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精忠報國,千古絕唱!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

觀景臺-大殿中,蕭逸手撫瑤琴、對酒高歌,一首《精忠報國》唱的熱血沸騰、豪情萬丈,飽含金戈鐵馬之聲,更在文武羣臣之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自從諸侯會盟、舉兵討董以來,曹營集團逐步崛起,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軍事上-訓兵馬以討四方,破黃巾、殺呂布、滅袁術、敗袁紹、遠征西涼、平定河北……稱得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了!

大漢一十三州土地,曹營集團獨佔其八,人才濟濟,實力雄厚,諸侯無人可比,霸業已具雛形,可是風光無限的背後,又付出多少代價呢?

南征北戰,東擋西殺,渴飲刀頭血,困臥馬鞍間,誰不是歷經磨難、誰不是滿身傷痕,更有無數的親人、朋友、部下……陣亡沙場,馬革裹屍,僅曹、夏侯兩家就戰死了數十位子弟,大公子-曹昂也隕落宛城,成爲了奸雄心中永遠的痛!

宗族將領尚且如此,其他家族的死傷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王圖霸業、榮華富貴,乃是用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換來的,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究竟是值得?還是不值得呢?

蕭逸的一首高歌,氣吞山河,豪邁至極,也給衆人帶來了答案,無論付出多大代價,一切都是值得的了,除了榮華富貴、封妻廕子,他們更要保家衛國、開疆拓土,這纔是大漢之魂、男兒之志!

因此上,蕭逸唱到第二遍的時候,在場的文臣武將,無不隨聲附和,唱了一遍又一遍,慷慨悲歌、直衝雲霄,不少人唱出了淚花!

唱過十幾遍之後,歌聲慢慢的停下了,大殿中寂靜無聲、落針可聞,人們低頭深思、唏噓不已,對大司馬的滿腹才華,更是欽佩到了極點,至於曹植那首華麗的《名都賦》,對不起了,都忘的是一乾二淨!

“蕭郎所做之歌賦,慷慨激昂,引人淚下,稱得上千古絕唱了,不知是何名字?”

曹操亂世奸雄、心如鐵石,也聽的雙目垂淚了,而後替在場所有人,說出了一個疑問--此曲何名?

“詩賦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末將心中一時衝動,這才做出了這首詩賦,就叫做《精忠報國》吧!”

作爲一名‘文抄公’,必須臉皮厚如城牆,說謊猶如喝水,經過多年的磨練,蕭逸別說是臉皮了,就連腳心也不會紅一下!

“金戈鐵馬,精忠報國,大司馬文韜武略,世所罕見,僅在丞相一人之下矣!”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猶如井底之蛙了,承蒙大司馬不棄,小弟願意以師事之!”

………………………………………………

文臣武將,交口稱讚,對於蕭逸的武藝、文才、胸襟、韜略……那是相當的推崇,威望更是一路高漲,說的上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曹植也是心服口服,還提出了拜師的要求,一則:仰慕蕭逸的才學,想要好好的學習一番;二則:雙方締結師徒關係,也就結成了政治聯盟,對於曹植爭奪儲位,可是好處多多的!

還有一雙美目也落在蕭逸身上,含情脈脈,即愛且恨,正是八小姐-甄道,愛的是大司馬文武雙全,英雄蓋世,正是心中的理想夫君,若能結爲夫妻、白頭偕老,自己也就不枉此生了!

恨的是,心比天高,命如紙薄,這樣的如意郎君,已經被六姐捷足先登了,自己爲了甄家的利益,只能與一位曹家公子聯姻,成爲政治犧牲品了……時也命也?或者自己不夠勇敢?

………………………………………………………………………………………………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辛評、辛毗也想出對策了,大庭廣衆之下,不好私語相告,二人向前挪動身體,用手指在曹丕背上寫下兩個字:仁孝!

曹彰勇猛,曹植聰慧,要想戰勝兩位兄弟,贏取父親的青睞,曹丕只能在‘仁孝’上做文章了,不要忘記了,仁者無敵!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乃古之慣例也,孩兒豈能爲一己之私,而違逆孝順之道呢,此事全聽父親大人做主!

兄弟相爭,大不義也,三弟勇武過人,四弟聰明伶俐,皆是人中之龍鳳,愚兄別無所長,唯有一篇書法,還請諸位雅正!”

曹丕反應機敏,領悟辛家兄弟的意思後,立刻向父親跪地行禮,一番話說的大義凜然、滴水不漏,又取來筆墨紙硯,當庭筆走龍蛇,寫了一副《孝經》!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然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

《孝經》是儒家的倫理學著作,被列爲儒家十三經之一,相傳爲孔夫子所做,以‘尊老、敬老、養老、送老’爲基本核心,深受世人的推崇!

東、西兩漢以來,以孝道治天下,上到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誰要是違背了孝道,天下人人得而誅之,就連皇帝也不列外,都在諡號里加一個‘孝’字,比如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全都以孝子賢孫自居!

曹丕從十三歲起,就協助父親、整理公文,耳濡目染之下,練出了一手好書法,鐵畫銀鉤,法度謹嚴,而且字體的神韻,與父親曹操有七分相似呢!

其實曹丕暗中留了一手,如果他全力模仿的話,筆跡與曹操有九分相似,幾乎是以假亂真了,一旦到了非常時期,他就能以父親的名義,書寫命令,號令三軍,或者篡改遺詔、偷天換日!

“二公子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真有先賢之風範,日後必成大器!”

“二公子的書法,中正平和,波磔分明,深的隸書之精髓,更有幾分‘飛白’的神韻呢!”

“蔡伯喈身亡之後,飛白再難一見了,如今有這份筆力者,恐怕只有蔡大家一人了!”

…………………………………………

孝字大如天,誰敢相違逆,就算寫的比狗爬還難看,大家也得捏着鼻子稱讚,何況曹丕的書法精湛,的確讓人佩服呢,更有滿腹經綸的文官,互相討論起了書法之道!

‘飛白’是書法一種,號稱鳳頭燕尾、其勢若飛,筆畫中絲絲帶白,乃是大儒蔡邕所創的,深受書法界的推崇,宮闕提詞,廣泛採用!

當初董卓亂國之時,蔡邕死於宮廷政變,令人扼腕嘆息,當今之世,只有蔡文姬得了父親真傳,能寫出一手漂亮的飛白,可惜被蕭逸金屋藏嬌了,平時相夫育女,等閒難得露面,更是一字千金難求呢!

曹操也是頻頻點頭,對次子的表現很滿意,在繼承人的問題是,自己有兩大顧慮,一是兒子們年紀太輕,威望不足,難以震懾住驕兵悍將,二是爲爭儲位,手足相殘,消耗曹家的底蘊實力!

在衆多的兒子裡面,曹丕的年紀最大了,精明能幹,勤於政務,隨軍北伐以來,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立下了不少的功勞,也擁有了一定的威望,最爲重要的是,曹丕對兄弟們很好,即便坐上了大位,也會善待一衆兄弟們!

“哈哈!-犬子們才疏學淺,讓大家看笑話了,至於聯姻的事情嗎,還請‘富民侯’自行選擇吧!”

曹操青睞於次子,卻沒有表露出來,更沒有急於立儲,一是想培養曹丕,磨礪性格,鍛鍊能力,日後也好承擔大任!

另外嗎,在奸雄的心目中,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繼承人,天資聰穎,無人可比,就是年齡太小了,如果自己再活二十年,一定把他培養成爲聖主,就怕天不遂人願呀!

“這個嗎……這個嘛?……老夫還要深思熟慮之!”

問題又被推回來了,甄安急得抓耳撓腮,卻難以做出決定,這關係到全家性命呢,只好偷偷的看着蕭逸,目光中滿是懇求之色!

立儲之事,過於敏感,蕭逸心中猜測八九,卻不敢表達出來,只好裝作若無其事,一口飲盡杯中酒,同時搖動一下食指!

“啓稟丞相大人,長幼有序,自古如此,甄家雖是一介商賈,也通曉史書禮儀,因此不敢逾越規矩!”

看到搖晃的食指,甄安頓時明白了,奸雄中意的繼承人,原來是次子-曹丕,只要與之聯姻,家族可保幾十年富貴了!

不過嗎,老狐狸很是狡猾的,沒有直接說出來,卻搬出‘長幼有序’的規矩,次子還沒有成婚呢,三子、四子怎麼好意思娶媳婦呢?

“哈哈!--富民侯用心深遠,可謂足智多謀之人,難怪能夠富甲天下呢,以後咱們就是親家了!”

曹操一陣的大笑,而後下令:讓曹丕與甄道約爲婚姻,並賜白玉一對爲憑證,等到平定幽州,大軍凱旋之時,再讓二人正式完婚!

‘除夕宴’變成了‘定婚宴’,可謂是雙喜臨門了,羣臣紛紛上前敬酒,恭喜曹丕迎娶美人、早生貴子,恭喜曹操兒孫滿堂,血脈昌盛!

衆人觥籌交錯,開懷暢飲,一直喝到了午夜時分,文武百官醉倒大半了,這才盡興而歸!

這兩天忙着搬家,耽誤小說更新了,大家理解一下吧!

第三十五章子午谷,生死地(八)第107章 紫木再現第七十二章‘冢虎’出籠!第463章 草原第一巫師!第四十章兄弟再相逢第359章 全都是情聖!第327章 將門虎女第一百七十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五)第448章 香車美人第112章 兩件小事第一百一十二章幽州牧、娃娃親!第一百九十四章三顧茅廬,隆中對策!(下)第七十章純陽觀,天師道(二)第621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章樂城奪糧草(一)第184章 與狼共舞第四十七章長阪雄風(下)第五章白日捉鬼第二十五章荊州文武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八章漢使呼呼大睡,喚之不醒!第九十五章滿門忠烈,氣壯山河!(上)第758章 河北民生第二百零四章西方有寶物--搶!搶!搶!(二)第二百零五章西方有寶物--搶!搶!搶!(三)第八十七章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第745章 鬼才之子第807章 江東明珠-孫尚香!第723章 巾幗之威,不可小覷!第四十一章七探盤蛇槍第一百九十七章父子叔侄,各懷鬼胎!第一百八十六章兩個故事!第一百八十八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八十四章皇帝變成了鹹魚!第二十六章蕭郎嫁妹(上)第二百零四章天地所授,魏公之寶!第800章 江東潛龍-碧眼兒!第479章 兵以詐立第22章 三碗不過河第88章 孟德之謀第154章 獵殺遊戲第二百二十三章身在曹營,心忠漢室!第二百一十四章大軍西征,天賜謀士(三)第125章 董卓!下馬!第283章 毒士賈詡第440章 各有造化第441章 佛道同興第一百五十四章隱忍不發,以退爲進!第509章 援軍突至第806章 本將軍不是夫差!第六十九章死山絕地--黃石谷!第十八章百家爭鳴(三)第439章 一休大師第385章 馬家虎子第一百一十七章身陷重圍,血戰到底!(下)第四十四章惡鬼鬥天師(四)第551章 大小姐出世了!第590章 定海神針第二百二十六章以子代父,認祖歸宗!第一百二十五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五)第六十七章右校王-烏維!第414章 沙盤推演第134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二章夜襲丹江口(下)第747章 父子鬥智第九十四章除暴安良蕭大俠!第485章 大計小用第641章 虎狼叢中也立身!第152章 走爲上!第二百七十三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五)第582章 絕處逢生第27章 紫木公子的陰謀第199章 左賢王第二百五十七章漏算一招,方寸大亂!第十五章略施小計,偷營劫寨(上)第783章 盡化焦土第一百零四章曹氏之患,在於蕭牆!第二十九章子午谷,生死地(二)第460章 小母狼來了第195章 我還沒吃晚飯呢第456章 春秋筆法第九十九章天下護佑,賜予金龜!第九十八章成也漳水、敗也漳水!第399章 一家人,無須客氣!第五十一章袁氏反擊,拼死一搏!第430章 是朋友就該一起喝酒!第三十八章挾持人質,千里遠行!第175章 河北甄家二百一十二章耕作之事,豈是容易!第二百一十六章斷頭飯,有玄機!第683章 冢虎出籠第五十七章戰長沙,收猛將(上)第一百九十七章佛門重寶,琉璃世界(三)第二百九十六章蕭逸心中的壁壘!第428章 誰是黑手?第二百四十三章權謀爲弓,兵馬做箭!第三十九章司馬氏登門求親!第二百零二章蕭郎教子,左右逢源!第819章 一步不退!第一百四十一章人民戰爭,汪洋大海!第四十九章諸葛一生唯謹慎!(一)
第三十五章子午谷,生死地(八)第107章 紫木再現第七十二章‘冢虎’出籠!第463章 草原第一巫師!第四十章兄弟再相逢第359章 全都是情聖!第327章 將門虎女第一百七十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五)第448章 香車美人第112章 兩件小事第一百一十二章幽州牧、娃娃親!第一百九十四章三顧茅廬,隆中對策!(下)第七十章純陽觀,天師道(二)第621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章樂城奪糧草(一)第184章 與狼共舞第四十七章長阪雄風(下)第五章白日捉鬼第二十五章荊州文武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八章漢使呼呼大睡,喚之不醒!第九十五章滿門忠烈,氣壯山河!(上)第758章 河北民生第二百零四章西方有寶物--搶!搶!搶!(二)第二百零五章西方有寶物--搶!搶!搶!(三)第八十七章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第745章 鬼才之子第807章 江東明珠-孫尚香!第723章 巾幗之威,不可小覷!第四十一章七探盤蛇槍第一百九十七章父子叔侄,各懷鬼胎!第一百八十六章兩個故事!第一百八十八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八十四章皇帝變成了鹹魚!第二十六章蕭郎嫁妹(上)第二百零四章天地所授,魏公之寶!第800章 江東潛龍-碧眼兒!第479章 兵以詐立第22章 三碗不過河第88章 孟德之謀第154章 獵殺遊戲第二百二十三章身在曹營,心忠漢室!第二百一十四章大軍西征,天賜謀士(三)第125章 董卓!下馬!第283章 毒士賈詡第440章 各有造化第441章 佛道同興第一百五十四章隱忍不發,以退爲進!第509章 援軍突至第806章 本將軍不是夫差!第六十九章死山絕地--黃石谷!第十八章百家爭鳴(三)第439章 一休大師第385章 馬家虎子第一百一十七章身陷重圍,血戰到底!(下)第四十四章惡鬼鬥天師(四)第551章 大小姐出世了!第590章 定海神針第二百二十六章以子代父,認祖歸宗!第一百二十五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五)第六十七章右校王-烏維!第414章 沙盤推演第134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二章夜襲丹江口(下)第747章 父子鬥智第九十四章除暴安良蕭大俠!第485章 大計小用第641章 虎狼叢中也立身!第152章 走爲上!第二百七十三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五)第582章 絕處逢生第27章 紫木公子的陰謀第199章 左賢王第二百五十七章漏算一招,方寸大亂!第十五章略施小計,偷營劫寨(上)第783章 盡化焦土第一百零四章曹氏之患,在於蕭牆!第二十九章子午谷,生死地(二)第460章 小母狼來了第195章 我還沒吃晚飯呢第456章 春秋筆法第九十九章天下護佑,賜予金龜!第九十八章成也漳水、敗也漳水!第399章 一家人,無須客氣!第五十一章袁氏反擊,拼死一搏!第430章 是朋友就該一起喝酒!第三十八章挾持人質,千里遠行!第175章 河北甄家二百一十二章耕作之事,豈是容易!第二百一十六章斷頭飯,有玄機!第683章 冢虎出籠第五十七章戰長沙,收猛將(上)第一百九十七章佛門重寶,琉璃世界(三)第二百九十六章蕭逸心中的壁壘!第428章 誰是黑手?第二百四十三章權謀爲弓,兵馬做箭!第三十九章司馬氏登門求親!第二百零二章蕭郎教子,左右逢源!第819章 一步不退!第一百四十一章人民戰爭,汪洋大海!第四十九章諸葛一生唯謹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