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秘法(二)

第四節 西與無融通釋義

西之與無,從表象看,似乎風馬牛不相關。但一經分析,確乎並無二致。西爲庚辛之地,

白虎之位,五行屬金。金能生水,水亦生金,金水一家(北一西四混合),結成丹母,與木火(東三南二混融)交併,同歸戊己(虛無中五),三家相見,結就嬰兒,金丹成矣。嘗謂月出庚方,庚即水也,月亦水也,庚即西也,月亦西也,故李祖之名西月也。一輪獨露,非○象乎!非即真無極,真虛無乎!世人對金生水,則視爲必然,並無異議,一題到水亦生金,便認爲胡說八道。殊不知水本坎卦,坎中真陽之體早已隱藏於二陰之中,抽坎填離,非抽此坎中之真陽乎,此點真陽,當初非乾中下陷之物乎,乾爲金是大家所熟知的,抽坎填離,即抽此水中之金而復其純乾之體也,所以丹道的第一步就是煉精化氣(氣即金也,通肺腑之物也。)精即水也(通腎腑之物也)此即水生金的第一步功夫,所以俗話說:“水裡淘金。要知道金生水爲順行之道,是先天變後天的熟路,實爲凡人之常道,水生金爲逆行之道,是後天返先天的捷經,實爲仙人階梯。如此分析不知世人還有異議否。

故西即月也,月即〇也,〇即無也。西既等同於無,融洽無間,把西派改成無派,豈不順理成章,無可非議。李祖說:“夫三教者,吾道之三柱也,分而爲三,合而爲一者也。……夫以性兼命爲一脈;以命兼性爲脈;渾乎性命爲一脈。此三脈皆道脈也;及其還無一也《道竅談·仙佛同修說》。”可見李祖諸書,雖未提無派之名,而早已潛行無派之實,明示儒道佛三家不過吾道的三根柱子,最後都將還歸於無,成爲一家。吾今將西派改名無派,豈非深合李祖之原意乎!天樂詩斷:

源流出處究分明,三教九流同一門,西與無通零即月,何須黨戰與派爭。

第五章 大江西派傳代九字的幾種體解

第一節 周行老人在信中談“九字”體會

1991年9月15日晨起,漱洗以後,偶翻《涵虛秘旨》一書,只是打算對此書應作闡述,以宏西派大道。我是隨便打開的,無意中翻到62頁,剛巧看到《大江西派》九字:“西道通,大江東,海天空。”過去我也看到過,未作深思體會。而今天忽似着了謎。我把九字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忽然悟出一個大道理,述之如下:

“西道通”,是指西派丹法的通行、傳授,師承而言。簡單也可釋成“西派丹法的流通。”

“大江東”這三字是說隨大江之水東流而去。

“海天空”這三個字是說海天空闊之處,是指大海中的島嶼,或濱海之地,一片茫茫無際,渺無人煙的境界。

三句聯起來便是:西派丹法的流通,是在大江東去的海天空闊之處。你是大江西派五代傳人,此九字可詳解之,看是落在誰頭上。

我爲了協助你行西派功法,願將上述體會告之,是誠心傳西派功法者,當深究“海天空”之語。關鍵爲指何人,李祖當時可能有所感而爲之。誰人傳此,當然要靠對李祖之著述能詳究爲好!您對此有何體會,請告我,1991.9.15周行。

信之二:

我爲你談談李祖九字,你是否相信。今再擴充其義,更明白的向你談談,勿外傳,免招物議,你只自己明白算了。你意如何?

(西道通,大江東,海天空),這海天空的含義很廣,是指西道通之地點,人之姓及名均在內。

“海天空”原是展現海與天之畫卷,隱含“陳”之一字,此乃隱示也。你非道名天樂筆名鳴空乎!“海天空”三字是隱示寧海陳天樂鳴空其人,我是在無意中體會到的,是不是不能定,一切你自己考慮之(下略)。1991.9.22 周行

信之三:

我於昨天上午剛發出一信,信中說及海天空三字之玄妙。這可能是我的牽強附會,但也不爲無因也。記之勉之,亦爲對你之一大鼓舞也。師雲:“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們要共圖大計,爲西派功法之傳授發揮力量了。1991.9.23 周行

第二節 門人小戴對傳代九字的體會

“西道通,大江東,海天空”九字,原爲西派道脈傳承之序次,不但爲西派傳道渡人之大略,並暗蘊深層丹訣密義在裡面。

從九字的字面說,周老之說,似有道理。回顧1990年3月8日,周老與吾師原無一面之交,先是來信求拜吾師爲師,繼而劈空而來,寄與吾師題名《涵虛寄意》七言絕句四首,可證周老之言,並非無據,並此附錄原詩供參。詩云:

其 一

大道由來不誤人,坎離水火逆生成。何須更乞靈丹藥,築就玄基精氣神。

其 二

五傳丹道汝成功,今世唯憑繼我宗。一自鄂西神化後,幸留孤脈浙山中。

其 三

仙法玄源浙水新,欣開講席待三春。未因失路吞聲日,忘卻師傳在指津。

其 四

衣食無求傳道宗,全憑心意運神功。前頭不負西山約,會有羣仙待汝從。

不過我更認爲,九字後面六字,還具深層丹訣含義。徒雖不敏,略揭其中之秘,獻於同堂道友及廣大讀者之前。

先從時節因緣來說,西道傳到我輩,適爲“空”字,爲九字最後一字,物極則反,有從頭更始之義。蓋西道流通,若大江之水滔滔東去,遍彌於海天空闊之中。須知“空”是貫攝一切的。“空”即無,空極即無極也o終而復始,循環不巳,即此可明,空字輩是承先啓後的轉折點。空又是有與無的交換點與凝聚點。空有含融,有無相印。經所謂“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正此時也。吾輩既首當其衝,足徵責任重大,可不誠助吾師,完成西道通之大事乎!

若從丹道密義來說,西道通者,月出庚方,正是“偃月爐,玉蕊生”之時。亦即道生一之時也。吾既深入空境,自然虛極靜篤,恍兮惚兮,海底一陽,便於虛無本體中忽焉萌動,隱含來複之機,是謂天一生水,藥物隨玄關之息機,翕然而來歸也。

“海天空”三字是兩孔穴法點睛之語,海即海底水府,從卦象說 (兌)爲譯而(坎)爲水,澤中水涌,小女露象,正是月出庚方之際。故海底不但爲下鵲橋交宮過渡之處,亦北一西四,水中生金之地,一四合而爲五,西北合成一家也。天即天上(乾)卦,在先天說爲乾,一落後天,便而成(離)。從卦象說,(震)爲木而(離)爲火,日出扶桑,木能生火,次女原是長男,此陰陽轉換之機也。東三南二是木火相生之地,二三合而爲五,南東合成一家也。空爲中間空洞一竅,上柱天而下柱地(海),是爲先天真土,號曰黃婆,有鉗制陰陽之功,調和夫婦之能,在於海天上下之中,自成一五,自成一家也。能使上下一氣,大國下於小國,成其翻天倒海之功。故大江東者,即真意鉗制坎水中之真陽,若將長江滔滔東去之水,合闢呼吸,逆還虛無一竅也。

再就西道功法來說,仍舊不過一個“心息相依”,功夫起首,便當洗心滌慮,放鬆肢體,把心息依於鼻孔外方寸之中,漸依漸和,浸至於心息相忘,泰然大定,虛極靜篤之際,恍惚杳冥之時,一點真陽之氣,從海底水府龍宮,生出動象,一時間陽關禁閉,元竅門開,驚覺元神,心息復起。離宮有神光閃爍,坎府有真水上涌,此正有情下種之時,即玄關發現之景也。此時正是出死入生的危險關頭。便當急速重依心息,神入太空,止息滅念,不可有絲毫轉動(若一轉念,便生情慾,有泄精之虞)。侯神氣同動之機,方可駕起自然之河車,驅動自然之**,合闢呼吸,循環任督,旋轉於有意無意之間,則來複真陽,盡都化爲虛無之氣而歸併於神府,爲我之所有矣!

如此虛心實腹,漸生漸採,抽坎添汞,朝屯暮蒙,以應神機。久而久之,便可凡息斷絕,馬陰藏相,以至於陰盡陽純,虛空粉碎,與道合真矣!此李祖九字之大略也。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二日 大江西派六代傳人戴建忠

第三節 李涵祖師九字詩示

1991年9月28日上午,愁緒不絕,乃觸發應請李祖指點大江西派九字真義之默禱。恍惚之間,筆攸然而動,共得詩12首,抄告毓照先生共悟。周行白。(今摘錄首三首尾二首供參)。

其 一

大江西派即仙宗,道脈深深蜀水東。萬里清流傳海上,海天空處印淵躬。

其 二

大海寧時萬里春,人間天上道家情。何來一卷長生畫,指點傳人五代名。

其 三

毓秀空靈繼我宗,三翻四復泣東風。堅心未減當年志,好向西天祝道同。

其 四

趙家嶺上布新風,我道西山毓照雄。願得諸生體善信,慈航普渡衆人同。

其 五

事業東方第一家,工農神術放新花。願憑自力更生術,酬得西天大佛槎。

一九九一年九月十八日 周行傳錄

第四節 作者小結與傳錄摘解

九字意義深刻,“海天空”三字,更加丹旨畢露,妙不可言。周老地址姓名之說,畢竟巧合,作爲笑料可也。小戴九字體會之文,反感意猶未盡,但已明露端倪,足供參考。李祖之傳感錄,更是雙關兩意,既承認九字爲西派傳心密訣,也承認是指點五代傳人之名,而故意宣染鼓勵之。作爲一個西派傳人,擔荷正道,自是義不容辭,責任重大,又安可不嘔心瀝血,大振西風哉!傳感詩說:“大海寧時萬里清,人間天上道家情。何來一卷長生畫,指點傳人五代名”。用這樣詼諧的詩句,借作者的地址和名字,進行深層丹訣的發揮,實在太好了也太巧了。作者現住寧波市寧海縣,寧波者,平息海中之波浪也。寧海者,使大海一片平寧,平白如鏡也。只有海不揚波,天下才能太平,只有海面寧靜,大藥才能回收。從自然現象看,海是不可能沒有波浪的。張紫陽所以明白提出,“虎躍龍騰波浪粗,中央正位產玄珠。”第一句明示,大海本來就有波浪,人天生就有感情。當感情勃發之時,也和大海一樣,如虎之跳躍咆哮,如龍之奔騰飛舞,浪高千丈,不可收拾。所以必須用寧海之術,即通常說的採藥訣。這是丹道首要問題,故李祖借題發揮,鄭重的提出。第二句進一步說明“情”字的重要,人間天上,道家佛家都離不開這個“情”字。古人說:“人情濃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豈知。只有人情無道用,人情能得幾多時。”《壇經》說:“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只有在虎躍龍騰波浪粗之時,掌握機要及時採取,才能見到中央正位產玄珠的碩果。人間沒有他就不能傳種接代,天上沒有他,就沒有神仙種子,道家佛家沒有他,也就無佛無仙可修。總之,要上要下,以至生長住世,都必從海底輪修起;從而也說明這寧海之術的重要性。第三四句進一步點穿,這是那裡來的一幅海宇平寧太平盛世長生永命的圖畫呢?是指點西派第五代傳人的名字嗎!我們不妨再回轉頭來,看看第一首:“大江西派即仙宗,道脈深深蜀水東。萬里清流漩海上,海天空處印淵躬。”讀者試想,明明一個西派,爲何又加大江二字,稱爲大江西派,這便把整個丹訣點活了。大家都知道,萬法歸宗,萬水流東,西道所以不通,就因大江水的東流,如果能把東去之水,逆轉而西,豈不就變成大江西派。一派大江之水,滾滾西流,逆轉西南鄉之地,入於天穀神府,西歸大路,豈不便此流通了。那末怎樣逆法呢?就是把萬里的清流從海底輪逆漩回來。再後又重點說明,只有在海天空通的時候,才能從深淵中印現出自己的身體。只有龍躍於淵,才能飛龍上天呀!

由此可明,“海天空”三字,都是丹訣的組成部份,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我們從海底輪騰空直上,便到崑崙天谷,透出天谷,便遨遊九天之上。吾師潛谷老人當初爲我名命之時,我與朱彩娟師妹一起拜師,承師興然取名,以天樂呼我,師妹以天真呼之。並雲待今後天樂鳴空,天真露象時,大江西派也就通行天下了。我後來便把自己的筆名叫鳴空,都不存任何意識,想不到正形成高層丹訣的總和,也成爲李祖“指點傳人五代名的證驗。”

這首詩是12首全詩的總綱,是針對傳代九字說的。既蒙李祖與周戴二人已把九字秘密徹底拆穿,又蒙李祖如此信任,委以重任。李祖說“五傳丹訣汝成功,今世唯憑繼我宗。”前後各詩對照,我復何辭,我決心以“海天空”

三字爲主線,把全部丹道秘訣,隨着丹程的進展,逐一解開。天樂詩斷:

其 一

九字秘機妙莫窮,真傳一句海天空。直通上下開中脈,劈破鴻蒙滿太空。

豈止地人名姓指,說明丹道兔烏從。還精補腦旋西道,不教大江水泛東。

其 二

道本無形強繪形,紅樓一夢假疑真。勉如人意傳佳話,未挽天心是盜名。

難驗祖臨真與假,若仍周在可爲憑。年逾八十終非老,一日萬言說得清。

第六章 返童長生的機理和方法

第一節 人類病夭衰老的原因

在談論返童長生的機理時,首先要解知人類病夭衰老的原因。這是從反面掃除障礙求取成功的方法。

夫樂生惡死,人之恆情,祈求修真成道雖然也是少數,而無病返童和長生確是大多數人的共同願望。所以歷史上多少英雄豪傑,有一時覺醒的,便退隱修特的o秦皇漢武,求服不死之藥,便是一個顯明例子,由於不明病夭老死原因與不得其門而入,結果都徒勞妄想,枉送性命,望詳興嘆,實爲可惜。

一個人之所以疾病短壽夭折衰老以至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感應篇》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前生因果律帶過來的業根和今生逐日積造的業果。老子說:“人之所以有憂患,只因爲人有身體的緣故,人若沒有身體,憂患也就沒有了。”我認爲這個講法太消極了一點,也是不現實的。一個社會的結構,就是人羣的結合體。如果沒有這個結構,修善作惡以至世界上人類所有的活動都沒有了。尋根究底,還是應該怎樣去從事做人的問題。這也就是我本文要在第二章中首先去辯證道與德的關係的原因了。不然在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熙熙攘攘,物質高度發展的文明社會裡,還會有這樣多的矜、寡、孤.獨、廢、疾、夭、亡的人呢?請大家仔細思考,如何建立各自的人生觀,發揮各自的才能與智慧,做一個公正善良的人,自利利他,有益於人類的人。成爲當代的超人,成爲改造人的素質與人格,改造世界,左右宇宙,旋乾轉坤的人。一般的人都只在業根子上打圈圈,又怎麼能逃得出六道輪迴的小圈子呢!

二、不知生活方式,違背工作規律,是引起疾病,加速衰老或死亡的主要因素。歧伯說:“遠古時候的人,其知道修養方法的,取法於天地之常道,調和和保生的方法。不暴飲暴食,合理的調節飲食,早起晚睡保持經常的規律,不做過份的勞動,所以能做到形體與精神一樣好,而能活滿應有的壽數,超過百歲以上方離軀殼而去。現在的人就沒有這樣做,把酒作爲瓊漿來飲,飲得過多,以說謊無信爲平常習慣,喝醉了後還要進行房事,以**過度泄盡他的精子,消耗完他的真氣。不知如何保持盈滿之器不讓他外溢。不按規定的時間亂用他的元神,要求過度的快樂,作息睡眠都沒有節制,所以只有半百歲就衰老了。”廣成子也說:“至道的精粹,深遠闇昧;至道的極致,昏昏默默。勿視勿聽,保持精神的寧靜,形體自會康健。清神靜慮,不要勞累你的身體,不要消耗你的精子,纔可以長生。視而勿見,聽而不聞,不要有太多的思慮。你的精神才能守護你的身體,使身體長久。保持你內心的虛靜,棄絕你外來的紛擾;如果你追求智巧,形神便容易敗壞。我幫你達到異常光明的境地上,到達至陽的根源;幫你進入極度深邃的門徑中,到達至陰的根源。天地各司其職,陰陽各居其所,萬物就會昌盛。我株守至道的純一,而把握至道的和諧,所以我修身一千二百年了,我的形體卻還沒有衰老。”以上二段至理明言,把病夭衰老和無病長生正反兩個方面的原理都已透徹的闡明瞭,就看大家是否能照辦。

三、損精耗氣,是疾病衰老死亡的總根子,上節也已談了,"無勞爾形,無搖爾精,無思慮營營"。明白的說,勞形則傷氣,搖精則傷精,思慮不休便喪神。精氣神三者,人之三寶;三寶喪盡,性命難保。始爲病衰,終至老死,過度則短壽夭折。所以古人說:“塞精宜急早,接命莫教遲。”又說:“油幹則燈燼,精竭則身亡。”是故一個人只要精路一閉,便能個個長活,自是必然之理。

四、貪嗔妄想煩惱憂鬱悲恐驚,都是疾病夭折,衰老死亡的催化劑。但這又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通病。不見吮乳嬰兒,一隻手捧奶吮乳,一隻手遮住另一隻奶,如果有人分吮之,便會拎起小拳亂打,着實有趣,以至怒之而哭,悅之而笑,愛之則抱娘臉孔表示親呢,察顏辨色,隨機應變,不教自會,出於天性,莫不自然。

及其既長,色聲香味觸法惑其心,喜怒哀樂愛惡欲搖其志。妄想貪求,絞盡腦汁,煩惱妄想,憂苦身心。巧取豪奪,窮奢極欲,不惜身家性命。又怎能不遭其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呢?天樂詩斷:

妄想貪求煩惱多,輪迴六道苦無休。愛河孽海不知避,怎免病貧夭老磨。

第二節 返童長生機理

業根斬斷了,生活也有了節律,堵塞掉損精耗氣的漏洞。一個人如果能做到清靜無爲,清心寡慾,就不會心生妄想,貪得無厭;不但沒有了憂愁和煩惱。還能得恬怡之樂;樂從中來,其樂無窮。俗話說:“心寬則體胖,精足則神全。”排除掉病夭老死的原因,便跨入反童長生的門檻。真個是反手之間災變福,一彈指頃鬼變仙。

如此反其道而行之,遺其形骸,空其肢體,不爲情繞,不爲身累,自他不二,真空無我,自然一片空白,進入○的境界,即可解脫一切束縛,一切障礙。如此無心於事,無事於心,沉默寡言,定神不動,閆羅老子也奈何我不得。古人云:“修羅不開口,閆羅難下手,修羅不說話,閆羅也害怕。”就因爲你已進入○的虛無圈子裡,已無法找到你的形影與把柄了。

可以看出,排除了疾病夭折衰老死亡的原因,便可洞知返童長生的機理,從而實踐因應的鍛鍊方法,一定能夠獲得預期的效果。天樂詩斷:

樂生惡死是恆情,怎奈愛河孽海深。若肯回頭應未晚,自然規律要遵循。

第三節 返童長生的方法

返童長生的方法,簡要精神,在疾病夭折衰老死亡的原因和返童長生的機理中,都已概括的談到了。具體方法,不但各家各有不同,內容也非常衆多,內功靜功,動功外功,動靜相濟,內外合煉,不一而足,豐富多彩。

而煉已築基,文烹武煉、爐鼎、火候、藥物.採藥、煉丹,更是煉功九大關鍵。不可不詳加深究。大家都知道,水和氣是人的生命源泉。所以丹道的核心就是蓄水和養氣。大江西派九字傳心秘訣,講來講去,無論是西道(通向西方的道路)也好;大江東也好;海(海底輪,水谷之府,海底龍宮)天(天谷崑崙)空(中脈通天竅,大氣通流之處)也好;都離不開水和氣。也就是在水和氣中做功夫。

“海天空”三字,不但都是人的生命源泉,成仙作佛的梯航,有似於火箭**升空發射的基地。也是泄水、漏氣、疾病夭折衰老死亡的最大漏洞。堵塞了漏洞,水就不會乾涸,老樹也會重新長出嫩枝。

人身的漏洞很多,“海天空”不過是三大重要關口,括爲上下兩個。其上部就是眼耳鼻口,它的總門戶就是鼻孔外徑寸虛無之地(即通天竅),其下部就是前陰(男禁止玉莖,女(禁止)**)、後陰(肛門),它的總門戶就是會陰(即海底輪陰蹺穴)。過此便是陽關大道。上爲走氣之門,下爲泄精之戶。由於慾壑難填,有人稱它是無底洞。果能上閉下閉,加以眼不外視,耳不外聽,鼻不外嗅,精氣神三寶,固結不解,迴風混合,不就可以延壽永生了。俗話說:“欲點長明燈,須求不死藥。”上閉下閉,不死藥不求自得。天樂詩斷:

若要長生補漏先,兩頭不走中間全。但求上下門關鎖,可許凡夫去作仙。

第七章 關於玄關竅的辯證論述

第一節 玄關直指

玄關究竟在何處?首先應究明吾人一身上下之正中在何處?生身受氣在何處,天人通道在何處?其次還要研究一下,聖人只一“中”字示人的道理。以及各真強調的“天地之中是真中”的道理。

先從醫學談起。中醫學經絡穴位,以口鼻之中定名爲“人中”穴,便隱含真意。蓋此處不僅在於口鼻之間天門地戶的正中,也是五行四象,任督二脈,四經百脈,奇經八脈輻輳交會之地;包括終點和起點。而人中之外(即鼻孔之下)又是口鼻呼吸之氣和天地陰陽二氣升降開合,卷舒交換的地方,是唯一天與人交換的大通道。故真正“人中”,應在於天人陰陽四氣交接之正中,與人身卦象乾坤二卦之中處,不能着於(禁止)死穴之中,才符合人中之真旨。此中虛懸一穴,四方不着,有獨無偶,故稱玄關一竅,並有懸胎鼎之稱。

此竅既是大小天地乾坤示象交合之正中,所以合於天地人三才之原理,而有三才竅之稱。從中醫定穴,揭開天地真中的面紗。人身配天地,人所共知,而人身合於卦象之理,知者希有其人。有以身心爲乾坤的,首腹爲乾坤的。心腎爲乾坤的,又有以頭園象天足方象地,以頭足爲乾坤的。但都與乾坤二卦爻象,實無關聯之處。

《脈望》雲:“人之正中應在心腎之中(即人身上下之正中),爲何以口鼻之中爲人中哉!大概是有講法的。因人中之上是眼耳鼻三雙竅,均偶數,象 (坤)卦之三雙爻;人中之下是口及二便三單竅,均奇數,象 ( 乾)卦之三單。乾天坤地,地 天合而爲 (泰)卦,人中適在人身卦象(泰)卦之正中,合於天地人三才的原理,故稱口鼻之中爲人中也(原意非原文)。”這樣人中定義的秘密便完全揭開了。這才符合天地之中是真中的原理。然亦不能着於人中穴上,應在人中外徑寸之地虛無窟內去求之,始合乎虛無與乾坤真中之象。所以玄靜子說:“鼻孔外虛空徑寸之地是也。”這樣這個有獨無隅的一竅,就沒有人身另外的任何位置所能取代了。

吾人從呱呱墜地時起,臍帶剪斷,便靠口鼻呼吸之氣接通天地陰陽之氣,出入交替以維持生命,此路不通,天人道斷,性命即非我有。說明此處確是吾人生身立命之基,陰陽交媾之地。故以生身受氣處名之,或稱呼吸起動處,或稱念頭起動處。足證此地爲吾人之生門死戶心根命蒂也。吾人日常之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莫不賴呼吸之牽動。否則一口氣不來,便是死屍了,一堆臭穢骨肉,還能動作嗎?常言道:“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試向你還有什麼,還能要點什麼?李清庵的“中”字之解說:“我設一喻,令爾易知,且如傀儡,手足舉動,百般趨蹌,非傀儡能動,是絲線抽動,雖是線上的關捩動,卻是弄傀儡的人牽動。咦!還識這個弄傀儡的人嗎?休更疑惑,我今直說給你們聽。傀儡比此色身,絲線比玄關,弄傀儡的人比主人公。一身手足舉動,非乎足動,是玄關動(即先天一氣合闢之機動),雖是玄關動,卻是主人公使教玄關動。若認得這個動的關捩,還愁什麼不能成仙呢?

玄靜子解釋說:“傀儡比我等色身,抽傀儡之線捩,實即口鼻外呼吸合闢之機。然卻不可着於形體,乃先天而生,後天而接,鼻孔外寸徑之地,呼吸出入起動處是也。主人公即孫外公(身外功之諧音),○象,身外虛空一着是也。”清庵又曰:“今人多指臍輪、頂門、印堂,或指兩腎中間,腎前臍後,以上皆是旁門。”丹書雲:“玄關一竅,不在四維上下,不在內外偏旁,亦不在當中(指明非人身上下之正中),四大五行不着處是也。”玄靜子說:“鼻 孔外虛空寸徑之地,豈不是四大五行不着處嗎?此中有合闢之機,豈不是玄牝(即玄關)之門嗎?一故 知玄關者,虛無一竅也。先天而生,後天而接,順用之則凡,逆用之則仙。死戶生門,宗此一竅。玄宗最初凝神調息,即在此竅也。”若不知心息相依之理,則神怎麼凝,息又怎麼調。要知道呼吸起動處和念頭起動處,是神息的源頭。不知在源頭上凝神調息,又怎麼能夠調的成呢?天樂詩斷:

逆向源頭神息根,天人交接配陽陰。醫徑明露端倪後,始識真中不二門。

第二節 玄關直指圖

第三節 主輔玄關與死活玄關

前述各篇都已基本點明,真正玄關並非指上中下三丹田而言。而應該從截流溯源着手,也便是從堵塞漏洞着手。爲了便於實踐,我把它分成二個階段,兩孔一穴。

第一,有爲階段,以不着色身的鼻孔外徑寸之地的虛無竅爲主玄頭,一般稱爲外玄關,理詳玄關直指及其圖解。張三丰祖師直稱爲“通天竅”。理由十分充分。他在《玄譚全集》中說:“執己不是,離己也不是,誰知一點元陽,明明灑灑在己身玄中高處,隱藏於不內不外之密處,內外一氣牽連(直探奧諦,理直氣壯),千古不傳之秘。”又說:“然人身現成放着兩個真消息,與天地日月同體,不差毫髮(天地非陰陽不載,人身非呼吸不活,陰陽與呼吸,即外內一氣牽連的兩個真消息也。)是故天地萬物之最大者,人身萬物之最靈者,天地不過是個大人,人不過是小天地。所以人身造化同天地也(豈止相同而已,實乃息息相關,時刻交流氣機,互通消息的)。誰能醒悟人人有個“通天竅”(即人人都與天地相通,也即人人可以修道,無智愚賢不肖之分,不要把自己看輕);人人有一味長生不死藥(先天一氣,人人各具,不虧待任何人);人人有個煉丹爐;人人有個上天梯;人人有個人不識;人人不信有白日昇天路;情願受死,哀哉痛哉!

本文一連說了六個“人人”。點穿六個人人必具修道要素,名雖分六,理實一貫,近似值之疊義辭也。都是從“通天竅”三字延伸擴展開的。所以我們必須醒悟通天竅的重要。古人說:人的性命在乎呼吸之間。通天竅是每個人的呼吸通道,呼吸又是內外一氣牽連,人身生命延續的象徵,呼吸也是陰陽二氣的消息。是故黃帝說:“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易系》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孔子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一息不來,便不能話命,呼吸不來,脈博便停止跳動,剎那之間便和社會脫離關係)所以又說“可離非道也”。既:呼吸=陰陽=道,說明修道就是修呼吸。呼吸就是氣,煉氣功,便是做呼吸功。這便是直接聯繫實際的解釋。陰陽合一即虛無,虛無即先天一氣,即長生不死藥。通天竅上 (坤)下 (乾),故稱乾鼎坤爐,是陰陽呼吸四氣往來交換之地,故又稱陰陽鼎或陰陽爐。《悟真篇》說:先把乾坤爲鼎器(天地陰陽之氣也),次將烏兔藥(呼吸之氣也)來烹。既驅二物(即烏兔藥物)歸黃道(即虛無通天竅之乾坤鼎器),爭得金丹不解生。豈不是現成的煉丹爐。通天之竅,豈不就是上天之梯,昇天之路嗎?主人公人人具在,卻又人人不認識,你說可悲不可悲呢?

通天竅外通天地陰陽,四方上下,九洲十二節氣。內通周身上下,上通天谷泥丸,下通尾閭涌泉,九竅五臟任督及八脈,是天地人生之根與生藥之源。荷蘭高羅佩(A.H.RANGUAK):“《易經》進一步闡述,陰陽交感以生命的精神‘氣’——種充滿於宇宙的神秘力—爲基礎,用於人類。‘氣’意指在於每個男人身上並構成其生命元素的宇宙精神的微粒。這種元素循環於全身,而特多的存在於‘鼻息’和‘**’之中,女人也陪有這種‘氣’。”從此也可以明白,我們以“通天竅”爲主玄關,“陰蹺穴”爲輔玄關的道理了。兩個玄關,一上一下,同爲生藥之源,也同爲斷檔走漏之地。生之失之,同出一源,可不妙乎!非即人之生門死戶乎?《入藥鏡》說:“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也是明示此理的註腳。不但要從斷檔上架橋通過,使牛女不隔,成爲天梯與昇天路。更有意思的是上星下潮,如地心之吸力,相吸而互應。

輔玄關的陰蹺穴與通天竅一樣位據要津,都是人身的至要通道口,上下兼持並煉,便可兩全其美。《參同契》稱謂“兩孔穴法。”《四百字》稱“鉛汞歸真土。”〈道德經〉稱“玄之又玄。”丹家一穴有兩孔,空其中,而竅其兩端,爲任督交合之地,陰陽交會之所,烏兔往來之鄉,上閉下閉,金氣相須,此法再玄玄也。爲了進一步使大家明白陰蹺穴的重要與我所以用它作爲輔玄關的道理。這可說是人身之生理狀態和天機奧秘所劃定了的常道或規律。張紫陽分析說:“採陽氣唯陰蹺爲先。陰蹺一脈,散在丹經,其名頗多。……。上通泥丸,下通涌泉。皆從此關竅尻脈周流,一身貫通,……得之者,身體康強,容顏返壯。在坤地尾閭之前,膀胱之後,小腸之下,靈龜之上,此乃天地逐日生氣之根,產鉛之地也《八脈經》。

潛虛翁《又論調息法》雲:“凡調息以引息者,只要凝神入氣穴,神在氣穴中,默住陰蹺,不交自交,不接自接,所謂‘隔體神交理最詳。’古仙巳言之確矣。”張三丰則說:“調息者,調度陰蹺之息,與吾心中之氣相會於神凝氣穴之中也。學人採取元精,必尋氣之活動處,而以靜合之。此謂之神氣交,則男女媾精,真種化生《後天串述》。

初下手心息相依,便是從外玄關聽息開始的,也可以聽息觀息同時進行並以念息結合之。莊子的聽息法,觀音的從聞思修,都一脈相承,從耳根悟入,我曾以間接相依名之。體質虛弱虧損已甚的壯年或老人,還可直接依止於輔玄關,也可從上到下逐步深入修持,亦可上下兼守一起修持。這便是修補缺漏挖旋造化的方法,也便是開關展竅,採藥運周天的方法。

二、第二階段是無爲階段,即是以陰陽或神氣之結合體爲玄關,也叫活玄關或真玄關。當心息相依到於心息相忘時,自然依極而化,靜極而生動機,從此便於無中生出有來。即此動機之有無相入處,便是真玄關。它是神氣互動或互靜的產物。見於上則金光耀眼,有如日月之初升,或如明珠晃動。見於下則陽生情動。有如江海之來潮,或如猛虎之出洞。有時如彩霞遍地,有時如繁星滿天,有時如白雪漫空,有時如烈火燎原,有時如驚雷乍響,忽然驚醒。及到機發籟鳴,自然時至神知。所以真正的玄關一竅,實在是沒有固定位置的,更不是死水一潭。活潑潑的,赤靈靈的。綜其大要,不外爲光現和氣現兩種。顯現的條件一般都在寂然不動之時,恍惚杳冥之中。那裡忽然開啓,衝出真氣或亮光,那裡便是玄竅。可見真正玄關,不但沒有定位,亦非肉眼可見,有時還一瞬即逝。總而言之,玄關是神氣交媾時產生的靈光或靈氣。它是求玄結丹的關口,是神氣聚合的轉折點。故李祖說:“玄關者,神氣交媾之靈光。”劉悟元說:“黃庭者,中央正位,即是陰陽相合中一竅。又號爲玄牝之門。”兩人之說,雖異實同,神氣即陰陽也。黃庭與玄牝即玄關也。劉悟元在《黃庭經解》中說:“黃庭即玄關一竅,因其爲天地之根,陰陽之門,性命之源,故謂玄關。因其爲穀神所居,統御萬法,主宰萬事,故謂黃庭。因其無形無象,無方無所,離種種邊,又謂虛無。落到實處,總是一中而已。”中之口(0)即陰也,中之丨即陽也。故“中”即陰陽合體之象也。此活玄關與真玄關之真中,與第一階段有爲階段之虛無與中的不同點,不能不認真的辯認之。一爲玄關登進之門(入口處),一爲玄關成象之體(竅中竅)。望各方道友詳體之。天樂詩斷:

真假玄關既辯明,何難活潑出元神。陰陽合一方成道,何用三田模索尋。

第一百六十章 驚變第三六零章 迅猛龍黿龜第三三七章 目標,計劃,行動第二七零章 雷神符籙第一百一十七章 逆元丹第三四五章 想象力過於豐富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夔牛遺種第一百五十四章 魔蹤再現第一百零二章 有點傷悲第二十九章 殘酷的月光第二六零章 馬元臨行的話第二九七章 腥風血雨寒山寺第四章 地震逃生趣話第二二二章 寶圖第二一七章 山河九萬里第八十九章 滄海疊浪拳第三三四章 小徐狂野第一百三十四章 亢龍有悔第二三零章 玲瓏飛天遁第二五五章 青魔鼎第四十三章 胡吃海塞第七十八章 火蓮花第三二二章 一曲悲歌第二十四章 獨戰羣狼第一百零七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四十六章 青年徐階,火山爆發第一百五十二章 掀起面紗,廬山展容第二三三章 荒野城第四十九章 紅顏禍水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九宮金塔禁制第七十九章 翁仲獸第一百九十七章 攝拿龍印第二十章 劫後餘生第三四一章 冥河之地第十章 小菲,修煉第三一七章 院長降臨第五十章 一曲海闊天空第二百零六章 杜徐大戰(二)第四十二章 煉丹趣話第六十五章 蛋蛋碎啦第二八七章 泣血薔薇陣第三三四章 小徐狂野第一百四十二章 滅禽羅網第九十六章 海市蜃樓第二六一章 貧僧不色第六十章 要解心頭恨,擡腳踩仇人第一百零七章 風起雲涌第二五九章 馬元的攻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抉擇第八十四章 珈藍業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父女糾紛第三百章 屍山血海第四章 地震逃生趣話第二零九 散花天女,血煞真罡第八十五章 精神攻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地崩塌第二百章 大辰撼(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閻羅金身第三三九章 學院內部第五十五章 神龍步發動第一百零九章 和事佬第三四零 物競天擇第三一一章 天之驕子第二十九章 殘酷的月光第四十六章 再度開學第三六二章 風馳電掣第九十一章 時代第一人第四十四章 五行真氣第二九一章 永恆雷身第八章 院生之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玄戰之體第三四六章 有個小夥子第三四三章 藏寶閣打臉第二七九章 未亡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烈火旗門黃庭經(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逆元丹第二三一章 有時快樂,有時悲傷第三零六章 不死不滅第一百八十章 破禁第二七七章 任務第二百章 大辰撼(二)第六十四章 星光投影第三十章 生於憂患第五十一章 樂道大震撼第六十九章 心的煎熬第三四六章 有個小夥子第二七八章 神秘女居士第二五五章 青魔鼎第一百四十六章 青年徐階,火山爆發第二八一章 薔薇戲法元(二)第二七五章 談判第二百章 大辰撼(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端初啓第二三二章 商隊第三十章 生於憂患第三二四章 炎龍火神塔第五十章 一曲海闊天空第三零二章 戰火燃燒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太溪
第一百六十章 驚變第三六零章 迅猛龍黿龜第三三七章 目標,計劃,行動第二七零章 雷神符籙第一百一十七章 逆元丹第三四五章 想象力過於豐富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夔牛遺種第一百五十四章 魔蹤再現第一百零二章 有點傷悲第二十九章 殘酷的月光第二六零章 馬元臨行的話第二九七章 腥風血雨寒山寺第四章 地震逃生趣話第二二二章 寶圖第二一七章 山河九萬里第八十九章 滄海疊浪拳第三三四章 小徐狂野第一百三十四章 亢龍有悔第二三零章 玲瓏飛天遁第二五五章 青魔鼎第四十三章 胡吃海塞第七十八章 火蓮花第三二二章 一曲悲歌第二十四章 獨戰羣狼第一百零七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四十六章 青年徐階,火山爆發第一百五十二章 掀起面紗,廬山展容第二三三章 荒野城第四十九章 紅顏禍水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九宮金塔禁制第七十九章 翁仲獸第一百九十七章 攝拿龍印第二十章 劫後餘生第三四一章 冥河之地第十章 小菲,修煉第三一七章 院長降臨第五十章 一曲海闊天空第二百零六章 杜徐大戰(二)第四十二章 煉丹趣話第六十五章 蛋蛋碎啦第二八七章 泣血薔薇陣第三三四章 小徐狂野第一百四十二章 滅禽羅網第九十六章 海市蜃樓第二六一章 貧僧不色第六十章 要解心頭恨,擡腳踩仇人第一百零七章 風起雲涌第二五九章 馬元的攻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抉擇第八十四章 珈藍業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父女糾紛第三百章 屍山血海第四章 地震逃生趣話第二零九 散花天女,血煞真罡第八十五章 精神攻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地崩塌第二百章 大辰撼(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閻羅金身第三三九章 學院內部第五十五章 神龍步發動第一百零九章 和事佬第三四零 物競天擇第三一一章 天之驕子第二十九章 殘酷的月光第四十六章 再度開學第三六二章 風馳電掣第九十一章 時代第一人第四十四章 五行真氣第二九一章 永恆雷身第八章 院生之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玄戰之體第三四六章 有個小夥子第三四三章 藏寶閣打臉第二七九章 未亡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烈火旗門黃庭經(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逆元丹第二三一章 有時快樂,有時悲傷第三零六章 不死不滅第一百八十章 破禁第二七七章 任務第二百章 大辰撼(二)第六十四章 星光投影第三十章 生於憂患第五十一章 樂道大震撼第六十九章 心的煎熬第三四六章 有個小夥子第二七八章 神秘女居士第二五五章 青魔鼎第一百四十六章 青年徐階,火山爆發第二八一章 薔薇戲法元(二)第二七五章 談判第二百章 大辰撼(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端初啓第二三二章 商隊第三十章 生於憂患第三二四章 炎龍火神塔第五十章 一曲海闊天空第三零二章 戰火燃燒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