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胡二杏鳴冤

唐一念忙不迭的點頭:“少爺放心,我不怕辛苦的!”反正當小沙彌的時候也不是沒苦過,讀書苦,是爲了自己今後能像少爺一樣厲害,那算什麼苦呢?

易長安笑了笑,讓人給沐氏那裡稟了一聲,說把唐一念調到他院子裡伺候筆墨,扔給唐一念一本千字文讓他先揹着,自己轉身上衙去了,打算明年春天等官塾開學了,再把唐一念送進去先讀着。

她不喜歡沐氏想對她的掌控,以後……總得要有自己的人,如果唐一念是可造之才,易長安不介意花錢把他養出來,拋開對這孩子的好,或許今後也能讓自己的路更寬更好走。

今天是這一年開衙的最後一天了,明天縣衙裡就可以封印,各回各家過大年了。

易長安還是按時去的,其他的幾位同僚卻是足足晚了一個多時辰,才懶懶散散地過來當值。

大家本以爲嘻嘻哈哈地混一天,這一年也就忙到頭了,沒想到衙門外的大鼓卻突然被“咚咚”敲響起來。

站班的衙役們手忙腳亂地跑了出來,有人又積極跑到後院去請縣令李泰。

李泰大概是還在溫柔鄉里跟哪個小妾溫存,出來時官服穿的並不平整,臉上還有一抹豔色的口脂,皮師爺連忙做了個動作暗示。

掏出帕子將那痕跡抹乾淨,被擾了好事的李泰也沒個好聲氣,將驚堂木重重一拍:“何人擊鼓,帶上堂來!”

兩班衙役有些參差不齊地杵着水火棍敲擊地面,嘴裡低低齊喝:“威武”

這是易長安第一次看到古代衙門升堂,覺得還頗有些架勢;不過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轉向了被帶到公堂上的那個人。

那人竟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雖然被這陣仗駭得的雙腿直髮抖,卻是倔強地堅持走到公堂中跪了下來,深深磕了三個頭:“求青天大老爺給民女伸冤!”

小姑娘容貌普通,身形瘦弱,身上穿着件老棉襖子,罩着青藍碎花的棉布罩衣,下面穿着一條青色的老棉褲,並沒有穿裙子,一看就知道是莊戶人家的女孩兒。

這年代莊戶人家的女孩兒不說大多有些村氣,就是膽子也是小的,這小姑娘年歲不大,竟然敢過來擊鼓鳴冤,確實是個膽氣壯的。

李泰不耐煩地看了皮師爺一眼,皮師爺會意,開口問道:“下跪何人,何事喊冤,把狀紙遞上來!”

女孩兒愣了愣,擡起頭來:“民女不會寫字,沒有狀紙……”

“沒有狀紙你來告什麼!”皮師爺立即就喝斥了一聲,“看你是不知規矩的,太爺也不追究你的罪了,趕緊出去找人寫了狀紙再來!”

寫訟狀不比其他,有規定的格式要求,要的銀錢可不少。皮師爺瞧着這女孩兒身上應該是個沒什麼錢的,但是哪家莊戶也不會讓個小女孩兒身上帶着銀錢亂跑啊,所以等這小姑娘湊夠了銀錢找到了人寫訟狀,衙門早散衙封印了。

要告狀啊,成,等過完了年,明年正月初八再來吧!

反正這莊戶人家來告狀,不是東家佔了西家的田梗,就是西家毒死了東家的雞鴨之類的,這些雞毛蒜皮的事,誰耐煩還在今天來審?拖着過完了年,這小姑娘凝的那股子膽氣拖沒了,自然也不會再來告狀了。

女孩兒明顯不知道皮師爺這是在忽悠她,懵懵地有些不知所措,被衙役一手提了起來,大概是心中實在不甘心,咬了咬嘴脣死犟着又跪了下來:“青天大老爺,民女真的有冤!”

李泰懶得聽她這些芝麻綠豆事兒,眼皮子張了張,皮師爺連忙發了話:“聒噪!還不快把人帶出去!”

立即有兩名衙役上前,搭了水火棍要叉她出去,因着女孩兒不配合,竟一下子將這瘦弱的小姑娘的叉翻在地,有些粗黑的面龐沾了半頰灰塵,狼狽又可憐;只是那雙眼睛卻是倔強而漆黑。

易長安突然開了口:“且慢!”踏出一步向李泰拱了拱手,“縣尊大人,我《大燕律》有云,若原告口齒清晰,亦可令其於堂上口頭供狀,着書吏謄寫清晰,原告畫押即可。”

《大燕律》是有這麼一條,不過這不是因爲尋常草民百姓都不知道麼,而訟師又和衙門裡的人多有勾結,所以很多衙門都沒把這條當數,只讓原告去找訟師。

訟師寫了狀紙,也會故意危言聳聽讓打官司的人請自己過去上堂,除了寫狀紙的花費,這裡面又是一筆費用,會私下跟衙門裡相關人等分潤的;因此大家都不會叫破這件事,沒想到今天竟被易長安這個二愣子給直接提了出來。

李泰臉色一沉,卻也無法反駁易長安的話,想到前些日子錦衣衛還提請了易長安過去幫忙,心裡到底有些忌憚,只得按捺下性子,吊着眼盯着堂下的那小姑娘,將那塊沉重的驚堂木拍得格外大聲:“咄,堂下女子,有什麼冤你快快說來!”

驚堂木重重拍在案桌上,發出“嘭”的一聲巨響,讓站班的衙役們心裡都“砰”的劇跳了一下。

李泰本想着好好把那莊戶農女嚇一嚇,讓她駭得話都說不出來,到時看易長安還怎麼拿“口齒清晰”的由頭來挾令人,沒想到那小姑娘雖然身子下意識地一抖,卻頑強地擡起頭,口齒伶俐地開了口:

“稟告青天大老爺,民女胡二杏,是本縣赤河村人氏,四日前民女的姐姐胡大杏嫁給本村申家大郎,昨日回門時我姐姐都是好好的,今日申家卻來人說我姐姐跟貨郎私奔了……”

就知道會是這些東家長西家短的麻紗事!李泰有些煩躁地恨不得捂住耳朵,好容易耐着性子聽完了胡二杏的申訴,兩眼就是一瞪:

“你說你姐姐不會跟人私奔,要告申家,那你有什麼證據?衙門不是你想着什麼就能紅口白牙說什麼的地方,胡二杏,你要是沒有證據卻過來告狀,要知道誣陷人也是要受罰的!”

“大老爺,我姐姐的事實在是其中還有原委!”胡二杏急急辯解,“我胡家父母早亡,只有我和我姐姐兩人相依爲命,我和姐姐商定,到時姐姐出嫁,由我留在胡家當守竈女。

去年我和姐姐偶然間在飛鹿崖採得幾塊上好的崖香,賣得銀錢後在村裡買了十畝好田,當時就說好姐姐若是出嫁,就拿出五畝當作嫁妝……”

易長安的腦子裡飛快地轉了起來。

太平縣這一帶一畝好田要七八兩銀子,莊戶女兒出嫁,有五畝好田的嫁妝,這家底可是不薄了。

而且胡大杏能去飛鹿崖採香,證明身體應該是健康的,莊戶女孩兒既身體康健,又有這麼一份厚重的嫁妝,就算樣貌普通些,也應該是不愁嫁了……

第118章死都不能認啊!第20章內奸第93章被壓第90章女人怎麼了第414章等着拿命來抵吧!第171章回水灣第429章你看到了什麼第154章給我生猴子好不好第283章匣中梅第321章相撞第407章黃柏第194章飛賊做案第78章小人願招第268章誤會第438章歸家第413章賠你們五十兩第202章求救第102章救人第420章阿吐谷的王侍第323章禮物第456章遇雨第421章再遇胡二杏第403章報官?第169章他喜歡自己什麼第466章勝者爲王第121章躁動第158章二十萬兩餉銀第420章阿吐谷的王侍第94章他殺第299章殘繡再現第154章給我生猴子好不好第343章一模一樣第441章十全大補湯第237章小動作第91章雷三娘第366章沒有如果第110章犯罪側寫第473章一年第258章積蓄第31章下官跟大人不沾親第158章二十萬兩餉銀第113章安哥……第60章賤人就是矯情第439章表姐表弟第446章地窖第181章坦承第234章名帖、請帖第388章傻傻情話第318章拜祭第342章覲見第429章你看到了什麼第453章神醫谷第87章備禮第185章輕薄第288章帶信第456章遇雨第166章緣分既來第76章正月二十二第435章山崩第99章小金錁子第442章不太對勁?第199章節哀第189章不對勁第441章十全大補湯第139章一千兩第314章孽子第269章請君入甕第57章玉蘭筍片炒肉第180章心境微涼第361章軟弱第201章山體滑坡第83章救命稻草第226章美人局第316章爭吵第442章不太對勁?第184章嫡支易惟敦第330章天降的好姻緣第133章貓爪撓心第99章小金錁子第19章撕破臉第165章先這麼處着吧第411章可以選擇死!第212章出氣第313章酥酪第420章阿吐谷的王侍第140章其一其二第144章因故打殺下婢第233章哄孩子第80章因爲我喜歡你第195章天客來第24章我們和離吧第180章心境微涼第344章頂缸第89章母慈子孝第234章名帖、請帖第89章母慈子孝第148章晴轉陰雨第113章安哥……第448章她的豆豆!第35章妯娌不睦
第118章死都不能認啊!第20章內奸第93章被壓第90章女人怎麼了第414章等着拿命來抵吧!第171章回水灣第429章你看到了什麼第154章給我生猴子好不好第283章匣中梅第321章相撞第407章黃柏第194章飛賊做案第78章小人願招第268章誤會第438章歸家第413章賠你們五十兩第202章求救第102章救人第420章阿吐谷的王侍第323章禮物第456章遇雨第421章再遇胡二杏第403章報官?第169章他喜歡自己什麼第466章勝者爲王第121章躁動第158章二十萬兩餉銀第420章阿吐谷的王侍第94章他殺第299章殘繡再現第154章給我生猴子好不好第343章一模一樣第441章十全大補湯第237章小動作第91章雷三娘第366章沒有如果第110章犯罪側寫第473章一年第258章積蓄第31章下官跟大人不沾親第158章二十萬兩餉銀第113章安哥……第60章賤人就是矯情第439章表姐表弟第446章地窖第181章坦承第234章名帖、請帖第388章傻傻情話第318章拜祭第342章覲見第429章你看到了什麼第453章神醫谷第87章備禮第185章輕薄第288章帶信第456章遇雨第166章緣分既來第76章正月二十二第435章山崩第99章小金錁子第442章不太對勁?第199章節哀第189章不對勁第441章十全大補湯第139章一千兩第314章孽子第269章請君入甕第57章玉蘭筍片炒肉第180章心境微涼第361章軟弱第201章山體滑坡第83章救命稻草第226章美人局第316章爭吵第442章不太對勁?第184章嫡支易惟敦第330章天降的好姻緣第133章貓爪撓心第99章小金錁子第19章撕破臉第165章先這麼處着吧第411章可以選擇死!第212章出氣第313章酥酪第420章阿吐谷的王侍第140章其一其二第144章因故打殺下婢第233章哄孩子第80章因爲我喜歡你第195章天客來第24章我們和離吧第180章心境微涼第344章頂缸第89章母慈子孝第234章名帖、請帖第89章母慈子孝第148章晴轉陰雨第113章安哥……第448章她的豆豆!第35章妯娌不睦