沉似海的李林甫都很不平靜了。神色有些緊張。
扳倒楊國忠,除掉這個最大的威脅,是他眼下最爲緊要的任務。若是失敗,他的相位就難保了。
更重要的是,若是在眼下這種情況不能扳倒楊氏的話,那麼,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一旦楊氏挺過這一關,一定會更加囂張,楊國忠捲土重來的可能性更大,對他的相位威脅就更大。
誰都知道,楊貴妃曾經被趕出宮,後來又回到宮裡,那風波比眼下更大。正是因爲這場風波,楊氏的氣焰才如日中天,誰都不敢招惹。
若是再來一次這樣的事,楊氏的氣焰誰能擋?
太子李亨焦慮難安,就象一隻躁動的猴子般難以平靜,就差東張西望了。
對於他來說,楊氏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只要楊氏存在一天,他的地位就會被威脅一天。要知道,一個李林甫已經夠讓他受的了,再加一個楊氏,他就更加難過了。
更別說,楊國忠曾經與李林甫聯手對付他,逼得他爲了自保,把心愛的太子妃都休了。這是深仇大恨,豈能不報?
安祿山倒沒什麼動靜,其實他心裡也很緊張。明面上說,他是楊貴妃的義子,實則他很清楚,那不過是在利用楊貴妃的身份撈取更大的好處。正是因爲如此,他與楊國忠很不對眼,因爲楊國忠妒忌他爭寵,瓦解了楊氏的勢力。若是把楊氏幹掉的話,楊貴妃的唯一臂助就是他安祿山了,到那時,他的好處就大了去了。
在衆人的焦慮中,只見李隆基終於放下手中的奏章,神色平靜:“你所言可是屬實?”
“陛下,千真萬確,決無虛言。”這個大臣忙回答,言來極爲篤定。
“若有假呢?”李隆基追問一句。
“甘當大唐刑戮。”這個大臣想也沒有想,脫口而答。
奏章上寫的都是真的,絕對沒有絲毫差錯,他倒是底氣十足。
“你們,還有誰有奏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隆基大聲問道。
“這個……”李隆基的用意何在?誰也不明白,就是李昌國也有糊塗了,瞄了一眼李林甫,李林甫雙眉緊擰,很顯然,他也想不明白。
“今兒是慶功宴,本該說這些事。既然你們已經說起,就好好說說吧。要是不說好了,這慶功宴也就喜慶不起來了。”李隆基的解釋在情理中,不少大臣躍躍欲試。
然而,他們終歸是沒有人敢當出頭鳥。
“說吧,言者無罪,朕不會治罪。”李隆基很大氣的一揮手。
“陛下,臣有本奏。”他的話剛落音,一片轟然聲響起。
李隆基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說了不治罪,他們最後的顧慮也就打消了。非常踊躍。
“一個個來。”李隆基指點一個大臣,道:“你說。”
“謝陛下。”告倒楊氏的頭功已經被人奪了,這次功終於到手了,他很是振奮:“說起楊氏之罪,是罄竹難書,楊氏不滅,大唐不寧……”
接下來就是一通慷慨激昂的陳詞。把楊氏這些年所做的罪惡一條條的道來,極爲詳盡。既有時間,又有地點,還有人證物證,只差把這些罪證拿到大殿上來了。
李隆基神情專注,聽得很仔細,不住點頭。直到這個大臣說完,他也沒有出聲。更沒有任何表示,要下一個大臣說話。
大臣們在李隆基的點名下,一一道來,極結果是大同小異,基本的罪狀差不多,只是說話的語氣和用詞方面的差別而已。
一連十幾個大臣都是這般說,李隆基聽完,沒再點名要大臣說話,而是扭頭問道:“丞相,他們所言可是屬實?”
這些大臣要麼是李林甫的人。要麼是太子李亨的人,亦或是安祿山的人,不管屬於哪一方,他們今天是爲了共同的目標:扳倒楊氏。
李林甫當然不會否決道:“陛下,句句屬實,決無虛言。這都是臣失察,未察知楊氏作惡如此之多,臣請陛下治罪。”
老狐狸一隻。以退爲進。
“太子呢?”李隆基沒有任何表示,問太子李亨。
“父皇,兒臣今日方知楊氏作惡之多讓人心。兒臣……”太子李亨的話還沒有說完,就給李隆基揮手打斷了。
“祿山。你有何話說?”李隆基最後衝安祿山問道。
“陛下,大臣們所言,臣久在外地,不知真假,實不敢妄言。”安祿山是個精明人,他絕對不會說這些大臣說的是真的,因爲他久在外地,若是直接承認的話,就落人把柄了。李隆基就會想,你久在外地,卻是連京裡的事情都知道,你的手伸得太長了。
“然,臣昨日親見楊氏之囂張、霸道、狂妄,不把大唐律法放在眼裡。”安祿山話鋒一轉,道:“楊晰不過是因父輩而封爵,本不能能與慶功宴,卻因爲他是楊氏子弟,不僅參與慶功宴,還口出狂言,侮辱大唐的勇士。”
“嗯!”一番話纔剛剛開始,就引來一片附和聲。
因爲這事,所有人,包括李隆基在內,都是親眼所見。
“楊釗不僅不責罰楊晰,反而口出狂言,要處死大唐的勇士們。”安祿山的話很有說服力:“如此狂悖之人,當着陛下的面有如此狂妄之行,若是陛下不在,他們做出如此出格之事,想也在情理中。”
“臣等附議!”安祿山的話剛落音,卻是引來一片附和聲。
昨晚上的慶功宴,所有人真正的見識了楊氏的囂張、霸道、狂妄,不僅侮辱了征戰歸來的勇士們,更是連李靖、蘇定方、程知節這樣的大唐功臣都不放過,其狂悖之行可見一斑了。
這還是當着李隆基的面,他們都敢有如此狂妄之舉,揹着李隆基的面,他們又會做出什麼樣的事呢?只要稍有理智的人都會想得到。
對於楊氏的囂張,整個唐朝再沒有比李隆基更清楚的了,因爲楊氏四姐妹可以打他,可以不讓他上榻。他是九五至尊,大唐的皇帝,她們敢如此做,她們的家人欺壓良善又何足爲奇呢?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李隆基身上,靜等他處置。
“楊氏就如此可惡?”李隆基眉頭一挑,大聲問道。
所有人的心直往下沉,看來李隆基還是捨不得楊貴妃,今天這功夫白做了。
“陛下,臣有本奏。”李昌國適時出聲。
“李昌國,你可是也要參奏楊氏?”李隆基瞪着李昌國,聲色俱厲,神色極爲不善。(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