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就這麼定了!

“陛下,此計行還是不行?”陳玄禮頗有些急切的問道,不容李隆基說話,馬上又道:“陛下,此計雖然成算不大,是險着中的險着,可是,勝在對大唐的損失不大,不妨一試。”

李昌國是龍武軍的雙星之一,若是此計被採納,他也倍感榮幸,不住爲李昌國說話。

李隆基卻並沒有馬上決斷,而是沉吟着道:“李昌國,若是此計失敗的話,又該如何?”

“陛下,若是失敗,吐蕃仍是大唐的,只是在於早與晚的差別罷了。”李昌國在謀劃這事時,早就把這些事想透了。

“還是大唐的?”這話有些驚人了,李隆基、李林甫、李亨、陳玄禮皆是驚訝,盯着李昌國,等他解說。

李昌國沒有讓他們失望,道:“陛下,依臣的料算,丟了大非川,對於吐蕃來說無異於天塌了,吐蕃一定會起大軍前來大非川復仇,妄圖擊敗我軍,奪回大非川。”

“這是一定的!”衆人重重點頭,大是贊成這判斷。

“大非川對於吐蕃的重要,就象中原對於華夏的重要,丟了大非川,大鬍子一定不會甘心,他一定會親征。”李隆基一邊思索,一邊道來,聲調突然轉高,問道:“李昌國,你是不是打算趁此一戰,把大鬍子活捉了?”

若能活捉墀德祖讚的話,堪稱盛事,李隆基雙眼放光,異常明亮,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

然而,他的話鋒一轉,道:“可是,這難度太大!成功的希望太小,比起你眼下的謀劃還要小。”

墀德祖贊親征大非川是給了唐軍活捉他的良機,卻是成算不大。他要逃的話,誰也奈何他不得。

李靖夜襲陰山,頡利可汗逃走,唐軍追擊長達四個月方纔活捉他,其中的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若是活捉了大鬍子,吐蕃倒是十拿九穩。”李隆基一握拳,骨節摩擦聲響成一片。

“陛下英明。”李昌國禮節性的讚頌一句,話鋒一轉,道:“臣的謀劃並不是如此,臣的謀劃是,在大非川與吐蕃大戰一場,儘可能殲滅吐蕃的軍隊。越是殲滅得多,吐蕃內部越是矛盾重重,彼此指責不斷,大唐再抓住良機行離間之計,使吐蕃分裂……”

“啊!朕明白了!”李隆基絕頂聰明之人,李昌國的話才說了一半,他就明白過來,笑道:“大唐象前朝對付突厥那樣,扶弱抑強,誰弱大唐就扶助誰,誰強大唐就打誰,讓吐蕃誰也奈何不得誰,大唐再來尋找機會越過積石山。”

“到那時,即使大唐不想越過積石山,必有吐蕃前來長安請求大唐發兵越過積石山,正如突厥請求前朝出兵漠北一樣。”陳玄禮也明白過來,聲調很高,搶了李隆基的話頭,道:“到那時,只要過了積石山,一切就由大唐說了算,要吐蕃滅吐蕃不敢存!”

“妙計!妙計!”李林甫難得的擊掌讚歎,道:“前朝長孫晟行此計而裂突厥,李將軍就是大唐的長孫晟!”

長孫晟是長孫皇后、長孫無忌的老爹,是突厥分裂的謀劃者,雖然他的名頭沒有他的兒女響亮,然而,他對大華夏做出的貢獻卻一點也不比他的兒女小。

“丞相此言有理,卻是不確!”李隆基搖頭,道:“這應當是李昌國謀劃中的下策?”

“陛下英明!”這次,李昌國是真心讚揚李隆基了得,一點就透。

“照你的謀劃,若是上策不行,越過積石山失敗的話,大唐就用下策,先殲滅吐蕃大軍,促使吐蕃分裂,再尋機越過積石山,平定吐蕃。”李隆基把李昌國的謀劃總結一番,衝李亨道:“太子,你可記住了?”

若是來年不能越過積石山,只能在大非川與吐蕃大戰一場的話,滅吐蕃就要數十年的努力,李亨這個太子必須記住這一謀劃。

“父皇請放心,兒臣記住了。”李亨大是振奮。

他不得不服氣,李昌國的謀劃很有道理,吐蕃一定是大唐的,只是早與晚罷了。

“陛下,那這上策……”陳玄禮很是心急。

“呵呵!”李隆基大笑道:“雖說吐蕃遲早是大唐的,只爭早與晚,然則,大唐越早拿下越是好。上策的成算着實不高,連一成都不到,可是,一旦成功的話,吐蕃就是大唐的。即使失敗了,大唐也沒什麼損失,朕何不一試呢?”

“就這麼定了!”李隆基站起身,神采飛揚,氣吞河嶽,一字一頓的道。

“陛下英明!”

衆人齊聲讚頌。

“呼!”

李昌國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卻更加激動了。

吐蕃之地主要是現在的青海、西藏,這塊土地秦皇漢武也是無可奈何,直到忽必烈方纔併入版圖。若是在唐朝天寶年間完成的話,那就是提前了好幾百年納入版圖,功莫大焉!

而李昌國還是這件奇功的謀劃者,誰能不激動?

不僅李昌國激動,就是李隆基也是激動不已,站起身,不住踱來踱去,一邊踱步,一邊晃拳頭。

陳玄禮、李林甫、太子李亨對望一眼,對方眼中的振奮之意誰都不加掩飾。

就是李林甫這個一向以喜怒不形於色著稱的奸相,此時也是一臉的喜悅,絲毫不掩飾。

“秦皇漢武拿這塊土地沒辦法,若是朕拿下來,朕的功業會不會超過秦皇漢武呢?”哪個皇帝不想建功立業?雄材大略如李隆基者卻是不多,更是一心追求功業,若能超過秦皇漢武,那是無上美事,他越想越是激動,一邊扳着手指頭細算起來:“朕即位之初,大唐積弊如山,內部不寧,外多邊患。朕勵精圖治,整軍經武,終於朝堂一清,邊關安寧。後突厥、契丹、奚、吐谷渾殘部、回鶻……先後滅亡。到如今,只餘吐蕃和大食。朕來春收了吐蕃,就可以在西域與大食一決雌雄!”

雖然因爲安史之亂而使得唐朝由盛轉衰,李隆基譭譽參半,卻是不能掩蓋他的偉大,他的功業真的很多,一樁樁,一件件數來,竟然是良久不絕。

這番話太能振奮人心了,陳玄禮上前一步,請命道:“陛下,老臣願馳騁吐蕃,還請陛下準允!”

“你?”陳玄禮此舉,李隆基大是讚賞,卻是以調侃的口吻的道:“就你?你瞧瞧你,鬍鬚白得跟雪花似的,你還能馳騁疆場?你想搶功吧?”

“陛下,老臣決無此心!”陳玄禮一聽就急了,大聲嚷嚷:“只要陛下允准,老臣不做將軍,做一老卒!能馳騁吐蕃足矣!”

“行了!行了!”李隆基揮揮手,含笑道:“你這把老骨頭莫要拋在外面了,還是給朕守好皇宮吧。”

“哎!”陳玄禮長嘆一聲,嘀咕道:“人說龍武大將軍有多好多好,卻是悶死人的牢籠。”

李隆基剜了他一眼,卻未加指責,招手,道:“都坐下!此事太過重大,我們要好好議議,多加推敲,不能有絲毫差錯。”

李昌國他們坐下來,李隆基接着道:“李昌國兩策,上策的成算不大,下策的成算大,卻是耗時太長。朕以爲,來年戰事,當以下策爲根基,力行上策,你們以爲呢?”

他深通兵道之人,這話讓人讚賞,誰能有異議?

“李昌國,你說,若是來年在大非川與吐蕃大戰,需要多少兵力?”李隆基盯着李昌國,眼睛睜得老大,一瞬不瞬。

“陛下,臣等商議,一致以爲,若只是擊敗吐蕃大軍,不必增兵。若要一舉殲滅吐蕃大軍,至少需要三十萬。”李昌國沉聲道。

“三十萬?”太子李亨有些吃驚。

“這算是少的了。”李隆基略一沉吟,道:“兵法有云‘十則圍之’,要想圍住敵人,需要十倍兵力。吐蕃在松贊干布之時,舉國有四十萬大軍,到如今,可以調集六十萬大軍。孫波茹十萬已經被殲,還有五十萬。要想全殲這五十萬,照兵法算就需要五百萬,這顯然不可能。要想全殲吐蕃大軍,就要把各個退路切斷,還要防止吐蕃逃躥,三十萬不太夠。”

這番算法很中肯,李昌國暗自點頭,李隆基不愧精通兵道之人。

“然而,大唐舉國不過五十五萬之衆,如此大的疆域需要駐守,朕能調給你們的最多也就是三十萬,你們能一舉殲滅吐蕃大軍?”李隆基眼睛瞪圓,死盯着李昌國,大聲問道。

吐蕃大軍殲滅得越多,離間吐蕃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這事幹系太大了,儘管李隆基一生經歷的大風大浪很多,也是不免幾許幾張。

李林甫和陳玄禮、李亨死盯着李昌國。

“能!”李昌國重重點頭。

“那就好!”李隆基大爲放心道:“這下策之事,再增調二十萬大軍就能完成。那麼,這上策,你們選在何時下手?”

“陛下,臣等商議,一致以爲,來春化雪之前最爲適宜。”李昌國陳述理由:“之所以選在化雪之前,一是因爲吐蕃大軍將發未發,一定不會想到大唐會在那時節動手,可以出其不意,增大成算。二是因爲那時節,吐蕃的舉國之兵集中在一起,便於大唐全殲。”

“好謀劃!”李隆基雙手重重砸在一起,大聲讚賞:“只要你們成功,大唐三十萬大軍就可以一舉越過積石山,朝邏些疾趕,一定打大鬍子一個措手不及!”

“吐蕃的舉國之兵一舉被殲,吐蕃就再也沒有後患了!”李林甫的聲調很高,請命道:“陛下,臣請總攬輜重之事!輜重但有缺乏,臣請提頭來見!”

此戰若是成功了,那是不世奇功,李林甫不可能離開長安的,軍功與他無緣,卻可以撈取這後勤之功。

“好!”李隆基慨然應允,道:“輜重一事歸丞相!上策之事,李昌國處置,太子協助。李昌國,你記住,你需要什麼朕就給你什麼,若有人作梗,你向朕稟報便是!”

(受了點風寒,身體不適,寫東西賊痛苦,我還是堅持寫。)

第6章 唐軍來了!第26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章 猛將如雲第39章 歡呼動九霄!第73章 勝券在握第30章 血戰龜茲第32章 晉升副將第88章 封常清,出擊!第52章 馳騁吧,唐軍!第33章 是唐軍?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35章 進攻?退兵?第38章 太子李亨第11章 尋訪杜甫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中)第14章 最後一戰(下)第31章 捷報頻傳第16章 大破吐蕃(八)第17章 無上榮耀第3章 哥舒翰第12章 千古一帝第26章 未雨綢繆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下)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32章 決戰西域(一)第16章 盛大慶典第5章 挺進波斯第75章 攻佔石國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58章 和談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41章 一語解圍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3章 哥舒翰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87章 困獸之鬥第5章 威震三軍第78章 亂起第20章 高仙芝的決心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中)第15章 鎮國柱石第62章 大豐收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29章 冰川天險第33章 爭風吃醋第54章 信誓旦旦第10章 援軍到來第56章 爲何?第32章 決戰西域(九)第85章 吐蕃求和第65章 搶!(上)第82章 邏些大火第62章 掛帥出征第20章 慶功宴第23章 王維獻計第44章 贊普的怒火第32章 決戰西域(九)第32章 決戰西域(四)第14章 凌煙閣第56章 滅國危機第16章 疏勒解圍第87章 困獸之鬥第1章 吐蕃入侵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23章 連雲堡第16章 李白的缺點第37章 構陷太子第53章 狂飆突進第6章 李昌國再定計第1章 春光乍泄第4章 感恩戴德第10章 高仙芝第2章 小勃律來襲第7章 大獲全勝第29章 冰川天險第24章 重返前線第78章 亂起第69章 血戰邏些(下)第58章 李泌第24章 龍武大將軍第43章 破壺口第54章 吐蕃的妄想第34章 衝擊楊氏第31章 飲中八仙第17章 無上榮耀第14章 戰果豐厚第36章 血染山崗第23章 王維獻計第8章 哥哥我要!第9章 阿布?穆斯林的憤怒第32章 決戰西域(十)第52章 馳騁吧,唐軍!第27章 再戰再勝第16章 大破吐蕃(八)第54章 不可阻擋第43章 破壺口第22章 歡騰的長安第42章 更勝一籌第24章 號令大漠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
第6章 唐軍來了!第26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章 猛將如雲第39章 歡呼動九霄!第73章 勝券在握第30章 血戰龜茲第32章 晉升副將第88章 封常清,出擊!第52章 馳騁吧,唐軍!第33章 是唐軍?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35章 進攻?退兵?第38章 太子李亨第11章 尋訪杜甫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中)第14章 最後一戰(下)第31章 捷報頻傳第16章 大破吐蕃(八)第17章 無上榮耀第3章 哥舒翰第12章 千古一帝第26章 未雨綢繆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下)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32章 決戰西域(一)第16章 盛大慶典第5章 挺進波斯第75章 攻佔石國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58章 和談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41章 一語解圍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3章 哥舒翰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87章 困獸之鬥第5章 威震三軍第78章 亂起第20章 高仙芝的決心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中)第15章 鎮國柱石第62章 大豐收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29章 冰川天險第33章 爭風吃醋第54章 信誓旦旦第10章 援軍到來第56章 爲何?第32章 決戰西域(九)第85章 吐蕃求和第65章 搶!(上)第82章 邏些大火第62章 掛帥出征第20章 慶功宴第23章 王維獻計第44章 贊普的怒火第32章 決戰西域(九)第32章 決戰西域(四)第14章 凌煙閣第56章 滅國危機第16章 疏勒解圍第87章 困獸之鬥第1章 吐蕃入侵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23章 連雲堡第16章 李白的缺點第37章 構陷太子第53章 狂飆突進第6章 李昌國再定計第1章 春光乍泄第4章 感恩戴德第10章 高仙芝第2章 小勃律來襲第7章 大獲全勝第29章 冰川天險第24章 重返前線第78章 亂起第69章 血戰邏些(下)第58章 李泌第24章 龍武大將軍第43章 破壺口第54章 吐蕃的妄想第34章 衝擊楊氏第31章 飲中八仙第17章 無上榮耀第14章 戰果豐厚第36章 血染山崗第23章 王維獻計第8章 哥哥我要!第9章 阿布?穆斯林的憤怒第32章 決戰西域(十)第52章 馳騁吧,唐軍!第27章 再戰再勝第16章 大破吐蕃(八)第54章 不可阻擋第43章 破壺口第22章 歡騰的長安第42章 更勝一籌第24章 號令大漠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