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楊帆的話,李道宗暗道不好,神經頓時緊繃起來。
同時感受到道道目光朝自己這邊齊刷刷看來。
不用看李道宗也知道應該是殿內的一些世家官員,於是有些焦急的輕聲提醒道:“楊侍郎,甚言!”
朝堂之上,八成官員都是世家之人,真害怕楊帆會被羣起而攻之。
古往今來,還真沒人敢這麼罵世家的,顯然是把殿內所有世家的官員都帶上了。
這些世家如果聯合起來,李二陛下也得畏懼三分,楊帆這傢伙怎敢如此不知輕重?
即使是李二陛下面對這些世家力量,也只能小心的一步步飧食,一點點的摧毀。
楊帆絲毫不在意一道道狠狠盯着到自己的目光,反而對着李道宗感激的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李道宗如此着急的緣由。
但作爲男人,有所爲有所不爲。
這些世家官員居然敢在朝堂上沆瀣一氣,顯然不是第一次如此作爲。
既然這次衝撞到了自己身上,當然不能退縮。
自己一旦後退了,以後一定會被這些世家官員逼得步步後退。
見到楊帆罵完後還一臉無所謂,杜峰大怒道:“陛下,禮部侍郎如此無禮,根本不配立於朝堂之上,懇請陛下把他趕出朝堂,以正效尤。”
不過李世民並沒有理會,反而一臉陰沉不知想些什麼。
如果從個人角度來說,楊帆說出了他以往不敢講的話。
但是作爲皇帝,李世民卻不能憑着自己的喜好去行事,因爲他要平衡整個朝局。
如果李世民不管不顧掄開膀子去做,直接派兵把這些世家全部連根拔起就算了。
現實中,他卻不能這麼做,一旦這樣魯莽行事,輕則政令不通,重則天下大亂。
要知道,大唐的官員體系裡,百分之八九十的人與這些世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也是世家官員肆無忌憚的原因,因爲認準了李世民不敢真的把他們怎麼樣。
果不其然,
李世民有些左右爲難起來。
此時,一位相貌清瘦的中年官員對着楊帆一拱手,皺着眉頭問道:“且不知楊侍郎剛剛所說無恥,是指何人?包括所有的世家?”
楊帆瞅了他一眼,身量不高,一身紫色官袍,站在文臣的班列裡面。
剛剛就是這位跟在崔永平後面叫囂的很厲害,完全就是一副不閒事大的慫恿者。
而楊帆剛剛任禮部侍郎兩三個月,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認識,於是不悅地問道:“你誰呀?”
中年男子高傲的擡起頭,說道:“某乃滎陽鄭氏鄭郯,現任太常寺卿。”
呵呵!
這些世家官員果然真夠囂張的,居然敢把自己族名介紹在前面,把官位介紹在後面。
Wωω ⊙ttka n ⊙¢ Ο
難怪李世民這麼痛恨這些沆瀣一氣的世家官員。
楊帆憋了憋嘴,斜睨了這傢伙一眼後,張口說道:“既然你心知肚明,何必多此一問?不是某說你,如你這般虛僞之人亦能站列朝堂之上,實乃朝廷之恥,某真恥與爾等同朝爲官……”
楊帆直接開啓了毒舌模式,把剛剛杜峰說不恥與楊帆爲伍的話還了回去。
鄭郯哪想到楊帆居然還敢還嘴,沒看到李二陛下都不敢拿他們這些世家官員怎麼樣?
之所以敢站出來表現表現,一方面是因爲與崔氏達成了協議,要在此事中把楊帆打倒以獲取琉璃的製造方法。
原本以爲,楊帆剛纔得罪世家的話,應該是下意識脫口而出,如果自己當面詢問,這棒槌一定不敢承認。
既表現了自己,又能得到崔氏以及段志玄的‘友誼’,何樂不爲?
畢竟在他看來,即便是李二陛下也不敢得罪天下世家……
但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楊帆狡猾得如同一條泥鰍,不僅把他給暗暗諷刺了一頓,反而把問題又推給他。
一句‘心知肚明’頓時讓問題顯得有些模棱兩可起來。
如果說楊帆剛纔的話是罵天下世家,可又沒有指名道姓。
如果說不是,但大家又知道是在說他們,內心實在不解氣,有些爲難了。
鄭郯面色漲紅,不敢在這個問題上糾纏,指着楊帆大聲喝道:“楊侍郎既然知道此時身在朝堂之上,爲何敢大放厥詞?汝置朝廷的律法何在,置陛下的威嚴何在?”
楊帆一臉不屑,慢吞吞的說道:“汝若是再這般唧唧歪歪,胡亂指責,信不信某就在這太極殿把你揍上一頓?”
“你……”鄭郯差點沒被氣死,待要反駁,卻被身邊的同僚拉住。
鄭郯瞬間清醒過來,心裡也明白自己有些衝動了,趕緊閉嘴。
楊帆這傢伙是什麼人呀?簡直和市井混混無異。
不過卻只能敢怒不敢言,只好羞憤的怒視着楊帆,以表達自己的硬氣。
畢竟,楊帆這小子就是一個棒槌,爲了攪動朝局,說不得還真就敢將自己暴揍一頓!
最重要的是,李二陛下明顯是站在楊帆一邊。
自己就算被揍了,李二陛下也必然袒護於這棒槌,那自己可不就被白打了?
何況,如今太極殿滿朝文武在列,若自己被打得鼻青臉腫,往後還怎麼混?
而且不僅是他,整個滎陽鄭氏也必將顏面掃地。
心裡不禁暗暗後悔,自己本來在崔永平後面助助威就行,何必當出頭鳥呢?
真有些忘記了楊帆這傢伙可是一個憨楞的棒槌,一言不合就容易動粗。
楊帆見鄭郯偃旗息鼓,暗暗啐了一口,臉上鄙視之色更濃。
這些世家也不過是欺軟怕硬的傢伙,只會用仁義道德來綁架他人。
這招用來對付李世民這種需要全局看待問題的皇帝來講還行。
可用來對付自己, 那隻能呵呵了!
衆官員見鄭郯三言兩語便敗下陣來,只好低眉垂眼,權當看不見。
見這些世家官員沒人敢在出頭,段志玄頓時不幹了。
自己花了那麼大的精力,如今卻虎頭蛇尾草草收場,當然心有不甘。
既然今天已經撕破了麪皮,自然再無顧慮,暗自決定,哪怕被李二陛下猜忌,也要把楊帆這傢伙拉下馬。
段志玄從草莽之中一直跟隨李世民,當然瞭解李世民的秉性。
雖然李世民心狠手辣,但其實也是一個重情意、愛名聲的帝王,即使自己再胡鬧,也不會有被砍頭的風險。
於是大步一踏,再次出列,聲情並茂的說道:“陛下,雖然小兒有錯再先,但畢竟只是小錯爾,以後微臣一定對他嚴加管教;如今小兒卻被忠義侯砍了一條手臂,以後生活都不能自理,望陛下看着微臣以往的功勞的份上,還小兒一個公道,把兇手嚴加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