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

神武元年,十二月十九日,太上皇崩。

整個皇宮瞬間成爲了一片白色的海洋,消息傳到了宮外,百姓們不需要官吏催促,自覺地披掛起縞素,爲太上皇默哀。

皇帝自然需要守靈,一應的朝政自然有了安排。

作爲首相,崔泉很自覺的地進入皇宮,得到了皇帝的接見。

一夜過去,太陽已然出來,但依舊寒氣逼人,崔泉披了件皮草,然後只見皇帝身披麻衣,一臉的疲憊之色,坐在椅子上。

感覺椅子膈應人,騎馬太多,屁股有些難受,李嘉便在一張几案後面的榻上坐着等待要見的大臣。

這是一處偏殿,這地方沒有當值的官員,連宮人也遠遠地站在門外,四下安靜下來,浮躁的心境也似乎漸漸沉澱。

“臣參加陛下!”

“起來吧!”皇帝說道,看了一眼這位首相,喝了口茶提提神,他輕聲道:

“這些時日,朝廷可曾有事?”

“託陛下鴻福,朝廷一向安穩,只是前些時日,淮南數十萬百姓被安置在承天府等地,需要大量的錢糧,朝廷府庫爲之一空,若非海南、交州都護府,九州等支持,恐怕已然生出亂子了……”

崔泉看着皇帝,頗爲沉重地說道,一副身疲力竭的模樣。

見此,李嘉倒是頗爲不好意思,這是一拍腦門就做出的決定,倒是高估了朝廷,嶺南,不過,這些災民倒是帶着錢財而走的,只要滿足他們的基本糧食需求,在分配土地,過上幾個月就能自給自足了……

“政事堂倒是處置得當,諸位相公倒是辛苦了!”李嘉誇獎了一下,示意其繼續說。

“臣等在皇莊中尋訪,得知有占城稻,三月即收,可真是天幸,有此物在,嶺南將不再缺糧,那些淮南之民,再添一些也是無恙的!”

得,吃了苦,又想到了甜頭,只是這百姓哪裡有那麼容易招募,之前沿海招募了上萬戶的漁民,如今又得了數萬戶的湖南百姓,如今這嶺南,三分之一都是北地人了,其中的矛盾可想而知。

這些漁民基本上都安置在了海南以及九州島,讓他們繼續自己的作業。

若不是嶺南地廣人稀,許多地方可待開發,早就矛盾重重,爆發起義什麼的。

“淮南之民,也是朕的百姓,不可怠慢,官吏們也不得欺辱!”李嘉點點頭,繼續說道:

“對於糧食,務必保持供應,此乃萬民之本也!”

“陛下,由於各地轉運使的方便,今年秋收,錢糧又漲了三成,糧三百六十九萬石,錢兩百三十六萬貫……”

“只是如今商賈來往衆多,銅錢流出大增,須得重新鑄幣,以緩解錢荒。”

“這是理所應當的!”李嘉點點頭,說道:“只是,商賈奸猾,融幣造器,難以抑制,須得好好佈置纔是!”

神武元年都快過去了,這錢幣還沒造出來,李嘉頗有些氣惱,但他也不想白白的送錢給別人,這樣更不爽。

有時候,他甚至準備禁制民間流通銅器,如此一來,反而越發的顯得物以稀爲貴,那些奸商融幣造器更是熱心了,簡直太可惡了。

於是,首相與皇帝一樁樁一件件的問詢.回答國事,半年來,許多東西雖然是遠程處理的,但有些具有時效性的東西,需要立即處理,李嘉倒是捨得放權。

如今,放回去的權,自然需要收回來了。

隨後,他又召見了軍機處以及五軍都督府的有關部門,進行詢問安排。

軍機處由其他的部門大臣兼職的,如兵部、戶部,工部,政事堂的宰相,組合而成,如今北伐戰事結束,自然需要進行安排了,糧草供應,將士的升遷,以及爵位安排等,需要由五軍都督府報上來,然後再覈實,再安排。

五軍都督府只對營正以下的將校安排職位,其上,只有建議權,決定權在於軍機處。

當然,軍機處着實有功的,錢糧的及時安排供應,工部武器的製作,都是井井有條,沒有一絲的麻煩。

而軍機處的領班大臣,則是王寧,李嘉的心腹。

這些東西若是出現一絲差錯,李嘉的數萬大軍,可得缺糧了……

之後,李嘉親自召見了王寧,直接詢問朝廷是否有事,待得知無事後,他才躺在椅子上,鬆了口氣。

“回稟陛下,九州以及濟州島的已然各組建五千大軍,皆是勇猛之士,可納入禁軍!”王寧看了一眼皇帝疲憊的臉色,建言道。

“可以,充實禁軍,也是應有之策!”李嘉點點頭。

禁軍北上,消耗了許多,又招募了一些,但人數依舊不過三萬有餘,對於地方而言,難以形成壓倒性的優勢,長久以來,並不安穩。

如今又加上一萬北地之兵,也不過是四萬,不夠,遠遠不夠。

“作爲軍機處領班大臣,你去五軍都督宣令,讓他們去遷徙而來的淮南人裡,再去招募萬名貧窮百姓,如此一來,也能減緩一些壓力!”李嘉瞬間有了聯想,他笑着說道。

“南北相較,先生認爲,有那些短長?”

王寧思量片刻,直接說道:

“北地之民,悍勇無畏,燕趙多慷慨之士,且兵精馬多,南地缺馬,大軍相遇,勝算較小!”

“而南地卻是河泊衆多,無船難克,所倚仗的,船堅善水!”

“沒錯!”李嘉隨口說道:“如今攻下了南平,就得直面趙宋,多多造船,方爲良策!”

“你去監督船甲之士,如今海龍軍不過萬人,遠遠不夠,必須加多!”

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修)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九章(重發)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八十四章建言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
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修)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九章(重發)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八十四章建言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