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修)

“對了,是哪個唐國?”高保勖這才問道。

“佔據嶺南、湖南之地的唐國!”孫光憲沒好氣地說道。

“既然如此豐盛,先生還有疑問?”既然有賞賜,高保勖就放下了心,這才繼續說下去:

“先主去後,不過數日,唐國如此之速,可是另有所圖?”

看到國主還有頭腦,孫光憲這才緩了口氣,這位國主在繼位後,還是如之前那般荒淫,身材又如此的瘦弱,若不是頭腦一向聰慧,又對政事處理得當,他是絕對不會讓這位國主登位的。

“探子來報,趙氏佔據中原後,上黨、淮南相繼而叛,尤其是揚州李重進據淮南而守數月,讓禁軍損失慘重,趙匡胤對此極爲憤慨,發佈詔令,凡獻李重進人頭者,可得錢萬貫。”

“且中原還派使者去往唐國,讓其獻李重進的頭顱,而唐國卻視之無物,堂而皇之的收留李重進,並封之爲滄州伯,兩國之爭,已然大起——”

孫光憲感慨道。

“如此一來,湖南與中原,必定有所兵動,而我們江陵正處兩國之中,必須擇一國而處,若是如往日一般模糊處之,對於江陵乃是大禍!”

高保勖蒼白的臉上,更顯得白上一分,他退了幾步,緩緩坐下。

“蜀國前些時日,已被郭榮敗之,正驚恐不定,江南李璟猶甚之,連淮南之亂時,更是對李重進毫不理睬,已然嚇破了膽子。”

“如今,兩國紛爭,雖然不知李嘉何來的膽子,但其不自量力之爭,對於咱們南平而言,就是極大的禍事了。”

孫光憲一臉的贊同,臉色越大的嚴肅,他沉聲道:

“若是不出乎意料,幾日後,中原的使臣也會來到江陵城,到時候,就是棘手了。”

“難道,咱們南平必須要做出選擇了嗎?”高保勖嘆了口氣,對於南平而言,中立就是最好的選擇,而中立在偏向中原,就是立命之本。

“中原趙氏雖然新立,但其中原禁軍,可是絲毫未變,仍舊是郭榮在世時的那些攻略無數的禁軍,咱們南平一直奉中原爲主,先主在世時,還曾從軍郭榮而攻李璟。”

孫光憲目光深邃,看着國主,頗爲感慨地說道。

“先生是說,咱們南平與往日一般,事從中原,而下湖南?”

高保勖有些訝異,他起身,踱走了幾步,不斷地思考着,然後沉聲道:

“不行,若是事從中原,禁軍南下湖南,必定經過江陵,趙匡胤腹黑至極,孤兒寡母都不曾放過,假道伐虢之策,定然會用之,祖宗傳下來的江山,絕對不能丟在我的手裡。”

“可是,國主,若不隨從中原,待兩國紛爭,戰事一起,咱們必定要做出抉擇,或唐,或宋,而於宋較之,唐國必不如也!”

孫光憲吸了口氣,說道:“中原混元一統之勢,在郭榮時早就分曉,如今不過是早晚罷了!”

“咱們南平享國數十年,遲早會面對如此抉擇!”

“哎!”高保勖嘆了口氣,對於如此境界,真的是左右爲難啊。

“若是順從中原,必然會惹怒湖南,聽聞唐國收納淮南精兵,日夜訓之,而咱們南平不識兵事多年,怎能敵過?”

“罷了罷了,多熬一些時日罷了,如今乃秋收之時,中原又經過戰亂,想必是不會動兵了,若是招惹湖南之兵,咱們可就受苦了,先推諉一些時日,對於唐國虛以委蛇,然後遣使往中細言之,說明咱們的境況!”

“諾——”孫光憲想了想,也只能這般了。

方澤山拜見了南平國主,然後將聖旨以及賞賜的東西留下後,就明裡暗裡對於高保勖進行示好,然後再說一下與中原的對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而對此,高保勖不動聲色的推諉着,言明難處,然後再說一下南平國的苦楚,對於大唐的忠心,希望能得到一些賞賜啥的。

“南平國左顧言他,把我當做白癡不成?討要兵器,戰馬,咱們大唐的戰馬本就不多,哪能再與他?”

方澤山一回到使館,心情就是不痛快,此次見面,並沒有達到他的目的。

“南平國主果然如爾等所言,裡有聰慧,與前任完全不同!”他嘆了口氣,對於眼前這個肥頭大耳的商人,述說道。

“自是如此!”商人擡起頭,雙目明亮,說道:

“高保勖在之前,一直深受其兄高保融信任,國之要事皆與他商議與其說是高保融當任國主,倒不如說高保勖爲國主,所以其剛繼位,南平國政事平穩,不見絲毫的波動!”

“南平國一直持有事大原則,對於中原一向恭敬有加,不敢有絲毫的違背,尤其是前國主,高保融對於郭榮一向敬佩,趙匡胤奪得中原之後,生怕趙匡胤南下,一年三使,猶驚恐難安!”

“看來,讓南平國歸順,並無可能咯?”方澤山嘆了口氣,然後問道。

“那麼,江陵城有多少軍隊?”

“江陵城位置極其重要,是高氏的親兵守衛,統帥將領是復州團練使——樑延嗣,其對於高氏一向忠心,而且歷事四帥,人稱其忠藎!高保勖對其信任有加,不下於孫光憲。”

“看來你們射聲司的確厲害,不知對於此人可曾勸歸?美色?金銀?子嗣?”

商人斬荊截鐵地說道:“絕無可能!”

“何解?”

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感言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九章(重發)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修)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九章(重發)
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感言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九章(重發)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修)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九章(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